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度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

2020-01-16张弘弛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思想研究

祝 彦,张弘弛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2.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市行政学院),广西桂林 541003]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宏伟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带领、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实现一次又一次伟大跨越,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毛泽东思想既蕴含着破除教条、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客观真理,也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更蕴含着团结一切力量、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磅礴气概。毛泽东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思想指引。因此,开展毛泽东思想研究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既呈现多元化趋势,也存在一些研究的误区和盲区。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毛泽东一生的功过是非亦有不同观点。胡乔木同志说过,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把握和观察,要写清楚历史脉络[1]。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应客观梳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脉络,应注重在政治上进行观察和把握,切实把毛泽东思想研究置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深入研究,真正做到在科学研究中展现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本文将2019年度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探析2019年度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

一、关于毛泽东生平研究

2019年,毛泽东生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研究;二是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探寻毛泽东的一生;三是对毛泽东一些生活细节的研究。

青年时代亦是毛泽东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从各种社会思潮中遴选鉴别,最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他的价值追求,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了基础。金民卿、胡为雄等一批专家学者深度研究了毛泽东的青年时期。刘海飞[2]对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形成背景、实践基础和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史实梳理,并且阐明了毛泽东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主要思想。贺全胜[3]认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想选择新村主义和进行“新村”工读互助的理想王国实验,希望通过工读结合的“新村”王国,发展经济,丰富社会财富,并改革教育制度,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改革政治制度,创建民主共和国。虽然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制度条件下,青年毛泽东这一实验最终流产,但他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并成就中国新生、中华富强的旷世伟业的理想壮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邓亚菲[4]认为,毛泽东早期思想经过了从改良主义到无政府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探索青年毛泽东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原因对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金民卿[5]认为,青年毛泽东深刻把握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法,他把这种问题与主义的辩证法在理论创新中展开,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青年毛泽东的“问题与主义”观对于全面准确理解“问题意识”具有重要启示。胡为雄[6]认为,青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深受近代中西方教育家的影响。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后,毛泽东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采用古书院与新学校之长办新型院校,终于把自己的教育梦变成了现实。此时,毛泽东的教育理念已经蕴含了深厚的实践与理论基础。李蓉[7]认为,青年毛泽东在才溪乡的调查过程中,认真地向社会学习,虚心地向广大群众请教,重视群众各方面的诉求,充分肯定群众的创造力、革命积极性,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动和教育群众,进一步明确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毋庸置疑,毛泽东的一生对中国革命事业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在对毛泽东生平研究的过程中,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紧紧抓住这一点,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入手来探究毛泽东的一生。于涣菇[8]认为,毛泽东终身工作都在建构革命话语体系,他在建构革命话语的过程中遵循以国情为基础、以事实为支撑、以问题为中心、以党史为依据、以大众化为取向的内在逻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刘林元[9]认为,毛泽东成功地反对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并且他在反教条主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革命经验。丁俊萍[10]认为,毛泽东分别从多个维度论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提出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大革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引起了文化战线上的大变革,促使中国人民彻底觉醒并在精神上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潘鈜[11]则从《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 这一文本入手进行研究,他认为,毛泽东主张通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劳动者参加国家管理等举措,逐步建设社会主义。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戚义明[12]认为,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当时不仅有客观需要,而且有现实可能。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适合当时中国实际的正确方针。杨冬权[13]认为,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三个奠基性贡献:其一,实现了中国的解放,奠定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其二,提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提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提出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制度,奠定了保障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其三,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如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力避战争对城市的破坏、要求接收并管理好城市、提出“今后工作重心在于建设”的思想、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实现南北“三通”、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还有对毛泽东的一些生活细节的历史研究。彭厚文、蔡佳[14]认为,毛泽东很早即与黄炎培结缘,对黄炎培非同一般地礼遇和尊重,鼓励黄炎培反映情况和问题,监督各项工作,通过黄炎培对工商界发挥积极的影响等。

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研究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应当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便学懂弄通他们之间的关系。

著名党史专家李捷[15]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从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从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到全面从严治党; 三是从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四是从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五是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吴波[16]则从理论、历史、理论创新主体三大维度审视了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他认为,从理论之维审视,二者均属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同质性关系; 从历史之维审视,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历史传导性关系; 从理论创新主体之维审视,二者同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谱系,具有主体代际性关系。尚庆飞[17]则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紧密结合,提倡用毛泽东思想来面对新时代的新国情、新党情和新社情。他在文章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实践叙事框架。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发扬毛泽东思想,勇于面对新国情,发扬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精髓,标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敢于应对新世情,顺应和平、合作、共赢、发展大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著名党史专家陈晋[18]则围绕毛泽东的奋斗心迹,从“为什么出发”“风雨兼程的奋斗”“光辉的未来”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毛泽东对初心和使命的思考与探索。桑业明[19]认为,社会矛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矛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新时代对于把握现实、认清国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以承认矛盾为前提,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纲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毋庸置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也是毛泽东人民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民服务》的著作中,毛泽东就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为人民服务思想有着怎么的关联呢? 高茂森、仝志辉[20]认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毛泽东人民观在新形势下的体现。

三、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毋庸置疑,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撰写出《实践论》《矛盾论》等光辉的哲学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一直以来,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都是党史研究的热点问题。2019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呈现多维度、多视角的特点。

1.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溯源性和比较研究,尤其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意蕴的研究是2019年度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尼克·奈特[21]认为,毛泽东在处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决定论”与“能动论”的关系时,毛泽东希望找到一种揭露内在于人类意识与行为、有目的的历史变革可能性的方案,以便为革命提供哲学说明。由此,他将规律性与能动性辩证地结合起来,既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又承认上层建筑对历史变革的影响,认为矛盾的特殊性为人类发挥能动性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刘静涵[22]认为,毛泽东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相同的实践哲学特性,仅以唯物认识论视角理解“实事求是”思想略显偏颇,遮蔽了其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基于实践哲学维度重新理解毛泽东哲学,肯定“是”的核心地位,明确《矛盾论》解决“实事求是”认识问题的科学性,可以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现实意义,这也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内涵所进行的新的尝试与探索,促进了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辩证法内涵的揭示。艾师伟[23]则认为,毛泽东在彻底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后,并没有完全排斥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近现代哲学,而是继续研究和吸收二者中的合理思想并加以创新,最终形成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也有学者进一步探索毛泽东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关系。王振民[24]认为,毛泽东与黑格尔有着长达几十年的、超越时空的思想交往。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的理论语境中,黑格尔的思想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黑格尔哲学或辩证法既是毛泽东青年时期改造哲学进而改造国民思想的理论武器之一,也是其在革命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理论质料,还是他晚年用以表述外交战略或国际政治思想观点,以及进行思想路线斗争的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对毛泽东思想的比较研究。姜义军[25]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各自体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他们都正确回答了所处时代的实践主课题。共同的理论渊源和一致的实践趋向,使得二者在思维脉络上是相通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是相同的,其实践主题是相继的,基本内容是相连的,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又共同汇集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

2.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戚潇文[26]认为,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厚的民族性、彻底的革命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哲学依据。陆剑杰[27]则从“真理再评”和“价值重估”两个维度,进一步叙述了毛泽东哲学价值的体现和接受实践考验的过程,论定了毛泽东哲学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的价值和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学术基础的久远传承意义。薛广洲[28]则从借助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他认为要按照毛泽东曾强调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 的观点去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并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田浩[29]认为,毛泽东对平衡与不平衡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思想武器、力量源泉、智力支持和制度支撑。

3.对毛泽东哲学文本原著的研究开始侧重于文本研究方法的探索。王振民、尚庆飞[30]认为,拓展《矛盾论》研究要回到文本本身,深化《矛盾论》研究要在研究方法上下功夫,拓展和深化《矛盾论》研究必须直面新时代的语境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认为,毛泽东哲学属于斗争哲学。对此,王向清、杨真真[31]进行了回应。首先,共产党的哲学是实事求是。其次,断言斗争哲学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的见解存在三种错误:前后自相矛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最后,认为斗争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的论调与事实不符: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并非一味强调斗争。

四、关于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具有高超的政治才能、深厚的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思想研究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包含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党建思想、统战思想等。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研究。蒋建农[32]认为,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后对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的三个独特贡献,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和恰当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和抓手;在“民主”与“专政”功能之外赋予其“改造”职能,是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建设全新社会的重要预期和途径。王悦[33]认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语境下,毛泽东探索构建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吴双全[34]认为,毛泽东创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学思想”体系。这一理论体系通过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变革实践相结合视域中成就了系列性的政治理论著作,进而又在政治理论著作中呈现出 “阶级论—革命论—政党论—国家论”的叙述结构及其“革命话语体系”,全面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陈晓斌[35]则注重对毛泽东民主新路的探索,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民主新路”的战略探索是连续而系统的,社会主义与人民民主本质上属于“双重互构”的关系。李永进[36]认为,毛泽东在构建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过程中实现了 “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统一,话语建构与话语实践的统一、话语真理性与话语价值性的统一”。这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话语权、赢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话语保障。

2.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张荣臣[37]则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政治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毛泽东的党内文化政治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领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要符合客观实际,加强党组织的制度建设。王玮[38]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内监督思想是一个由党内监督的本质属性、根本要求、基本宗旨、实践路径等构成的逻辑体系。因此,在新时代加强党内监督,要不断扩大党内民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续推进党内监督制度化建设。

3.对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研究。周毅[39]认为,毛泽东统战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战略策略,又汲取中国传统智慧如法、兵、纵横等诸子学说精粹,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典范。许奕峰[40]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历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富有见地地提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新型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推动开创了政党协商的新格局,形成了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他还进一步指出,新时代的政党协商要充分挖掘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精髓,真正做到领导与平等合作,协商范围涵盖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报告,进而最大范围凝聚各方力量。

4.对毛泽东法治思想的研究。阳国利[41]认为,毛泽东宪法思想与政治思想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经历了改良立宪和民主立宪等几个阶段的变化后,最终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思想。蔡道通[42]阐述了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本体观、价值观和政策观,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内涵。

5.毛泽东的民族思想研究。胡为雄[43]从《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入手开展研究,展示了毛泽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经验、主张及出发点。

6.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研究。徐秦法、刘星亮[44]则从毛泽东文化建设的运思逻辑及其价值取向入手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毛泽东文化本质分析方法。并且分别从文化服务对象、文化特征属性、文化价值观破与立等三大维度剖析了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五、史料考证

进行史料的收集考证,还原历史真相,是开展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2019年,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思想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对部分史实进行了再论证、再辨析。

1.对白砂会议相关史实的考辨。众所周知,古田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而古田会议前的白砂会议对古田会议的顺利召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于白砂会议的部分史实仍存在疑点。耿显家[45]通过对白砂会议前后基本史实的梳理、考辨,认为林彪写给毛泽东的信是在白砂会议结束之后; 而当前各种著述所引用的林彪信件,虽内容各异,但大多也出自同一封信。为了回答林彪的来信,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进行了复信。毛泽东在复信中分析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信中的基本思想和观点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都得到了体现,从而指明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正确方向。

2.对毛泽东国民党一大代表资格的史实考辨。长期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党史机构和学者误将毛泽东与选举舞弊案联结,并否认其正式代表身份。欧阳湘[46]认为,毛泽东是在湖南当选国民党一大代表,与在广州发生的湖南旅粤国民党员选举舞弊案无关。国民党方面将毛泽东与选举舞弊案联结,是基于政治立场的门户之见;代表资格问题的发生与处理结果,体现了国共双方在代表选派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

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中共对民主党派政策相关电报的史实考辨。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先后发给斯大林两封关于中共对民主党派政策的电报,但说法完全相反。长期以来,关于这两封截然相反电报内容的原因,党史界众说纷纭。党史专家沈志华[47]经过对史料的全面梳理后认为,毛泽东第一封电报所述并非中共真实的想法和做法,其动机在于试探斯大林的态度,以解除苏共对中共的疑虑,并接受中共关于统一战线和联合政府的主张。此例亦反映出当时中苏两党关系的微妙和复杂性,说明在历史研究中,动机的判断必须以系统、全面的史料考证为前提。

4.对毛泽东名篇《论十大关系》主题的史实考辨。长期以来,对于毛泽东名篇《论十大关系》的主题,党史学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点。韩晓青[48]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就否定1956年曾经有一个以《论十大关系》为标志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所提出的“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主张,不应该因中国共产党以及毛泽东本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者波折而被泯灭掉,反而值得人们倍加珍惜。

5.对《毛泽东传》中的相关史实进行了勘误。徐红艳[49]认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中,涉及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时间及批次问题的论述,存在讹误。她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进一步指出,萧子升和蔡和森均非1919年3月赴法,萧三等并非“第二批”赴法新民学会会员,萧子升1920年回国时间应早于12月月底。

6.对毛泽东1933年11月在长冈、才溪乡的调查进行了相关史料的考证。长期以来,对于这段史实仍有一些疑点还需深入探讨。凌步机[50]认为,毛泽东决定进行长冈、才溪乡调查的动机和目的是准备在苏维埃大学的授课材料,同时为给基层苏维埃政府提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先进样板、学习榜样。时间是1933年11月18日、11月26日,地点是瑞金沙洲坝。

7.对1957年毛泽东与科学工作者座谈会的相关史实进行了进一步考证。在《毛泽东年谱》的记载中,座谈会仅涉及整风、党领导科学工作、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问题。而储著武[51]在查阅相关资料并辨析后认为,1957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结束当晚主持召开了科学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是毛泽东为了解我国科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意见建议而专门召开。在座谈会上不仅涉及《毛泽东年谱》中记载的上述问题,还涉及毛泽东解决科学工作体制的问题。座谈会还调解郭(沫若)杨(秀峰)之争,提出“重理不轻文” 思想。整个座谈会对科学工作体制问题的解决产生了直接影响。

8.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梳理,指出了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写作目的。张明[52]认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存在复调式语境,即该文一方面在理论谱系定位上从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另一方面却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曲折的情况下创作的理论产物。因此,他认为,此文写作的理论旨趣是为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论证现实政治运动的理论(哲学)必要性。

六、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学术史研究

对毛泽东思想学术史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弄清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脉络,总结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方式方法,为下一步毛泽东思想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国内对毛泽东思想学术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评述上。田桥[53]通过回顾2018年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对新时代毛泽东思想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新时代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域,重视引入和运用新的方法论和理论分析框架,不断构筑新的学术生长点。

1.集中在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热点的回顾和研究焦点的探索上。杨秀果、吴怀友[54]通过对2018年毛泽东思想的热点回顾,提出关于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研究、《矛盾论》《实践论》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毛泽东诗词研究、青年毛泽东研究、毛泽东与抗日战争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将是未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刘海飞、武雯婧[55]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有关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国内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未来应加强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路径,进一步深入挖掘史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不断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在研究中正确处理科学性和政治性的关系。王立胜[56]认为,回顾70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轨迹,经历了以加强学习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为动力等五个阶段。站在新时代历史制高点上,未来毛泽东哲学研究应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反思中国道路为前提,着力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西哲学思想关系;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审视毛泽东话语体系;融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重新理解和分析毛泽东时代的相关思想及做法。丁留宝、张洁[57]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术界已就毛泽东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展开了若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可将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分为三个时期:起步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全面深化发展期(21世纪至今)。高红兵[58]认为,21世纪以来,国内的“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旧有路径之外,从农业文化、行政文化、法律文化、孝文化等多个角度开拓出一些值得深耕的具体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史学者应将毛泽东与其后历代中共领导核心的传统文化观进行对比研究,更鲜明地揭示出毛泽东的贡献与局限,突显了传统文化观的典型时代特征。

2.集中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方法探索上。杨凤城[59]认为,目前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存在一定困境,因此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要在研究中创新方法、躬身实践,多一些实证研究,将结论、文本与史实结合起来,以培育毛泽东思想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杨明伟[60]认为,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要关注“新时代视野中的毛泽东研究”,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认识基点。尚庆飞[61]认为,当前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尤为需要注重从毛泽东历史地位、思想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精神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王芳[62]认为,在毛泽东传记中,把毛泽东的一生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叙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分阶段地书写毛泽东的一生可以更好地彰显其人生阶段的意义,也影响了传记书写的方法。在传记视域中,毛泽东的初始期、学习期、活跃期、晚年均展示了毛泽东生命不同阶段独特“风景”,把毛泽东的一生压缩成不同阶段加以叙述面临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性和实现传记整体性的难题。罗建华[63]认为,在毛泽东研究中也应加大对毛泽东文本的拓展阅读、比较阅读、深度阅读,运用三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强化毛泽东思想的文本研究。

3.对外国学者研究毛泽东的梳理与剖析。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是国外学者进行毛泽东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曹景文[64]认为,威尔逊十分注重毛泽东的生平研究,对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注重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尤其重视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解读。张放[65]认为,目前海外学者研究毛泽东的主要议题包括毛泽东思想对政党和革命行动的指导、对社会文化的塑造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影响研究。因此,下一步应拓展对毛泽东思想及符号全球传播路径的研究。将毛泽东思想视作面对全球性挑战的一种思想资源。于涣菇[66]认为,美国学者雷蒙德·怀利对1935年至1945年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崛起的思想演进和政治发展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深入分析了陈伯达在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他的研究勾勒了一幅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肖像,拓展了毛泽东研究的新视野,特别是深化了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七、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总体来说,2019年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比以往更加深化与细致,在毛泽东生平、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政治思想、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多方面都有新的研究生长点,并且也进一步对相关史料进行辨析和论证,但是在研究中仍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把握如下方面。

1.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原始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其一,继续深化毛泽东思想的文本研究。以往对毛泽东思想文本研究多集中在 《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文本,但对于其他文本研究较为缺乏。除此之外,在文本研究过程中缺乏对文本整体性、文本前后关系、文本历史背景的研究,进而导致文本研究过程中不深刻、不具体。因此,在未来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文本整体性研究,扩大文本研究范围,不断挖掘毛泽东思想文本的时代价值。其二,大力开展有关毛泽东思想原始史料的挖掘。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毛泽东早年的史料挖掘不够深入,史料较为零碎,尤其是对毛泽东长征时期的史料挖掘不足,而史料的不全直接导致对毛泽东历史认识的偏差,因此,应进一步组织专业的党史工作者深度挖掘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

2.深化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2019年,著名党史专家李捷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发展和创新。笔者认为,坚持、发展和创新应该是多维度和全面的。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元素。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中所提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提出的“两个务必”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所提出的十大关系理念,这些理念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元素,又是如何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元素,这可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二,重点研究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毋庸置疑,实事求是思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同理,实事求是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核,因此,要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就要把对实事求是思想理念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深刻剖析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历史背景与价值意蕴,并且与新时代实事求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挖掘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的精髓。其三,深化对毛泽东与习近平人物的比较研究,挖掘毛泽东与习近平的生长经历、从政经历等。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找寻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进而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探寻他们思想的形成过程,这对我们开展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具有极大裨益。

3.不断创新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方法。杨凤城等党史专家都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析。笔者认为,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要多收集原始史料,开展实证研究。在未来研究中,应多去毛泽东出生、成长、开展革命工作的地方开展实地调研,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把井冈山的苏区研究、延安精神的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研究与毛泽东思想研究结合起来,特别是注重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对历史真相的还原。不仅要挖掘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历史细节,还要剪辑毛泽东生活上的历史片段,更要精确地分析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想法,进而更好地展现出毛泽东光辉的一生。

4.深化对青年毛泽东的研究。从2015年开始,党史学界逐渐加大了对青年毛泽东的研究。笔者发现,对青年毛泽东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缺乏多视角的研究,也就是说,对青年毛泽东的研究多是叙事式的研究,而挖掘式的研究不多。笔者认为,当前更应开展青年毛泽东的挖掘式研究,从一个侧面剖析青年毛泽东。如青年毛泽东斗争观研究、青年毛泽东的创新观研究、青年毛泽东的战略思维研究等。总之,对青年毛泽东的研究不应过度追求面面俱到,而更应进行抽丝剥茧。

5.把毛泽东思想研究与中苏关系史研究结合起来。毛泽东的一生与苏联有着深厚的渊源。在革命战争早期,由于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毛泽东一度受到党内排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但在发生了中苏论战后,中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中苏又进入了冷冻期。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在中苏关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发现,目前把对毛泽东的研究与中苏关系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这已成为当前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一大盲点。而新时代下,中国正不断谋求和谐稳定的大国关系,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不断升温。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把毛泽东思想与中苏关系史结合起来研究,更有利于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把毛泽东思想与中苏关系史结合起来研究,要着重抓住以下三点:其一,毛泽东是如何灵活处理与苏联的关系;其二,毛泽东在处理与苏联的关系中运用的战略思维与方法;其三,毛泽东处理中苏关系的理念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6.加大研究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尤其注重研究毛泽东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以及毛泽东改善干群关系的主要方式。在研究中借鉴和发展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通过研究毛泽东的组织动员群众方法,探寻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提升的科学路径,探寻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进而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干群关系的和谐融洽,提升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水平。

7.把毛泽东思想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研究结合起来。从毛泽东思想研究这一维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渊源与实现机制,这对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在现有的文献中,鲜有文章把毛泽东思想与初心使命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把毛泽东思想研究与党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研究要注重把握如下方面:其一,要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初心与使命,通过党史资料的挖掘,深度探究毛泽东救国救民的初心与共产主义的使命;其二,从毛泽东的初心使命这一维度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轨迹,进而深刻表明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中的重大作用;其三,新时代共产党员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应如何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