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的启示

2020-01-17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主体思政

姜 旭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舞台。新媒体时代,微电影以生活化的故事情节、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吸引着高校师生共同参与,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内容丰富,指明了人的“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深刻意蕴,为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与现实启示。

一、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句话深刻指明了人的“社会性”特征。个人不仅依赖于社会,而且通过适应、改善一定的社会关系,不断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增强与他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社会性”理论指导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拓宽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平台。人生存于固定的社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人与他人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密切联系以满足自身需要、促进个体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时要拓宽大学生的交往平台,丰富大学生的交往实践。在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中,要从前期筹划拍摄任务到中期实践拍摄过程再到后期运用拍摄成果等环节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具体来讲,在前期筹划拍摄任务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与大学生密切沟通,通过拍摄动员、制定预案、确定主题、布置任务等环节,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交往平台。师生之间的密切交往既有利于提高微电影作品的完成质量,又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往实践,微电影教学的价值得以彰显;在中期实践拍摄过程中,大学生之间需要协作配合,在交往中共同完成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有效沟通与密切配合不仅有利于彰显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魅力,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社会交往实践;在后期运用拍摄成果中,以生动地微电影辅助思政课理论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围绕影片积极研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社会交往空间。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摒弃了民族、区域、分工的差异性,形成了包含伦理、经济、法律、政治在内的丰富社会关系,使人的社会性日益凸显。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作为人的双重属性,在不同层面彰显了不同价值,但决定人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种类的存在发展方式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时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其形成普遍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理论强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时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密切交往。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到大学生的“社会性”特征,在开展微电影教学时要始终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指导其感悟理论、践行理论的同时丰富个人的社会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既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知微电影实践教学的价值,又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增强了大学生理解理论、感悟理论的能力,又锻炼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4]大学生在创作微电影的实践中,通过与他人沟通协作,能够有效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丰富的交往实践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磨砺了意志”[5],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交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二、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阐明了“人的实践性”特征,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摒弃了人是抽象的“理性”、“善恶”、“绝对精神”等,超越了唯心主义人本思想,由于人的全部活动都归结于人的实践,故人具有“实践性”。“人的实践性”理论指导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时,要将目光聚焦到“现实的人”,即现实存在的大学生,这对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面向生活,关注现实题材。马克思以人的现实存在论证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并指出人在实践中通过创造、生成自己的社会关系,形成个体的社会存在。个人通过实践手段满足自身的主体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的独特认知,反过来指导个体参与具体实践。“人的实践性”指导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面向生活,关注现实题材。微电影是理论的一种转化形态,是将深邃的理论用艺术的语言、美学的语言、生活的语言表现出来,是理论教学的有机延续,是形象化的艺术表达。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面向生活、关注现实,将高深的理论以情景化的故事题材、生活化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具体来讲,创作思政课微电影不但要与教材相融,更要与生活接轨,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创作符合现实题材的微电影作品。以河北大学为例,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微电影时,会引导其围绕时代特点和现实生活开展艺术创作。这样既可以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精神需要,又促进大学生将课程理论以微电影的载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例如:在“南海仲裁案”闹剧引起风波时,学生拍摄了微电影《逐鹿南海》,以表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在雄安新区成立之际,学生拍摄了《美丽雄安之白洋淀》,以微电影的方式体会党和国家成立雄安新区的百年大计,领略雄安新区的大美风光;在“五四运动”爆发100 周年之际,学生拍摄了微电影《穿梭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一道光——五四精神》,重新体会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全国人民共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学生拍摄了微电影《你的样子》,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围绕现实题材开展微电影的艺术创作,最大程度的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达到了精神洗礼、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立足实际,重视实践过程。以“人的实践性”为出发点,通过丰富个人的社会关系达到个体精神世界的满足,“不仅生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而且在主体之间建构了交往共同体”[7],使人与人在实践活动中建构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且将这种社会关系反映在个体的主观世界,形成个体的认知结构与内在驱动,反过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借助微电影的方式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让师生、生生在拍摄微电影的实践中,增强对于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方式。理论的魅力在于反思和批判,通过创作微电影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理论对于现实的否定,进而开展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时要注重大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通过扮演具体角色,可以将理论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这种物质的力量在于通过扮演这个角色,理解这个角色的心理认知,提高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通过创作微电影,使大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自己和周围的社会关系,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正如马克思讲到:“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8],大学生通过创作微电影的实践活动,将深邃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达到对世界的改变。

三、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做出许多重要论述,例如:“人始终是主体”、“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等,马克思认为,只有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差异,坚持人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才能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性”意蕴价值。马克思对于“人的主体性”思想主要有以下理解:其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具有差异性、倾向性、独特性;其二,个人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既有社会环境赋予其的共性,亦有共性之中区别于其它个体的个性;其三,个体的个性表现为别具特色、独一无二的人格特征。“人的主体性”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注重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尊重主体差异,培养大学生个性发展。个体的主观差异造成了个人对于世界的主观理解,这就要求作为主体的“人”要在符合社会集体的意志下寻求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9]这意味着,个体在立足于人的“社会性”、“实践性”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主体性”需要,培养自身个性。微电影教学不仅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创造性、主动性、能动性持续迸发,而且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主体性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微电影教学时,要将大学生作为有思想的“主体”,引导其在拍摄微电影的实践中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培育大学生的主体个性、批判精神,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以河北大学为例,思政课教师在布置拍摄任务时,会依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拍摄活动,使大学生将自身专业与微电影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弹性及多元化,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针对医学院的学生,指导其拍摄医护类为主题的微电影,代表作有《病人病因》《“T 细胞成长记”》等;针对管理学院的学生,指导其拍摄民生热点类的微电影,代表作有《一个局长的肺腑之言》《爱在微光》等;针对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指导其拍摄歌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微电影,代表作有《五四·青春颂》《“丝丝真情,表里有道”》等。大学生在拍摄微电影的实践中,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学习理论、践行理论的主动性,充分尊重了大学的主体地位。同时,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还可以打破专业之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做到扬长避短、协同参与。例如:可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编导专业的大学生进剧本写作;指导艺术专业、表演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电影拍摄;指导影视与戏剧专业、动画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微电影的拍摄剪辑等。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展示专业能力的空间平台,又满足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多层次需求,实现了微电影教学的多维互动。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激发主体潜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等最大限度的发挥。”[10]在拍摄微电影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能力体现在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以及团队精神的培育发扬,通过拍摄微电影,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能力、批判能力、交往能力;大学生的体力体现在拍摄微电影的活动中大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以及实践教育;大学生的智力体现在精神层面的生产力,即大学生在将理论转化为微电影的实践中提高的解决问题的现实能力;大学生的自然力体现在“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1]的主体性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力体现在通过拍摄微电影而提高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微电影教学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引导其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接受启迪和引领,促进自身全面成长成才。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思政课微电影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始终将大学生作为“主体性”的人,充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提高其主体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通过开展微电影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获得健康积极的心理认知以及善于批判的主体意识;在确立教学原则时,要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思维,通过拍摄思政课微电影提高其自主创性新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实践活动,唤醒、激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微电影作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有效形式,提高了大学生理解理论、感悟理论、践行理论的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给学生讲解理论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把学生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通过拍摄微电影这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效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心骨和精神武器,指导其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我、改变世界。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要坚持以人的“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为指导,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借助微电影的载体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主体思政
论碳审计主体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何谓“主体间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