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当简单化

2020-01-16宋军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情怀人文

宋军红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一个学生,从进入小学到高中毕业,要学12年的语文。也就是说,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不算其童年所背诵的诗歌,不算其毕业后所读的种种书刊,他们正规接触和学习语文的时间最少为12年,若其上了大学,再上了中文系,则还要学习四年。每一年,学生放假休息的时间,最多100天,也就是说,其余的265天都在学习语文,学了16年,共计4240天,相当于11年多吧。这意味着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之多都在学校内接受正规的语文教育。但,实际效果怎样?别说能够真正成为语文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是在骨子里积淀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人文情怀的又有多少呢?

究其原因,林林总总。其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于将教参及教案上的预设或自己的感受按照一定的套路或模式强加给学生,架空分析,努力灌输,剥夺了学生应有的阅读积累和用心感受的时间是一个重要方面。其实,这是老生长谈,所以还谈,是因为这一毛病,在实际的常规教学中,在很多语文老师身上至今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程度不一地存在着新理念与老做法皮肉不实的现象。

《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加强可操作性》一文有这样的表述: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还有的教师,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師“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

生本教育奠基人郭思乐教授也痛心疾首地指出:编者、教者、考试命题者,都把自己无穷无尽的精力,投入到类似于水泥沙石和钢筋的描述中。对于语文是所谓字词句篇的大分析、大说明、大研究……唯独没有对人的相关的基本素养是如何形成的思考。近年来,又发展为大量配套的解析性的参考书,纷繁细致,条分缕析……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冰冷的知识陈列,它充塞了整个学习的空间、时间和流程……没有一点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

总之,我们挖空心思、眉色飞舞、滔滔不绝地分析讲解,不仅“累死了先生,甚至还教迂了学生”。尤其以教师的空泛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的做法更是活生生地剥夺了学生应有的积累、感悟、实践的机会和权力。

说到底,以上做法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试想,解放前的私塾教育,老师基本上不讲,也无什么集体教研,更没有什么教参之类的辅导书,老师的教法也很简单:就是读背写。与现今所谓的先进教法相比,显然落后了许多,但其效果为什么比我们目前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呢?我想,除私塾教育人数少外,更主要的是老师讲得少讲得精,把大量的时间都还给了学生。

前几年,济宁学院的彭兴奎老师给我们执教鲁迅先生的《雪》时,其教学流程就六个字:读读、背背、说说。我认为这种平易、简单、实在、轻松的课堂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我认为,语文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至少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知书达理的好孩子,其次是帮助学生积淀一定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我与不少老师也交流过,语文也并不难学:小学阶段背下600首古诗词——每年100首,每周不足两首,而现行最新部编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是112首,精短古文14篇;初中三年背下90篇经典古文,每年30篇,每学期15篇绰绰有余,而现行最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91首,必背古文38篇。当然,对比以前,其数量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在这九年中,每年读五、六本书应该很轻松吧,初中毕业时,一般学生读书量也在50本以上。如此一来,困惑学生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阅读能力低下等诸多老大难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情怀肯定也定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达成。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在于它的简单化,老师一定要从繁琐的分析挖掘和堆积如山的题海中把学生中解救出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想,以后我的语文教学就立足于以下十六个字:大量阅读、精品至背、言为心声、规范书写,即读书、背诵、写作、书写。

还孩子一个轻松,给孩子更多的积累,让他们在自由阅读中感悟并沉淀必需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还老师一个简单,给老师更多的自主,让学生在教师勤于读书、善于写作的示范感召下热爱语文,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情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人文社科
少女情怀总是诗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