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特点浅析、比较及启示
——基于匹兹堡大学学习经历的视角

2020-01-17马小红王晓莉胡孝红湖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关键词:评价课程课堂教学

马小红,王晓莉,胡 婧,胡孝红(湖北工业大学 国际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高等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学活动,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其中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关键环节。 2018 年6 月21 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意见》中专列一条强调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其中与课题教学相关的还有多条[1],这充分说明国家对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视。 要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了我们自己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规律及其有效途径外,也非常有必要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提升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好地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教学规范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起步较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世界公认。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密不可分,充分学习、分析、比较和借鉴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好的做法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转型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以美国匹兹堡大学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简称PITT)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要依据,结合作者在美国高校教育管理知识的学习,多个课堂亲身参与体验与经历,多所高校师生交流与访谈,以及作者在国内两所高校十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从课堂教学的理念、方法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比较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不同,提出可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可借鉴的经验和改进的着力点。 希望通过本研究,加深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对中美高校课堂教学的客观认识,促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

具体而言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模式,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瑞士教育家Jean Piaget 等人提出,是“以学生为中心”核心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该理念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相对应,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贯穿到美国高校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赋予学生的选择权。 赋予学生各种选择权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在美国高校基本都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办法,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上课教师及上课进程等权力,以保证所学是学生所愿。

3. 赋予学生享有个性化辅导的权力。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因材施教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因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习惯、能力、兴趣等都不同,除了统一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享有个性化辅导的权力应该是必须的。因此每一门课程,老师都会告知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在线时间,鼓励学生预约去办公室答疑,对于因为各种原因掉课的学生,老师会主动要求给学生补课或者补考。 在PITT,如果有学生因为签证等原因推迟到校,导致前几次课程缺失,任课老师都会在学生的第一次课后,主动把学生留下,讲解教学大纲、课程规划及考核体系,同时还把因为缺勤落下的课程补上。

(二)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

1. 教学规划清晰明确。 美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学生需在课前、课后做较多的准备,对本课程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和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3],所以老师的教学规划尤显重要。在美国,授课教师第一次上课一定会给学生讲授教学大纲,参考书籍,课程规划,课程指南,详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指南详细了解包含课程描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辅导时间、课程目标、开设依据、选修这门课的前提条件、教学进程、教学计划、作业布置、成绩评定方式等诸多事项等在内的一切课程信息,使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就有备而来。 在PITT,笔者所选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课时计划是12 周48 课时,教师对每次课讲授的内容,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时间,期中考试辅导和期末考试辅导时间, 报告提交时间以及布置作业和作业上交时间全部做成列表并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发给课堂所有学生, 从而使每个学生对课程做到心中有数,以合理安排课程学习。

2. 过程管理细致严格。 在明确的课程规划的基础上,老师严格按照课程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一次课, 每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点名并做详细记录, 每一次的作业都收齐批改并一定在下次课评分反馈, 对于大的作业项目老师会分阶段给学生进行重难点突破,重视每一个动作分解和过程。因为平时作业,presentation 和期中考试的分数都会公布, 所以学生对自己本课程的进展了如指掌。 细致严格的过程管理使学生不会轻易掉队,让学生把精力分散用在平时的每一次课,学生不会出现期末忙到焦头烂额或平时闲到无所事事的状况。 比如在PITT,对于非毕业生的结业小论文撰写,老师基本都是拆分为五个阶段来进行布置,即选题,文献,摘要,提纲,论文主体部分,在第一次课确定论文题目并上交,第二次课老师会给学生反馈意见,跟学生一起探讨论文的题目是否切题合适,并布置文献阅读,讲解文献的写法;第三次课上交学生阅读后确定的拟采用文献,按照专业论文的撰写格式书写参考文献;……以此类推,老师在每一个阶段严格把关,学生们也会有条不紊地完成每次作业。 本来对学生来说难如上青天的论文撰写也就这样被慢慢消化掉了,如此经过几年的训练,毕业的时候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也绝对不是问题。

(三)贯穿始终的能力培养

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发展和认知学习行为是嵌入在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之中的[4];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以建构学生学习目标为基础,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成为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创造者”[5]。 美国高校课堂的能力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生动活泼。 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即采用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互动教学模式, 在这种互动式教学课堂中,主要采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动态地转移到学生手中, 在具体的实施中, 主要采取启发式互动、参与式互动、讨论式互动以及探究式互动等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课程报告(presentation)环节务实有效。 美国高校课堂要求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做课程的主导者。以PITT 为例,每一门课程都会设置课程报告(presentation)环节,老师分配报告内容,可以是书本某个章节的讲解,也可以是某个与本章节相关的项目(project),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查阅大量资料,制作ppt,充分准备,并在课堂报告环节充分表达,教师和其他学生则可就报告内容进行质疑提问讨论, 师生之间思维碰撞,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课程报告(presentation)环节的设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团队协作,并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报告展示及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课堂掌控能力,挖掘学生开拓性和创造性。

3. 教材延伸内容开拓思维。 在美国高校课堂,每节课除了教材内容(或根本就没有教材),老师都会布置大量的与当节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延伸阅读,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此阅读内容在下次课的课前老师会专门抽时间与学生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延伸课堂教学的半径和广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藏羊肉营养丰富,矿物质含量高,是青藏高原的绿色健康肉品。针对这一优势,可以研究开发符合现今消费者选择肉类食品时对营养保健品的需要的高质量的动物食品:

4. 课程论文撰写探索创新。 在美国,每门课程进行到期中或将近小结时, 教师则通过探究式互动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与学科实际进行大胆猜想、 制定研究计划并开展科学研究或论文写作,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四)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手段

1. 高度信息化的教学设施。 美国每个教室基本都配有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包括四面LED 显示屏等展示系统,音频视频录播系统等。 根据需要,每门课程可同步录制,上传至学校网络系统,学生课后可随时复习课堂知识[6];大学校园更是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 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高效迅速地获取信息与资料。

2. 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平台。 美国具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学生和老师都通过自己的ID 登录到该平台,实施对学生从招生到学生变成校友的全过程的管理。 学生通过此平台可以获取所有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做出自己的选择,联系老师、咨询答疑等。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此平台,实现与授课班级学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如在课程开始前将所有授课内容放到此平台上,包括课程安排、课程规划以及课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料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可以通过该平台解答问题、布置作业等[7]。

3. 便捷的师生互动方式。 在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里,师生经过课程匹配, 教师和已选该门课的学生便能打破时空限制随时进行自由交流。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班级都有相应的网络空间,教师通过该网络空间,上传课件及参考资料;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随时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互动和讨论,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PITT,学生可以通过“个人门户”点选“我的课程”,就可以看到老师上传的教学大纲,本课程的课程规划,以及所有课件, 通过网络平台, 学生也可以联系该课程的所有其他学生, 学生本人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并寻求同班级其他学生辅导和帮助,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五)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1. 评价方式公正公开。 美国大学每门课程的第一次课上,老师都会告诉学生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清晰告知各部分的评价时间以及准确占比, 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和考核结果负责。 同时老师在每一次平时作业以及课堂展示结束以后,都会将评分告诉学生,学生对自己的课程效果进展非常清楚。 以此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2. 评价体系科学合理。 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成绩的评定,遵循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动态发展,采用形成性的评价方法。 在具体操作中,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评定,而是更多地采取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动态学习与全面发展:期末考试在成绩测评中占的比例并不大,教师不会用一次考试来评定学生, 而是采用形式多样的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学习、课程报告(presentation)、结业论文、期中与期末考试以及课堂考勤等综合评定[8]。 此综合考评体系更重视过程考核, 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 以PITT 为例,《教育心理学》课程,期中考试100 分,期末考试100 分,论文100 分,平时作业30 分,考勤50 分,presentation20 分,最后累计总分,评定等级。

3. 评价过程严厉严谨。 美国的高校课堂看似轻松活泼,实则考核细致严厉, 所有公布给学生的考评体系会在学期中的每一次课上严格执行。美国的高校课堂,老师也是几乎每节课都点名,每节课都布置新的作业,每节课都上交上次课布置的作业,课堂管理严厉严谨,作业拖交或者不交都要扣分,没有例外。所以学生对自己本门课程的进展情况非常清楚,因为平时作业,presentation 和期中考试的分数都有及时公布。 另外, 每一个部分的考核得分都是客观评价, 几乎没有人情可言,错过的作业必须要补上,错过的期中考试要补考,老师不会因为任何特殊情况给学生人情分或者灵活处理让学生课程结业,学生可以选择本学期放弃下学期缴费再学习。

二、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比较分析

通过总结归纳美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 可以看出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在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上, 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全面发展。 结合笔者多年以来在中国高校从事教学与管理的经验与感受, 特对中国高校课堂教学与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做出以下分析与对比。

(一)教学理念的不同

传统的中国高校课堂教学更加强调“知识本位”,课堂教学要求全面讲授知识体系[6,9]。一般情况下,学生课前对本课程知之甚少,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则是知识体系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中学生忙于记录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这种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建立起知识体系,但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10],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开始前,已经通过课程规划和指南的形式告知学生本课程的课程规划, 根据教师在课堂上提纲挈领的引读,引导学生自学,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在完成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11],因此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能力本位”。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 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讲风太盛”[12]。 讲授法的使用与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其最大优势是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完整的知识体系,其缺陷是缺乏课堂互动,师生之间倾向于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授课过程中交流较少,学生对教师的观点一般也很少提出异议、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死板。 美国高校教学方式较为多样化,崇尚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对要学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提示, 明确教学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有充分准备[13],课堂上通过提问、对话及小组讨论等方法,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大量时间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我观点,课堂教学氛围较为平等、轻松、活泼。

(三)对教学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不同

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 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查询各项通知公告并进行线上选课、查询成绩等,但是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普遍, 很多教师并无校园官方渠道公开教师课程信息和教学课件, 教务管理系统也未能与学生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的更多是教务信息如选课课表、考试成绩等,而非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另外,我国部分大学校园并未实现网络全覆盖, 这对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和获取学习资源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从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而美国大学校园网络覆盖程度极高,在美国大学的校园网上,学生可以查到全部课程的教学安排、 各个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课程的具体授课计划[14],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教务信息,而且能够通过网络在线与同学和老师分享教学资源, 教师能够通过匹配过的课程网络进行互动辅导答疑,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的便利性。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不同

中国高校教学评价方式大多实施以考试为主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最典型的评价方式就是依据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打分, 虽然现阶段也在强调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形式单一,同时占比较低,这种评价方式强调“终结性评价”,从而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比较松懈,到期中、期末等阶段则突击复习,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得到及时反馈,亦不能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对自身学习效果查漏补缺。美国高校教学评价方式相对多样化,评价的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相对及时、动态化,属于“形成性评价”方法;该方法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外的准备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及表现[15],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远低于中国高校; 该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各种作业、课堂参与、课程报告(presentation)等予以实时评价并及时反馈,在期末考试之前,学生对本门课的成绩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全过程中, 通过教师给予的反馈能够及时进行针对性学习,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及时巩固与提高。

三、美国高校课堂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过70 多年的历程,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 但随着中国工业从模仿、低端迈向自主创新、中高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主要的议题。 这涉及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等的改革与创新问题。 通过前面美国课堂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中美课堂教学的比较,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一是要改变师生关系, 强调师生平等。 二是赋予学生学习自主的更大权力,包括选择权、课堂的话语权和接受个性化辅导的权利等。三是课堂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即要从“教什么”向“学什么”“怎么教”向“怎么学”“教的怎么样”向“学得怎么样”转变,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四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教育、辅导与管理方法,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二)优化大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除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心理因素、教学能力外,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不容忽视”[16]。 因此,第一,课堂教学理念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改变我国大学课堂以讲授法为主的局面, 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其启发式、多样性、主动性、灵活性与互动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营造真实的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创造,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第二,优化教学系统,改善教师课堂表现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师生、生生互动,提高教师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对职业的献身精神[17]。 第三,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法的指导与培训。 教学的培训与提升不应该只存在于新进教师,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定期参与教学相关培训,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接受不定期的考核, 形成一种所有教师将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第一, 时刻强调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和设计理念是促进学生学习、开阔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有创见有个性[18],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同时评价的指标也应该以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为依据。第二,实现教学评教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具体操作上来说,改变目前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提倡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同环节的表现、态度、情感、动机的变化[19]。 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将课堂出勤、发言,以及论文撰写、小组讨论等成绩纳入总成绩,对学生每一次作业与考核结果给予及时反馈,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发展。第三,加强评价过程的公平性、严谨性。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确保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人人知晓,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不搞特殊化,不给人情分,杜绝随意性,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氛围。

(四)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智慧化校园、智慧教室的建设成为了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使教学更加智能化, 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精准度及效率是课堂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构建学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要将现在许多高校分散的涉及学生事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缴费系统等),整合为一个综合管理系统,成为学生大学四年乃至成为校友后,都可通过该系统获得自己想获得的一切信息和服务;让老师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了解到所教学生一切可以了解的信息, 联络到想联络的学生;成为师生课上课外、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是要建立与课堂教学双主体相适应的智慧化教室, 包括多视角展示、实时摄录回放、灵活可变的桌椅家具,大带宽、全覆盖的无线网络信号等。三是改变教育技术应用的理念和方法,使其成为学习的工具,包括成为效能工具、信息获取工具、认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这些工具应当作为学习者思维发展与知识构建的参与者和帮助者, 而不是简单的让技术在某些方面替代教师教、学生学,成为“从技术中学习”(Learn from IT)的方法。 四是注重教育新技术的应用,如虚拟/增强现实(VR/AR)技术、机器人技术、3D 打印技术、大数据等。

猜你喜欢

评价课程课堂教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