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通史意识

2020-01-17张立芹王胜军

关键词:通史纲要教材内容

张立芹,王胜军

(淮北师范大学a.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b.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调研显示,逾90%的大学生表示思政课“课有所益”和“学有所得”,[1]这说明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期,“金课”概念的提出要求高校思政课“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这就对新时期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史意识是指通古今之变的意识。[3]它要求史家叙史要注重从变化中考察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揭示出纵向历时之“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各历史阶段不同特点)与横向共时空间历史人物活动之间的关系,并用之当下,推及未来。通史意识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它对于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的教学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以通史意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为中心展开,主要探讨通史意识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作用,通史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通史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厘清教材内容,深化认识

从宏观层面看,思政课涉及的历史内容起于原始社会,终于现在,横向则涉及整个人类世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通史意识,便能够有意识地揭示出纵向历时之“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各历史阶段不同特点)与横向共时空间历史人物活动之间的关系,并酌古鉴今,用之当下及未来。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教材内容,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其中的规律性,还能够突破教材内容本身的局限,升华认识。

通史意识必须寓于具有反省可能与必要的、覆盖较长时间的史书中,但通史中“通”之精神却可以应用于思政课个体的教学。按“通”字,《说文解字》:“达也”。[4]“通”的反义词是“穷”,《易·系词上》:“往来不穷谓之通”,[5]因而,“通”指在时间中运行的历史。具体到思政课个体的教学,任何历史事件和具体思想都有其诞生和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谱系的背景,思政课教师具有“通”之意识,在教学中便会把历史事件和具体思想置于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纵向历时考察其产生的背景、发展变化的过程,并揭示出与横向共时空间人物活动的关系,以作出综合,得出结论。这有助于把教材内容讲清讲透讲深。

思政课教学中,宏观层面的通史意识和个体讲授中“通”之精神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教材内容,深化认识,还可以推进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循环解释,丰富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认识的层次。

(二)有助于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达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6]377-378思政课教师具有通史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实以及未来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世界和中国每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任务和特点,而相互间又是可通的,即古今有变而又相通,历史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因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通史意识也会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和中国每个历史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是横向共时空间人物努力的结果,现阶段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代表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增强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便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有助于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有益于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从认知的层次来说,人类的认识始于个体,但要真正认识个体,则必须把个体置于整体之中,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对整体的认识。从认知的意义来说,人类对历史的认知乃是出于对现实的需要,既为探寻当下自我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从历史进程中寻求经验,用之当代并推及未来。思政课教学具有通史意识,可以把教学中的个体置于整体视野,从而打破课堂对于个体的简单堆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宏观思考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作出综合,得出结论,并“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7],即达到用之当代并推及未来的目的。这有益于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通史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思政课教学具有通史意识,要揭示出古今纵向历时性之“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各历史阶段不同特点),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并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整体性研究,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古今纵向历时性之“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各历史阶段不同特点)

人类以当下为基点,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不断流变为过去,将来不断流变为现在,时间的流变是不间断的,但呈现在时间中变易的历史却是有间断的,表现为不同性质的历史阶段。思政课教材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通”中有“变”,“变”中有“通”,思政课教师要揭示出其中的“通”与“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为例,“纲要”教材从政治史角度主要讲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再具体细分,又可分为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因而“纲要”不具备通史体例,但它却具有通史精神,如教材综述部分,讲述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故起点早于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已溢出近现代范围,是通史精神的体现。“纲要”教师可从通史层面来把握和讲述教材内容。

“纲要”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因为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有两处:一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由晚清的封建制度,到资产阶级统治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近代中国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再到1949 年至1956 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为国际上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再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最后是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纲要”教材也讲述了“通”,主要为对自由、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人民的恒常行动目标,是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民一切行为的基础。

“纲要”教材历史之变中的历史之通在于:一是中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由此“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这一命题便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二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在发展变化,其中变中之通为各阶段矛盾的解决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可以升华大学生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等思想的认识。

(二)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

刘家和曾言:“严格的‘通史’必须具备一种‘把历经古今变化的历史视为同一体不断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把历史视为常与变的统一)的精神。”[8]即通史意识除必须具备古今纵向历时性之“通”与“变”外,还必须具备历史的同一体意识,同一体意识即是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意识,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把历史视为共时空间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意识;二是把对个体的认识,置于共时空间的联系和整体之中,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个体。

比如“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讲述,既要讲共产党内部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也要讲共产党和以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势力,以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顽固势力的关系,还要讲国共合作抗日和民主党派的支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抗日活动,内陆和港澳台的努力,国内抗日战争和海外华侨的支援等,使大学生在共时空间的横向联系中深刻领会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思政课教师把历史看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从整体视角讲述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这在帮助学生厘清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让授课内容更加立体、丰满。

历史人物的活动、联系及变化构成了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下一历史阶段的成因,也决定了历史纵向发展之“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古今纵向历时性之变,正是这些内外横向共时性之变的结果;而一切时代的横向的共时性的结构,又正是纵向的历时性发展的产物。纵向的历时性的发展与横向的共时性的变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今纵向历时性之“通”与“变”与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共同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思政课教师还要揭示出古今纵向历时性之“通”与“变”与共时空间的横向之通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纵横之中把握历史进程,升华认识,还可以塑造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三)历史的整体性研究

思政课教材主要讲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和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后的世界,但具体内容,已溢出这一范围,可视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世界的文明史。人类文明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它们彼此独立,自成体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作为文明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文明史这一整体。思政课教学中的通史意识,不是仅指思政课教学具有政治通史意识这一个方面,就纵的方面而言,思政课教学应具有政治通史意识、经济通史意识、文化通史意识等,就横的方面而言,则要把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讲述。

如“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讲述,思政课教师既要从纵的方面,帮学生厘清由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以孔学为正统思想的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到1915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再到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文化演进路径,还要从横的方面,揭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由此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这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便有了更加鲜活的认识。

航海大发现后,人类世界成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不是指特殊政治单位由地理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整体,而是人类一体,任何事件就其发生的地方、目的和结果而言,都非孤立的,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9]。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6]538。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6]522。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以整体性视角讲述教材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教材内容系统化,还可以使思政课教学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通史意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通史意识应主要在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下进行

就纵的方面而言,中国部分,思政课教材主要讲述了1840年以来的历史,世界部分,思政课教材则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状况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虽然具体内容已溢出这一范围,中国部分在讲述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前,讲述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世界部分,也讲到资本主义社会前,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但这两部分并非思政课教材的主要内容,因而,思政课教学中的通史意识,对于这两部分内容的讲述要适度,应主要把其应用于详述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后的世界。

就横的方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整个人类世界为中心展开,不待多言;“纲要”和“毛概”则主要讲述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彼时人类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有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进行考察之必要,但“纲要”和“毛概”教材主要讲述的还是1840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因而,“纲要”和“毛概”教学中的通史意识,主要应用于1840年中国史的讲述。总之,纵横两个方面,通史意识都应主要在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下进行。

(二)从叙事到反思,再到后思,叙事、反思、后思相结合

叙事是指历史学家用讲故事的形式展现过去的技巧。[10]叙事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增进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活泼性。反思是指历史学家从具体历史事件中归纳出历史经验,以用于未来处理同类事件的鉴戒。后思①“后思”(das Nachdenken)亦译为“反复思索”或“反思”。[11](das Nachdenken)是对反思再反思。它是在反思的基础上,以思想为对象,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通史意识是为反思再反思,即后思。

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历史为授课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若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了对历史个体的生动讲述,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外,还需要反思再反思,即后思。通史意识是为后思,后思要在叙事、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从叙事到反思,再到后思,叙事、反思、后思相结合。这既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从历史特殊性至历史一般性的认识过程,契合了大学生认识问题的逻辑进路,同时也兼顾了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活泼和深刻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增加专业知识储备

据现存的历史文献,中国的通史观念滥觞于周代,通史著作最早可以追溯到《竹书纪年》和《世本》。司马迁所著《史记》正式把“通古今之变”作为著述宗旨之一,[12]较为全面反映了通史特点,以后各代不断丰富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通史意识,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掌握与通史相关的理论,还要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在课下查阅大量资料,增加知识储备,唯有此,才能把通史意识灵活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达到拓展思政课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目的。

恩格斯曾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4]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通史意识,便是培养学生突破经验思维层面,对历史及人类社会进行深度的本质思考的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通史纲要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