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2020-01-15张琪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英语专业课程教学

张琪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领域的重要发展平台,同时也是众多行业领域开展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的载体,迎合社会及时代的发展需要,应当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人才培养体制中,以不断强化专业人才的互联网素养,提升其岗位适应力与胜任力。英语专业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使得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文章针对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互联网思维的内涵、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育水平的提高,以实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英语专业  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041-03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platform in the field of moder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carrier for carrying out dail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any industr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ternet thinking should be infiltrated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o as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Internet Literacy of professionals and improve their post adaptability and competency. English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nglish professionals in society is also increas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rnet thinking,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et think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 The purpose of the path i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level of English Majors in higher educ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docking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the demand of social talents.

Key Words: Internet thinking; English major;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根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1%。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活动也逐渐增多,英语成为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的重要语言工具,进行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多呈现“哑巴式英语”的学习状态,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也已经形成“沉默式学习”的课堂学习习惯,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成为高等教育英语学科教学亟待研讨和解决问题。

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互联网思维原属于商业范畴,主要指各行业领域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针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自身产品、产品市场以及服务对象能够进行全新视角的审视,以形成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特征的企业价值观念。由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也伴随技术形态的蔓延而逐渐得到广义的拓展,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即具有网络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同时也符合教育生态体系的自身气质。

1.1 具有开放性特征

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于其敢于破陈出新,依托网络实现人际之间、地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突破隔阂与桎梏。开放性的互联网思维强调摒弃自身存在的封闭思想与保守思维,能够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充分应用外部资源,取长补短。

1.2 具有平等性特征

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参与者之间的平等性,在互联网空间中能够剔除等级化,用户具有平等的参与权与话语权,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属性,人与人之间也能够形成相互尊重的沟通状态,对话是实现平等的重要途径,而非权力。

1.3 具有协作性特征

互联网思维的协作性特征,体现在网络构建、网络应用等方面都存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等环节,网络领域实现行为价值,往往依靠团队而非个人,只有擅于协作、擅于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够提升行为价值与资源应用效率,实现“1+1﹥2”的协同作用效果。

1.4 具有共享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使得很多信息资源也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共享型应用资源,不同用户应用共享资源可能产生不同收益,资源应用价值得以呈现最大化。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应用特点,能够有效减少资源应用环节的使用成本,以共享为途径创造共享型经济。

2  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高等教育英语学习评价体制不科学

目前高等教育阶段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依然以考试为主导,包括学期考试、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等,而这些考试内容多以笔试为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水平无法得到相对真实的评价,换言之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强,并不能绝对代表其英语语言能力强,因而得到考试成绩也无法成为衡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情况的客观标准。

2.2 教师未充分体现教育引导职能

由于学生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对于社会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缺乏了解,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开展课程教学,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大学阶段我应当学到什么?”“社会领域的工作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哪些要求?”等问题,从而使学生树立专业学习方向。而目前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往往仅关注于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却缺乏职业技能观念的融入,导致很多学生依然处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应用应试教育形成的惯用方法,背单词、记语法,教师未充分体现教育引导职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

3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育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育,即需要重视面对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培养符合互联网思维以及价值观的专业人才,也需要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互联网思维,践行互联网思维,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特征的教学体系。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育也应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协作性以及共享性等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开放性。英语教育应当体现其语言工具功能,在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中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的重要性认识,使学生改变“哑巴式英语”的学习状态,实现开放式英语教育。第二,平等性。英语教育的平等性主要在于师生教学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双方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三,协作性。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团队协作意识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协作意识培养的常态化,诸多学科教学也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的协作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在学习环节体现出的合作意识等,英语学科教学也需要将培养学生协作意识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第四,共享性。英语教育需要以教学资源为载体,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也能够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既要重视共享资源的获取,同时也要重视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共享,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4  基于互聯网思维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4.1 以“MOOC”为载体推动课堂翻转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学习过程需要由学生在课下时间自行完成,而课堂教学环节则主要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或者互动交流。近年来“MOOC”得到我国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为各学科教学提供诸多优质教学资源,英语学科教学可以以“MOOC”作为载体,体现英语教育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助推学科教学实现课堂翻转,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地位、身份的转变。教师在课前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学习资源,应用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探究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总结自己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而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则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设计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应用英语语言的机会,通过课堂翻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4.2 开展多种形态的情境式教学

为避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听得懂、说不出”的情况,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状态,积极开展多种形态的情境式教学,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积极进行表演、对话及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将英语语言知识内化,并有效输出转变为语言技能。通常情况下创设语言情境,需要多人参与、共同完成,这符合互联网思维下倡导的平等与协作。由于社会诸多生活与工作场景中都需要英语,如出国旅游、涉外商务活动等,“How to gou through the exit and entry formalities”“How to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h affairs staff”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应场景,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应用自身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4.3 通过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英语知识的实用性

所谓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混合、教学设计的混合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混合。由于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功能便具有多样性,而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不仅需要关注某一方面的能力提升,而是需要提升自身“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开展混合式教学,便需要针对不用训练和提高目标,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多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前自觉进行相关学习资料的搜集,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互动交流、翻译训练,课后为学生布设巩固性学习以及写作训练等任务,形成完整的教学链条,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混合式教学还需要重视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打破单纯应用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常规,在评价体系中纳入口语、翻译等内容,并应用阶段性考核、周期性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水平提高程度的综合性评价,以产生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互联网思维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协作性、共享性等思维内涵,既往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当迎合互联网时代的专业人才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调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以“MOOC”为载体推动课堂翻转、开展多种形态的情境式教学、通过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英语知识的实用性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实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接轨。

参考文献

[1] 李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26-127.

[2] 陈琳.新就业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151-152.

[3] 莫国涛,王丽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5):227-228.

[4] 门薇薇,李哲.MOOC平台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PBL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2):143-144.

[5] 姚驰.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思维的转变与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9):99-100.

[6] 李宁.互联网+背景下EIEMD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9):157-16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英语专业课程教学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