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覆盖目标及实现对策
2020-01-16任建明王方方
任建明,王方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
廉洁教育成为独立的反腐败战略仅有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科学的廉洁教育战略要求一定是面向国家和社会的全体成员,开展可持续的、有效果的教育工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廉洁教育最重要的对象之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开展有助于不容忍腐败的公众宣传活动,以及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方案①。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已成为高廉洁度国家和地区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经验。
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对廉洁教育在反腐败总体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科学目标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廉洁教育有三大功能,即解决认知问题、态度问题和方法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就是要让他们能够正确地把握腐败问题的实质,牢固树立起崇廉耻贪的价值观,并教给他们在个人和组织层面保持廉洁的方法、工具、策略和技能。大学生廉洁教育有三大目标,即广覆盖、可持续、有效果[1]。其中的“广覆盖”目标表述不够严谨,按照原文的意思应当是“全覆盖”,也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在这三个目标之中,全覆盖虽然是一个数量指标,但却是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应当首先予以实现。
一、为什么一定要设置全覆盖目标
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方面,为什么要设立全覆盖目标?难道只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人不可以吗?将全覆盖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目标,并非凭空臆断,而是国际社会关于廉洁建设特别是廉洁教育成功实践和理论思考得出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结论。
(一)香港廉洁教育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
我国香港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廉洁教育提升为反腐败的独立战略,而且40多年来成功地实施了该战略,积累了丰富的廉洁教育经验,也为香港取得反腐败成功,特别是在实现“不想腐”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香港廉政公署依据《廉政公署条例》而成立,成立的时间是1974年2月。在《廉政公署条例》中,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反腐败战略,即“三管齐下”战略。所谓“三管齐下”,就是反腐败要打击、预防和教育三者并重。这个综合战略既揭开了香港反腐败历史新的一页,也开创了人类反腐败历史的新篇章。香港廉洁教育战略的一个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要面向全员,包括政府官员、商界人士、青少年、广大市民,开展廉洁教育。其中,面向青少年的廉洁教育从幼儿开始。
香港廉洁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解决大众的腐败认知问题,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降低民众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营造全民拒绝腐败的良好氛围。香港主要通过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的社会教育体系来培养青少年的廉洁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断扩大廉洁者的队伍。其中,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既是教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教育项目的主要实施方。大学生廉洁教育在香港受到特别关注和重视。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商业伦理就一直是香港各大学的必修课[2]。自2007 年开始,廉政公署在香港各大学推行“廉洁大使”计划,每年从大学生中招募“廉洁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吸引来参加这些活动。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大学生在“城诚成”(城大、诚信、成功)和“让诚信起飞”等主题下开展一系列廉洁教育活动。这些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覆盖率很高,在大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培养廉洁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廉洁教育的全覆盖,为香港取得反腐败成功,成为世界廉洁之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全覆盖在香港廉洁教育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香港廉洁教育乃至地区反腐败成功的重要经验。这表明,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既是廉洁教育应当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二)我国内地廉洁教育实践和理念发展的重要成果
我国内地廉洁教育具有较长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中增加了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廉洁教育主要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并未覆盖到其他人群。正因为如此,在党和政府的相关工作文件中,一直使用“廉政教育”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概念而非廉洁教育。这种状况直至2005年年初才得以改变。
21世纪初,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廉洁教育以及青少年廉洁教育开始进入我国内地的廉洁教育实践。2005 年1 月3 日,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首次提出廉洁教育工作要面向全员进行。文件中明确提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简称‘五进’)。”基于“进学校”政策安排,青少年被正式列为廉洁教育的对象。
为落实《实施纲要》的精神,在经过一定的试点之后,教育部于2007年3月颁布了实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文件——《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意见》)。2010 年年初,中央纪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六部委意见》),提出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简称‘六进’)”。该文件中规定要“把青少年廉洁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类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廉洁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简称‘三进’)。针对青少年特点,定期开展各类青少年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把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认识和理念升级,我国内地也已经明确提出了廉洁教育全覆盖的政策目标。青少年廉洁教育已经纳入党的政策,变成政府行为,而且这类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廉洁教育覆盖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青少年。
(三)对于大学生这个重要群体必须实现全覆盖
面向全员开展廉洁教育虽是廉洁教育战略的一个基本特征、要求或目标,但却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或状态,教育实践中的确存在现实性和可行性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内地约有13.9亿人口,如果实行全民廉洁教育,必定需要投入相当惊人的资源,甚至是政府和社会所难以承受的。这个现实问题必须予以考虑。因此,划定重点人群,安排廉洁教育工作,就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做出的明智选择。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今天能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少年,明天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这说明,将青少年列为廉洁教育的重点人群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战略意义。青少年廉洁教育理应实现青少年全覆盖。可是,实现对全体青少年的全覆盖也有现实的困难。我国青少年人口数量比较庞大,2017 年16 岁以下(不含16 岁)总人口是2.47亿,其中不包括大多数在18 岁以上的大学生。可见,要实现青少年廉洁教育全覆盖需要投入的资源量也是很大的,难度和挑战都不小。
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部分,数量相对较小,但却十分重要和特殊。首先,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的骨干分子,是社会各行各业中坚力量的主要来源,应该作为青少年廉洁教育目标人群的重中之重。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部分青少年离开大学之后就将步入社会、进入各个职业领域。胡锦涛曾要求高校要重视培养“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这是因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中的绝大多数必定出自大学生这个群体,而非大学生群体之外的其他青少年。现如今,绝大部分公务员也都来自大学生,这意味着未来的领导人也必定是大学生。这说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实现“干净”的目标,也有赖于坚实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其次,大学生的认知基础决定了可以对其开展系统、深入、专业的廉洁教育,教育的效果可以更扎实、更全面。这是中小学生、幼儿廉洁教育所难以做到的。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廉洁教育,事半功倍,更具战略性意义,不仅会影响他们个人,还会通过他们影响一个个团体、企业、大学、医院甚至整个国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廉洁教育如果难以覆盖全体国民,难以覆盖全体青少年,作为起码要求和战略性考虑,也一定要覆盖全体大学生,也就是应当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覆盖。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极低的问题及原因
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廉洁教育的覆盖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形成了三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这三类主体分别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团体。每类主体都开展了内容、形式不同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1)党和政府制定了宏观政策,建立了“大宣教”工作格局,开展了一些全国性的教育活动。《实施纲要》中首次将廉洁教育上升为一个全员教育战略,该战略或宏观政策对于大学生廉洁教育来说是具有纲领性的。为落实该政策,中央纪委、监委等机构牵头,建立了一个廉政教育或廉政文化建设“大宣教”格局。所谓大宣教格局,就是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若干个部门和组织共同参与。在《六部委意见》中,这些参与单位主要有“各级宣传、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以及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旅游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群团组织”。在具体分工上,针对每类教育对象(主要是“六进”分别针对的对象)的教育工作,则分别由相关具体部门或组织共同负责。具体到“进学校”,包括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责任主体是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广电总局。其中,教育部是牵头单位。
《教育部意见》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要建立健全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广电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共青团和妇联等相关工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俗话说“和尚多了没水吃”,多个部门和组织负责,可能最后谁都不负责。“大宣教”格局基本就是这个情况。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或“进学校”工作,后来就变成了教育部思政司每年组织一次的“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廉洁知识网上问答活动”。最近的一届是第六届,于2018年组织完成。
(2)专业团体主要是指廉政学会,创建了课内和课外两个教育平台,面向全国大学生持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工作。廉政学会即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分会②,是一个从事廉政研究和廉洁教育的专业团体,其优势主要是廉政专业和专业人力资源丰富两个方面。该学会与其高校机构会员③一道,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多年来,廉政学会持续通过课内和课外两个平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学会自2005 年开始实施课程计划,组织开发教材,培训师资,前后共组织了4次全国性的师资培训活动。在廉政学会的领导和推动下,据最新统计,全国有近30 所高校开设了近40门廉洁教育课程。课程类型涵盖必修课、通识课、选修课。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南通大学在全国率先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廉洁教育必修课。廉政学会自2010年开始实施课外教育计划,形成了四大品牌项目。这四大品牌项目分别是廉洁大使项目④、大学生廉洁社团项目⑤、大学生廉洁领袖夏令营项目和12·9全国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月项目⑥。
(3)一些高校在政府和廉政学会之外,也开展了内容、形式不同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实事求是地说,在政府和廉政学会之外,高校独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并不多。据不完全掌握的情况,广东、浙江等省的纪委或教育厅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生廉洁教育教材。在这些省份,独立开展廉洁教育工作的大学稍微多一些,但大多也都没有坚持下来。
尽管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总体而言,距离全覆盖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大学生总数而言,廉洁教育覆盖率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是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7 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9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 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普通本科院校1243 所,高职(专科)院校1388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⑦达到3779万人。2016 年全国高校共招收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约831 万人。从近年情况来看,廉政学会一年可以教育的大学生总人数约在10 万人次规模。关于教育部思政司组织的两项活动,还没有参与人次的准确数据,暂时按20 万人次估计。依此估算,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约在3.6%的水平。应当说,这个覆盖率是非常低的。
覆盖率很低只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一些廉洁教育活动在解决大学生关于腐败和廉洁的认知、态度和方法等问题上到底有多少效果,可能是更加不容乐观的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低有多方面原因
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低,有政府政策过于宏观、主体责任不落实、资源保障严重缺乏、高校比较被动、社会认知不足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府专责机构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低的根本原因。廉洁教育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公益性也很强,应当由政府的专责机构来承担主体责任。
我国香港在廉洁教育方面之所以很成功,经验也正在于此。香港的廉洁教育战略由廉政公署的社区关系处直接负责。社区关系处约200人都是廉洁教育方面的一流专家。在社区关系处负主责的基础上,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一个十分有力的教育格局。
内地尽管出台了廉洁教育政策,理应由纪检监察机构中的专责部门来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纪检监察机构的宣教室(十八大后改为宣传部)主要是本部门工作的宣传机构,而非承担廉洁教育的机构。在主体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下,“大宣教”格局只能成为一个空架子。组织不落实,《实施纲要》《六部委意见》《教育部意见》中要求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就都虚化了。
另外,教育政策属于宽泛的宏观政策,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者说没有做出较为明确的强制性要求,这也是一个原因。例如,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要求高校将廉洁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更没有规定具体学时和授课内容,再加上缺乏对高校廉洁教育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于是,高校并无开展廉洁教育的压力和动力,绝大多数高校并未拿出实质性计划认真开展面向本校学生的廉洁教育。
第二,资源保障严重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率难以提高的一个具体原因。廉洁教育离不开具体的经费投入,没有资金支持几乎什么项目也开展不了。廉洁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应当由政府提供主要的经费资源。当前,我国政府在政策层面倡导大学生廉洁教育,但也仅仅停留在政策和文件上,并没有具体的财政预算支持。廉政学会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其经费也需要廉政学会自己来筹集,几乎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支持,经费来源相当困难和不稳定,可以说维持目前的学生参与规模也充满着变数。
第三,高校没有承担起配合的义务。高校应当积极配合政府专责机构,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一方面,政府政策存在缺陷,主体责任不落实;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对高校也缺乏强制性要求。因此,各高校都基于自愿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依靠自觉,就不大可能有什么高校会真正重视廉洁教育,包括课程建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高校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没有承担起大学生廉洁教育课外活动开展的应有职责,高校纪委没有发挥应有的专业指导作用,教务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和动员教师为大学生开设廉洁教育课程。
第四,大学生对廉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廉洁社团应当成为推广大学生廉洁教育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实践证明,大学生参加廉洁社团的积极性并不高。从高校各类社团的成员招募情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问题。在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进校以后,就开始规划专业学习、英语考级、职业资格考试、出国留学等,没有显示出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即使参加社团,也是选择他们认为对自己未来的学业成长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帮助的社团,如演讲与口才学社、成功心理学社等,或者是篮球、足球、围棋等体育运动类社团,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愿选择参加廉洁社团。这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腐败的危害、廉洁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知。很多学生认为腐败离他们很远,认为腐败只是官员的事,与大学生无关。而这些基本认知问题,恰恰需要专业的廉洁教育来解决。
第五,专业廉洁教育师资缺乏。廉洁教育需要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人才。只有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廉洁教育规律、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掌握,才能为大学生开出高质量的廉洁教育课程,才能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廉政研究或廉政教育的高水平师资明显满足不了在校大学生高比例地接受廉洁教育的需求。即使具备相关的专业基础,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少老师也不是非常愿意积极投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廉政学会近年培训的师资总计不过100 余人,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不少老师在接受专业培训后也并没有实际开始课程,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三、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覆盖目标的对策建议
事实上,由于香港实行大学自治,在大学开设廉洁教育课程也有其实际困难。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承担主责,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开展课内教学与开发课外项目。与香港比较,内地有政治和体制优势。从廉洁教育战略要求和内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覆盖目标,这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专责机构要承担起廉洁教育的主体责任
政府专责机构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应承担主体责任,要从规划、管理和执行等多方面担起责任。第一,政府要明确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专责机构和人员。政府应该在已有宏观公共政策的基础上,明确负责廉洁教育工作包括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并安排必要的人员编制。第二,政府专责机构要为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指导。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自身的规律,政府专责机构应在廉洁教育内容、产品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甚至应当直接提供。第三,政府应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经费支持。经费资源保障是廉洁教育全覆盖目标能否实现的物质条件,政府应该为廉洁教育提供必要的财政经费投入。第四,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发挥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大学生廉洁教育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应该制定专门政策以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大学生廉洁教育。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教育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廉洁教育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直接负担,还可以发挥社会专业资源的优势。
(二)大学应履行其重要的配合义务
课程项目方面,可考虑将廉洁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之中。这样一来,大学生廉洁教育就可以真正实现全覆盖了。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将廉洁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制性设置廉洁教育内容模块,涵盖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设置8~10 个学时,以保证大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接受廉洁教育。应该说,这一步难度并不算大,比较容易迈出。第二步,将廉洁教育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必修课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这需要大学拿出更多的学时安排,培训更多的专业师资,因此需要一个过程。
课外活动项目方面,大学应当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以提供必要的专业辅导和经费支持。廉洁社团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专业学生社团。如果有了大学的指导和政策支持,相信廉洁社团会在更多的大学成立起来,活动的覆盖面会不断扩大,影响力会不断提高。
(三)专业团体的优势应当得到发挥
专业团体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这种优势并未得到最佳的发挥。过去十多年间,廉政学会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推动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廉政学会还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尽力开展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课内、课外项目。但是,仅凭廉政学会自身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廉洁教育的全覆盖目标。经费资源约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政策支持上的结构性偏差更是主要原因。
廉政学会的专业优势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如果能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廉政学会集中在课程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案例开发,课外活动内容开发等方面发挥作用,相信一定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这类政策,政府、大学和廉政学会间就可以优势互补,预期将可以产出比香港大学生廉洁教育更好的效果。
(四)互联网新平台应得到充分运用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活动的优势载体。如果能充分引入互联网,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覆盖目标将变得容易实现,且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在课程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少的在线课程开发实践。廉洁教育课程同样可以这么做,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课外教育活动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例如,可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洁知识和持廉拒腐的技能,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廉洁教育,并不断向周围的同学和其他人群传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廉洁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廉洁文化、传播廉洁知识、弘扬廉洁理念,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阵地。还可通过即时性沟通平台,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话题做出及时回应,实现无障碍、“零距离”的实时沟通[3],以提升教育效果。一旦沟通和教育的效果有了质的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覆盖面的扩大就容易得多了。如果政府和大学能够制定出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引入合作发展计划,效率一定会更高,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党和国家特别是廉政建设的未来。如果在政府、高校、专业团体和大学生之间能形成分工明确、共同参与的局面,这个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注释:
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十三条(社会参与)第一款。
②廉政学会前身是2009年成立的“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2013 年9 月加入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其高校机构会员就是全国各高校的廉政研究机构,约80个。
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 年年底,全国高校中设立了专门廉政研究机构的大学约150 所,专职廉政研究人员过千人,成为新时期中国廉政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培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自2012 年以来,廉政学会连续评选7 批廉洁大使,共计226名。
⑤迄今为止,全国已有50多所大学成立了廉洁社团。
⑥自2011年开始,廉政学会每年都会在12月9日前后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大学生群众性廉洁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廉洁主题讲座、廉洁主题辩论会、廉洁知识竞赛、廉洁宣誓、廉洁社团成员招募等内容。截至2020年1月,12·9全国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月已举办过9 届,每次都有30~50 所大学参加,参与学生规模在5 万~10 万人。参与大学数和学生人数在稳步增长。
⑦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见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 08.html,2019年3月1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