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国际合作
——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来华始末

2020-01-16颜宜葳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颜宜葳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主导展开了一场有卫生部门、各级政府和群众组织参与其中的防治人体寄生虫病的运动。其中尤以血吸虫病防治(下文所称“血防”同此)投入的力量为多。这一段往事自21世纪初开始受到中国史学界的注意,诚如董晓艳等[1]在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中所注意到的,中国国内的研究一开始较多地从社会史、政治史的方向切入,采取的视角也以宏观为主,探讨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影响、防治对策及民众反响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另有一些研究[2- 6]更多地是与党史研究相关联,通过回顾血吸虫病的成功防控,彰显新政权的优越性和社会动员能力。最近几年,有关某一特定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过程的专著[7,8]和学位论文[9- 11]数量逐渐增多,医疗活动的内容在这些研究中已经略有体现。然而,对于日本血吸虫病这样一种传播范围广、传染源多、症状严重、病程长、有效药物又迟迟未能面世的疾病,中国卫生部门和医学界在防控过程中是否借鉴过他人的成熟经验,学界鲜有提及。

事实上,在开展工作的初期,中国曾经寻求国际医学界的帮助。1956年,一个由日本寄生虫学专家组成的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在中日尚无正式外交关系的时期,经由中国政府最高层领导人的安排来到中国,并为中国的血防工作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代表团建议的措施贯穿了日后中国血防工作的各个阶段。令人遗憾的是,今天这段旧事几乎淡出了中国人的记忆。与中国大陆的情况迥异,谈及这次访问的少数外文文献,尽管对其具体过程语焉不详,对于它产生的影响却有极高评价。例如饭岛涉(Iijima Wataru)2008年论述日本殖民地医学与中国血防运动关系的英文文章[12]以及高敏(Miriam Gross)2016年从政治制度和民众反响的互动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血防运动的专著《送瘟神:毛主席为中国除虫的运动》(FarewelltotheGodofPlague:ChairmanMao’sCampaigntoDewormChina)[13],两位作者均在文中表示日本血吸虫病代表团的来访对中国血防运动产生了决策性的影响。之后,也有研究血防史的学者提出新意见,范家伟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14]认为,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并未在中国真正实行。尽管有以上日本、美国和香港地区的学者注意到日本代表团这次来访的重要性,但他们利用的文献限于少量日文和英文记载,而且从叙述的字里行间,多少可以感觉到他们与中国大陆普通人实际生活间的隔膜。这种隔膜感或许也促成了他们忽高忽低的评价。本文试图搜集前述学者未曾利用的更多材料,尤其是中文文献和档案资料,综合考虑各方面观点,回顾这次来访的前因后果及其在医学知识交流上的意义。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血吸虫病防治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全国人口的卫生和健康水平普遍低下。1950~1955年,卫生部门的当务之急是扑灭北方各省及闽粤滇赣浙等地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鼠疫和霍乱([2- 6];[15],275~278页)。防治人体寄生虫病的工作自1955年冬天才开始提到日程前列。当时纳入防治范围的“五大人体寄生虫病”包括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黑热病,血吸虫病是首要的防治对象。

世界范围内,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在全世界有数种,中国流行的血吸虫病均由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引起。日本血吸虫病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症状、体征最为严重的一种,在中国流行的历史有2000年以上。据估计,20世纪50年代中国受血吸虫病威胁的人口有1亿多,感染人数超过1千万人。无论是患病人数,还是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面积,中国都居于世界之首。([16],256~258页)

1949~1950年,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部分兵团移师江浙沪地区进行水上训练,准备南下台湾追击国民党残部。然而,数以万计驻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官兵发生急性感染。华东军政委员会紧急组织了专家和医护人员2000余人投入治疗抢救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现当地群众中也有大批病人需要治疗和救护。([15],225~228页;[16],267页)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高热和一系列类似中毒的症状,病情发展迅猛,可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或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病人;慢性病人中有症状者最常见的是腹痛和慢性腹泻、贫血、营养不良、消瘦乏力;晚期病人肝脾肿大、下痢便血、骨瘦如柴、腹大如鼓,丧失劳动能力;少年儿童患者成为侏儒,妇女患者不能生育。血吸虫病成为贻误军机、改变战局的祸首,引起了军方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发现了农村劳动力蒙受的巨大损失,也愈益关注这种疾病。[17]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流行区各省、市、地、县相继成立了血防领导组织机构,把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列到党委的议事日程。中共中央九人小组于1955年11月与1956年3月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血防会议,制订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决定在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全面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3]

1955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把消灭血吸虫病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并确定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中西医力量,积极防治,七年消灭”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及“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的大体规划。195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将消灭血吸虫病列入日程。1956年2月1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至此,血吸虫病防治俨然成为中共中央领导的一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不仅医疗卫生部门投入大量资源,农田水利、宣传教育部门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力量也纷纷卷入。[3,6,16]

2 “民间外交”促成的日本专家来访

1953年,中央卫生部“为了配合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改造农村经济的任务,保证农民的健康”[18],已经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的筹备工作。3月份组织华东地区的专家在上海召开了血吸虫病防治会议,随后又转到北方地区发动力量,11月由中央卫生研究院牵头,吸收协和医学院的专家参加,在北京召开了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解放四年来,血吸虫病的防治,虽有进展,但距离问题的全面解决尚远”,具体而言:

关于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目前的情况是:

1.疫情的了解不充分。……

2.治疗方面,目前除吐酒石以外,还没有新的特效药。吐酒石毒性大,疗效低,容易发生医疗事故……

3.预防工作:针对着血吸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粪便下水,水中有钉螺,人和水接触),预防方法可从管理粪便、杀灭钉螺以及避免与有尾蚴的水接触三方面着手。但在目前,任何一项,都还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18]

可见防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处在起步阶段。1955年前,卫生部只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发病率筛查。

1955年底,中共中央九人小组全面接管后,消灭血吸虫病与农业合作化运动结合起来,成为党的任务,备受重视。[2]中国在这样大规模的防控工作上缺乏实际经验,与外界进行交流合作的需求逐渐凸显。但当时的大环境比较特殊,举国上下正处在学习苏联的热潮之中,全国医学界的最高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交往的国家基本限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外加少数几个北欧国家[19],而那些国家境内都没有血吸虫病发生。

驻在北京的卫生部苏联专家组组长波尔德列夫(Т. Е. Болдерев)教授1955年应中国邀请,根据在苏联防治疟疾的心得,就中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发表了指导意见。[20]波尔德列夫坚信血吸虫病防治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社会制度。作为公共卫生专家,他也就防治工作的大方向提出了颇具专业水平的建议,如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尽力切断传染源、加速研制新药和个人防护用品等。不消说,这些意见被中国卫生部门奉为圭臬。[21]至于今后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苏联专家给出的方案则不免过分理想,比如:对所有血吸虫病人展开包括多项指标在内的精确登记,全部无条件给予治疗;把江南水田改为水旱轮作以消灭钉螺;为了杜绝虫卵经粪便的传播,要通过“广泛地开展宣传”让农民放弃使用马桶而改用合作社设立的公共厕所,或在不得不使用马桶时每天用沸水给马桶消毒,等等。这些措施是否真能在中国农村或类似环境中推行,波尔德列夫自己也不曾有机会实地验证。

其实,就这种特定疾病的防治而言,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近旁的邻居日本。日本流行的血吸虫病与中国的类型相同,都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在日本境内仅局限在范围不大的几个特定地区流行。但因为日本的寄生虫病学研究比中国起步早,有关这种病的重要发现最初都在日本作出。1847年藤井好直(Fujii Kōchoku)首先描述了该病的症状并将之命名为“片山病”;1904年桂田富士郎(Katsurada Fujirō)第一次从山梨县家猫的门静脉内发现了日本血吸虫成虫,证实日本血吸虫是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并给该虫定名为Schistosomumjaponicum;1909年藤浪鉴(Fujinami Akira)通过实验证实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是接触疫水后的经皮感染;1913年宫入庆之助(Miyairi Keinosuke)和铃木稔(Suzuki Minoru)发现了血吸虫的生活周期并确定其中间宿主为钉螺。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病理、诊断、临床、预防各方面的研究在日本均有长足进步。[22]

相形之下,中国的研究远为落后。据1941年统计,日本医学界有关血吸虫病的研究文章已有数千篇,而同时期中国除了零散的病例报告之外,全面介绍和深入研究均付阙如。[23]防治措施方面,虽有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处自1929年起将血吸虫病的研究调查列为工作内容,派遣人员前往江浙两省调查该疾病的分布,并在浙江几个地点成立工作队实施过一些防治措施;抗战胜利后,中央卫生实验处又与国联防疫处联手,赴广西宾阳和云南大理调查血吸虫病的分布情况,[23,24]不过,当年这些工作投入的物资和人员都十分有限,加上受抗日战争影响,直至1948年,全国的血吸虫病防治专门机构仅限于江苏省苏南地方病防治所一处。这个防治所的医务人员不足10人,1949年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在苏州、镇江一带进行发病率普查和卫生宣传教育。[25,26]至1953年,上海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苏德隆教授仍感觉到,关于血吸虫病“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发表之研究著作寥若晨星”[27]。

在具体的防治措施上,尽管波尔德列夫认为因受资本主义制度落后性的阻碍,日本与血吸虫病作斗争的工作“进行得毫无结果”[20],然而实际上,日本政府从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一直与学术界通力合作,基于对血吸虫生活史的了解,在流行地区采用散布石灰杀灭钉螺的方法来防止疾病蔓延,20世纪50年代这个措施已经收到了确实的成效。[22]

向日本学习是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一条方便有效的途径。但是中国医学界的精英多数出身于英美系的医学院,了解国外研究动向时基本依赖英文刊物揭载的成果[28,29],那些研究涉及的致病生物多是埃及血吸虫或曼氏血吸虫,它们所引起的感染及防治难度无法与日本血吸虫病相提并论,具体防治手段也不相同[30,31]。虽然中国医学家知道日本的血吸虫病研究成果丰硕,但他们“以文字隔阂,不悉底蕴”[27],无法充分利用日文文献。另一方面,中日两国医学界人士若想正式互访,在冷战时期的世界背景下阻力极大。中日分属苏美两大阵营,彼此之间又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再加上日本侵华战争11年前刚刚结束,中国人民对战争的苦难记忆犹新。

所幸在20世纪50年代,中日之间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民间往来。日本产业界出于现实的经济考虑,极力寻找途径绕开政府的限制与中国通商。中国政府为了打破外交上的孤立处境,也积极推进中日民间的交往。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致力推行“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外交路线,将之视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期铺垫。一开始,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促进经济贸易方面的交流。1955年随着日本新一届内阁鸠山内阁上台,中日双方都加大了民间交往的步伐,到中国访问的日本代表团数量增加,代表团的人员也从单纯的经贸界人士扩大到文化艺术科学界。访华的日本代表团基本上都得到周恩来的接见。同时,中国也向日本陆续派出代表团。[32- 34]

1955年10月25日,应中华医学会邀请来华访问的日本医学代表团一行15人到达北京。日本代表团向中华医学会赠送了大量书籍和药品,中华医学会为日本代表团组织了有各科专家参加的大型座谈会。([35],57页)11月4日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日本代表团,交谈中明确表达出要加强学术界交流互访的意向。周表示过去中日两国往来非常频繁,16世纪以来日本派很多人到中国留学,后来中国人又到日本留学,中国希望恢复过去相互往来的样子。([36];[37],286~287页)尤为突出的是,周恩来直接向日本医学家提出了要学习防治血吸虫病的经验。据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所长、寄生虫学家佐佐学(Sasa Manabu)1978年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回忆文章,周恩来一见面就向他询问血吸虫病防治问题,为了加深听者的印象,周在一些地方甚至抛开翻译,用早年留学日本时学到的日语进行表达。佐佐学回忆道:

在那里,首先使我感到吃惊的是,周总理一开口就问我:“佐佐先生,听说日本已经消灭了血吸虫病。那是用什么方法消灭的?”我是这个代表团一行人中最年轻的。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我在传染病研究所是病理学的副教授。

在日本访华医学团一行对所问及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时,周总理接着又说起中国的血吸虫病。他讲话时就象大学教授给学生讲课似的。时而微笑,重要的地方他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用不太熟练的日语讲。他说,中国有两亿多的人民居住在这种病的流行区,患者现在恐怕达几千万人。如何消灭血吸虫病,对中国来说,是首先要采取的一个重点政策。于是周总理一再问我“佐佐先生,你看如何解决才好”。[38]

周恩来介绍说,中国的卫生工作提倡预防,但方法还有待完善。中国的血吸虫病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希望能够得到日本医学界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在中国开展一个运动,推广日本的先进方法来消灭钉螺。([39],514页)就是在这次会谈中,周恩来与日方商定了邀请日本血吸虫病专家访华的计划。[38]佐佐学事后则前往南京、无锡、上海等长江沿岸的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进行了考察。

尽管出自最高层的筹画,但政府部门不便出面,计划仍由中华医学会负责实施。日本医学代表团在京期间,中华医学会与他们签订了一份友好协议。[40]协议包含的三大部分内容都相当具体:第一部分提出中日双方准备交换医学专家教授到对方指定的机构进行研究或讲学,第二部分列出了条件和待遇,第三部分便是中华医学会总会愿在寄生虫病等项目内邀请日本医学界派教授以上人员前来中国参加研究和讲学。事实上,这份协议在签订前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修改。([35],57页)

一年之后,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根据这个协议来到了中国:

新华社北京5日电 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今晚乘火车到达北京。他们是根据中华医学会和日本医学代表团签订的友好协议,应中华医学会邀请来中国进行交流医学经验的。代表团团长是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寄生虫部部长小宫义孝,团员有:久留米大学教授吉住好夫,久留米医科大学教授冈部浩洋(1)此处报道吉住好夫和冈部浩洋的所属研究机构不够确切,此二人均供职于久留米大学医学部。,静冈大学教授伊藤二郎,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所员安罗冈一男。[41]

这5人里,伊藤二郎(Ito Jiro)和安罗冈一男(Yasuraoka Kazuo)曾先后在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小宫义孝(Yoshitaka Komiya)的手下工作[12],他们来华很可能出于后者的促成。吉住好夫(Yoshizumi Yoshio)和冈部浩洋(Okabe Koyo)来自日本福冈县的久留米大学,他们之加入访华团,则未知是否与当时在该校任教又对中国友好的的稗田宪太郎(Hieda Kentarou)教授(2)稗田宪太郎,日本著名病理学教授,长期在满洲医科大学任教,日本投降后参加华北地区八路军,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后更名为华北医科大学、天津第一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工作8年。1951、1952年率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考察团到太湖地区考察血吸虫病问题。1953年返回日本,任久留米大学教授。1957年担任久留米大学医学部院长。1962年曾以日本日中医药学交流团团长身份率日本学者访华。见参考文献[42]。有关。可以肯定的是,代表团成员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各有专长。吉住好夫是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内科系主任(3)据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官方网站介绍。见参考文献[43]。,专长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43- 45];冈部浩洋在日本调查过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并研究血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化学治疗方法;小宫义孝不仅在中国进行过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还在日本率领伊藤二郎和安罗冈一男进行血吸虫生活史的实验室研究。[22]5人合起来,作为防治力量是一套相当整齐的阵容。

3 团长小宫义孝与中国

担任日本血吸虫病专家代表团团长的小宫义孝教授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

小宫义孝(1900~1976)生于日本埼玉县,1921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读书期间,小宫对德国的社会医学和公共卫生深感兴趣,与几名同学一起在大学里组织了“社会医学研究会”,同时还积极参加日本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5年他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卫生学助教,却因1930年参加学运游行遭日本警方逮捕,出狱后被东京大学开除。或许由于这个缘故,他离开日本,远赴中国谋职,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获聘为研究员。[46]自1931年进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至1946年离华返日,除1936~1937年间在德国汉堡的热带病研究所进修一年外,小宫前后在中国生活了大约14年。[47]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是日本在中国建立的殖民科研机构之一。设立之初声称要办成“由中日科学家共同从事合作研究的场所”,目的在于“自然科学的纯粹学术研究”。1923年开始筹备,1931年在上海法租界内的祁齐路(Route Ghisi,今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落成开始运转,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时,被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接收改造为“上海医学研究所”。研究所筹备初期也曾有中国学者参与其事,但1928年5月日本蓄意制造“济南惨案”之后,上海委员会中方委员正式声明退出了这项计划。从此该所成为日本单方面的“事业”,收入来源也从庚子赔款逐渐转变为由“兴亚院”资助经费,最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工具,除与日本军方开展各种合作外,还为侵略军进行过多项调查工作。[48]日本投降后,研究所的日籍工作人员与滞留在上海的数十万日俘日侨一起,迁入国民政府划定的集中区暂住,然后被分批遣送回日本。[49]包括小宫义孝在内的一些人曾表示愿意留在中国工作,但最终未获中研院接收。[50]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初建时分为理学部和医学部两个部,医学部下设病理、细菌、卫生、生药4个研究室。卫生学研究室1937年的成员除小宫义孝外,还有中国人陶炽孙和研究所副所长、来自东京帝国大学的元老级人物横手千代之助。[51]1942年时,研究室人员有小宫义孝、陶炽孙和一位姓杨的同事,三人的研究都以寄生虫病为主。[52]小宫为人兴趣广泛,居住在上海时加入了文学爱好者的圈子,曾在刊物上撰文介绍日本文学[53],时而也发表一些随笔类的文字[54,55]。虽在殖民科研机构工作,但他十分亲华,学会了不少上海话,经常深入江南的街坊巷市观察当地人的生活,研究所的中国工役遇到日本管理人员刁难,他也会出面为中国人说情。[56]抗战结束后他作为敌侨被遣送回日本,临行之际仍在一篇杂文中表示“等到日本成了和平的民族,那时如果中国再需要我来的话”,要再次回来为中国服务。[56]返回日本后,小宫辗转进入新成立的国立预防医学研究所担任寄生虫部部长。[47]他将在华观察风土人情的部分手记结成一集,题为《城壁——中国风物志》,交给左倾的岩波书店出版。该书收入书店新推出的以学术性和纪实性为特色的《岩波新书》系列。书中第二章“クリ-ク”(沟渠、河浜)花费大量笔墨介绍了中国江南地区纵横交错的水系及其与当地人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感叹江南的水系“像这样由当地人开凿、养育而成,并被当地人使用和喜爱。可以说它是当地农耕民族的血脉”([57],45页),他同时也注意到,是贯通四面八方的水系助长了疟疾、血吸虫病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小宫义孝在华期间,对于肝片吸虫、疟原虫和日本血吸虫都有研究[12],也多次深入乡村进行统计调查[58]。他了解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的严重程度,曾估计长江三角洲地带的患者数当在一百万人左右。([57],48页)抗战结束前的两三年间,小宫为了调查钉螺的血吸虫自然感染率,曾走遍江南各地的河湖地带采集样本。据他报告,在嘉善、嘉兴、昆山、青阳江、青浦区、镇江等地的河浜中都发现了钉螺,钉螺的血吸虫自然感染率从2%到30%以上。在淀山湖以东的小镇朱家角统计钉螺密度时,发现每一平方米沟岸泥土栖息的钉螺数以千计,“实在令人愕然”。他甚至具体考虑过如何才能消灭这些钉螺,也联想到日本山梨县撒石灰杀灭钉螺的例子,但又觉得“在这广阔的江南水域中,采取一般寻常的手段很难消灭这类钉螺。仅仅在纸上计算这笔巨大的费用,情势绝不会得到改善。灾害波及范围之广以及当地地域之辽阔,导致该现象频繁发生,因此预防灾害的方法不得不发生质的改变。”([57],50页)这说明,小宫从那时起已经开始思考适用于中国的血吸虫病预防方法。

4 代表团在华的交流合作

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初抵中国是在1956年9月26日。由于当时中日之间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一团人员先乘飞机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到香港,由香港经广州入境,再取陆路北上。9月底的香港,天气仍然暑热蒸人,小宫回想起以前从日本福冈乘飞机数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在行程结束后出版的游记《新中国风土记》中感慨这次的旅程真是“麻烦的事情”。([59],95页)

一行人在广州盘桓四、五天后,乘车沿粤汉铁路北上武汉。([59],102页)在武汉出面接待代表团的人员中间有小宫义孝的旧交、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授杨述祖(4)小宫在书中未提到杨述祖的名字,只称之为“杨君”,但说这个人是武汉大学病理学主任教授,曾与自己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共事,现在担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会长。([59],87页)这些线索与时任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的杨述祖教授的情况一一吻合,因此这位杨君应该就是杨述祖。杨述祖1931年与小宫同年加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杨入病理学研究室,小宫入卫生学研究室,杨氏在该所工作9年,小宫在该所工作14年,两人有很长时间的交往。参见参考文献[47,60]。。小宫与杨述祖交流了近况,得知留日出身的学者在新中国仍然可以受到重用,颇感欣慰。

在广州和武汉这段时间的滞留,估计是为了避免在国庆节期间到达首都。1956年10月5日,代表团乘火车自武汉抵达北京。[41]一开始在北京停留4天,主要时间用于与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在京的成员进行讨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寄生虫学家钟惠澜见小宫义孝终日忙于工作,无暇游览北京,某日特地抽出时间带他到处参观。钟惠澜比小宫早两年去过汉堡的热带病研究所进修,两人可以使用德语交谈,而且彼此年纪相若,见面后觉得十分相投。小宫对钟氏赞赏有加,称后者是一位豁达的绅士。([59],88页)代表团此后的工作日程也借在京的机会商定,计划是离京后先去上海,然后到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太湖地区停留一段时间。([59],102页)

下一站到达上海。这里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成功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的地区,又是中共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常驻地点,血防专家聚集于此,代表团在这里的日程应该非常繁忙。不过,这段行程对小宫义孝来说更重要的是一次“情感之旅”。[12]他利用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遍游市区各处,发现上海的街道布局依旧,但是,

曾经街道中央的庄严赛马场变成了人民公园,开池塘、种树木,营造庭园、修跑道。赛狗场变成了人民广场,回力球场变成了人民体育馆,原来的法国俱乐部变成了人民俱乐部。……以前的大烟馆、赌场、夜总会等都不复存在。全部变成了健康的娱乐场所。([59],90页)

他回到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旧址(图1),该处的建筑正由中国科学院使用。小宫在这里拍摄了很多照片,并在《新中国风土记》中回忆了自然科学研究所的旧事。他也专程探访了鲁迅公园及岳阳路上的普希金铜像,在每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留影。([59],3~38页)

图1 小宫义孝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旧址门前留影([59],书前插图)

代表团在太湖周边共计巡游了一个月左右(图2),考察了杭州、无锡、常熟、宜兴等地。([59],111页)访问的重点放在无锡。太湖周围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民国时期的苏南地方病防治所便设立在太湖东岸吴县的木渎镇。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于1950年底又在无锡梅园附近成立了一个防治血吸虫病的专业机构——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防治所初建时只有11个工作人员和3架显微镜,所长肖荣炜两年前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1949年解放军部队在江浙地区大批感染血吸虫病时,肖氏在救治工作中担任过上海医疗队副中队长。[61]1953年该所改名为江苏省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人员也扩充至140余人。[62]1956年,江苏省卫生厅考虑到该省面临5年内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研究防治机构,以资吸取经验和进行业务指导,因此报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提升为省级机构,更名为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63]这个研究所不仅在短短数年间地位屡次提升,规模快速扩大,而且是日本代表团这次传授经验的重点对象。日本代表团来访期间,《光明日报》以《一个出色的“血防”研究所》为题,对它进行了专门报道。[64]

图2 小宫义孝拍摄的常熟郊外农村景象。他注意到了墙上刷有“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语([59],书前插图)

图3 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的成 员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医务 人员合作进行动物实验(左一吉住好夫, 右一小宫义孝)[62]

代表团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驻留两周,期间双方合作完成了几项实验(图3)。当时中国化学灭螺的方法主要是在沟岸田间喷洒磷酸钙,而日本使用的主要是五氯酚钠。代表团设计一项实验,将两种药物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五氯酚钠灭螺效果明显更好,杀灭钉螺所需的有效浓度仅是酸性磷酸钙的几十分之一,而且中国生产的五氯酚钠与日本的制品在效果上并无显著性差异。文章次年发表在《中华卫生杂志》。[65]这个结论对后来的工作有直接影响,因为文章的第二作者、血防所所长肖荣炜参加这一实验后,建议用五氯酚钠取代酸性磷酸钙杀灭钉螺。根据他的建议,中国先是进口,继而在国内自行生产这种药品,五氯酚钠遂成为后来中国化学灭螺使用的主要药物。[61]

小宫义孝一直主张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重点应该放在灭螺工作上,他又听说中国普遍使用的化学灭螺药物酸性磷酸钙需要通过钉螺吞食才能起作用。但当时对钉螺食性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他设计了一套可以定量的方法来检查钉螺的摄食习惯。实验特别测试了钉螺如何摄入酸性磷酸钙。他与中方合作者发现药物需要与泥土混合才能被钉螺吞食,且土里的药粉越多,钉螺吃得越少。实验还找出了在江南一带人工饲养钉螺可以因地制宜采用的饲料。他们从这些结论出发,给出了日后灭螺工作应如何进行的具体建议。该项结果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中华医学杂志》。[66]

代表团发现无锡地区的钉螺体内常常寄生一种不知名的线虫,它对钉螺生长似乎有不利的影响。小宫义孝想到以后是否可以用这种线虫作为生物天敌杀灭钉螺。他对线虫进行了分类鉴定,并与合作者研究了人工饲养这种线虫的方法。实验结果由日方3名团员及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所的杨存性等3名工作人员联名发表在与上一篇文章同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67]文章尚未发表之前,相关成果还曾于195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报告,且《光明日报》在会议报道中特别提到了此事:

在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公布的新成果中,生物灭螺,是今年科学家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发现一种线虫能使钉螺死亡,日本防治血吸虫病代表团团长小宫义孝鉴定这种线虫的学名是Rhabditscylindrica,团员们对这线虫很有兴趣,已经带了一些回国去,准备作进一步的研究。[68]

从这条报道可以看出代表团在中国的活动受到相当密切的关注。

图4 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的成员对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指导(右一吉住好夫,右二小宫义孝)[62]

除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外,代表团中擅长血吸虫病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吉住好夫教授还对江苏省血防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指导(图4)。

中日双方的研究者初次合作,便在两周时间里设计并完成了几项实验,又将结论发表在中国权威的医学期刊上,这是相当高效的工作。日本代表团的诚恳态度给江苏省血防所的人员留下了良好印象。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的一份油印材料《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十年史》在回顾该所对外交流成绩的时候,尽管首先声言“自建所以来,我们曾接待苏联、印度、波兰、英国、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国家的外宾参观。……苏联专家对防治工作提出的宝贵的意见,指出了我们的工作方向,使我们工作少走了许多弯路”[62],但并未说明他们与其他各国的专家具体是如何交流的,只有在提到日本代表团的时候,特地加上了这样一段话:

56年接受上级任务,接待日本医学代表团,与他们一起进行血吸虫病的研究工作二个多星期,由于党教导我们热情积极地招待,细心踏实地工作,按时完成了共同研究计划,工作中有了较多发现,与他们建立了医学上的联系,促进了防治工作。[62]

简短的记录反映出融洽的合作气氛。不过,作者没有忘记指出,所有这些热情积极的招待只是按照党组织的教导行事。这种提法再一次体现出中日合作关系中仍然存在的那些微妙的隔阂。

除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合作进行的实验研究外,代表团还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冈部浩洋的报告是有关锑剂治疗血吸虫病用于实验动物的结果,以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可的松疗法;吉住好夫报告了他对锑剂三日疗法的观察;小宫义孝谈了他对中国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建议,重点讲了控制钉螺问题,并讨论了针对不同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指出任何防控手段若与群众的生活习惯相冲突,则施行时必有难度。代表团成员对于中国血防工作的成就评价很高,小宫义孝非常称许中国为粪便管理而进行的卫生教育,冈部浩洋则称自己相信中国必能按照计划在7年内消灭血吸虫。[69]

11月底,代表团结束了在无锡的工作,再次来到北京(图5)。代表团第二次在京期间参观了北京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故宫、长城。[69]12月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卫生部长兼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李德全、卫生部副部长崔义田、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钟惠澜等人陪同下,接见了全体成员。([35],61页;[70],141页)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2月2日晚上接见了代表团,并听取了他们关于防治血吸虫病的意见,12月4日晚上李德全设宴为代表团饯行。1956年12月5日晨,全团人员离京南下广州,重拾“麻烦”的旅程,于12月10日取道香港返回日本。[71]

图5 卫生部部长李德全接见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左一李德全,左三小宫义孝,左四吉住好夫)([70],141页)

5 《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书》与合作交流的成果

访问结束后,小宫义孝代表全体团员将心得建议总结成文,以《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为题,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1957年第4号。[72]文中首先肯定中国血防工作的成绩,其次谈及治疗和预防的关系问题,建议中国将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然后又分析了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各自所应注重之点。文章长而全面,有条不紊,时时引述日本的成熟经验作为参照,述及措施时说得也很具体,几乎像是一份血吸虫病的防治手册。《意见书》一开头就引用了中国寄生虫学家、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毛守白的文章:“重点放在预防的意见,中国方面主张的人也很多,例如毛守白教授在中华卫生杂志1954年2号的报告,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我们完全同意他这个意见,……”[72]

毛守白3年前的这篇文章题为《国内血吸虫病研究方面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其中详细列出了中国血防工作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73]。将两篇文章对照阅读,可以看出《意见书》中许多地方与毛文遥相呼应,提出的是一些颇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毛守白认为在当时缺乏良好特效药的条件下,把治疗血吸虫病患者当作消灭血吸虫病的主要方法是错误的,《意见书》不仅对此表示肯定,而且进一步说明若从中国7年内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出发,必须将重点放在预防,且就毛守白文中确定治疗标准的问题和新药研发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推荐副作用较小的酒石酸锑钠代替中国使用的酒石酸锑钾,并推荐了减轻锑剂副作用的解毒剂。毛文中问到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和预防手段问题,《意见书》都提供了日本的具体事例来解释回答。特别是在预防手段上,《意见书》明确提议“将重点放在灭螺上,作为根本的对策,并且需要长期不懈,切实执行”,同时辅以管理粪便的措施。因为小宫义孝在访问途中,注意到尽管卫生部门进行了密集的宣传教育,南方农村居民仍习惯在同一条河滨内洗刷马桶和汲取生活用水(图6),农民和船户的粪缸也常常破损缺漏或没有盖子,致使粪便污染附近水源。他知道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来源,但也很现实地承认,“在改善粪便管理的方案中,牵涉到农民的千百年风俗习惯”,积习牢固,改变殊难,“而在灭螺工作方面,则无论怎样彻底地严格执行,即使做得过火,也不会发生流弊”。他结合在中国的考察所见和日本以往的经验,提出用改变环境的方法消灭钉螺,具体措施为土埋钉螺、在河滨湖沼砌筑石岸、将灌溉沟渠改为水泥渠,以及浚湖填滩排干沼泽。

最后这条意见改观了中国的血吸虫病预防工作。在此之前,除了大型水利工程按照上级指示要用改变环境法在施工的同时附带消灭钉螺,农业合作社灭螺还是依靠洒药、水烫、火烧等手段,在人口密集处则使用人海战术手工捕捉。[74]代表团来访之后,农村主要的灭螺方法便改成了土埋钉螺、沟渠改造和沼泽垦殖。[75]

《意见书》的结尾展望中国通过改变环境消灭钉螺战胜血吸虫病的可能性。小宫义孝对此很有信心,他联想到自己曾在旧作《城壁——中国风物志》里专章介绍并赞叹不已的中国江南的农田水利工程,用下面这些句子结束了《意见书》的全文:

我们想到封建时代的中国,江南地区河滨的开掘,水田的开拓,俱是人工做成的。何况新中国为人民谋福利的伟大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何事不可为,何业不能成。这是代表团所诚恳期待而深信的。[72]

代表团的建议得到中国政府认真对待。卫生部部长助理齐仲桓在1956年12月召开的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卫生部做总结发言,曾明确表示:

……世界科学进展一日千里,我们必须紧跟上去。……在国际上必须虚心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苏联专家和日本医学代表团,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和启发,我们要虚心学习。”[76]

图6 上海郊区青浦的船户清晨在河滨中洗刷马桶([59],书前插图)

1959年农业部下发文件,提醒血防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诸如防治家畜血吸虫病、结合兴修农田水利大规模灭螺、加强粪便管理,都是《意见书》中曾经强调过的措施。[75]《意见书》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建议用改变环境的方法消灭钉螺。小宫义孝认为这乃是灭螺的根本对策,然而顾虑“经费太大”。这里所言的经费主要是人工,其实在日本土地私有化的经济架构中,筑堤开沟兴修水利还将涉及不赀的土地成本。而中国因有农业合作化的背景,又结合大规模兴修水利的运动,终究将改变环境灭螺法建立成为血防工作的常规手段。[77,78]

访华期间进行的学术交流也很有成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在该所的十年史中所说与日本医学代表团建立了“医学上的联系”并非空言,1961~1965年,日本寄生虫学者曾联合编写了一套权威著作《日本的寄生虫学研究》(日本における寄生虫学の研究)。这套书的第一卷有小宫义孝执笔的一篇“日本血吸虫病的预防”[79],从这篇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代表团回到日本后,将他们与中国科研人员合作的文章一一整理出来,重新投寄到了日本的各大医学刊物。[80- 84](5)参见参考文献[80- 84]。本文中该5条文献系由参考文献[79]转引而来。代表团在华的工作成果同样并未被中国科学家遗忘。如前所述,这次合作中引入的灭螺药物五氯酚钠后来已在中国广泛使用。另外,小宫义孝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钉螺食性[66]时建立的新的检查方法,至80年代还在该所的同类研究中采用[85]。由小宫鉴定学名的线虫Rhabditscylindrica,发现之初曾得到《光明日报》的报道,中日学者当时在无锡的实验室里对该种线虫进行人工繁殖并做了侵染钉螺的实验。这项结果在三四十年之后,也仍有中国学者,诸如中国农科院或湖南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相关文章中征引[86,87]。

只不过,代表团返回日本后,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开始持续升温,中外科学家晤面款谈的机会愈见稀少。敢于在全国性会议上宣称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的齐仲桓部长助理一年多以后便在反右运动中被定性为极右分子并开除党籍[88]。1959年起始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得严重营养不良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疾病成为卫生部门需要应付的头等急务,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被暂时搁置在一旁。1966年后,中国又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与国外科学界的来往实质上陷于断绝。从目前能找到的记载来看,除了1957年底中华医学会向日本派出的新中国首个访日医学代表团中间仍有寄生虫学家参加之外([35],65页),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访华期间建立的学术联系似乎没有继续保持下去。

6 代表团考察的影响及其评价

如本文开始所述,谈及代表团这次访问的国外学者对于它评价极高。日本寄生虫学家佐佐学在回忆文章中称小宫义孝执笔的《意见书》是“载入史册”之作。[38]饭岛涉将小宫义孝代表团访华的意义描述为:“在小宫代表团到来、提出建议、并离开之后,中国共产党便决定自1956年起全力以赴展开一场消灭血吸虫的战役。”[12]高敏则称“正如研究者饭岛涉所提到的,小宫的建议改观了早期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并在两国停止互派代表团之后很久仍对这个运动产生着影响”([13],30页)。若仅就血防工作中采用的灭螺方法而言,这个说法无懈可击,但高敏又接着说,“作为毛主席的干预与小宫建议的结果,血吸虫病防治运动改变了它的目标、时机、结构、行动者和活动内容”([13],30~31页),这就将《意见书》所起的作用抬升到了决策性的地位。

这些评价在今日看来显有过誉之嫌。首先,防治血吸虫病的运动在1955年与1956年冬春之交已经作为一项政治运动在中国全面展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前提,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才能够经由周恩来的亲自安排,绕开重重障碍于1956年9月来到中国。所以说中共中央并非在代表团提出了建议之后才决定全面展开血防战役的。再者,中国的血防工作方针一向是预防为主,周恩来在1955年接见日本医学代表团时也将这一点说得很清楚,尽管这个“预防为主”在多大程度上是实际的举措,多大程度上只是遵照党一贯的卫生工作路线提出的口号,尚需存疑,但地方上在制订计划时确实一直将预防工作置于前列。例如江苏省1956年初提出的工作计划便是如此,预防方案中也已经包括了管理粪便、消灭钉螺和管理水源等重点。[74]血吸虫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血吸虫防治的目标,亦即毛泽东主席提出的7年内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在当时都是中央下达的政治任务,下级执行者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尽力地向着这个既定的结构和目标靠拢。在1956年的政治氛围中,它们绝少可能因外国专家的一席意见而发生改变,即使这些专家是国际知名的学者,且享受着中国邀请方的礼遇。《意见书》确曾建议将重点放在预防对策上,但文中只是举出无锡血防所的例子婉转地说“将治疗与预防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专门人员相比较,……总嫌预防方面的比例稍轻”。将这个建议理解为要在原有的框架中增加从事预防的医务工作者,更为适当。

高敏在专著中延续的是饭岛涉的评价,而饭岛涉记述这次访问所依据的直接材料除了《意见书》之外,主要是日本寄生虫学家的回忆文章如代表团成员安罗冈一男的追述[89](6)该篇追述文章即参考文献[89]。本文中此条文献系由参考文献[12]转引而来。,他的观点难脱当事人主观感受的影响。由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际处境和国内政治气候的特殊性,本应是一次常规的学术访问,却动用了中国最高层领导人的力量才得以成行。高规格的接待不仅给来访者,也给国外的历史学家留下深刻印象,或许这一点导致他们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代表团访问起到的作用。

范家伟的一些评价较为中肯[14],例如他认为饭岛涉和高敏的看法不尽确切,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战役在小宫义孝代表团提出建议之前已经展开,且中国血防运动的目标、时机、结构、行动者和活动内容也未曾因代表团的建议而完全改变。但是,范氏在其文结论中说,“小宫的报告集中关注当时中国防控计划的实施情况。没有证据显示他的建议得到充分实行”,根据仅是《意见书》发表的时间太迟。这是因为他主要依据英文文献,他认为《意见书》首先以英文发表在日本的《日本医学与生物学杂志》(JapaneseJournalofMedicalScienceandBiology),随后才译成中文出现在《中华医学杂志》,此时,中国血防运动的布局已定,代表团的意见来不及产生影响。

姑不论《意见书》的英文是发表在1957年该日本刊物的第6期[90],即11月~12月间的一期,而中文版发表在同年的4月份,因此中文不可能从英文译出转载。另外从当时的情况也可以知道,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不是决策者察知代表团意见的主要途径。档案材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的外国人来访,对于接待单位来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访问者未到之前就先要拟定详尽的方案报请上级批准,方案中不仅列出每到一地的接待人员及其职务和背景,连每到一处住何旅馆、坐何汽车、旅馆几人一间、汽车从哪个单位摊派、每顿饭餐费多少,甚至到达时是否献花,离去后发不发新闻报道,都要一一写明,参观访问的日程表精确区分上下午。接待结束后还要写出总结报告上交。总结报告中除了记录外宾对新中国的看法等等,有时也报告其是否喜欢中国饭菜,或游览时情绪如何。[91]在这样密切的注视之下,恐怕没有什么意见是日本代表团曾经提出而有关部门无法很快知晓的。另外,就学术交流而言,日本学者与中国科学家的互动频繁而深入,代表团成员无论使用日语、德语或英语,中国方面都有科学家能够不通过翻译与他们直接对话,双方的沟通没有障碍。日本代表团的专业意见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给中国的血防专家们。考虑到以上因素,范氏文章中的结论便不是很有说服力了。

历史研究者的说法往往莫衷一是。相对而言,1975年到访中国的美国血吸虫病代表团从目击者和同行专家的角度作出的判断可能更接近实际。这个代表团在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的安排下于1975年4~5月间来到中国,访问了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广州6个城市以及城市周边的若干人民公社,期间由中华医学会出面接待。团员中共有10位来自美国顶尖学术机构、疾控中心和大公司的专家,他们归国后以代表团的名义在美国的医学刊物上发表了长达30页的访问报告。[92]报告中有一段相当仔细地评价了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的工作:

这个代表团的建议书——1957年发表在中国和日本——惊人地预见到了中国工作者后来在他们消灭钉螺的努力中所采取的环境控制的措施。报告书促使人们注意到需要投入比届时已有的人数多得多的专业工作者来进行预防工作。代表团在他们的访问中观察到预防工作比治疗工作获得的关注为少。他们指出控制血吸虫病需要大力强调预防,预防的中心目标即是消灭虫媒钉螺,……报告书为防控措施的每一个阶段提供了蓝图。[92]

美国代表团的报告中还说:

我们在访问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遵循并实施了小宫及其同事们的建议(尽管他们的访问和其后的报告书从未被人提起)。日本人的贡献影响十分可观,尤其因为他们提出建议时适逢大跃进的前夜。[92]

也就是说,尽管中国方面避而不谈,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考察的影响仍然是确实而显著的,而影响发挥最著之处,在于根据丰富实践经验提出的预防对策和消灭钉螺的措施。

7 结语:特殊的背景、切实的合作

所谓万事开头难。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大规模启动的阶段,中国卫生部门和医学界面临许多未知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医学家在这个时刻提供了关键的帮助。不凑巧的是,这段史实的相关记载零星散见于中、日、英几种不同文字,鲜为人知。英文文献仅有医学专业文章且发表时间滞后,日文文献过分集中在代表团成员的个人感受,中文文献的一大部分沉潜在数十年后方始解密的档案之中。信息来源的不整合导致研究者对这段往事或置之罔顾,或各执一词。今天仍值得重新梳理这次访问的前因后果并再次认识它的意义,因为代表团的来访虽未对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目标产生决策性的影响,但是日本学者的确向中国医学界传授了无可取代的实践经验,帮助解决了防治工作中的难题,并体现出了真诚的合作态度,代表团建议的一些具体措施很快被中国随后的防治工作所采纳。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的来访是特殊历史背景中的一次可贵而富有实效的国际医学交流合作。

致 谢本文使用的部分日文文献由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刘开丽同学协助汉译,并承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久保辉幸教授审阅译文,特致感谢。

猜你喜欢

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安徽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送瘟神记》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