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尘及防治》应用型课程改革探讨
2020-01-16陈娟,马琳
陈 娟,马 琳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矿尘及防治》是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的一门的主干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矿尘的产生及其危害,煤矿粉尘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井下粉尘环境的评价指标,尘肺病发病原理,降低尘肺病发病率的预测方法,掌握粉尘控制和降尘的基本技能,了解粉尘爆炸的特点及限制和消除粉尘爆炸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综合防尘设计。培养学生具备测尘、防尘、矿尘管理等方面岗位技术应用和管理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般专业工程问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
1 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
由于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关粉尘防治的法规、技术标准、相关规定等有了新的标准及修订,新型设备、新的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而教材中仍然沿用旧的规定制度,新设备新技术在书中很少介绍,导致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缺乏新形势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1.2 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及良好的合作精神,还应该同时具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继承性思维[3]。而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老师课堂教授为主,缺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被动的听,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尽相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目标背道而驰。
1.3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考试为基准,而试卷中也主要是针对理论知识点的记忆性考核为主,分析应用的比较少,无法体现课程的实用性。
2 应用型矿尘及防治改革措施
2.1 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为突出专业行业特色,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参考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家、教研室同事的指导意见,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及消防工程特色专业系列教材的《矿井粉尘防治》作为教材[4]。在教学中,第一章增加了国内外粉尘防治研究现状,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及熟悉矿尘防治的前沿动态,同时关注现有的环境问题,PM2.5,雾霾;缩减第二章中石棉尘肺,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柳絮杨絮花粉过敏等常见的现象;矿尘综合防治方面根据防尘的经验把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和应用;最后一章让学生深入校内煤矿实训基地进行参观,了解模拟巷道的防尘供水网络,使其更好的进行采掘面防尘措施的编制设计中。
另外,该课程围绕矿尘的性质和危害展开,后续章节也是其的铺开和延续,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有条理,更系统化,详见图1。
图1 课程章节关系示意图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2.1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该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设备结构图较多。由于时间原因,这类知识点往往是让学生们看书,老师阐述设备的构造原理,比较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影像,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多角度观察对象,突出重点要点,有助于概念和方法的掌握;同时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情形、注意力和兴趣,增强互动,有利于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2.2 翻转课堂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如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就是要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5]。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帮助老师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做到因材施教,不仅要制作视频资料,还要负责答疑,组织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同时让学生提前查阅文献资料,带着问题进课堂,多提问,善于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2.3 案例教学
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辩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预防煤尘爆炸及预防这一章节时,让学生提前分组制作某一个煤尘爆炸案例的PPT,按照事故调查的方式,讲解自己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措施,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更加有效的建议及措施,引以为戒,防治同类事故的发生,进而加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各个小组分别介绍,同学间观看查找不足,互相讨论,老师进行最后总结,使课堂不在乏味无趣,学生间互相激励,相互促进,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
2.2.4 专家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服务地方经济的需求,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国内外煤矿防尘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增强学生热爱本行业的热情,定期聘请煤矿企业安全技术专家或已取得显著成就的毕业生回校作专题报告,是学习了解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开阔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方向。
2.2.5 实验教学
针对专业目标,提高专业技能。除了传统的实验外,逐步增加了设计型、综合性乃至研讨型实训专题。另外,充分利用学习的现有实验实训资源,把教学搬进实验室,我校煤矿实景培训基地的建设改善了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可以实现煤矿主干课程与实践教学实景化,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基础,为探索和推广煤矿新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6]。这样,课本中关于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和防尘供水管网的设计,就可以到现场教学,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综合评价,突出应用型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改革,检验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院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全方位综合评定方式。设置课程总考核成绩的组成为平时考核成绩20%,理论考核成绩5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30%,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小组工作情况、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理论考核成绩采用考试试卷的形式给定,减少单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加大判断、计算、综合分析题的比重,实践能力考核由教师布置具体案例项目,依据学生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定[7]。
3 结语
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让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生参与度更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工程设计能力得到提高,明确了未来努力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最后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