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 背景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模式
2020-01-16王圣焘
王圣焘
(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继 “211”“985” 工程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教育领域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于2015 年10 月颁布实施以来,“双一流” 建设稳步推进, 各个高校持续改革创新,产出了一大批一流成果和一流人才,为世界教育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双一流” 的核心除了一流师资、一流的学生,更要有一流的培养模式和手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专业院校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模式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吸收 “双一流” 建设成果,坚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培养模式创新,更好履行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5 大职能与使命。
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突出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群众基础,是 “德智体美劳” 中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多元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在新时期更是文化自信的具体承载,起到了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名片作用。为了更好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属性和育人属性功能,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民族传统体育更多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体育专业院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始蓬勃发展, 目前专业发展定位和培养路线已逐步趋于成熟, 教学内容也已从单一的武术向民族传统体育拓宽,在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
但是对照 “双一流” 建设要求和其他学科的改革实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共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大而不强,专业内涵不清、应用导向不足,毕业生就业面窄,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1]。一些体育专业院校重招生轻培养,在培养环节上重理论轻实践。 既有的培养模式亟需按照双一流要求进行改革,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面对共性问题, 各个体育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始不断倡导增加实践内容与环节,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面对社会发展所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疫情过后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构建科学合理、 适用性较强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关键,也是提升办学水平、 促进学科发展和培养符合市场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 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尊重社会需求、满足产业需要,不断充实新内涵、发展新模式、采取新方法,着眼于社会动态、多样化需求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学界普遍认为,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着力点。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基于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在 “做中学”,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能力是 “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2],它综合了体力、智力和心理的因素,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出来,因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性能,已然超越了一般的应用能力。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德国将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为强国之本,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使得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层出不断,积累了庞大的 “蓝领红利”,成为西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有助于避免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弥补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契合度不足等问题, 也有助于将学科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从而促进专业发展与个人能力提升。 体育专业院校由于其专业高水平性,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当地的体育行业发展, 为行业提供了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体育人才。 但为了缓解现在毕业生多、就业压力大、就业面偏窄等困境, 体育专业学生在培养上应更具实用性和创造性,规避人才同质化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广袤的市场,相较于现代体育教育,更加追求综合性、文化性、群众性和艺术性,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力求实现专业技术教学由 “项目教学” 倾向至 “项目教育”、由 “技能传习” 倾向至 “文化传承”,通过自身改革创新,对新时代赋予的课题及时作出回应。
3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置应把实践能力作为核心内容,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实际任务, 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的手段和方向, 着重凸显以应用为导向的的总体设计。 通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贯穿多学科与领域的交叉培养模式,全面拓宽学生的广度和视野,进一步推动学生专业素养与文化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体育专业院校应根据行业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应尽量具体、细化、分层设置,更充分地发挥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避免盲目重学轻用和目标模糊宽泛的问题。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需要明确目标是否覆盖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是否达到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能力需要,是否训练了相关的岗位技能,是否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课程设置
现有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实践课程、专业训练、论文答辩、教育实习等,课程设置直接作用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范畴。 优化课程设置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充分体现对专业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 严把课程教学质量关,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实现开放学校重点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和精品课程, 以精品课程带动学校整体课程水平提高,拓宽专业知识的辐射范围,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规划课程设置时不仅要突出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更要彰显出实践课程、通识课程、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辅助补充作用[3],如增大外语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写作技能的比重,增设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经济文化等类别课程,培养学生综合性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从而实现知识领域渗透。 在此基础上,应取消冗余重叠、陈旧过时和分割过细的课程,更加合理完善知识体系与结构,进一步将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融入到培养过程中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 支持学生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科研和创新创业比赛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课程设置最终能够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现学生全方位、多领域协调发展。
3.3 创新教学方法
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针对当下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打破传统教学桎梏,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育培养的主要场所和核心环节, 直接影响并决定最终教学成果,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性、前沿性、批判性观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式与讨论式教学应该逐渐占据课堂教学更多的比重, 以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知识的发现与探究, 最终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要紧跟国家 “金课建设计划”,推进使用在线课程资源和立体化教材,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善于使用新兴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等手段。
3.4 配齐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过硬的强劲师资队伍是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和良好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水平、科研能力等相较于其它专业还有一定差距, 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及活动主要还是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兼职, 没有配备专职的实践方面教师。 应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增大引进力度,采取合作研究、跨校聘用等多种人才引进方式,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提供全方位保障。 另外本专业青年教师比重偏高,高级职称教师比重较低,教师职称评定过于注重科研成果而忽略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教师忙于学术,而忽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对学生的教育投入[4]。应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国际化平台和海外进修渠道,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致力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3.5 增强专业特色
温家宝总理曾在2009 年的科技领导小组会上发表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 ”体育专业院校相对于综合类大学, 其优势就在于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因此专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留特色,立足区域优势形成具有特点的办学特色和理念。 当前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往往过于侧重武术而忽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样性, 导致了如今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中一家独大的现状,各地各区域的体育专业院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所区分地开展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教学,如舞龙舞狮、龙舟、高跷、风筝、马术、民族式摔跤、射箭、抢花炮等,形成不同的特色和重点, 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专业研讨会或竞赛活动,合力营造百花齐放的传统体育文化繁荣局面,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专业层面上得到较为平衡的继承与发展。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力争克服同质化、 千篇一律的现象,增强专业设置自主权,增强本土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尽量避免与其他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过于相似和雷同。
3.6 倡导联合培养
体育专业院校应积极尝试与对口高校或其他领域高校合作,打破不同区域、不同高校教学资源封闭的壁垒。 建立联合培养体系,进行优质资源整合,组建一支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师队伍进行联合教学,重视"标准型","通才型","复合型"人才培养[5],通过开设校外选修课程和举办跨校学术沙龙、研讨会,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本校未涉及到的知识技能,这种集众家之长的教学指导,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普及, 同时还囊括了各种学术思想和思维模式的碰撞与熏陶,易于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 形成交叉学科和知识融合,便于人才流通和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拓展思维,利于提升学生学术水平、多学科整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7 搭建实践平台
课外实践平台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体之一,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现实需求, 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公安系统、体育局、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健身馆,公司企业等,常态化实习基地主要包括体育科研所、运动队、武术培训学校和健身机构等。 体育专业院校应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完善校企互助机制,推进产教融合。 充分利用 “校企联合培养” 的强劲动力,联合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创业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分组、 分批次进入企业实习, 参与到行业企业的项目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和发展。
4 结论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也是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所有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我国体育行业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培养模式在 “双一流” 背景下有其全新的内涵要求。 体育专业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教育为重点,把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放在根本的地位,坚持多元化发展,推动我国 “双一流” 的建设,为国家培养能够经受应用性、实践性、行业化、特色化的多重考验后备人才。 体育专业院校需在培养模式的实施中不断总结, 用持续创新的精神来完善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模式,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让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