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浅析

2020-01-16李聪华红河日报社

环球首映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副刊选题

李聪华 红河日报社

报纸副刊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进入新媒体时代,副刊的功能作用依然不可或缺,其承载的以文化人、引领思潮、温润人心功能需要进一步强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多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就如何办好新媒体时代的党报副刊,谈谈个人的浅显思考。

一、坚持正确导向

副刊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呈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副刊的舆论导向、传播方向、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提高媒体新闻舆论“四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报刊、新媒体、副刊、专题节目都要讲导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副刊的创作和传播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把质量关,严格选稿制度,确保每篇副刊作品都彻底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予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副刊编辑要强化学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时刻注重以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落实到副刊编辑工作中,不断提高站位,廓清迷雾,明确好副刊作品的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取向。要通过文艺作品营造好的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更多文艺作品发挥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作用。消除哪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错误言论,杜绝哪些类似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等“不好的舆论”,制止其披上文艺的外衣招摇撞骗、蛊惑人心。

副刊作者要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境界,创作更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文艺精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等格言都说明一个道理,唯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副刊作者一样,需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深入基层体验群众的喜怒哀乐,结合深厚的写作功底让更多佳作“妙手偶得之”,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副刊作者需要持续充电,不断拓宽视野,才能在纷乱芜杂的乱象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定力,理性客观看待问题,保持好文艺创作正确舆论导向。

要坚持文艺为民服务,关注和回应好人民群众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报纸副刊工作者肩负重要使命,须时刻牢记文艺为民的要求,加大选题策划,把对象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心声、人民首创,歌颂人民奋斗,反映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表现主体,及时反映好人民心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创新作品形式

新媒体时代,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基础,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随着改变,由纸质版的报纸、杂志阅读转移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机阅读。技术驱动着内容呈现的改变,自然也对副刊的发展带来冲击和改变,要想持续赢得读者,副刊创作需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引领文化的前行方向。

转变副刊文风,增强读者认可度。副刊创作需改变古板文风,创作更多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断增强文字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在快节奏的当下,需发挥副刊的优势,彰显文字的安静力量,净化和沉淀人们略显浮躁的心灵,让人静下心来感受身边的点滴美好,感受平凡生活的异彩纷呈。

加强选题策划,突出价值引导。副刊的生命力在于作品的张力,其作品表达方式可相对活泼。副刊创作中,适时针对重点选题提前策划,指引作者围绕重点创作,编辑精美版面,方能让读者喜欢阅读和品鉴。选题策划既要贯彻中央大政方针要求,也要立足实际、突出本土特色,让副刊作品有高度、有深度,也有接近性。

适应移动传播,增强副刊粘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所有的阅读习惯都在改变,有种得移动端得天下的趋势。副刊的发展需防止陷入内卷化、封闭化,慢慢走入死胡同。主动适应移动传播趋势,让副刊作品更适合移动端阅读才是创新发展之道。部分媒体尝试把副刊作品制作为音频产品,让读者的眼睛得到解放,只需借助耳朵即可享受愉悦的阅读乐趣,深受读者欢迎。

三、培养专业队伍

媒体制作如同生产产品,关键靠专业人才的大力支撑。副刊作品同样如此,需培养一批独具敏锐眼光、文字功底深厚的生力军,为副刊产品的制作提供好源头活水。

培养专业队伍,提升副刊质量。新时代的副刊,要想紧跟时代,打造精品,专业人才队伍不可或缺。应立足媒体实际发展需要,培养一批专职副刊人才,专门负责副刊的版面编辑、平台建设、选题策划、阵地巩固等方面工作,切实闯出新媒体时代副刊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适时组织业务学习,掌握业界发展动态,还需走出去开阔眼界,才能逐步提高副刊的质量水平。专业人才要时刻紧盯中央大政方针,定期跟进策划相关副刊选题,制作更多文艺精品,以优质的文艺作品去感染读者、涤荡人心,切实发挥好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助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为副刊注入不竭动力。副刊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很多接地气的稿件只有靠离真相最近的人才能完成。每个地方的发展各有特色,每个地区的文化也独具其意蕴,来自各地的通讯员队伍最能诠释其所在地的文化内涵,最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办好新时代的副刊,需要不断壮大通讯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通讯员联络制度,开展采风活动,巩固好稳定的创作队伍,同时及时吸纳新鲜血液,为副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

文艺副刊的魅力在于通过文字的张力鼓舞人心,特别是快节奏生活的当下,需要更多精品美文来沉静人的心灵,传播更多正能量,给予人们一份静下来思考的力量。新时代的文艺副刊任重道远,亦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副刊选题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做精做专副刊版面——以《西藏日报》副刊为例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融媒体时代,如何释放报纸副刊的正能量——从菏泽日报副刊作品《书记的耳光》说开去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