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思念
2020-01-15余玮
余玮
毛泽东的干女儿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是湖北京山人,北伐时期与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刘谦初在武汉相识、相恋,并初识毛泽东。1927年4月26日,刘谦初和张文秋举行了婚礼。1929年前后,刘谦初和张文秋相继被捕入狱。1930年1月,在多方营救下,张文秋作为“怀孕的嫌疑犯”获释出狱。1931年4月5日,刘谦初与邓恩铭等21人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
张文秋在上海海格路(今华山路)红十字医院生下一个女婴,取名“思齐”。接受专访时,刘思齐说:“我妈妈也记不清我是1930年出生的,还是1931年出生的;生日她也记混了,不知是4月9日还是9月4日。”
1937年9月,张文秋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经林伯渠介绍,与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二大队四队学员陈振亚结成革命伴侣,建立新的家庭。
1938年,毛泽东认刘思齐做了干女儿。
1948年,毛岸英跟随毛泽东来到西柏坡,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
这年初夏,刘思齐因事到西柏坡。“当时,少奇同志告诉我,主席的住处就在他家隔壁,并带我到了主席家……我在西柏坡住了20来天,那段时间我就住在主席家。”
其间,刘思齐再次遇见了毛岸英。接触中,彼此产生了感情。“在那段时间我们双方都是敞开心扉,相互之间谈了许多过去的经历、现在的想法等等,我们之间的这种沟通也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了爱情。这也算是缘分吧。”
相似的遭遇使得毛岸英和刘思齐在相处中产生了爱情,确立了关系,即便分开时也常有鸿雁传书,彼此倾诉心中的牵挂。
后来,刘思齐重新去读中学。这期间,毛岸英跟她一直保持通信聯系。由于当时他们谈恋爱的事在西柏坡传开了,刘思齐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思齐”改为“松林”。
甜蜜的婚姻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北京街头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时,毛岸英和刘松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喜事。
10月15日晚,中南海丰泽园,喜气盈盈。这一天,是刘松林和毛岸英大喜的日子。毛泽东欣喜地拉起刘松林的手,慈爱地说:“你今天是新娘子,成了大人,不是小孩子了。你过去是我的干女儿,现在成我的大儿媳妇,我祝愿你和岸英和和美美,共同进步……”
这场婚礼后来被称是一场最高规格、最低场面的婚礼。刘松林回忆说:“当时正好要开一个政治局常委会议,毛主席就在会议前给我们举行了婚礼,政治局常委全部参加了。但是要说场面,就办了两桌,一桌是常委和他们的夫人,还有我和毛岸英等;另外一桌就是一些小朋友。菜是湖南风味的腊肉、腊鱼、辣椒等等。”她记得,蔡畅和康克清送的是一对枕头套。
婚礼简单、朴素、大方。在刘松林印象里,“仪式比较简朴,好像是没有谁特别主持,可能是周总理讲话讲得比较多一点”。他们没有婚礼服,毛岸英穿的是在外事场合当翻译时的制服和一双半新的皮鞋,刘松林身着灯芯绒上衣、半新的裤子,穿一双新买的方口布鞋。但是,这两个从小受苦受难的孩子都很满足,因为他们毕竟有了稳定的生活,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失去最爱的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上旬,党中央决定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毛岸英主动请缨去前线,并得到了父亲的批准。对此,刘松林并不知情。
10月14日晚上9点多,毛岸英突然来找刘松林,说:“我明天将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出差。我走了,通信不方便,如果没有接到我的信,千万别着急。”刘松林问:“你到什么地方去呢?”毛岸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要到很远的地方去”。
毛岸英走后给刘松林写过一封信,“信里没提自己在哪里,信是从内部带回来的,没有邮戳。在信里,他只是再三询问我的健康情况,对我们婚后他没能与我在一起多待一些时间,没能多照顾我而满怀歉意,但年轻的我那个时候没能理解他”。很遗憾,这封珍贵的红色家书后来一次次被刘松林的泪水泡湿,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
事实上,毛泽东早已知道毛岸英牺牲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独自承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一直瞒着儿媳刘松林,以便让她安心学习。他格外疼爱刘松林,时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并经常给她写信,信都称她为“我的大女儿”。刘松林的母亲张文秋在得知女婿在朝鲜牺牲的消息后,也向女儿隐瞒了这件事情。
用四十年确定岸英牺牲地
1959年2月上旬,刘松林第一次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临行,毛泽东给她定了三个规矩:“一、经费不能让朝鲜出;二、去朝鲜不要打扰朝方,住在中国大使馆;三、不许见报。”刘松林回忆说,第一次去扫墓,一切开销都是从主席自己的稿费中出,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因为是战后,很艰难,虽然没能到岸英的牺牲地,但是能去扫墓已经非常满足了。
毛岸英烈士的墓在桧仓郡西北山坡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1955年秋初步建成时,就把毛岸英烈士的墓地由大榆洞迁来安葬于此地。白色圆形的墓前竖有墓碑,正面为“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题写的碑文。
在毛岸英的墓前,刘松林献上了写着“妻子刘思齐敬献”的花圈,以表示对丈夫的无限哀思。
2006年5月12日,朝鲜的大榆洞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这个人就是刘松林。大榆洞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是原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毛岸英牺牲的地方。这是刘松林一直魂牵梦系的地方。
在中朝双方人员的一致努力并经刘松林同意,毛岸英牺牲的大致地点被确定在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旧址前一片松林下。这片松林是朝方为纪念毛岸英特意种下的,共有12棵。站在这些高大挺拔的松树前,刘松林沉默良久……为标记并纪念毛岸英牺牲地,刘松林决定要在一棵松树下立一块小石碑。
石碑由花岗岩制成,碑高1.1米,基座高25厘米,象征着毛岸英牺牲的日期11月25日。刘松林拟就了碑文:“毛岸英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于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飞机轰炸牺牲于此处。”
落款为“刘思齐2006年5月12日”。
“岸英,这是家乡的浏阳河酒,喝了好好安息吧。”刘松林将一束鲜花献给了这块土地,将一杯家乡的醇酒缓缓地洒向了这块土地,带着自己的泪水和思念,也带着自己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