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
2020-01-15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210037)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林业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赋予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中新的地位、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林业高校加快内涵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1-2]。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在浙江安吉余村召开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安吉,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此次研讨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新农科的发展路径与初步架构等重大课题被正式提出,并达成初步共识。
作为新农科的重要组成,新林科建设的愿景目标是: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方向,对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新农科建设的总体部署,更新理念,对接需求,布局新林科,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高等林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整体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3]。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明确提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4]。新时代赋予了广大农林院校新使命,也为农林院校扎根行业、不忘初心、久久为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理论遵循。
一、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建设对高等农林院校新农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历史命题,更是每个行业在新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局。
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高等林业院校能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等方面有所作为并发挥更大作用,是检验和衡量新时代高等林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进入新时代,国家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的布局对一流专业和一流人才培养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尤其是国家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重视,给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高等林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5]。
(一)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第一大农业产出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已经蓄势待发。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上的第一产业概念,而是包含第一、二、三产的“三产融合”产业。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高等农林教育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呈现新的格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创制生物农业新品种,开发动植物营养和绿色植保新产品,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育种企业,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途径、新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转型、高科技农业的应用和普及,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林业发展健康运行,这些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无不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在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当前国内农林行业及相关业态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农林新兴产业对中高端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化,转变以往的专业设置模式,推进契合现代农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农科建设。
(二)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技术变革对高等农林院校的一流专业知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无论是新的科技革命还是我国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都将使“三农”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农科的学科体系也必须进行解构和重构[6]。高等农林院校原有的农科、林科知识体系涵盖范围过于狭窄,已不适应当下及未来生态环境建设和“三农”发展的需求,所以急需把生物技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森林康养、农村现代化治理等方面的知识纳入“新农科”专业建设的知识体系范畴,重新建构“新农科”的专业知识体系,以便与现实的“三农”问题以及森林培育、森林休闲旅游、森林生物制药和保健品生产、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呼应和匹配。
新农科(林科)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使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农科(林科),其知识体系的构成、重组和再造都必须突破现有的农科、林科的视野和界域,必须重视理、工、管理、经济、人文等学科知识对传统农科、林科的介入渗透,从而使新农科(林科)能够在科学处理涉农、涉林技术问题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同时,推进传统农科向新农科转变还要立足于长远和未来,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更大的学科空间、专业空间、问题空间、社会空间探索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拓展知识生产体系范式和人才培养范式。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既要做好“顶天”大文章,“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加快产出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7],提升传统农林学科的内涵,建设跨界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又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高等农林院校的“立地”模式,造就“把握学理、亲近业界、直面问题、满足需求”的涉农涉林创新型人才。
(三)当前农林教育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破解对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在一流本科建设教育论坛上提出,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同时,针对我国传统农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封闭性和滞后性而难以满足当前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技术型农林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等问题,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的步伐,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三农”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一是利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提升或改造传统农林专业。二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设立“双师型”教师岗位,探索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四是鼓励学生参与农林科技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六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高等林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业教育诞生至今,专业设置和专业划分呈现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体现了人类对林业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同时,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占地广、涉及面宽、各种效益与社会紧密相联,所以多学科相互渗透、多方面共同参与解决林业问题已是大势所趋。
林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林业院校传统的骨干专业和特色所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立足我国国情,面向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林木种质创新、林业工程建设等领域,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森林生态、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园林、园艺、材料学、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重点掌握与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国家和地方输送高素质林业科技专门人才。
近年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才市场的发展需要,林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总体来说,林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仍停留在局部范围,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过多地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重视不够等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纵向发展方面的问题
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积淀,目前已具规模,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为国家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长期以来过度强调人才培养的专才化,而忽视了学生的通才化发展;过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在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8]。
首先,尽管经历了几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但是林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等传统林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专业性有余而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同时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等涉林工科类专业的培养体系对“绿色教育”内涵的体现也不充分。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程质量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有的高等林业院校林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多年来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仍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
最后,虽然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地改进,但对特色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效开展特色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不多。这些都是高等林业院校专业建设急待研究和破解的问题。
(二)横向比较方面的问题
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专业建设理念方面,一些学校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足,在实践中缺乏明确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清晰的思路。例如,不少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突击,轻规划;重申报,轻建设;重设置,轻调整;重数量,轻质量。再如,一些老化专业未能及时更新,也未能及时淘汰;一些新增专业缺乏充分的论证,从而导致仓促上马的新专业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基础条件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其次,在专业整体布局方面,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相互依托和支撑不够,办学资源相对分散;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不够明显,专业内涵建设思路不够清晰;未能形成专业群建设等。
此外,还存在个性化教育制度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而且不少学校还存在把专业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专业教学检查上的问题[9]。
三、新农科建设视域下南京林业大学专业结构优化的实践探索
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牢固基础和有效平台,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石,并从根本上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10]。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林科特色,在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
南京林业大学林科特色鲜明,有着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学校前身是中央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曾是国家林业部3所重点高等林业院校之一。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林学专业创立于20世纪初,是江苏省唯一的林学本科专业,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2012年以林学为主干专业的“林学类”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林科人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3个涉林学科被评为A,其中林业工程学科和林学学科被评为A+。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学校专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以林科为特色、工科为主体、多学科门类协同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为充分发挥南林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省域及地方的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当前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发挥林学等涉林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其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转化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优势,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和“绿色江苏”建设的新期待,更是南林人回望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出发的重要使命。
(二)推进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路
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导向的专业建设价值取向,高校的专业建设越来越需要与国家战略对接,与行业发展趋势契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林业作为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国家对林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南京林业大学瞄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常态,围绕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专业结构优化的新格局是稳定传统林业和涉林专业,根据办学定位适度增加市场前景好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专业,压缩市场需求萎缩、存在师资缺口、教学条件薄弱、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撑不足的专业。
2018年,学校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启动和开展了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学校在对前期采集的专业质量综合评估数据进行多维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南京林业大学专业结构优化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专业结构优化的工作思路:按照“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以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健全以“林”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同时,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实施本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打破固有的学科边界、专业壁垒,进一步完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学校整体的专业建设水平。
(三)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索
南京林业大学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统筹推进本科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力争建成以“林”为特色的结构合理、均衡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
一是调整或淘汰不能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办学理念滞后、专业特色不鲜明、专业建设水平较低的专业,为学校发展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提供充足的空间。首先,学校选取招生、就业、专业转入转出、专业实力、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度等5个一级指标构建了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多参数的专业质量综合评估模型,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科学评价基础。然后,学校根据评估体系中各分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各专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并结合同行专家评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一次性停招了8个专业、调整了2个专业的院系归属,进一步理顺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支撑关系。
二是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学校按照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标准,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
三是推进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专业以及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新专业的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布局和正在积极申报家具设计与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慧林业等新专业。
四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从而解决区域林业共性的关键问题,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