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
2020-01-15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9月1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行业设计下乡的组织形式;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计院将设计下乡工作纳入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应支持师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下乡服务;各高等学校的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应将设计下乡作为实践教学内容。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风景园林学科积极开展设计下乡的实践教学,并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加以实施。
一、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基于项目的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围绕该项目的设立、建设与发展,通过选择、利用和优化学习资源,在设计实践中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项目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项目载体中的主动性,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完成设计任务,使学生构建起开放性的知识架构,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实操能力。相较于城市项目,乡村建设项目的设计实践需要学生具备自然审美的天性、生态审美的观念以及扎实的生态学知识。
(一)乡村建设项目的选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在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的选题应源于真实的生活环境,每个项目都要有特定的主题和目标,学生围绕项目主题开展设计研究和实践。乡村建设项目的选题来源于乡村实际生活,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课程实践教学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尤其是与乡村环境相关联的生态学、设计学等,具有多学科知识体系再构的特点。
(二)课程实践教学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
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一般是以团队为组织单元开展设计实践教学。团队成员包括专业教师、学生以及与乡村建设相关的工作人员等。团队通过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提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并培养起团队协作的意识。
(三)课程实践教学设置成果展示环节
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结束后,会产生一个或一系列成果,也可称之为作品。成果应依据项目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同时还要满足乡村地域发展的需求。
二、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
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通常以理论为先导、项目为核心、实践为重点,在设立和完成项目的一系列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践两个阶段。
(一)以理论为先导
在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课程实践教学中,理论讲授主要是对乡村建设项目进行场地、立意概念、设计结构、园林元素等知识点的讲解,通过梳理知识体系和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迅速获得对乡村景观和园林设计的整体认知。该阶段的教学强调以课程为中心,强化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的驱动性。
(二)以项目为核心
设计实践主要包括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场地踏勘、绘图制图、模型研究、实际营建等操作训练,重点在于通过设计实践让学生建立完善的设计思维,掌握规范的设计技能。在设计实践中,教师模拟的是项目总负责人的角色,为便于对比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团队,各团队共同选用一个项目。
(三)以实践为重点
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设计实践可分为项目立项与团队建设、制定任务计划、开展项目设计、形成项目成果、进行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汇报5个阶段。
1.项目立项与团队建设
项目立项需选择具有乡村建设特点并有待实施的项目作为选题,应涵盖完善的风景园林设计知识体系。虽然每学期的项目都不一样,但都需要具备教学的后期延展性,以便于开展寒暑假的现场营建教学。
一个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班的学生人数通常为30~40人左右,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教师应根据项目知识点的细化程度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组织学生自愿组合成5~10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人数控制在3~6人左右。团队队长由组员推选产生,队长除完成本职的设计任务外,还需要负责任务分配、时间控制以及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协作等管理工作。
2.制定任务计划
合理的任务计划是项目实施的纲领,一个合理且详尽的任务计划应包括项目目标、工作分解、人员安排、时间进度等内容。
3.开展项目设计
结合乡村建设项目的特点,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可细化为“场地、立意、结构、元素、营建”5个节点,节点的设置可依据项目进度灵活调整,每一节点的练习持续1~2周。“场地、立意、结构、元素”这4个节点的训练需持续一学期,“营建”节点可利用寒暑假在建造现场完成。实践教学中的每一节点完成后都需要在班级范围内进行组间交流和讨论,促使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更加完善。
4.形成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是指在项目设计结束后对项目建设的整体过程进行系统整合。指导教师对各团队完成的工作结果进行全面检查、校核,辅导各组整理和撰写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文档,准备项目成果的汇报材料。
5.进行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汇报
在此阶段,每位学生要根据在团队内分配的具体工作撰写个人工作报告,在个人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团队的项目总结报告,最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各团队的项目总结汇报。指导教师和其他团队成员对个人工作报告和团队项目总结报告进行提问,各团队根据意见进行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最终的项目成果报告。
三、基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在场地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自然生态审美观
场地分析是风景园林设计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建设项目所面对的场地通常存在着各种人居环境问题和特有的乡村问题。因此,在进行乡村建设项目场地分析时,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认知,其次是对场地进行评估和判定。
1.自然生态审美观的内涵
人们对自然生态美固有的态度是关注“形式”而非“存在”。英国美学家布德[1]曾指出,在欣赏自然环境的时候,如若从“形式”的审美角度出发,就没有人会欣赏到整个自然环境,而是多关注于自然中的那些细小物体,如一棵树等,由此认为自然物件是形式的、框架的。他把这种自然环境审美中注重形式的认知方式称为环境形式主义。城市景观多是孤立且形式的,而乡村风景却是连续且存在的。康德[2]在谈论自然美的时候说:“自然的存在是愉快的,这种愉快无关实际利益,而是人的善良和道德。”如果人们热爱自然,能够秉持生态的理念去关注和欣赏自然,那么就不能只注重自然的“形式”而忽略自然的“存在”。
在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生态审美,要实现从关注自然的“形式”到理解自然的“存在”这一认知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需要在传统的场地分析教学中加入对自然审美认知的解读,让学生在做具体设计之前就意识到只有专注自然的“存在”才能实现对自然的生态审美。
教师可以将海德格尔现象学[3]中的存在论作为启发学生转变对自然认知的途径。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存在论所指的“自然”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自然物”,而是“自然”即“生命”,把“自然”理解为生命、存在和整体的认知,可以扭转学生固有的视野中的自然观。如果以“存在”的审美方式去审视大自然中细小的物体如一棵树,那么它不再是独立的自然物,而是一个存在者的整体,每一片叶脉都具有生命的活力,每一棵树都有着时间和历史的概念。学生具备了自然生态审美观,就会摒弃单纯的“形式”审美,才能更好地完成乡村建设项目的设计实践。
2.基于自然生态审美观开展有关乡村建设项目的场地分析教学
笔者以“川西林盘营造智慧的生态修复与更新”为案例,探讨如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构建学生的自然生态审美观。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特有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林盘一般是由中心的宅院、包围宅院的林园、环绕林园的水渠和最外围的耕地组成。在进行场地分析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固有的对自然形式的认知方式促使他们只关注于林盘的圆形的圈层形式,认为林盘的生态智慧即是创造了一种“宅—林—水—田”的圈层营造结构。随着场地分析教学的开展,在引导学生熟知川西林盘的形成原因和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后,学生逐渐意识到林盘是源于西南地区扇形冲击平原的典型生活形态,是生活方式与营造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结果,林盘不是孤立的圆形的圈层形式,而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和川西民风民俗的体现。在建立起自然的生态审美价值观后,学生从时间和思想意识两个角度重新对林盘进行了场地分析。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川西林盘是数百年农耕文化道法自然的一种存在;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思考,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的一种存在,这些“存在”是超越形式的营造智慧。生态审美观的建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真正含义,为“场地、立意、结构、元素、营建”等设计节点的训练确立了正确的自然哲学观。
(二)在设计立意阶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角色认知的转换
1.自我角色认知的转换
观光者看待自然是站在外部观察,不是走入自然的体验,这种审美行为通常服从视觉的优先权。栖居者与观光者的区别在于栖居者不会把自然当做风景来欣赏,而是作为家园来品味和体验。海德格尔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观察过景观,而是经历着它的瞬息万变,昼夜交替和寒暑往来。”[4]栖居者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只有当人们进入自然又超越对自然的功利需求时,对自然的体验才能发生。学生只有完成从观光者到栖居者的自我角色的认知转变,才能走进自然,从内心体味自然的生态美。
2.以栖居者的角度开展有关乡村建设项目的立意提炼教学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立意提炼能够折射出设计师对于自我角色的认知方式。乡村环境与国土地貌和人们的栖居方式密切相关,复杂多变的乡村风景和原汁原味的村居风情挑战着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自我角色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入乡村风景与村居风情的讲述。只有深刻了解乡村特有的自然栖居的特点,才能引导学生设计出适合乡村风情的作品。
笔者以“贵阳花溪天河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说明自我角色认知的转变在乡村建设项目立意提炼过程中的重要性。贵阳花溪天河潭景观地处西南,具有典型的云贵高原乡村特点,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赋予了乡村灵秀的自然气质。选此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是希望学生通过设计训练能够充分了解西南乡村独特的风貌并掌握此类型乡村建设的设计方法。在贵阳花溪天河潭景观项目进行到提炼设计立意节点时,部分设计团队试图以城市公园的立意角度重新诠释贵阳花溪天河潭的自然风景,因此出现了将自然瀑布改造成为适合拍照的景观、将原始山野改造成公园花海等设计方案,这些设计立意的形成正是因为学生以观光者的角色进行设计所引发的。基于此,笔者在提炼设计立意教学中,将西南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农耕风貌作为项目的立意重点,目的是让学生从观光者转变为生长于西南高原乡村的栖居者,将本土本源的生活方式融入学生的内心。经过自我角色认知的转变,团队成员对于乡村风景有了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因此将瀑布原位修复,保留喀斯特地貌的原始风貌,取消公园花海的立意,并将其修正为山野风貌的再现。契合乡村特点的立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同时也能诠释出扎根于本土的乡村风情。
(三)在构建设计元素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以自然为家园的意识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元素就是构建自然的要素,山、水、树、木、石皆源自于自然。学生对传统设计元素的认知通常以具体的自然物作为固化目标,但是自然不是单一的自然物,也不是自然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树立以自然为家园的意识不仅是当代美学思想,也是我国自古以来延续至今的自然宇宙观。
1.以自然为家园的内涵
生态的本意即为栖居地或是家园,人与自然最初的关系是人作为一个自然物存在于自然的在世关系。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在家里的、在世界里的自我[5]”。所以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设计元素与城市环境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等设计元素不同,乡村的山水天生具备自然意境,乡村的花草树木更是充盈着自然的灵气。所以设计者只有改变对自然的认知态度,以自然为家园,才能领悟乡村的天地风貌和神韵。
2.基于以自然为家园的理念开展有关乡村建设项目的设计元素构建教学
设计元素的构建教学可以从“显示”和“聚集”两方面开展。“显示”是指明显表示出存在于自然的自然物;“聚集”是在显示基础上的对万物之间亲密关系的深刻体会,也就是自然物之间复杂的连接方式即自然工法。
笔者再以“贵阳花溪天河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阐述以自然为家园的设计元素的构建途径。由于天河潭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使乡村充满了灵秀的自然气质。因此在设计训练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知喀斯特地貌的自然要素,其次才能学习掌握西南山区的传统营建工法。各学生团队首先要完成对乡村设计元素的“显示”工作,即系统整理以天河潭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喀斯特地貌所独具的植被种类、乡土材料等。西南山区的植被种类和乡土材料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学生完成乡村设计元素的“显示”工作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即依据所学的园林树木学、种植设计、园林工程等基础知识,分类整理出适应天河潭地区的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等植被类型与种类以及西南山区常见的页岩、板岩、河石、瓦砾、竹木等土建材料。在学生了解掌握乡村设计元素之后,需要进一步完成对元素的“聚集”工作,即挖掘传统工艺方法、总结人文情感、了解自然智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搭建起乡村设计元素的构建体系,并结合寒暑假的营建训练以栖居者的角色在自然中建造自己的家园。通过“显示”和“聚集”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以自然为家园的意识逐步融入设计活动中。
四、基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践教学具有场景真实、教学内容丰富、学习途经多样的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案例的生活原貌[6],从而激发学习动力[7]。尤其是在设计下乡背景下,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践教学更加发挥出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学生面对真实而具体的工程问题,能够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
与传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相比,随着乡村建设项目的发生发展,学生需要不断地发现、解决和总结问题,学生在教学中提问的次数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课下的延展阅读和自我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涉及到的问题是大是小,都隶属于风景园林设计的知识体系,且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既包含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又不局限于某个理论或某个技能,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都具有推进作用。
(二)促进学生明确专业追求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乡村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设计者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项目管理能力及有效的沟通能力。通过教学反馈,基于乡村建设项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不仅完善了学生对于风景园林的知识储备,而且在认知自然、认知自我和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学生不仅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专业的追求、掌握了专业设计技能,而且能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投入到国家战略之中,同时也培养了项目团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