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汗”理论的临床应用

2020-01-15杨美霞潘珍珍郑红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中腠理自汗

杨美霞,潘珍珍,郑红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1 出汗的机理

汗,《说文解字》注:“身液也。”正常情况下,人体需时时有微量的汗液遍布体表,以润泽肌肤通达腠理。因此,出汗是人体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内经》认为,汗来源于饮食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经腠理发泄而为汗。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1]”《灵枢·决气》亦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2]”至于汗的形成机理则在于“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篇》)[1]。由于阴液和阳气与汗的生成密切相关,因此后人将之应用以说明汗的形成机理。如清·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所言:“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3]”所以,出汗机理在于人体阳气作用于体内的阴液,在阳气的作用下津液外泄而为汗液。鉴于天人相通的道理,《内经》也有以雨的形成来解析汗的生成,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谓:“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1]”因此,出汗有三个要素,一是作为原料的阴液,二是作为动力的阳气,三是作为通道的汗孔[4]。正如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言:“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蒸化而为汗。[5]”

2 影响生理性出汗的因素

生理性出汗是人体一种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生理功能,而出汗量则受到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2.1 气候、衣物

夏季炎热,腠理疏松,汗孔多开,汗液外泄;冬季严寒,腠理致密,汗孔多闭,汗无出路。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藏,汗大泄……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2]”同时衣物的厚薄亦影响出汗量的多少,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2]”又有“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2]。

2.2 饮食

热的或辛味的饮食物会加速人体内卫气的运行,从而影响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功能,导致腠理疏松,汗孔大开,汗液外泄。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若饮食汗出。[2]”《黄帝内经太素》亦记载:“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胃,则与汗俱出矣。 辛走卫气,即与卫气俱行,故辛入胃,即与卫气汗俱出也。[6]”

2.3 精神

情绪的变化,如惊吓、恐惧、紧张等皆会影响出汗量的多少。

2.4 运动

运动或者说劳动会加速阳气的蒸化,导致阳气独发于外,从而汗出。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云:“身形若用力汗出。[1]”《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载有“劳汗”一词。

3 汗病

汗病即病理性出汗,包括诸多病因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异常出汗(增多或减少)。临证过程中,以出汗异常增多较为常见,也称多汗病。

3.1 汗病的病因病机

3.1.1 外伤于风,营卫失和 出汗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如《景岳全书》指出:“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7]”由此可知,若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腠理开阖正常,汗出有度;若风邪外袭,卫气奋起抗邪,卫之阳浮盛于外则营卫失和,营不内藏,卫不外固,腠理开阖失司,汗出无度。正如《素问·骨空论篇》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1]”《灵枢·营卫生会》亦记载:“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2]”由此可知,外感邪气可以导致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从而出现病理性出汗。

3.1.2 气虚不固,腠理疏松 《灵枢·五变》云:“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2]”由此可以推断,此即后世所谓“自汗”,《内经》则称此为“魄汗”“白汗”等。此证多因卫气虚衰不能固表,致使腠理疏松,汗孔开阖无度,营阴失固,汗液外泄,此即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1]。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则将其病机概括为“卫气不共营气谐和”。如第53条所言:“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8]”由此可知,此证亦是因营卫失和导致的病理性出汗,不同于前者则在于此证乃因内伤所致。

3.1.3 热邪薰蒸,迫津外泄 《内经》将热邪熏蒸、迫津外泄所致的汗病称为炅汗、大汗。如《素问·举痛论篇》云:“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1]。同时也另有诸多章节提及暑热邪气侵犯导致炅汗的现象,如“因于暑,汗”(《素问·生气通天论篇》)[1];“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素问·疟论篇》)[1];“其有热则汗出”(《灵枢·贼风》)[2]。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升易散,热蒸外越,则腠理开而多汗。除此之外,脏腑阳热内盛亦可引起炅汗。如《素问·刺热篇》所言:“肺热病者……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1]”由此可知,此证乃因热邪熏蒸于表,从而使津液通过腠理外泄而为汗。

3.1.4 五脏受伤,阳虚失固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1],说明大惊则心精夺失,神无所归,液失收摄而为心汗;久行伤骨,肾气亦伤,肾惫骨虚,气外泄则为肾汗。《素问·水热穴论篇》亦言:“勇而劳甚则肾汗出”[1];疾走伤筋,恐惧伤魂,肝伤液泄则为肝汗;劳力过度,伤肉损脾,脾虚液泄则为脾汗。

3.2 汗病的分类

炅汗:由阳热大甚所致,可由暑邪侵犯或脏腑阳热内盛引起,因汗甚多又称大汗。

魄汗:由气虚不固、表卫失司所致的自汗,又称白汗,以时时汗出、动作益甚为特点。

漏泄(漏风):体内有热兼外受风邪,或酒食后感受风邪、营卫失和、腠理开泄所致的多汗症,以汗出如漏为特征。正如《素问·风论篇》云:“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素问·风论篇》则言:“饮酒中风,则为漏风。[1]”

偏风:风邪偏中一侧腧穴而见半身或局部汗出者,如伴有半身不用者为偏枯。如《素问·风论篇》所言:“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1]”

寝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又称盗汗,多为肾气不固,封藏无权所致,与后世阴虚盗汗不同。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1]”张景岳亦言:“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7]”

3.3 汗病的调治

基于出汗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故汗病的调治总以调和阴阳为法则,具体而言,则应根据其病证分类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

3.3.1 炅汗 因暑邪所致者,宜泻热清暑、益气生津,可用清暑益气汤。方中西瓜翠衣、荷梗清热祛暑;暑易耗气伤阴,故以西洋参、粳米、甘草益气,麦冬、石斛、知母养阴;暑气通心,则以黄连泻心经之热;竹叶清热利水,暑热自小便而去,使邪有出路。用法上则可宗《中医历代方论选》:“方中黄连苦寒,有化燥伤津之嫌,用量宜小,余则酌情使用。[9]”同时临证过程中亦应谨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的禁忌,不可用收敛止汗之法。

因里热蒸迫者,宜清泻里热、益气生津,可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外解肌腑之热,内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则生津止渴;知母苦寒质润,苦寒则泻火,质润则滋燥,本方用之使肺胃气分之热得清而阴液暗长;粳米、甘草和胃护津,既防寒凉伤中,又能使药气留连于胃,更好地发挥作用。

若因阳明实热之大便秘结潮热汗出,脉沉实者则宜通下阳明攻下热结,用调胃承气汤或大承气汤。方中大黄走下焦血分,攻积推陈,荡涤邪热;芒硝咸寒润下,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苦降,破上、中二焦之气,以承顺之,为硝、黄之先导”(《成方便读》)[10]。

3.3.2 魄汗 多属肺卫气虚、腠理不固,宜益气固表止汗,可用玉屏风散。方中黄芪擅补脾肺之气,白术则为益气健脾之要药,两药相合使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气足则表固卫实;佐以少量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与黄芪相伍则固表不留邪,祛邪不伤正。诚如《成方便读》所言:“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10]”自汗不止者,可兼以收涩敛汗,药选麻黄根、浮小麦等。鉴于麻黄根与麻黄同出一物,正所谓“效如影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如此”(《本草纲目》)[11],故偏气阳虚者以麻黄根为主。而浮小麦为小麦之中干瘪者,质轻可浮于水上,亦有滋心阴除虚烦的作用,故偏阴虚者以浮小麦为主[12]。

3.3.3 漏泄 多为外受风邪、腠理不固、营卫失和,宜疏风固表、调和营卫,可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或黄芪建中汤,也可用黄芪六一汤(黄芪、甘草)合玉屏风散。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桂枝汤配合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则能疏风固表、调和营卫。黄芪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黄芪而成,通过适当加减,亦能达到疏风固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如酒食后湿热明显,也可用三仁汤合玉屏风散。长期饮酒,易酿生湿热,故以三仁汤清利湿热,方中杏仁开上,白蔻仁畅中,薏苡仁渗下,三仁分入三焦,使气机宣畅,湿祛热清;滑石、通草、竹叶清利湿热,使湿有出路;半夏、厚朴苦温除湿。同时配合玉屏风散疏风固表,两者相合湿热得清,风邪得散,内外之邪皆得药而解。如风邪甚则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风邪甚者,营卫失和加重,汗出益甚,故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龙骨、牡蛎2味具有收涩敛汗作用的中药,从而达到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固表止汗的目的。

3.3.4 偏风 多为风中身半,气血阻塞不能周流全身,致半身营卫失和,宜疏风通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如伴见半身不遂则为偏枯,治以畅通气血、固表止汗,方选补阳还五汤合玉屏风散。补阳还五汤由补气药和活血祛瘀药配伍而成,方中以大剂量的黄芪为君药,旨在补气而行血通络;同时亦配伍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诸多活血祛瘀药,虽然用量皆小,然不碍其活血通络之功。又“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1],故在此基础上再配合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止汗,从而杜绝偏风恶化为偏枯的可能性,两方相合共奏畅通气血、固表止汗之功,气足、络通、汗止偏枯乃愈。

3.3.5 寝汗 睡中汗出多为肾气或肾阳虚衰,阳虚者宜张景岳参苓散、独参汤,或参附汤、大建中汤;气虚火衰宜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参苓散由医圣张仲景所创,药用人参、白茯苓、酸枣仁。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茯苓健脾益气,酸枣仁兼具安神和敛汗之功,全方共奏益气止汗兼安神之功,主治睡中汗出。六味回阳饮亦出自《景岳全书》,药用“中药四雄”中之人参、熟地、附子,再配以干姜、甘草、当归。方中人参、附子、干姜大补元气、温肾壮阳、养肾阳之虚;熟地滋阴补肾,当归养血和血,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肾壮阳之功,使阳虚得养、汗出得止。

临床上,若寐中通身出汗如浴、醒来方止属阴虚盗汗,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用当归六黄汤。寐而目闭则卫阳行于阴分,若此时伴见阴虚,则行于阴分之卫阳与阴虚所致之虚火狼狈为奸,必将蒸腾体内津液,若又有卫阳虚衰则卫外不固,腠理开阖失司终成盗汗;寤而目开则行于阴分之卫阳复散于表,遂汗出得止。故方中以当归、生地、熟地滋阴,黄连、黄芩、黄柏清热,同时配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如此阴虚得养、虚火得清、汗出得止,此病乃愈。

3.4 治疗汗证的注意事项

《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2]”临床上,汗病的证治,出汗多者不可再耗其血,否则加重津液损伤,终致汗源乏竭而出现变证;耗血多者不可再发其汗,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亡血家、疮家、衄家、淋家”等不可发汗的治疗原则。同时,基于血汗同源的理论,若瘀血阻脉、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不循常道,则外泄而为汗。此时应以活血祛瘀止汗为法,诚如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所云:“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13]”故临证过程中当权衡其变,据证治之,不可拘泥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

《内经》中“汗”相关理论散见于诸多篇章之中,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出汗的生理、病因病机、分类、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一直以来成为汗病诊治的理论渊薮,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

猜你喜欢

方中腠理自汗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冬季瘙痒煎地黄白芍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小儿遗尿用鸡肠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五味子酒助眠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