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奶业组织制度与家庭牧场的发展及启示

2020-01-16刘长全

中国乳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奶农乳品奶业

文/刘长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1 法国奶业总体情况

2018年,法国牛奶总产量2 505 万吨,在欧盟28国中居第二位,占欧盟牛奶总产量的15.0%。法国奶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是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国。2018年,乳制品净出口折合原料奶802万吨,奶业自给率高达143.3%。根据法国畜牧研究所的资料,截至2017年,法国有奶牛成母牛380 万头,品种以荷斯坦为主,占66.0%;其次是蒙贝利亚,占17.0%;根据国际动物记录委员会(ICAR)奶牛生产监测数据,2017年法国成母牛年均产奶量7.03 吨。

法国奶业具有以种养一体化家庭牧场为主的生产结构。根据欧盟农户成本收益监测调查系统(FADN)数据,法国奶农平均存栏规模为60 头成母牛,养殖场的劳动投入以家庭劳动为主,家庭劳动投入平均占牧场劳动总投入的87.1%;按成母牛头均配套农地1.5 公顷,这一生产结构是多方面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国奶农按养殖规模可得到政府补贴,且占奶农收入比重很大,平均占毛收入的31.4%、占纯收入的72.0%。但是,为鼓励适度规模家庭牧场生产方式,法国对牧场的补贴以50 头奶牛为限,超过部分不能得到补贴。为了避免粪污过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降低环境监管的成本,法国严格限制奶农养殖规模与经营农地的比例关系,奶农为扩大规模首先需要获得更多的农地,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对农地所有权买卖及经营权流转的规制,以适度规模家庭农场为导向限制农地经营权的过度集中。

2 法国奶业组织体系的构成与作用

虽然法国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家庭牧场为主的生产结构,但是家庭牧场必然面临对接市场及在与大规模乳品企业的交易中获得合理利益的传统问题,因此,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家庭牧场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法国奶业由奶农和乳品企业形成了代表各方利益和产业整体利益的完整组织体系。第一,有代表奶农利益的奶农联盟(FNPL),联盟成员有近7 万个牧场,目前是法国最大的奶农销售联盟。第二,有代表所有奶业合作社的法国奶农合作社联盟(FNCL),联盟成员有260 多个奶农合作社,合作社收奶量超过法国牛奶总产量的一半。第三,有代表乳品企业利益的法国私有乳品加工企业联盟(FNIL),联盟成员有近百个公司和几乎法国所有私有乳品企业。第四,有代表整个奶业行业利益的法国奶业产业组织(CNIEL)。CNIEL成立于1973年,成员包括以上三个联盟,其职能两个方面:一是协调奶农与乳品企业的关系,包括制定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立法、收集产业信息等。二是提升法国奶业的整体形象与品牌价值,包括发起广告宣传、培养消费者消费习惯、资助行业公共性的研究项目等,目前,CNIEL已处于协调法国整个奶业组织体系的中心地位。正是由于其重要性,法国《农村与海洋渔业法》规定,CNIEL达成的协定对于奶业相关主体具有法定约束力。因此,CNIEL的运行经费主要通过法律规定的税费形式从原料奶交易中收取,其中,奶农承担70.0%、乳品企业承担30.0%。

合作社是法国奶业组织体系的重要主体,在保障奶农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种模式是奶农合作社将收购的原料奶销售给乳品企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奶农”组织模式,合作社代表奶农谈判原料奶销售价格并保障奶农的合理利益。以法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乳品企业拉克塔利斯(Lactalis)集团为例,其收购原料奶的农户中有50.0%是通过合作社签订协议。另一种模式则是很普遍的合作社办加工,奶农可以直接分享产业的增值收益。目前,法国的300 多家乳品 企业中有200多家是合作社所有,并且其中有很多大型企业。法国10 大乳品企业(集团)中有6 家是合作社企业,在3 家进入世界奶业企业(集团)前20强的企业中就包括合作社企业索地雅(SODIAAL)集团。由于利益一体化,合作社企业通常会给成员奶农更高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再加上索地雅这样的大型合作社乳品企业对原料奶市场的影响力,合作社乳品企业成为法国原料奶购销价格的领导者。每年合作社企业确定收购价格后,达能等公司制乳品企业再参照合作社企业的价格确定收购价格。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拉克塔利斯集团营销经理的调研,拉克塔利斯集团每升原料奶收购价格比索地雅集团高出1分欧元(0.08人民币)。因此,合作社企业在定价方面的标杆作用直接促进了所有奶农利益的提升,不管其是否为合作社成员。根据对法国畜牧研究所的调研,法国50.0%奶农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收购原料奶占法国原料奶总产量的50.0%,合作社企业加工的原料奶占法国原料奶总产量的42.0%。

3 合作社乳品企业的治理体系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大规模的合作社乳品企业都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但仍继续坚持平等、互助等合作社原则,为家庭牧场平等参与和利益保障奠定了基础。以索地雅为例,其作为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分为四级,第一级是区域成员中心,全国1.4 万个成员牧场被划分为31 个区域成员中心,负责成员间信息交流、向理事会提交成员意见等;第二级是大区,31 个区域成员中心被划分为8 个大区,大区委员会负责管理年度奶价预算及本区域合作社分支的运行等;第三级是理事会,由每个大区选举3 名理事组成;第四级是8 名理事长组成的理事会主席团,每个大区各选举1 名理事长。理事会主席团制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战略,聘请由职业经理人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企业日常运营,从而实现合作社治理架构与现代化公司化治理之间的衔接融合。在这样的治理体系下,成员牧场的平等参与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所有合作社成员,不论其经营规模和交奶量,在成员代表大会上具有一人一票的平等权利;第二,强化合作社的互助精神,对所有成员,不论其距离远近,都收取相同的原料奶运输费用;第三,坚持按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分红的分配原则。虽然合作社分红的依据有成员交奶数量和入股金两种,但是由于入股金也是按成员入社当年纯收入的10.0%缴纳,所以实际都是按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

由于以合作社成员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合作社乳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更紧密地根植于本土,尤其是在奶源方面。相反,公司制乳品企业则可能因为快速扩张需要或成本效益的比较选择非本土奶源。2017年,公司制的拉克塔利斯集团在全球46 个国家收奶和加工乳制品,而合作社所有的索地雅集团仅在法国国内生产,同时向全世界出口。在法国5个最大的乳品企业集团中,索地雅是唯一一个仅在国内生产的企业。

4 对我国奶业的几点启示

坚持家庭经营是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国家反复强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同时也在近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等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9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农办)与农业农村部等11 个部门和单位又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当前,在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大量退出、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中国是否还能发展家庭牧场存在普遍的怀疑。

从法国经验来看,家庭牧场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奶农组织体系为其提供支撑和保障。第一,加强奶农组织建设,构建有利于保障家庭牧场合理经济利益的奶业产业链收益分配格局。如何改变奶业产业链的不合理利益分配格局是巩固中国奶业产业基础、实现奶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提升奶农组织化水平,发挥奶农组织在原料奶价格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建立集体谈判制度提升奶农整体议价能力,让奶农更多地分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增值收益。第二,促进奶农办加工,打造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合作社乳品企业,发挥其在原料奶定价中的标杆作用。合作社乳品企业由于养殖、加工利益一体化,可以在原料奶收购中确定符合奶农利益价格。同时由于其存在,能够限制公司制乳品企业在原料奶定价中的买方垄断力量,通过为公司制乳品企业提供价格参考的标杆作用,提升所有牧场的利益保障水平。第三,深化农地制度,促进种养一体化适度规模家庭牧场的发展。通过种养一体化,首先解决牧场所需优质青粗饲料的供给,其次确保粪污能够低成本地得到处理和还田利用,进而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奶农乳品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喷奶粉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