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课堂下小学
2020-01-16赵琦
赵琦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素质教育的践行使得当前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不断完善创新。近些年来,“学思课堂”已渐渐盛行,因其效果显著,遂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人士的关注与推广。“学思课堂”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尤为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尽可能将课堂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创新与探究学习条件。这种“学思结合”“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深度提出更高要求,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有益于强化学生思维品质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小学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与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将“学思课堂”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能打造更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习热忱
学思课堂顺利施行的前提与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学习兴趣,这亦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小学生若是能对数学产生较大的热忱,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枯燥乏味、令人头疼的学科,特别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懒于思考,再加上本身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尚且不足,对成人而言再简单不过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晦涩难懂,一看到数字就已是头晕眼花。此种情形下,要想顺利开展学思课堂难度大,更不用说构建高效课堂。鉴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不再惧怕数学。例如,教师可立足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质,将抽象数学知识加以直观具体化,降低学生数学畏难情绪,自主思考。像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即可创设生活情境,因为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到公园游乐场玩。彼时,教师可模拟小学生坐过山车场景,随意挑选12名学生,然后排成6排,让学生说说、数数看总共多少个,以及怎么计算出来。多数学生都会说出2+2+2+2+2+2=12或是6+6=12的算法,当学生说出这一想法后,教师再引入乘法的含义,学生就更易理解了,且在生活情境模拟中,学生的心情更加愉快,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精心设置问题,培养思考能力
学思课堂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核心在于学生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思考能力包含学生思考方向是否准确、思考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思考意识是否主动。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自主思考能力相对薄弱,有时候学习精力时间已耗费了不少时间,学习效率与质量始终不高。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思考方向不对,思考方法不够科学,以至于抓不住学习重点。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立足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巧设问题,引導学生积极思考,以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小组合作,活跃大脑思考
学思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在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这是核心要求,亦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改变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可思考与创造自我的空间,以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而小组合作教学立足学生个性差异,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性格特征与特长等,将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平行小组,就某个问题或某一主题让各小组展开讨论探究,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既有效锻炼学生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学生做出如下要求:各小组组长合理安排每个组员的“工作任务”,每个组员开始任务前要率先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并作适当补充与建议,待组员讨论完,组长收集组员想法加以整理,在班上分享。
四、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
教师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与地位,不可再如同以往那般将课堂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问学生才答的模式,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更加畏惧与厌恶,因课堂缺少了良好的师生交流,学生思维发展受限,要提升数学教学效率难度大。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应当只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采取不管不顾或是过于严苛的态度,应立足人本理念,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不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更愿听从教师的教会指导,积极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通过游戏情景、生活场景模拟等来活跃数学课堂,让学生放松情绪。
五、引导发问质疑,提升探究能力
学思课堂关注学生自主思考,而思有所得的前提是学生敢于发问质疑,提出问题的过程必然是思考的过程,这对于活跃学生大脑,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教师教学时不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反而要给足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以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足够的质疑权与机会时,师生互动愈发频繁,课堂氛围也就调动起来了。正如教学“百分数”时,教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就超市中商品打折,银行利息等生活中常见事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甚理解的问题,正如有的学生问道:“银行存款利息是怎么算的,不同银行的存款利息一样吗?”“超市中常见的打几折是什么意思,要怎么计算折后价格?”等,在思考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或是自主探究,来加以引导质疑,调动学生思维活跃度,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要想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践行好“学思课堂”,教师首要做的就是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发挥指导组织作用,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巧设问题,加强小组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逐步完善数学教学方法,科学指引学生去思索与探究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