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路径构建
2020-01-16董波
董 波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建设目标、美好社会特征、公民道德规范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们的目标认同、思维方式、行为取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起到关键性的导向作用[1]。
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极具中国特色,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致力于造福广大人民的价值观表述[2]。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关键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处在价值信仰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主流价值观不生根,非主流价值观就会野蛮生长[3]。因此,高校要主动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构建主流价值信仰,帮助大学生锤炼高尚品德,涵养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是开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构建主流价值信仰等重要任务。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向我国进行渗透,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少数师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规范和制约高校中的各种思潮,促使教师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鞭策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从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基础[4]。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的路径构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教师是教育内化的主导性因素,大学生是教育内化的受动性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准则是教育内化的客体,课堂系统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是教育内化的有效载体,启发引导式教育是教育内化的科学方法,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构成了教育内化的无形环境。只有各要素密切配合,共同发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化才能取得实效。
(一)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校教师在教育内化活动中处于主动性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他们通过教学、示范、感染等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接受并内化,成为支配、控制行为的内在力量[5]。
首先,高校教师要认知和建构自身的主体角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甚至离退休教师等都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责任。只有汇聚所有教师的优势与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其次,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教师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要素等内容,不断提升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的能力。再次,高校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相关理论问题,并注重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设计好教育内容,从学术、学科、课堂上有力推进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辅导员、班主任等应在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中开展教育工作;专业课教师要挖掘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最后,高校教师要注重隐性教育。教育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高校教师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学识感染大学生,用文明的言行和模范的举止熏陶大学生,时时处处为大学生树立为人为学的榜样,潜移默化发挥引领作用。
(二)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化活动中,大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内容的接受者和效果的实现者,要引导教育大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5]。
首先,大学生要努力提升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比较强,大学生如果只靠被动地接受媒介宣传引导和课堂理论灌输,无法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需要自己主动深入学习,通过参加讲座、讨论,阅读书籍、文章,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提升理论素养。其次,大学生要主动思考。思考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系统性判断、消化、整合的过程。大学生要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的差异,要主动对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最后,大学生要自觉实践。大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对客体进行适当的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教育内化的客体。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各种媒介反复地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单一乏味,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价值理想内化为价值规范,要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能引起大学生关注的内容和形式,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转化,使抽象概括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6]。
采用小人物讲大故事的方式。小人物就是大学生身边的优秀榜样,他们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更有说服力,更易引发共鸣。通过挖掘大学生身边典型人物身上蕴含的价值引领资源,把他们转化为生动感人的故事。用小人物的故事感染、教育大学生,用小人物的故事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网络文化作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空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大学生开发创作微博文章、微直播、微访谈等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用大学生喜欢的、更具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进行网络传播,激发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构建以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为主的有效载体
课堂教育着眼点在“知”,课外实践的着眼点在“行”,知行结合是教育内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使大学生熟知和理解,要在形势政策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机融入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理论教育的关键在思政教师,思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学术积淀,注重用学术框架和学理逻辑来讲授思政课程,使课堂更富有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同时,思政教师要善于用理论指导职业规划、个人发展、就业创业等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在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
通过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实践体验,实现活动育人、实践养成[7]。高校要构建包含志愿服务、专业实践、典型选树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养成体系,大力拓展新的实践渠道,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多样的实践机会。注重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尽可能使校内所有大学生都参与进来,推动各种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日常行为准则,并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做到身体力行、知行统一[8]。
(五)实施启发引导式教育
教育内化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引导式教育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以对话研讨、双向互动的方式开展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和互动热情,由权威结论式教学转为问题研讨式教学,由单向灌输式教学转为互动启发式教学[9]。课堂上,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利益诉求等设置话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参与讨论,让不同的思想、观点、信息在课堂上充分表达,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在实践中实施启发引导式教育就是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高校教师要坚持引导而非组织、协助而非包办的原则,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大学生的选择权,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等开展实践。活动方案拟定、团队组建、活动开展等完全由学生主导决定,教师只需把握好方向,适当协助大学生解决困难即可。
(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
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教育内化活动需要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舆论氛围的支持。
校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载体。高校要注重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合理保护利用校园内的历史建筑,设立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雕塑和景观小品,建设好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通过有形的文化载体发挥无形的教育作用。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风、学校历史名人等的价值蕴涵,并面向大学生做好教育工作[10]。
良好的舆论氛围可以有效助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化。首先,报纸、网站、广播、微信、微博等校园全媒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其次,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学校现有的多种新媒体资源,建设好校级主流新媒体平台,提高校级主流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于重大事件或者舆论热点,通过主流新媒体平台主动推送信息,发表观点,及时引导舆论,把握舆论宣传的话语权。最后,丰富内容供给。通过图片、短视频、H5等方式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内容,多出高质量的原创精品内容,增强宣传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