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分析

2020-01-17赵焓亦

黑河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革命历史

赵焓亦,王 军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是描绘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在艰苦的革命进程中的重要政治思想、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人物的绘画作品,是历史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革命历史画不仅真实地描绘了革命的发展,而且为政治宣传和革命教育进行了艺术化的再创作,使革命的现实主义和艺术的浪漫主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征程中,中国革命历史画在宣传政治思想、鼓舞革命士气、教育动员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精神财富。

一、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主要特征

中国革命历史画在类型上与山水画和花鸟画有明显不同,同时在题材上与一般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虽然一般的人物画和风俗画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特定时期的精神面貌,但它们没有记录或表达真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的来说,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主要特征在于艺术性与思想性、政治性与群众性、记录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

(一)艺术性与思想性

作品的艺术性是表现在形象生动地描述实际的生活和表述内心情感方面趋于完美的程度。彭吉象教授曾提出:“衡量艺术性的标准主要表现为艺术形象的鲜活性和典型性、艺术情节的生动性和曲折性、艺术表现的民族性和创造性等等。”中国革命历史画在题材方面主要划分为英雄人物事迹、革命阶级运动、社会现象等等。比如王式廓的《台儿庄大血战》,取材于1938 年发生在山东台儿庄一带的战役。画家选取战斗的场景进行深入地刻画,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革命历史画不完全是为艺术而绘画,更为重要的是绘画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中国革命历史画的思想性,其主题包括革命斗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方面。中国革命历史画代表并指导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主题和文化方向,推动着中国社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的瑰宝。

(二)政治性与群体性

中国革命历史画属于艺术范畴,同时也是政治的一种反映,其政治性在战争时期主要体现为阶级性和革命性。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中国革命历史画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服务于政治,宣传政治思想,树立国家形象,鼓舞军队士气,使其自然带有政治性,并且这里的政治不是代表着少数人的政治,而是群众的政治。

中国革命历史画中的群体性,反映了人民生活、体现人民愿望、引导人民奋斗、维护人民利益的鲜明价值取向。例如,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作的《愚公移山》,以活灵活现的绘画语言和绘画符号传达了抗日的信心,激励人民为最终胜利而奋斗。在同一时期蒋兆和《流民图》描述了一百多个受到革命战争摧残的无家可归的难民们,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惨痛记忆。

(三)记录性与教育性

中国革命历史画的记录性是指作品描绘和再现了某一历史真实事件。例如,罗工柳的油画作品《地道战》,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许江、孙景刚等合作的油画《1937.12.南京》记录的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中国革命历史画不仅仅记录了客观历史事件,并且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和伟大不屈,寓教育性于艺术性、思想性、政治性、群众性、记录性之中。中国革命历史画既有力地教育、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也有助于今天的人们更好了解那段艰辛的革命时光,让人们深刻的理解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由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

二、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革命历史画不仅唤醒、教育、激励、引导和组织了人民群众,而且传递了人民心声、宣传了党的政策,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日战争时期鼓舞全民族抗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艺术要为革命服务。”在全民抗战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来宣传保卫祖国,拯救国家危亡的思想、鼓舞军队和人民的革命士气。如,唐一禾的《七七的号角》描绘了一群从校园走出的学生,拿起武器走上抗战道路的感人场面,作品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与担忧,激励和号召着观众投入到抗战洪流中。李桦的《怒吼吧,中国》中展示了一个虽然被绳索束缚着但充满着反抗思想的巨人。这两幅作品在当时被大力宣传,使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和前进的目标,对未来不再迷茫无助,鼓舞了革命斗争的意志。

(二)解放战争时期号召人民推翻旧政权

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革命历史画也随着时局的变化使得作品的表现形式、主要内容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国统区的革命绘画主要是以一切服务于抗战,以揭露反动派罪恶和争取民主斗争为主要内容。如李桦的《怒潮》,王琦的《洪流》等。解放区的革命绘画主要是以揭露敌人的政治阴谋,讴歌军民一家为主题。代表作有古元木刻画《人桥》,刘旷的《云梯》等。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文化艺术工作者感觉敏锐,用革命绘画发出国家和人民的心声,强烈的批判和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号召鼓励民众推翻旧政权,投身到革命中。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激励人民投身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纪念和歌颂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雄,并以此号召人民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组织进行多次大型的历史主题绘画创作,并编辑成册。革命历史画在题材方面主要表现为记录革命历史事件,刻画革命英雄人物,描绘社会主义建设场景等等。如,詹建俊创作于1959 年的《狼牙山五壮士》,作者以雕塑般的构图将五位战士矗立在山巅上,并与远处的山峰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了毛主席所赞扬的“重于泰山”的品格,展现了英雄人物为保卫祖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同时,突出了战斗中的人民对国家命运的信心。

三、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当代价值

中国革命历史画不仅在革命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依然拥有新的发展内涵,比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有序发展等价值,这些重要的价值使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传播和开发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推动政治社会化,引领主流意识形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坚持主流的意识形态,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革命历史画为大众认识和深入了解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途径,以艺术的形式支持和巩固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理解。因为在中国革命时期文艺作品便是中共用来进行政治宣传的武器,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艺界便直接被纳入了中共宣传体系。如沈尧伊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用运用强烈的光影效果,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休息之时,毛主席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为士兵们激情澎湃地讲解革命理想,使士兵们的眼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引导着今天的人们坚定信心,跟着党的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懈奋斗。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凝聚力

中国革命历史画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奋斗历程,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每一幅中国革命历史画都闪烁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芒。例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被誉为“新中国成立的艺术见证”。作为表现开国大典的作品,不仅记录着历史,也通过作者娴熟的技艺和巧妙的构图凸显出了当日庆典的磅礴气势。这幅作品不仅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时刻,同样也诉说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翻身做主的来之不易,提醒着一代代中国人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又如王盛烈的《八女投江》,描绘了八位女战士在与日军的交战中,为了掩护大部队的突围,一同跳入激流翻腾的河水中的壮烈场景。展现了女战士们对于自由、尊严、和平和对未来的渴望,并且体现了中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在这些震撼人心的革命历史画中都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努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提升民族凝聚力、鼓舞人民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

(三)弘扬社会正义公德,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公平正义的弘扬,社会公德心的培养,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使人们拥有更加安定、和谐、有序地生活。中国革命历史画弘扬社会正义公德、歌颂社会发展、赞扬美好生活,引导人们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如彭彬、何孔德和高虹共同创作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惟妙惟肖地描绘了1928 年毛主席在湖南站立在土坡上向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员板着指头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历史景象。此后该绘画作品被大量印刷发行为宣传画、画页、画册及邮票等,广为宣传了军队的行为准则和传统美德,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和目标,让人们懂得明礼诚信,弘扬社会的正义公德,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这些作品都表达了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讲文明讲道德社会风尚的崇拜,通过传播与发展这些优秀的中国革命历史画作品,可以使人们在心中形成无形道德约束,可以促进社会正义公德的发展,让人们自觉遵守社会文明、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四、中国革命历史画的精神传承

中国革命历史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中华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的使命感,表达了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与要求,述说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这种强大革命精神在现在依然需要以各种形式继承与弘扬。

(一)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增强对中国革命历史画的认知认同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历史画是表达观念意识形态的工具,其绘画语言和表达形式与当代审美存在某种差距,并且在如今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大众化传播也受到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内在精神在当代依然能够提供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导向。在今天无论是国家、社会或者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革命历史画对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也必须对中国革命历史画采取正确的态度。对于一些恶意诬陷中国革命历史画的言行应该坚决抵制,并且明确反对曲解中国革命历史画中所蕴含的崇高意义的文化现象。在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绘画的教育活动和实践中,对于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中共党员引导其有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意向,来减少人们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冷漠感和排斥感。利用现在多样化的方式把中国革命历史画融入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之中,然后加以大力宣传与推广,来获得广大群众心理上的认同。

(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强革命历史画的整合与推广

弘扬与传播中国革命历史画,必须大力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履行其各项职能,积极推动中国革命历史画的宣传与发展。比如,加强政策扶持与财政支持,由国家或文化部门出台政策支持中国革命历史画资源的整合,包括过去革命时期的革命历史画,和现在有组织的进行的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创作,都应该进行统一的整理并出版成册,让更多的人通过革命历史画的画册来了解革命历史画与其创作的背景。再如,进行有组织的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各种盛大的周年纪念日活动庆典中,各地组织进行的大型革命主题绘画作品展览不断推出,展现了中国的光辉历史,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工作者们浓烈的爱国情怀,使历史与艺术达到了高度统一。在新时代,政府应号召和组织广大艺术工作者,以宏大的艺术形式延续革命美术精神。

(三)充分运用革命美术作品的资源优势,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面对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新的挑战。中国革命历史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优秀的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能力。比如,可以使中国革命历史画与思政课相结合,中国革命历史画自身所蕴含的不畏艰难与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在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良好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予他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顽强的意志,使他们的内心与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中国革命历史画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用艺术性的思维来反映革命历程,使我们唤起对于民族振兴、艰苦奋斗的公共记忆,这些记忆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时代的挑战,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四)积极运用科技与网络的优势,加强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传播

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画的有效传播也有赖于与科技和网络的结合,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进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画价值的有效实现。中国革命历史画可以利用“文化+”和“互联网+”平台,促进新时代革命历史画的优化运行。一方面可以把中国革命历史画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找到革命历史画发挥其价值的合适载体,使其达到社会共建与共享,发挥社会效益,比如通过自媒体进行宣传、与文创产品进行融合、融入公共基础设施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提高中国革命历史画的现代化程度。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构建历史主题绘画的展示平台,使更多的中国革命历史画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手段展示给大家,增强其生动性、便利性和可接受性。

中国革命历史画不仅反映了中国的革命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当代社会的风采,可以说,中国革命历史画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又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新动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的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呈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充分发挥中国革命历史画的教育引导作用,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革命历史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新历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