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情景化延伸的探究

2020-01-15朱海龙

教师·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朱海龙

摘 要:汉字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字符,由汉字组成的句子也不仅仅只传达着字符表面所代表的内容,这正是我们母语语言文字的魅力之所在。语文教学情景再现与延伸就是带领学生走进这充满魅力的语言王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畅游其中,让学生身心接受洗礼得到升华的过程。文章通过“看、听、画、写、演”五步实践法,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深入理解文字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化模式;延伸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1-0041-02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基于理解掌握的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简洁、有效地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情景化延伸的有效途径及实施操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看”情景——眼见为实,身临其境的体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的途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景观,对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是既新鲜又陌生的,运用实物、图片、影像资料来进行情景化延伸,正是基于这一客观认知规律。当实物呈现在眼前,学生便豁然开朗,这项工作在低年级可以由教师完成,稍高年级便可以由学生搜集、整理、展示。学生自己动手,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成果展示的过程更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成就的荣誉感。例如,在上《黄山奇石》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播放黄山风景宣传片、出示奇石的照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觉这一块块奇石就在他们眼前,唾手可得,学生理解起来自然顺畅无阻。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参观浏览风景名胜时所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一边展示,一边向大家介绍这些景点的特点,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听”情景——背景烘托,气氛渲染的感受

人的感官中,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最直接有效的了解世界的途径。运用音乐来创设情景、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情绪氛围,有效地把握课文情感。《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首诗歌,描绘了六一儿童节这天快乐的节日场面以及学生们愉快的心情。上课一开始就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来烘托课堂气氛,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情绪饱满热烈,继而在学习课文(即歌词)的时候始终积极参与,课堂洋溢着快乐的气氛,甚至大多数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背下了课文内容。教学课文《小小的船》时,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小小的船》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学生脑海里出现了月亮、星星、人造卫星……学生想象的翅膀在由音乐营造的诗意氛围里恣意翱翔,从而达到深化巩固课文的目的。

三、“画”情景——移景入画,自由飞翔的想象

写景的课文最适合用“画”的方式来实现情景的再现了,许多小学语文课文后都配有能體现课文精髓的插图,以便学生能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还可以继续挖掘图画在情景展现方面的优势,把文字变为图画,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移景入画,用另外一种“文字”来书写自己心中的课文。在学习了《浪花》一文后,学生兴趣盎然地把课文内容用颜色“搬”到了画纸上:湛蓝的天空,悠闲的朵朵白云,海鸥在天上展翅飞翔;海水是深蓝的,浪花是白色的,金色的沙滩上散落着各样的贝壳,还有几只小螃蟹;画面中踏浪的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还有一些叙事的课文,故事性特别强,情节之间联系紧凑,对这样的课文我们就指导学生小组合作,采用画“连环画”的方法来再现情景,把一篇课文内容分在四或六幅连续的图画里予以展现,帮助学生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画好以后选派代表展示交流,并根据所画作品讲述课文内容。例如,学习了《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后,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分别以“巨人外出”“巨人归来”“花园冰封”“快乐重临”为标题,将花园里发生的变化以及原因有条理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将巨人以及孩子们不同时刻的表情刻画得生动形象、细致逼真,再加上学生展示的时候声情并茂、娓娓道来的叙述,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这样的情景再现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领悟到了快乐幸福的源泉所在,懂得了快乐需要付出与分享的道理。

四、“写”情景——设身处地,笔墨传情的共鸣

在学习课文时,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验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又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教学《搭石》时,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教师顺势引导:“当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时,他心里怎么想?他的表情、动作又是怎样?当他找到合适的搭石并铺好,离开时,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表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请大家发挥想象,把这一场景写下来。”第二天,学生们交上来的小练笔里把老人的心理活动、动作、表情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有的写当老人踩到搭石时心里想到的是“要是别人踩在这不稳当的搭石上可是会滑倒的啊,我一定要把搭石重新铺好”;有的写“老人立马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挽起裤腿站在水中把搭石重新调整位置,直到搭稳当了才上岸”;还有的写“老人在铺好的搭石上来来去去试了好几回,直到认定搭石已经很稳当了,嘴角才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学生一下子就写出了家乡人处处时时为他人着想、善良而又勤劳的淳朴之美。当笔者问他们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时,有学生说:“我就当自己就是那位村里的老人,当我站在不稳当的搭石上时自然而然地就会那么想那样做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同时这样的练习也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因为他们写出的都是有了心灵共鸣的真情实感。

除了片段描写,还可以对课文进行续写,遵循着原文的思路进行延伸,使原来的情景在新的文章中得以延续、转移、变化、扩展,通过续写,锻炼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了《穷人》这篇课文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学生对文章中安娜一家收养了西蒙的孩子以后的生活展开了自由合理的想象。有的写安娜和丈夫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将七个孩子含辛茹苦地养大成人,体现了安娜一家人穷志坚、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有的写渔夫和安娜的善举得到了外部力量的帮助,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写孩子们长大以后刻苦努力,终于改变了生活,让为他们付出了毕生精力的安娜和渔夫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展现了孩子们感恩图报、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篇篇作文,文笔虽然稚嫩,却饱含着深情。

五、“演”情景——整体把握,情感升华的创作

语文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情景再现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也变成情境中的主人公,让学生直接进入课文中,课文就是剧本,学生就是演员,学生站在某个角色的立场上把情景演出来。由于将学生的心理定位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让学生与课文中人物的心灵产生碰撞与共鸣,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生成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得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和生成的知识以及能力是可以陪伴学生一生的。

一是情景化朗读。在朗读的时候要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地研究角色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状态,通过读的语气、语速、语调的变化把角色从课本中搬到大家面前。例如,《去年的树》一文基本上由小鸟与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对话组成,课文情节简单易懂,但要更好地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则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实现。小鸟对大树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这句话里的“一定”一词要读出小鸟承诺的坚定语气,读得稍重一些;“请等着我吧!”也要读得坚决肯定,但语气要比读“一定”稍轻。当小鸟向树根、大门、小女孩询问大树去向的时候,语速则要稍快一些,问句的语气要读得急切,读出小鸟迫切想要找到大树朋友的心情。通过角色朗读来体会小鸟和大树深厚的友情以及小鸟坚守对朋友的承诺的可贵品质。

二是可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与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了解相结合。例如,《打电话》一文本身就是相声剧本,课文相對也比较长,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课文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就可以借助表演的方式,排练成相声节目;历史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则可以排练成评书,如《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等。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的把握梳理能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三是课本剧排演。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成戏剧形式,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来表达文章主题。通过课本剧实现情景再现,其实就是把一个个小情景融入整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大情境之中,可以说是情景再现的综合性方式。前面提到的各种情景延伸的方式在这里都能得到运用和体现,把课文内容改编为剧本是对情景再加工新创作的过程;需要的服饰、头饰、背景、音响等则是从视听的角度配合更好地完成情景化展现;人物语言的设计则是角色情感体验的过程。课本剧的改编和排练对学生深入理解、领会课文主旨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只有在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吃透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掌握课文所描写的整体情境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细致把握课文中角色的性格特征、塑造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过程中去体验课文情节的展开、高潮的形成、心态的表露、情感的变化,从而有效地把握与消化课文,在艺术氛围的包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收获并快乐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景化延伸更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情景化延伸活动中对知识进行重组与创新,从中体验到知识获取的快乐感与成就感,把学习逐渐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语文教学情景化延伸的探究之路,正是铺就一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路、需要之路,让学生在兴趣引领与自身需要下愉快地学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35.

[2]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23):18-1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