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院校技术研究院体系建立初探

2020-01-15史敬伟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建立体系

史敬伟

摘  要:为全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融合产业跃升,实现辽宁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明确学校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装备技术研究院有其必要性。该文从军工院校技术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入手,围绕辽宁省新一轮振兴行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军民深度融合,集成和凝聚校内外创新要素,统筹规划研究院的结构布局,创新研究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军民融合  发展  技术研究院  体系  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151-03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promote the leap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dustry, realize the goal of structural economic supply-side reform in Liaoning Province,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chool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rationally allocate human,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o improv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Starting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llege, focusing on the new round of revit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iaoning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ng and condensing the elements of innov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institute's Structural Layout, Innovation Institute'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Establishment

为全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融合产业跃升,实现辽宁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明确学校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必要成立装备技术研究院,并且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1  成立研究院的目的和意义

(1)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前沿技术需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到既服务国家高端需求,又服务地方经济,以高新技术为牵引,实现军工技术民品化,民用技术参与军工项目。

(2)围绕辽宁省新一轮振兴行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和军民深度融合,深入凝练校内外创新要素,跟踪科技部和军品系列关键技术重大专项,高效快速研发军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市场体系运作,引进风险投资,实现技术转移,拓宽市场,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动相关科技成果在省内加速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3)研究院根据项目整合校内学院、学科之间人才、设备和场地资源,以项目为牵引,优选合适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项目开发。研究院与军工企业合作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紧密协同、共同研发,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保证了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推动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入发展。

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把科技创新摆在装备技术研究院发展首要位置。结合“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做足文章。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研究院的高质量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该校优势,承担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真正发挥研究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3  总体目标

围绕辽宁省新一轮振兴行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军民深度融合,集成和凝聚校内外创新要素,统筹规划研究院的结构布局,创新研究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辽宁军民融合(兵工)产业校企联盟和辽宁省兵工协会为依托,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建科研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35年,建成年科研合同额过亿,成果转化率30%以上,科研实力在省内领先,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型研究院。

4  任务与举措

4.1 调整组织架构,整合学校资源,打造大型科研团队

发挥军工院校的国防特色和学科优势,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能够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依托政府支持与政府提供的平台,充分立足于军民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实现辽宁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互动双赢。

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领导管理团队负责研究院运行与日常事务管理。院长可由主管校领导兼任,也可以根據具体情况设立常务副院长,主持研究院日常工作。坚持宏观统筹、顶层设计,各项工作都要在研究院的统一规划下开展,确保重点突出、方向聚焦,避免各自为战,优先对应用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项目进行支持,大力促进成果转化。

以重大项目攻关带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提升重大项目科研攻关能力。以获得的国家重大专项为牵引,开展“材料、力学、仿真、人工智能、自动化、电磁兼容、微波”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联合攻关,提升研发团队的科研攻关能力,带动学科深入发展。

4.2 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我们建立了有效、多元的资金投入方式,尤其是针对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与企业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等构成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进一步细化了开展研究院建设的具体措施和程序流程,建立了严密的工作机制,确保研究院的顺利运转。除严格落实研究院制定的各类激励政策之外,该校还积极响应省、市对各类人才的激励奖励政策,为引进的博士申请了“引博工程”奖励,还计划为引进的部队自主择业干部申请军民融合人才奖励,促进各类人才能够引得来、呆得住、发展好。

4.3 推进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实现“培、研、转、孵”四大功能

以装备技术研究院为依托,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及相关高技术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教师创业孵化”等四大功能,为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在科学创新和技术实践的创新驱动发展链条上,完善“中试”和“转化”,将学校内部的在科学创新和机理验证基础上形成的原型成果和技术,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和协同,转化形成生产技术,为产品和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提供坚实的支撑。作为组织者和运行载体,推动共性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2)组织政、产、学、研、用、金、介等各方资源,联合开展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园建设。组织笔者学校牵头的兵工联盟内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联合研发重大共性技术,亦可通过委托合同的方式公开择优,选择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外的机构协助研发,推进省内军民深度融合。

(3)通过金融资本的参与和运用,创新协同商业模式,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或创立衍生公司,或支持教师创业,或知识产权转让,促进共性技术转移和扩散。

(4)利用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对俄引智的作用,将成熟的技术引入国内,并通过科技产业园或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中试”和“转化”。

(5)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科技强省的战略要求,组织人力研判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意见。此外,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为企业界、科研机构、投资界等提供咨询服务。

5  结语

校企双方充分立足于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科技供给质量,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实现辽宁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互动双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更符合辽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必须坚持宏观统筹、顶层设计,各项工作都要在研究院的统一规划下开展,确保重点突出、方向聚焦,避免各自为战,优先对应用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项目进行支持,大力促进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王金红.装备预研项目军民融合态势分析及深度融合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5):134-136.

[2] 孟祥芳.天津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思考[J].天津经济,2018(11):15-19.

[3] 程永高,张志华,赵建国.军民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富时代,2020(4):98-100.

[4] 冯涛.采油化学剂海外技术服务HSE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35(10):9-11.

[5] 罗林波,王华,邓云云,等.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以高校成果转化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83-86.

[6] 王苏标.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顺势而为应时而生共促绿色经济融合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20(5):61-62.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建立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