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策略研究
2020-01-15李亚女
李亚女
[摘 要]以“实验选材”专题为例提出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的几点有效策略。首先,采用表格对比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各种材料;其次,总结共性,阐明规律;再次,纵横联系,开阔学生视野;最后,创设实验室条件,整合教材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犯错”。
[关键词]實验专题复习;实验选材;高三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9-0083-03
在高三生物备考中,实验复习一直是“拦路虎”,内容多、时间紧,一部分学生平时只靠死记硬背,这样导致容易遗忘,遇到变式的问题情景就不知所措。 在2019年广州市模拟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学习小组用光学显微镜对有关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记录如下,正确的是()。
从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该题上,但错误率却很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实验材料选择的素养,没有掌握分析的方法。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寻找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下面以“实验选材”专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表格归纳对比课本选材
二、总结共性,阐明“选材”的内在规律
1.存在。即所观察的结构在实验材料中存在,需观察的过程在实验材料中能发生,这是首要原则。如需观察质壁分离现象,首先所选的材料必须要存在这种现象,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符合,肯定不能选。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不宜选甘蔗,因为其主要含蔗糖,而蔗糖不是还原糖。
2.容易观察。对于利用材料本身的颜色来观察实验现象的实验,优先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比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就优先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虽然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液泡无色,不容易观察,不作为首选。对于需要染色或者利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的实验,实验材料最好选择无色的组织,如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需要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择无色的梨汁或苹果汁而不选择西瓜汁等有颜色的生物材料。观察DNA和RNA分布时因为需要观察绿色和红色的分布区域,所以也要选择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叶绿体的材料不能用来观察线粒体,原因是叶绿体的色素颜色会干扰观察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
3.容易制片。从操作层面来说,偏向于选择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材料,可以省去制片等操作,比如由单层细胞构成的黑藻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首选材料,或者选择容易撕取下表皮的菠菜叶作为备用材料。
4.易获取,成本低。这一原则很容易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地域的材料会有所差异,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除了选择菠菜,地域分布更广、价格更低廉的番薯叶也是不错的选择。观察有丝分裂理论上也可以选择动物的骨髓瘤细胞,但其不容易获取,而且还需要用胰蛋白酶分离细胞,所以一般不选。
三、纵横联系“一验多材”和“一材多用”
1.一验多材。某些实验使用多种实验材料都可达到相似的效果,学生要学会迁移。对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很多学者做过研究,如左开俊[1]在利用洋葱鳞片叶的基础上,选取了黑藻叶,也获得明显的实验现象,因为黑藻叶的原生质层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呈现出绿色,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该部位的变化来判断。另外,洋葱鳞片叶也可以用来观察该现象,由于材料本身无色,我们可以把显微镜的视野调暗一点来观察,或者在蔗糖溶液中添加有颜色的溶液(如红墨水),使其原生质层外侧呈现出颜色而内部无色,便于观察。
2.一材多用。同一选材也可用于多个实验,如黑藻叶、洋葱、菠菜是高中实验的常客。整理如表2所示。
洋葱可用于多个实验,应用广泛,如表3所示:
四、创设实验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犯错”
在高三一轮复习时,建议整合教材上的实验,安排几节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到实验室操作,对自己有疑问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中,特别提供甘蔗汁和西瓜汁,发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斐林试剂只能与还原糖发生颜色反应,而甘蔗汁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 西瓜汁的颜色会干扰颜色观察,从而理解“存在”和“容易观察”这两个原则。又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参考李艳梅[2]的做法:在事先不告知的情况下,给一组学生提供放置了数天的菠菜叶,发现滤液色素太少,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过浅,另外提供黄化叶片(未告知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滤纸条上色素带缺失的原因。通过“犯错”发现异常,从而真正理解选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三的实验复习需在“精”“细”“准”上多下功夫,表格归纳、动手实验以及设计精准化习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当然不同的知识采用的策略不尽相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具体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 左开俊.多维度“活泼泼”地设计生物实验:以“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5)45-46.
[2] 李艳梅.记一节易地而教的高三生物实验复习课[J].中学生物教学,2018(21):62-65.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