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题多解互动高三数学课堂

2020-01-15孙榕苑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三数学一题多解师生互动

孙榕苑

[摘 要]一题多解不仅能让高三数学课堂不再乏味,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并不是每道题都能一题多解,但如何借用一题多解来互动数学课堂,值得高三教师去反思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性地选取一道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解析几何题,并采用一题多解的师生互动提问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式,学会多向思维,寻找多种解题方向,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解法,从而获得数学学习成就感.

[关键词]师生互动;一题多解;高三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9-0021-02

在一次考试中,笔者发现了一道看似简单,入手却较为复杂的解析几何计算题,此题难倒了不少学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解析几何题虽有解题思路,却因难以计算而半途而废呢?带着疑问,笔者提前做好这道题的设想和反思,并做好多种解法的准备后,尝试真正上一节提问式的互动探究课.课堂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成为主导者,师生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做好知识规律的归纳.

这是一道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解析几何题.如何求解弦长[AB] ?此时,笔者引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一道解析几何题,首先要根据条件快速作图寻找解题感觉.而要求弦长,需求哪些已知量?引导学生寻找与弦长有关的量:圆心和半径.此时发现,多数学生会产生思维定式,做多这类题型的大题,更多地想从代数方向联立方程求解.因此,顺着学生思维去提出第二个问题:要解决弦长,圆心和半径懂了,关键是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而直线方程不懂,距离如何求?对此,学生会过点P去设直线方程.但此时学生又遇到第三个问题:直线方程如何设才能简化计算?在一系列师生互动提问中,发现学生是懂得考虑从代数方向去解答此题的,但由于直线方程设法原因,导致求不出结果而无法求得最终答案.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对直线方程采取设而不求的方法,并留时间让学生整理归纳.

一、代数角度

借用直线设而不求的技巧,联立方程思想,巧用韦达定理整体代入求解,并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求弦长的一半,再进一步求出弦长.

课堂互动交流中,发现学生还提出直线方程除了用普通方程去设外,还可选用参数法去设,再联立方程组求解.很多学生被启发思维后,更愿意参与思考,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习效率更高.但用此方法时,学生会对参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够,这时候,教师就该及时引导和解释,从而让学生快速掌握此方法的特别之处,并归纳整理.

二、几何角度

上述问题除了可从代数方向解决外,可否从几何方向入手解决?部分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开始我也想尝试用几何方法,但未知数设得过多,无法求解.”笔者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惑,看能否再利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去解决.引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明确解题方向.(自由归纳)

以上三种不同解法都是非常常规和需要学生去掌握的.经过笔者灌输通性通法的思想后,学生也通过归纳对比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解法.笔者通过一系列互动引导,除了帮助学生梳理解法外,还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和心理障碍,进而提升解题技巧.在总结这三种方法后,为了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教师可以巧问:“老师这里还有其他解法,你们是否愿意倾听?”这时,你的学生会因你的专业而更认可和钦佩你,这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互动技巧.抛出此问题后,让学生回忆初中已经学过的圆的割线定理,这种方法是学生不易想到的,此时,板书定理让学生尽快记起.互动交流中,学生也发现解决的方法是:寻找圆的另一条割线.(师生共同归纳)

通过一题多解的互动提问,发现数学课变得更加愉悦和轻松,学生学会了从代数角度和几何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数学的奥妙,并能掌握用数形结合思想去真正解决一道解析几何题.针对本班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笔者对自己以后的互动课堂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整改:

第一,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三阶段,应加强题型特点的归纳和梳理,通过启发、点拨,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不断增强高三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第二,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个人教学技能.在高三枯燥的教学中,可利用适当时机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去营造高三课堂互动氛围.作为一名高三教师,不单纯只是自己讲,要学会放开自己,耐心引导学生,勤于融入学生当中,在倾听过程中,学会转换角色,让课堂变得更充实.

第三,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自身的素养.敢于创新,敢于打破课堂的枯燥氛围,善于语言表达,也是作为一个高三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表现.往往教师热情和自信的教学风格更受学生欢迎,也会让师生互动变得更轻松.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自身的素养.

总之,在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道路上,探寻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数学互动课堂模式,并实现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和谐统一,是数學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和期待的方向.

(责任编辑 陈 昕)

猜你喜欢

高三数学一题多解师生互动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高三数学教学有效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第三轮复习的有效性辨析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