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现象的主要特征、成因分析与引导策略
2020-01-16陈希周松
陈 希 周 松
(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佛系青年”是舶来词,最初来源于日本,称之为“佛系人”“佛系男子”。“佛系青年”现象特指的是一部分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主要以行为个体的态度和想法决定其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对于外界不予置评,单纯地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心理状态[1]。“佛系”现象在当今时代的青年群体中已经衍生成一种群体画像,这个群体抱持着“身外无物”的价值理念,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方式,展示出“沉默是金”的话语风格。不同的国家按照生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政治学意义等不同的评判标准规定青年的年龄范围。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和章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一般将青年的年龄范围定义在十四周岁到二十八周岁之间。青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青年是国家富强的改革先锋,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创新力量。明晰“佛系青年”现象的主要特征、厘清“佛系青年”现象的形成原因、凝练“佛系青年”现象的思想引导策略,对于提升青年奋斗精神、强化青年责任意识、化解青年信仰危机、破除青年精神困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佛系青年”现象的主要特征
“佛系青年”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情绪,是对社会心态的符号化解读。这个群体由于社会、家庭、个体等不同层级的因素呈现出低欲望化、自我中心化、责任规避化的特征。
(一)低欲望化
“低欲望化”一词出自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低欲望社会》一书。低欲望化的主要表现就是青年人对社会的发展关注度较低,对物质的欲望要求不强,对未来的憧憬感不高,对自身奋斗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转型期,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层次性的转变,即由对生理意义层面的基本的或者富裕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与满足转向了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层次的追求。这种精神层次的追求不仅包括精神富足,也包含着生态满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加之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个体家庭带来的不同程度的财富增长,就出现物质上的两极分化。家庭经济较为富裕的青年群体物质上较为丰富,因此行为上就比较随性化,追求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状态;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青年群体,初涉社会,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紧张的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与无助感甚至是对于未来希望的破灭,当个人期待与现实社会发生激烈冲突时,他们更多选择回避欲望或者抑制欲望,以免进一步激发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残酷现实的对冲。无论是前者基于物质富足的无压力低欲望生活,还是后者基于物质不足的高压力低欲望心态,都是“佛系青年”精神危机与社会心态的真实映照。
(二) 自我中心化
“佛系青年”群体以自我为中心,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围绕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攫取,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自利的言行。这种“自我中心化”是基于“佛系青年”群体的自身兴趣爱好与具有个性化的言语方式,选择自身适合和喜欢的待人接物或者为人处世的生活方式。面对社会不公他们也会批评指责;面对网络负能量,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面对真善美的好人好事,他们也会感同身受。但是“佛系青年”有着自己独特的判定事物好坏的标准,而且不是群体性的统一化,而是具有个性化。“佛系青年”内心笃定,处事淡然,喜好独立思考,面对同一个社会热点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他们也许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言行,或者根本不发表任何言论,只是因为“佛系青年”有着基于自身喜好的生活观念与分析事物的维度和标准。凡事都以自身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态度去度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与现象。对于一些热点事件,“佛系青年”不是不关注,而是关注点和聚焦点不一样,对于与自身价值体系和人生观不相干的事,他们一般不会关注或者较少关注,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原点,这个原点就像黑洞一样,让“佛系青年”每一个个体的全部思想都围绕着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生活观念旋转,而无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对他物发表相关看法和言论。当然,这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产生源于贫富差距的难以逾越和社会阶层固化的难以突破,不同物质生活背景的“佛系青年”具有不同方式的佛系生活态度。
(三) 责任规避化
“佛系青年”对于自身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体责任,在情感上比较淡化、在思想上较为弱化、在意识上较为模糊化。“佛系青年”对于自身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有意识有选择性地进行有理由性有正当性的回避,他们不太有意愿主动去承担起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一是觉得这些所谓的责任与自身的生活毫无瓜葛;二是认为没有必要让责任的压力去影响甚至破坏自身本已构建的处事价值体系;三是“佛系青年”有一套自身特有的自我消解心理和情感沟通方式。“佛系青年”不愿意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体发展无关的事物上。“佛系青年”对于责任规避主要体现在国家意识淡化、道德意识弱化、使命意识虚化三个层面。在国家意识层面,“佛系青年”认为国家政治生活、时政热点、经济改革、体制变迁、社会发展等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等具有抽象意义上的距离感。在道德意识层面,“佛系青年”根据自身的家庭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想养成背景构筑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凡是与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不一致的事物或者现象,他们都不太有意愿进行评判,甚至表现出“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考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处世哲学思维。在使命意识层面,“佛系青年”不同于“热血青年”那般,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有血性、敢拼搏、有热情,物质基础较好背景下的“佛系青年”由于生活条件较为优渥,他们不太有激情去谈使命、说责任,使命对于这部分青年来说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物质资源去探索甚至享受人生的繁华与美好;而对物质条件较为匮乏的“佛系青年”群体,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对自己本身的生活追求都精疲力尽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再去获取或者持有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份压力来源的使命。“佛系青年”产生在社会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整个社会心态正处于调整期。青年群体因为对时代充满困惑,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形成了消极应对社会的思想观念[2]。
二、“佛系青年”现象的成因分析
“佛系青年”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主要产生原因从社会因素的层面看为社会阶层逐步固化与精神追求多样性;从网络因素的层面看为信息获取与情感交流过度媒介化;从思想因素的层面看为信仰空无与价值观多元。
(一)社会因素:社会阶层逐步固化与精神追求多样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奔跑。但总体上的快速发展总会将一部分本身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和家庭及经济、社会、组织等“资源调动力”相对不足的群体抛在身后,中国的贫富差距客观存在,这种差距体现在行业、地区、城乡三个大的方面。延伸到青年群体的家庭,他们也呈现出这样的样态,即处于不同行业、地区及城乡的青年呈现出的思维、视野、精神追求等差距。根据政治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可以表明,阶层固化的产生与结果不是一代人的各类经济资源与政治资源占有和集聚的结果。在中国,所谓的上层社会的人群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凭借着自身的学历优势在亟待改革的当时中国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者,如今也把他们称作是高考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益的分享者。这部分群体当然不愿意后来者们再次凭借这一优势去分享他们的利益,因此,阶层固化的藩篱难以逾越。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之下,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广大青年会感觉未来不可期待,再加之房价居高不下、教育资源捆绑房地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工资收入增长较慢、父母需要赡养等现实压力,青年们只能选择佛系面对,既然追求不了现实的幸福感觉,那就努力活在当下,努力追寻与自身价值体系相契合并且尚可实现的精神世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消解的过程。而另一部分所谓上层社会精英人士的孩子群体则物质生活较为优渥,他们较少有来自社会生活的现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会根据自身的成长环境构筑起一套价值体系,无关乎国家,无关乎社会,无关乎时代,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精神追求,有关系的只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由灵魂。
(二)网络因素:信息获取与情感交流过度媒介化
中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从信息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提高信息交流速度的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用于接收信息的信息终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生成长于21世纪的青年群体从小就和各类信息技术的终端打交道,特别是2010年以后,各类聊天软件,如微信、陌陌、探探等功能已然超越了腾讯QQ以往的即时通信软件,再加之各类具有兴趣爱好针对性短视频软件的迅速崛起,如此多的聊天软件给人们带来了沟通交流的便捷,如此多的具有针对性的短视频软件吸足了青年们的眼球。青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青年也乐于接受和传播分享各类新鲜的事物。因此,青年是使用这些软件的主体。但是过度媒介化的沟通交流替代了青年人面对面进行对话交流的真实对话沟通。时至今日,青年群体的许多言论观点都呈现出虚拟化的沟通状态,在信息终端的背后,他们不清楚与之聊天的另一端的个体的实际状态与真实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其认为自己的所有言论都是理所应当的,都是正确无比的,从而陷入一种满足于自我意识的状态。过度媒介化的交流之后,当放下信息终端的那一刻,当没有任何信息提示的那一刻,就会感觉到无尽的空虚,但是当他们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等聊天软件,打开电脑微博客户端的时候,又有了情感的寄托和想要表达的欲望。在信息化交流的网络空间,青年人不用花费太多的成本就能够接触到他们想要了解的任何信息,这些信息的阅读会影响他们自己的思考,慢慢构建他们自己的信息评判标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一些知名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公众号会有意识地发布一些负能量的“软文”进行传播和“吸引眼球”,青年人能够看到并引起共鸣或者受到思想洗礼与重塑的文章和信息只是信息发布者想要青年群体看到的东西。各种带有些许负能量的“软文”会影响青年的价值观念与生活观念,当这种碎片化、零散性的带有一定价值倾向的各类信息堆积在青年人的脑海中一时间无法正确消化的时候,青年人就会选择有目的性和倾向性的吸收与摒弃。可以这样说,新媒体和网络的信息海量化和专门性、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即时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使得任何社会现象都能迅速传播开来并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3]。网络世界的信息化交流和过度媒介化是青年佛系状态的技术动因。
(三)思想因素:信仰空无与价值观多元
思想多元化给“佛系青年”现象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土壤[4]。出生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青年群体成长于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高速发展阶段,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不仅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手段、资本投资等涌入中国大地,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也随之渗入中国并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激发青年奋发图强、不懈努力的不竭动力,科学的信仰是保证青年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如果青年人缺少坚定的信仰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心灵就只能在浑浑噩噩中放逐。“佛系青年”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的缺失和信仰的空无。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就是要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当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具有表面化的特征,理想信念教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够深入青年人的内心,很少做到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良的社会习气对青年人造成负面影响,青年人的理想信念趋于功利化,使青年人的理想信念走向急功近利甚至是唯利是图,导致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收效甚微。三是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高校把培养学生科学技术能力作为学校培养水平的重要评价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培养,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淡化甚至是缺失。一旦信仰缺失或者空无,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西方普世价值观就很容易摄入青年人的思想,再加之价值的多元化,涉世未深的青年很难判断是非与科学与否,从而造成自身价值体系的空泛化。
三、“佛系青年”现象的引导策略
“佛系青年”现象作为一种群体性的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化现象,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心理符号化现象,需要被合理的引导与纠偏。对“佛系青年”现象的引导可从教育引导、话语引导、政策引导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育导向:将责任意识与青年信仰具体化
理想信念教育应该仰望星空的同时不断下沉,延伸至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为具体而切实的生活目标[5]。不论是在为坐在相对纯净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们谈及责任意识与信仰追求,还是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谈论责任意识与理想信仰,教育主体(学校工作者、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社区相关工作者)都会对此感到无力,这方面的问题讲不深也说不明,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既不入脑,也不入心。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主体个人的教育素养有待提高,教育方式没有契合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青年,对责任意识和信仰感受不深刻、意识不强烈,感觉信仰与责任离他们的生活相当遥远,与己无关。针对此种现象和原因,一个重要的教育前提和教育理念就是将青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青年人应当具备的信仰(主要是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从以往的抽象化理解和表述向具体化转向。就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进行划分,具体到每一个层面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做到哪些言行。同理,可将青年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时代责任、历史责任明确清晰地划分出来,并且从初等教育阶段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如此,才能将时代和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国家希望青年具有的终身为之奋斗的信仰牢固树立在青年人的脑海之中,深植在青年的内心之中。此外,在大学校园,要形成“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营造高谈理想信念的自由氛围,让在大学校园里面高谈责任、畅谈信仰蔚然成风,学子们不再谈“马”色变、谈“党 ”嗤之以鼻。在社会层面,主管宣传部门也应当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形成社会各组织合力,大力弘扬青年责任、树立青年信仰,让奋斗拼搏的青年群体感到温暖、看到希望、拥有梦想。
(二)话语导向:对“佛系”进行正能量释义
“佛系”一词本身不带有任何情绪或者情感上的倾向性,也不具有待人接物、行为处事方面的群体性,“佛”是源于内心的真善美,佛家倡导的不是不问世事,而是在另外一种境界上提升佛家教义,凝练佛家理念,在生活层面教导世人践行真善美,教导世人惩恶扬善,教导世人爱国、爱家、爱自然万物。为什么青年群体对于“佛系”一词在没有真正弄清楚其含义的前提下迅速地接受了这一词性,首先,青年群体本身对“佛家”教义并不清楚,有所了解的也至多是零碎的关于佛家教义的只言片语,如“因果报应”“因果轮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问凡尘俗世,一心吃斋念佛”等大众常见的词语或者语句,由此肤浅化地理解“佛系”就是不问世事,一心问道,凡尘俗事勿扰心智。其次,身处网络时代的青年群体对于网络热词都会有偏向性的追捧甚至是对位,从心理上展示出自己的与时俱进,从情感上表现出自己的感情词性,不仅追捧,还会不加扬弃地进行转发和传播,甚至对自己的某些言行套用上“佛系”这一网络热词,以增添自身的时尚型。最后,“佛系”适应性正好契合了当代部分处于沉重现实生活压力之下的青年的心理,让他们找寻到了自己言语上的心理归属感。对于此种状况,必须对“佛系”词性作出正能量的释义,重新定义“佛系”内涵,将“佛系”充满积极向上的外延拉伸出来并作系统阐释,从而占据话语优势。
(三)政策导向:让青年群体有获得感和期待感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伟大生力军,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助力群。青年变得“佛系”或者倾向“佛系”一定程度上源于现实生活的重压。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将民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进行投入和重视,重视青年民生领域的问题事关国家整个民生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不容忽视。从政策层面分析,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立足青年群体的实际生存与发展状况,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主要从就业激励、工资正常增长、稳定房价等三个方面着手。在就业方面,进一步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和奖励扶持机制,构建包容性创新创业试错纠错机制,创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在工资增长方面,特别是对刚刚大学毕业和出身底层社会初入职场的青年群体,要增添对他们的关爱与关怀,保证正常工资增长,相关部门也应该对此加强监督保障。在稳定房价方面,应该加强顶层设计,保证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坚决打击“炒房”“控房”等行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房住不炒”的基本精神,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方式,大力推行“租购并举”新方式,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数量,让青年群体不再为基本的居住条件焦头烂额,让广大青年群体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广大青年群体感受到通过自身奋斗所获得的国家支持与社会尊重,让青年人明白只要自身不断努力奋斗就能够实现自身的合理理想,看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对未来的期待感。
“佛系青年”现象是处于社会矛盾转化期和个人人生发展焦虑期的青年的群体性情绪画像。“佛系青年”现象的形成固然与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个体家庭经济差异的心理成长环境的影响、面对已知社会压力和未知发展迷茫的选择、信仰空泛和价值多元的思想思潮等因素相关,但是面对“佛系青年”现象的消极影响向不同类型青年群体的不断延伸与辐射,面对“佛系青年”现象所呈现出的自我中心化、低欲望化、责任规避化等主要特征,既不能放任其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自由演变和发展,也不能让其成为充满压力和焦虑的部分青年群体的“自我身份划分”和“自我情感归属”的“符号化”分类标准,而是必须采取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措施,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思想引导相融合、负责青年工作的不同社会主体的引导方法的结合、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情感疏导接合,国家民生事业和民生工程的逐步完善和进步等路径去消解和破除“佛系青年”现象的负能量影响,进一步激发青年群体应有的干事创业的人生热情与正能量情感,从而强化青年责任意识、化解青年信仰危机、树立青年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