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2019年乳品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0-01-16黄峰华李晓晨毕洪文

中国乳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乳品奶业乳制品

文/张 研 朱 赫 黄峰华 李晓晨 王 冠 解 丹 毕洪文*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2 黑龙江省畜牧总站;3 黑龙江农业科技杂志社;4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53°,东经121~135°,与荷兰、丹麦、美国北部各州及日本北海道等奶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处于世界玉米带和奶牛带,面积辽阔,气候冷凉,生物多样性强,具有发展奶业独特的优势和潜力[1]。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可生产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青贮、黄贮饲料,农副产品数量大、质量好、成本低,可为奶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优质饲草、饲料资源[2],具有奶业发展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是世界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带。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奶粉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生产的乳制品30.00%投放省内市场,70.00%销往其他省份,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产品运输距离较长,外销产品仅以高端乳制品为主。随着乳制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消费不断增长,黑龙江乳制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2,3]。

1 黑龙江省乳品产业现状

1.1 2019年乳品产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2019年奶牛存栏数107.60 万头,较2018年的105万头,增长2.48%,占全国总量的10.00%。2019年黑龙江省生鲜乳总产量465万吨,较2018年的456.00 万吨,增长1.97%,占全国总量的14.50%[3]。年产乳制品183.00 万吨,同比增长6.20%,其中,液态奶产量129 万吨,同比增长9.30%;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35.1 万吨,同比下降5.60%;婴幼儿配方奶粉18.90 万吨,同比增长11.00%,占国内总产量的28.00%,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0.00%。2019年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3.60 元/千克,同比增长1.20%;规模化牧场奶牛单产较2018年提高100.00 千克,省内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化牧场奶牛单头平均效益超过3 000 元/年,提高11.00%。黑龙江省乳制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 亿元,约占全国的10%,上缴税金超过30 亿元。

1.2 2019年黑龙江奶业相关产业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和胡春华副总理到黑龙江省专题调研奶业时提出的工作要求,2019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印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推进奶业一体化发展、做优做强乳制品加工业、提升产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政策扶持和措施保障六个方面提出22 条促进奶业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

黑龙江省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旨在提高奶业生产水平。一是实施牧场改造升级项目。争取3.15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牧场改造升级项目,支持设计规模4 000 头以下的122 家牧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等。2019年牧场改造升级项目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实施,年内扶持并改造升级210 个中小牧场,为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使奶牛单产水平提高超过100 kg,并组织开展5 万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化牧场单头奶牛效益达3 000 元以上。二是实施“粮改饲”项目。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66 亿元,采取“以养带种”方式在全株青贮玉米收贮环节对奶牛等草食畜养殖户给予补助,全年收贮全株青贮玉米310 万吨。三是实施苜蓿基地建设项目。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 000 万元,对5 万亩苜蓿种植基地给予补助。

2 2019年黑龙江乳品产业变化原因分析

2.1 政策利好促使牛奶产量提升

黑龙江省设定了“千万吨奶”的合理发展目标,目标分两步走:第一,到2020年黑龙江省牛奶产量计划达到500 万吨;第二,到2025年黑龙江省牛奶产量计划达到1 000万吨。目标实现主要依托黑龙江农垦和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等奶业主产区[2]。

2.2 奶业获得较大资金支持

2019年黑龙江省安排8 7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奶业发展,引进高产奶牛10 000 头,为5 万头奶牛开展了生产性能测定。2019年还实施了苜蓿种植和“粮改饲”补贴,扶持建设2.76 万亩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基地,扶持生产300.0 万吨以全株玉米为重点的奶牛青贮饲料生产基地[5]。

2.3 乳制品市场增旺

2.3.1 乳制品消费量增加

近年来,乳制品的消费量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上升。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三线以下城市的乳制品市场销售额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增幅高于一线城市,且今后三线以下城市的乳制品消费市场更加广阔。

2.3.2 进口原料价格优势减弱

由于国际奶价的复苏走强及2019年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影响,进口原料大包粉价格与国内生鲜乳价格接近,短期内进口原料大包粉的价格优势将越来越弱。

3 应对措施与建议

3.1 加强牧场管理及成本控制

建议减少牧场数量,扩大牧场规模,为高质量牧草生产、奶牛发情监测、现代化挤奶设备等方面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制定相应的引进人才机制。推动大中型牧场生产过程机械化,提高生鲜乳产量,在奶牛饲养各环节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生鲜乳生产成本。

建议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奶牛饲料原料逐步实现“去进口化”。我国奶牛饲料原料长期依靠进口,受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这为乳品产业敲响了警钟。建议加快我国牧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国产苜蓿的产业扶持力度。另外,在饲料方面寻求利用价格更低的农业副产品,建议奶牛营养专家开展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利用科学技术推动饲料原料本地化生产。

3.2 强化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

提升生鲜乳食品安全标准,大力发展奶牛标准化养殖,鼓励并扶持乳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以新鲜奶源替代复原乳做为原料生产高端优质产品,用产品质量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规范复原乳在生产中的使用管理,市场监督部门要明确要求复原乳生产厂家必须在商品包装醒目位置标注复原乳标识,并且定期开展复原乳类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检查,强化液态奶产品的管理[4]。

3.3 加强金融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奶牛养殖中,建议对奶牛的政策性保险进行深入研究,尽量提高保险额度,降低保费,确定保费补贴的合理比例。另外,探索新的牧场商业保险模式,增加保险险种,增加奶牛活体抵押贷款,为牧场解决资金链难题,提高牧场的抗风险能力,利用贷款等金融杠杆助推奶业发展。加强人才、信息、金融、运输、监管等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筹建奶业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奶牛养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社会服务,提升中小牧场管理水平,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为牧场创造更大效益。

3.4 加速乳品企业转型升级

3.4.1 刺激乳品企业兼并扩张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适当提高乳品产业集中度,通过政府引导和刺激性政策鼓励乳品企业间进行兼并重组,推动地方乳品企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3.4.2 引导乳品企业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向高端化、便利化的方向发展。在购买方式上,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呈现出巨大的上升态势,虽然目前与商超等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电商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仍然较低,但随着手机APP的应用普及,和线下物流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不久将会逐渐赶超商超等传统购买方式,成为乳制品以的主要销售渠道。

3.4.3 逐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

在国内乳品产业由以前盲目的数量增长型逐步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努力建立起黑龙江省与全国乃至全球乳品产业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把控、生产技术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打造从源头牧场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自控模式”[5]。

4 未来乳品产业发展趋势

4.1 奶 牛 养 殖 规 模 将 继 续提升

政府部门结合黑龙江省乳品行业的生产实际制定了奶业发展目标,出台相应政策刺激奶业发展。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奶牛的养殖规模将有大幅度提升。

4.2 乳制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从市场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影响,畜禽产业发展受到疫情全面冲击,尤其是禽苗、仔畜补栏受到较大影响,畜禽产品供给可能普遍出现短缺,叠加非洲猪瘟的影响,畜禽产品价格将大概率出现较大增幅并保持高位运行。

4.3 乳品产业效益将进一步增长

乳制品需求增长将确保生鲜乳价格和奶牛养殖收益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弥补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4.4 疫情对乳品产业的影响

2020年初,农业的饲料生产、饲料原料供应、畜牧养殖环节、乳制品加工环节、乳制品消费终端等都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物流复工不足、交通不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产品库存积压、消费者消费量下降等因素打乱了原有的生产秩序。

疫情对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工短缺、人工费用上涨、饲料价格上涨、鲜乳产能过剩、下游乳制品购买不力、销售不畅等方面。

乳制品消费市场方面,疫情过后预计乳制品消费需求会有所增长。经历了疫情,消费者对健康和免疫力的关注度会大幅度提升。乳制品是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品,这预示着中国奶业在经历了疫情造成的困难背后也将面临发展机遇。20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酸奶市场消费量增长了40.00%,液态奶市场消费量增长了20.00%。除了消费量的增长,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对乳制品功能性的需求,刺激乳制品品类创新。

牧场方面,稳定牧场生产,协调与饲草料供应商的供求关系,同时优化牛群饲养结构,注重生鲜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饲养中不做高产要求;建议乳品企业与上游牧场团结一致,做到不限收、不压价、不减产;政府与乳品企业、牧场形成合力推进黑龙江省奶业振兴。风险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建议乳品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如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等;产品营销过程中要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从培养国民的饮食习惯着手,注意提高产品的品牌渗透力、增强用户黏性。

疫情过后,要高度重视提升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首先要保证突发事件面前企业资金链的安全;其次要适当发展保质期长的产品,如奶粉、干酪等;再次,协调好乳制品销售与奶源生产之间的季节性差异;另外,消费者在疫情后也将大幅度提升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和关注度,功能性乳制品会成为乳制品市场新的发展方向,应重视产品结构的合理规划与产品创新,把握疫情过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与市场的巨大潜力,关注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乳品产业与食品行业的高度融合[6]。

猜你喜欢

乳品奶业乳制品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