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0-01-15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心理统计”是心理学方法课的基础,是其他方法课程的“启蒙课”,心理统计是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在“心理统计”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即掌握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心理测量的量表编制、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某种具体方法(比如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测量法和实验法)的应用均需要使用到心理统计的知识。可以说,“心理统计”课程是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开端,而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知识又是学生完成各级各类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科研工作的工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心理统计”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统计”课程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一、“心理统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心理统计”课程内容包括统计图表、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和相关分析等描述性统计知识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推论性统计知识。多数高校该课程的课时在80学时左右,占方法类课程学时的1/3左右,而方法类课程的学时要占到心理学整体课程学时的1/5左右。“心理统计”课程对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归纳推理和运算能力的要求,被认为是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难点课程,算是“硬骨头”。同时,国内有不少心理统计的相关教材,也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注重理论知识和原理的说明,缺少生动的案例,与社会实践结合较少。在物质和信息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很难持续专注于某事物。在这种大形势下,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动机和耐受力极大地被削弱,尤其看不到该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刚接触心理学内容的低年级本科生而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喜欢的、容易操作的、学生们相对熟悉的一种方法。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及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让“心理统计”课程缺乏吸引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出现“人在心不在”的现象。
(三)传统的课堂讲授环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教学参与度低
传统的“心理统计”课程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清楚学习这么“复杂烧脑”的内容如何落地运用。其实,有相关经验的学生都知道,“心理统计”课程内容为其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对统计原理的讲解和分析,却忽略了知识在研究中的应用,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脱节,其结果就是学生参与度低,不能充分意识到“心理统计”课程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存在突击备考现象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绝大部分成绩。“心理统计”课程内容多、课时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兴趣起伏大。如果仅仅以一次单一的笔试就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其代表性和有效性都存在问题,而且也不能提醒学生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过程性考试和检查则有利于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状态和积极性,是传统考核方式所欠缺的,因此“心理统计”课程应重视过程考核。
二、“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的科技活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
关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问题,笔者建议在“心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研究成果,建立课程的成果导向机制[6]。具体做法是将“心理统计”课程与本科生科研训练结合起来,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应进行前沿知识的讲座,成立以教师为核心的科研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参与、了解、掌握高级统计方法,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小组、梁希杯、挑战杯等以应用为主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进一步来说,可以与暑假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配合起来,将“心理统计”课程的相关知识运用于论文写作,让本科生也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另外,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解决具体的研究问题调整、修正该课程内容,使学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方法的实际用途。到目前为止,笔者已经连续4年作为导师指导科研兴趣小组,还同时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让学生使用在“心理统计”课程上学习到的各种统计方法解决相关的研究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二)建立分专题教学、各专题讲授教师联合备课的制度
针对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的问题,笔者建议建立联合备课、分块专题教学的制度,解决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的问题。一般,传统的“心理统计”课程是以某一个主讲教师的讲解为主,好处是逻辑严密、授课风格稳定;劣势是学生总是面对同一位教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厌学情绪。另外,教师并非完全擅长“心理统计”课程的每个章节的内容。因此,建立“心理统计”课程的联合备课、分块专题教学制度势在必行[2]。有的教师擅长描述统计和统计图表的内容,可进行描述统计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擅长实验设计,可进行与实验设计密切相关的差异检验和方差分析内容的授课;还有的教师发表了不少科研论文,可为学生开设拓展性知识内容的讲座。该制度的目的是让教师各施所长、深入浅出地授课,让学生对课程保持新鲜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分块专题教学并非是教师讲自己熟悉的领域,各自为战,而是需要多人联合备课,打通教学的各个环节。“心理统计”课程知识点前后关联性强、环环相扣,需教师在一起联合备课,知己知彼,相互补足,增强课程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正所谓“三人计长”,教师还可以对同事备课、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提升授课质量。考虑到各位教师的专长,“心理统计”课程选择了3位教师联合备课、分块专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位教师讲授描述统计内容,一位教师负责推论统计内容,另一位则主讲延伸的实验设计,而主讲实验设计的教师恰好是“实验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他能够把该部分内容与之后的“实验心理学”课程内容做一个良好的衔接,使学生今后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三)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针对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足的问题,笔者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予以调整。传统“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案例多以计算题目为主,缺少科研和实际生活的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统计方法,在“心理统计”课程教学过程,笔者适当增加了与科研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3-4]。“心理统计”课程的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课前设计,提出明确而特定的研究问题,指导学生提前了解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反复的互动讨论和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针对样本代表性和抽样方法,笔者可提供以下的案例。
美国《文学文摘》杂志连续几次成功地预测了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它采用的方法创新点在于将局部性民意测验推广到全国范围,其抽样调查的样本框来源于电话号码簿和汽车登记记录。但是,在1936年时,《文学文摘》却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当时《文学文摘》共发出2 000多万张选票,收回237万张选票,并且根据统计结果宣布兰登将击败罗斯福。但投票结果是,罗斯福以2 775万票赢得了46个州,比对手兰登多1 107万张选票,选举人票是523票对8票。这次预测的失败也使《文学文摘》的信誉一落千丈,不久后便被停刊了。请同学们分析原因是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个刊物的负责人会怎么做?
针对这个案例,首先学生需要发现该案例涉及抽样中的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其次学生需要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抽样偏差和样本代表性的含义,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样本与样本之间的区别,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区别)和如何保证样本代表性(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等方法的利弊以及样本回收率有效性的问题);最后讨论如何在这个案例中获得好的样本代表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四)实施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为解决“心理统计”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笔者建议引入过程和实践性考核方式,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而言,课程考核较多采取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心理统计”课程的内容较多,持续时间长,采用传统考核方式有些不合时宜。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统计”课程分2学期,分别是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笔者对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采用考勤(5%)+课堂练习(5%)+平时作业(20%)+中期考试(30%)+期末考试(40%)的方式进行考核。为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只考察中期之后的内容,不再重复考察前面的内容。对第二学期的上机部分内容,笔者采取考勤(5%)+课堂练习(5%)+平时作业(50%)+期末机试(40%)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4]。
三、“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有机融合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长远目标
实施案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有效融合了“心理统计”课程的基本目标和长期目标。案例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如何理解课堂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较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让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的短期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素养。在教学评价中,有79.73%的学生非常赞同“通过课程学习,我理解并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有收获”这个选项。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实施联合备课、分块教学的教学制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该制度利用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法[4]和去习惯化的原理,让学生保持对理论课程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最近一次的“心理统计”课程教学评价中,有75.27%的学生非常赞同“这门课程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观点。
(三)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成果导向机制将课堂教学活动直接指向科研实践,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带着研究问题学习和实践,达到了让“全部学生吃得饱,精英学生吃的好”的目的。
笔者连续7年指导了国家级或北京市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所指导的学生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和“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这是截至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的最高荣誉。笔者也获得了“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时,所指导的学生也2次获得校内“梁希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四)有效引导学生科学分配学习精力和时间
在“心理统计”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较为均衡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新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练习、平时作业、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查形式[7],基本杜绝了学生“平时不用听讲,期末突击复习”的现象,让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更注重教学的过程,而非教学的结果。在课堂调查中,有约80%的学生认为“心理统计”课程虽然复杂,但是难度并不大,而且将知识分散到了平时和中期,不会对期末学习产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