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研究
2020-01-17向虹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向虹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卢 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工作部,湖北 武汉430074)
随着世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职业、新媒体、新需求的不断涌现,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正朝个性化培养的方向发展,如何展开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双高计划”)过程中完成“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1]”任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基于前期课题情景化工作室制服装表演人才培养的研究基础,吸收校企合作经验,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服装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将服装表演衍生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高职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展开高职服装表演人才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为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个性化高职服装表演人才培养的内涵
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对于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与服装表演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依托服装行业、面向服装及相关企业,能够从事服装表演展示、服装表演组织策划、消费市场分析、产品营销和策划、服装陈列设计、 网络营销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服装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覆盖到市场和行业的各个层面之中,本文选取其中最为关键的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个性化肢体语言的培养与表达为研究对象之一,旨在让学生根据设计师的意图、编导的音乐等元素清晰地展现各种肢体动作和表情,展示对服装的解读、演绎以及与观赏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达; 并且通过系列的个性化肢体语言训练环节,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炼出个性化肢体语言的表征, 形成在身体、心理、审美等方面个性化的肢体语言的表达范式,充分体现出个人的人格魅力与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二、高职服装表演人才个性化肢体语言培养的理论梳理
现有的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人才个性化培养, 已有文献展开研究。 通过对CNKI 数据库关键词:服装表演、肢体语言、个性化,进行搜索发现没有相关研究文献。对关键词:服装表演,进行搜索发现共有735 条结果, 其中200 条是关于服装表演专业的研究,66 条是关于服装模特的研究,62 条关于时装表演的研究,36 条关于模特儿的研究,19 条关于形体训练的研究, 其中有关服装表演人才的肢体语言的研究仅有3 篇相关研究。
刘元杰,周芷宇(2018)在研究中指出只有模特具有大量的定位造型表现姿态,才能在镜头前有完美的表现。 所以说,镜头前定位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在电商模特表演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2];周晓鸣(2010)在著作中提出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表演风格的能力,如冷型、热面型、酷型、温婉型、清新型、优雅型、中性型、力量型表演风格等,娴熟的舞台表演技能是形成稳定和成熟的舞台表演风格的前提条件[3];米平平(2017)在春夏秋冬的训练过程中, 将最贴近生活化的肢体动作来精准表达主题的核心意与延展意, 引导学生思考在某一主题下的多角度表达方法,学会脑、体合一,学会使用创意思维来进行肢体表达[4]。
通过对CNKI 数据库关键词:肢体语言、模特,搜索发现,共有17 篇文章,剔除不相关研究共有7 篇肢体语言与模特相关的文章。 其中应莉(2008)将模特的“肢体语言”分为静态展示与动态表现两个部分,特别强调对模特“肢体语言”的想象空间的开发,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5];李芬芳(2007)认为模特的肢体语言体现了第一性美、第二性美的完美结合,侧重特定环境中的无声动作交流, 具有符号性即身势动作和面部表情这个物质载体来表达潜意识[6];吕寅(2010)认为模特的形体展现力是指模特运用人体语言来表现时装风格、 主题、立意、特点的动感能力,在表现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体语言能力的展示[7]。
国外的研究者(英)皮斯等著(2007)提到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8]。 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体语是一个人用身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做出任何反射性或非反射性行动[9]。 服装表演中模特的肢体语言代表什么样的含义?肢体语言主要有哪些?如何表达?目前模特界和相关研究尚未达成共识。
国内学界对于服装表演专业中模特肢体语言方面研究较少, 而研究高职服装表演中与模特个性化肢体语言以及模特训练关联性方面的文章更少, 这为高职服装表演人才个性化肢体语言的研究留下较大的空间。 首先是要明晰当今高职服装表演人才的各肢体动作代表什么样的含义? 需要对模特表演中与肢体动作相关联的动作语言进行梳理与分析; 其次是高职服装表演人才与肢体语言相关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最后是高职服装表演人才应立足于怎样的视角开展个性化的肢体语言的培养? 如何依据市场需求以及模特表演、模特大赛、模特表演人才教学和训练, 提炼出契合不同种类模特、 服装表演、商业销售等方向的个性化肢体语言训练手段、方法和表达模式,是高职特色服装表演人才培养新的研究视角。
三、 高职服装表演人才个性化肢体语言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及方法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于1996 年开办,是湖北省第一批开办服装表演专业的学校,在2007 年成功申报服装表演专业,至今已经办学24 年,教学效果显著、办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得比赛冠、亚、季军及优秀单项奖150 多个, 根据金苹果服装表演高职专业排行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该专业排名中位列第一名,该专业目前在湖北省内乃至全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对深圳英模esee 文化有限公司、广州新丝路模特公司、湖南龙尊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湖北七色风模特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DS 网红培训学院等16 家企业,以及相关职业院校进行了专业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谈、视频会议等方式展开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服装表演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人才需求现状;服装表演专业相关职业岗位需求, 服装表演不同职业面向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对应能力特征,服表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等。
研究显示,淘宝直播销售、抖音平台直播销售、带货需要大量的平面拍摄模特、视频直播模特市场变化新、快、大,平面电商模特比T 台模特更容易获得工作;随着二胎开放,婚育高峰的逐渐到来,婴幼儿的服装销售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各种各样的童装发布会、 展示会、 销售平台催生了儿童表演市场,儿童形体展示、T 台表演、平面拍摄直播正推动着童模培训行业的发展,而目前少儿模特培训教师的缺口巨大,针对少年儿童与服装表演相关的培训项目开发应运而生。
因此,人才培养理念按照武职服装表演专业群建设特色,“校企深度融合”的思路,选取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室、表演厅、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以工作室(表演厅、摄影棚、形体房)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式教学, 以专业教师为主导, 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地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 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社会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通过拓展原有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新时期下有服装专业知识优势的网络直播人才,加强和原有模特经纪公司的合作联合培养KOL(意见领袖),拓展和MCN 机构(网红经济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与专业服装产品平台合作,培养满足新形势下、新需求的个性化服装表演专业人才。
(二)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理念及方法
1. 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将肢体语言表达为主的“形体与形象塑造”“服饰与表演”“表演与造型”“服装表演组织与编导”等工学结合课程以一体化实验实训室为主进行教学,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学,边讲边练,让学生达到学做合一,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 开放式工作室制教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 以专业教师为主导, 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 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其中“服装表演组织与编导”课程即为工作室制教学的典型代表。
3. 承接实际项目的教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项目化教学直接把课堂向外延扩展到企业和市场,通过承接学校、社会、企业等各种实际项目,把专业赛事、企业项目、职业综合素质训练融于教学内容之中。 让专业的发展能跟上职业岗位、行业发展趋势,覆盖较为广泛的工作领域,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提升全面综合发展能力,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三)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模式与创新
1. 情景式实战仿真教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依托现代化的校内实训“服装表演厅”开展情景式实战仿真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共同举办的“乔万尼杯”“卡梵蒂妮”等春夏发布会;通过每年的毕业汇报演出; 通过至今举办已经是第十届的由特步服饰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特步杯校园之星时尚秀活动”,共同发挥师生的文化创意与策展能力,将学生的表演展示能力、竞赛组织能力、策划沟通等能力有机结合,形成情景式实战仿真教学平台。以“特步杯第十届校园之星时尚秀活动”为例,时尚秀活动由2017 级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全程策划,项目旨在通过校内的大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组织与编导的能力, 而实际的实践环节中不仅营造出了不同的竞赛环境, 而且还模拟模特经纪公司的整个运营过程与环节,对学生的整体策划、编排方式、舞台设计、 编排与编导等实践技能实行了针对性、 个性化的培养,形成了具有一定情景化模式的实战性项目开发训练,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动态衔接, 学生在该项目的文化创意过程中积极性、创新性、实操能力均得到提升[10]。
2. 赛训结合的“英才计划”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英才计划”——霓裳缤纷精英模特培养方案, 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选拔具有一定道德修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扎实的服装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具有良好的气质、身材比例好、协调性好、长相端正。女士身高175CM 以上,男生身高185CM以上的5 名服装表演专业的同学, 导师团队通过服装表演理论知识的学习,各类赛事针对性培训,服装表演赛事组织与编导的应用, 艺术类课程培训以及赛前训练和参加大赛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服装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服装表演技巧, 具备参加各种赛事的基本素养和获得优异成绩的潜能,具备服装表演组织和策划各类大赛的编导能力,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培养。
3. 素质拓展活动的“六个课堂”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 “六个课堂”:专业教学第一课堂,校内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国际交流第四课堂,网络学习第五课堂,创新创业第六课堂。 通过学习创新、审美修养、职业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创业5 个素质拓展模块,体育赛事、运动App,2 个运动类拓展模块,共计7 个模块,展开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专业赋能以及个性化全面培养。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每年都参加诸如湖北大学生服装秀比赛、全国高职高专模特大赛、深圳时装周展示活动, 此类赛事为高职服装表演学生签约就业构件平台,搭建考学及国际发展超级通道。
4. 个性化肢体语言的培养
个性化肢体语言是服装表演模特使自己异于他人的表演方式,是长期艺术表演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风格,个性化的肢体语言起到进一步突出专业的表现力和个人风格的作用,强调的是独特个性和风格,是各个经纪公司、模特代理公司人才挖掘所看中的关键。 针对校外模特竞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教学团队开发出个性化肢体语言课程体系,从竞赛的文化定位、动作设计、开场展示、情景营造等内容展开项目化的教学与设计。
肢体的优美姿态需要一定的控制能力, 重心的平衡稳定是自由展示肢体语言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本技术。例如在姿态控制训练中开发了重心稳定性训练模块, 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规格与要求、 身体各部位形态控制能力训练这两个环节对身体各部位肢体语言规范训练尤其是对肌肉支撑身体重心变化感觉的训练,从而提高形态控制能力,增强稳定感。 姿态的可塑性很强,针对性的训练能规范并美化身体姿态,良好的姿态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会长久保持,因此通过姿态控制训练模块中通过头部姿态控制训练、肩部姿态控制训练、手臂姿态控制训练环节,对中间姿态(即头颈部、上肢姿态、手臂、躯干、腿部)的准确性进行强化综合训练,来提高形体姿态的表现意识以及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感,从而形成舒展挺拔的身体姿态,提高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此外,有的肢体语言训练需要阶段性完成,比如,胸腰训练模块是肢体语言训练的重点,因为胸腰是人体外形最直观、最富曲线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肢体情感表达最细腻、最丰富的部分,由于胸椎屈、伸的幅度有限、比较难掌握,所以必须在一年级的软开度训练中进行重点开发, 笔者总结为功能性训练、运用训练两个环节,在各种功能性训练过程中逐步配合呼吸、感觉的要求,充分展现表现力,运用中必须注意头、眼、呼吸形成的整体配合,达到运用自如[11]。
四、结语
个性化培养与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是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群需要破解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个性化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内涵、 培养理念及培养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专业人才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理念, 展开了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人才肢体语言个性化培养理论学习方法,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研究,形成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开放式工作室制教学、承接实际项目教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课题组通过推行个性化肢体语言的培养方法,情景式实战仿真教学模式,以及提出赛训结合的“英才计划”与素质拓展活动的“六个课堂”等教学途径,为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也为高职院校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