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虚生风病机理论探讨*

2020-01-15吕翠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筋脉肝气气虚

李 明,吕翠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

风气内动即“内风”,指机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或筋脉失养而形成的具有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动摇”特征的一类病理状态。风气内动与肝、心、脾等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有关,其中与肝关系最为密切,所以风气内动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1]。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现代亦有学者提出“瘀血生风”“痰浊生风”。通观前人论述及临床经验发现,“气虚生风”也广泛存在,兹就气虚生风探讨如下。

1 气虚生风提出的依据

叶天士的学生华岫云总结其老师经验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后世医家多从阳气有余的角度展开论述,“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理论即为代表,然而重读《临证指南医案》,其中内风的原因不单为阳气亢逆为害,还有气虚、气血皆虚等,典型记述如:“男子右属气虚,麻木一年,入春口眼歪斜,乃虚风内动”“凡中风症有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气虚。[2]”所以在理解“阳气之变动”时,应将“气虚”考虑在内,内风的产生也与气虚相关。现代临床在进行中风病辨证治疗时,多选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进行加减,其中“四两黄芪”发挥的作用可作为气虚生风的佐证。眩晕、麻木是内风证的典型外在表现,“无虚不作眩”“气足无顽麻”,因此虚是导致眩晕与麻木的重要因素。临床许多患者平素见神疲乏力、失眠纳差、面色苍白等症状,因劳累而出现眩晕、麻木甚至突然昏仆倒地,常规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疗效不佳,转而采用益气之法而愈。从西医角度而言,这些病人多有贫血、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营养状态差等基础病,因劳累诱发眩晕等症状,采用扩血管药物不效,改用补液扩容治疗后改善显著。此类病证用经典的内风病因病机理论得不到很好阐释,因此本文尝试提出“气虚生风”的观点。

2 气虚生风的基本观点

2.1 气虚生风的概念

气虚生风即肝气不足而导致的内风。具体而言,凡是肝气亏虚,生机减退,痰浊瘀血内生,筋脉失养,而出现动摇、眩晕、震颤、抽搐等为主,兼见神疲乏力等气虚症状者均可称为气虚生风。

2.2 气虚生风的生理基础

气虚生风的病因在于肝气不足。对于肝之生理,多数医家习惯于将其理解为有余之脏,较少探讨肝气亏虚。对于肝阳化风理论多数是基于“肝主升发”立论,甚至有将“肝常有余”归属于病理状态。但仔细研读《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发现,古人首先提出的是“肝主生”的观点,“生”与“升”一字之差,含义相去甚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3]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进而在《素问·刺禁论篇》中直言“肝生于左”。古人在认识人体生理功能时,法天则地,认为肝脏的生理特性是“生”,犹如草木生出土上,展现的是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生”既有从无到有的变化,亦包含从小到大、从下到上的变化趋势。而后人则多言“肝主升发”,强调的是向上的运动趋向,更多局限于气机层面。

后世医家将儿童时期比喻为春生之令,提出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万氏家藏育婴秘诀》[4]云:“肝属木,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后世许多医家将“肝常有余”理解为病理特点,应当是从“肝主升发”的角度来看待的。

所以肝主生,其起始义当取象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肝主宰生机,调控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当细胞凋亡或死亡后,新生细胞能及时补充并恢复原有的机能。儿童肝气有余,损伤后可以快速康复,老年人肝气亏虚,损伤后功能恢复较慢。本始含义随着后人的诠释逐渐向外扩展为“肝主升发”,而“生机”的含义则逐渐被忽视。

肝在体合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3]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震颤、麻木、抽搐、眨眼、嘟嘴等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病位多在筋脉。现代医家多认为,肝阴或肝血不足是筋脉失养的主要原因。但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脉正常功能的发挥亦需要气的温煦濡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5]中曰:“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肝气亏虚则会出现筋脉失养的临床表现,故《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基于以上考虑,主张筋脉正常功能的发挥不单需要有形之血或津液的滋润濡养,同样也需要气的温煦,肝气亏虚时多出现麻木、震颤等虚证表现,肝气亢逆时多出现抽搐、强直等实证表现。

2.3 气虚生风的病理特点

气虚生风多见于老年人。基于“肝主生发”的观点认为,气虚生风多见于老年时期。《灵枢·天年》[6]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文中详细描述了人体衰老过程中五脏功能衰退的时间顺序。人的衰老是从50岁开始,机体功能开始减退的标志是“肝气始衰”,生机逐渐减退,各个脏腑的功能渐渐减弱,因而机体的自我恢复与调节机能也相应下降[7]。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风有三》[8]中亦言:“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王肯堂[9]言:“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张景岳[10]亦云:“人于中年以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所以眩晕、震颤、麻木等风气内动的症状老年人多见。从西医角度而言,这些症状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及帕金森等老年退行性疾病,原因在于老年人肝气始衰,生机开始减弱,机体的更新及修复速度大大减慢,因而逐渐出现筋脉的异常活动。

气虚生风多与外风相兼为患。《素问·评热病论篇》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常易招致外邪侵袭。邪气侵袭人体时遵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法则,“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气亏虚时更易受外风袭扰,即“内虚邪中”。如《灵枢·刺节真邪》[6]云:“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张仲景继承并发挥“内虚邪中”理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1]云:“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其所选用的侯氏黑散在治疗中风时驱散外风药与补气药同时使用。明·孙一奎《赤水玄珠》[12]认为:“诸子所论火盛、气虚、湿痰者,未必绝无风邪外侵之所作。若无风邪外侵,则因火、因气、因湿,各为它证,岂有暴仆、暴喑、口眼歪斜、手足不遂、昏不识人之候乎?”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表明,呼吸系统感染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感染不仅能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而且可造成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和急性血栓闭塞[13],因此内风与外风常相兼为患,对机体造成损伤。

气虚生风多与痰瘀相关。气血既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亦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衰老时气血多逐渐亏虚。《灵枢·营卫生会》言:“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肝主疏泄,可促进血液运行及津液代谢,“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化”。若肝气亏虚或耗损,则其疏泄之职不能正常发挥,血液及津液的运行及代谢出现异常,就会生成瘀血及痰饮等病理产物。所以,老年患者多呈现出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如现代临床常见的脑中风、高血压病、震颤麻痹综合征、脑萎缩等老年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以风气内动为主,且患者常伴有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巩膜混浊、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等瘀血症状[14]。侯天印进行老年痰证整群抽样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组痰证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且多为形体肥胖之人,体现了老年多痰的特点;老年痰证的兼证多为虚证、血瘀,提示老年痰证病情的复杂性,以虚、痰、瘀为主的病变特征[15],临床常用苏合香丸、涤痰汤、解语丹、牵正散等方剂治疗中风病,均体现了化痰的重要性。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天南星、栝楼、远志、石菖蒲、半夏等化痰之品,大多具有降血脂、镇静、抗惊厥、改善脑血流量等作用[16],因此气虚生风亦多与肝气虚导致的瘀血及痰饮等病理产物相关。

2.4 气虚生风的临床表现

肝气亏虚是虚风内动的内在基础,因此本证当首先具备肝气亏虚的临床表现,如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脉虚大无力等;肝气亏虚、筋脉及眼睛得不到温煦与濡养,因而多出现视物昏花、四肢无力、活动减少、动作迟缓、易跌倒及膝踝反射减弱等;肝气亏虚、疏泄功能失常会出现情志变化,如抑郁不适、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多梦善恐、悲伤欲哭等症状。风性善行而数变,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减退及内环境稳态失调,一旦发生疾病或病情变化常来势凶猛,变化多端;风胜则动,多出现手足颤抖、肢体麻木、头部摇动、眩晕或晕厥等症状。

2.5 气虚生风的临床证治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11]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为后世治疗肝虚不足确立了原则。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专门论述“肝气不足诸方”篇,言其病机与主证共记载30首治疗肝虚诸证的方剂,其病症以筋脉及目系为主,用药以茯苓和五味子为主治疗肝气虚证。《神农本草经》[17]云:“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本草经解·草部上》[18]云:“胆者担也,生气之原也;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五味气温益胆,味酸益肝,所以益气。”茯苓气味淡而渗,补中有泄,与益肝气之药同用有防呆补之功;五味子味酸、能收,与茯苓同用能缓其渗利之势。酸甘之品合用以补益肝气,与张仲景之旨相合。《景岳全书·杂症谟·非风》[10]谓:“非风眩晕掉摇惑乱者,总由气虚于上而然……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把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置于麻木不仁治疗方中,而这两方均以补气之黄芪为主药。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本源》[19]认为:“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其创制的补阳还五汤以黄芪四两为君,大补亏虚之气,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开后世气虚血瘀证治之先河。张锡纯创补肝之说,临床重用黄芪升举肝气,主治肝虚不能条达,一切补肝药不效者。

黄芪作为补肝气的重要药物,现代研究认为黄芪在抗中枢神经损伤、退变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黄芪及部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神经修复再生等多重效应,且药用安全性较高。其可能通过调控微观“气性”线粒体功能,抵抗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以构建多重保护效应网络机制[2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1],五味子的主要成分五味子醇甲可以改善、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抑制神经递质分泌,镇静催眠、调节睡眠,并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高贵珍等[22]通过实验证实,硫酸化茯苓多糖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故益气息风作为本病证的治疗法则,临床以大补肝气为主,用药以甘温益气之黄芪,兼以酸温之五味子、淡渗之茯苓,根据具体病症佐以活血、祛痰、息风之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3 气虚生风理论的临床检验

临床疗效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首要标准。大样本观察益气药对气虚生风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客观公正地反映理论的可信性。马丽虹[23]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明确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结果示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气虚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有待开展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

4 气虚生风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气虚生风作为独立的病机概念,当与现有的风气内动学说属于同一层次,是对既有内风理论的补充与扩展,益气息风可以丰富内风病证的治疗法则。气虚生风多见于老年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与衰老相关的病证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中风、震颤麻痹、脑萎缩等老年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智、言语、感觉及运动等方面的障碍,与衰老状态下机体受损后不能及时充分调节与恢复有关,深入探究肝与衰老的关系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临床治疗时当充分兼顾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与脏腑状态,以补肝气为主,少佐活血、化痰之品,不可过用伐气耗气之药。

猜你喜欢

筋脉肝气气虚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知足常乐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