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确界副词“顶多”“至多”的主观性差异及其表现

2020-01-15

关键词:主观性语体情态

郑 浩

“确界”是数学中集合论的概念。给定一个集合X,其上、下确界就是该集合中的最大和最小取值函数。比如给定“1到10中的正偶数”这一集合,那么“8”就是该集合的上确界,“2”就是该集合的下确界。集合X的取值区间为小于或等于上确界,大于或等于下确界。也就是说,上确界就是集合X的上限,下确界就是下限。肖奚强(2003)首次将“确界”这一集合论中的概念引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当中,他在对范围副词进行小类划分时,将“顶多、至多”这类标记某一集合上限的副词命名为子范围副词中的上确界副词。(1)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56页。由于确界这一概念能准确地反映“顶多”“至多”所具有的语义功能,即标记某一语义量级的上限,因此,本文将沿用肖奚强(2003)的称谓。此外,关于“顶多”“至多”的名称问题,除确界副词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命名,如极量副词(2)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07页。、量级义副词(3)贾泽林:《量级义副词“起码”与“至少”》,《汉语学报》2016年第2期,第50页。、上限副词(4)魏昆建:《现代汉语上下限副词表主观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7年,第1页。等。虽然各家对该类副词的称谓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家都注意到了该类副词所特有的“限度义”特征。

关于“顶多”“至多”在语义、用法上有何共性与差异,学界尚无专文研究。鉴于此,本文以辨析“顶多”“至多”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使用差异为研究目的,以便进一步丰富汉语本体语法研究的成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辞书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关于“顶多”“至多”的基本语义解释,我们考察了五部工具书对其收录及释义的情况,该五部工具书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687页。、《现代汉语八百词》(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2、682页。、《现代汉语虚词词典》(7)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743页。、《现代汉语规范词典》(8)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311、1683页。、《现代汉语虚词例释》(9)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2、554页。。其收录和释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五部工具书对“顶多”“至多”的收录及释义情况

从表1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工具书没有将“顶多”作为词条进行收录,认为其仍属于短语。笔者认为,在现代汉语中“顶多”已经完成词汇化和副词化过程,我们在北大CCL语料库的956例“顶多”中几乎没有发现一例短语用法,所有用例均作状语而非谓语就是很好的说明。释义上,《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将“顶多”“至多”的语义解释为“最大限度”。确实,在现代汉语中,“顶多”“至多”都具有“最大限度”这一高层次语义特征,有时二者可以互换。例如:

(1)把一个一个部门的编制搞出来,我看半年时间应该够了。如果实在不够,顶多(至多)三个季度,不能再迟了。(CCL语料库)(10)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极少部分语料来自于网络搜索,所用语料均标明出处。与此同时,为了节约篇幅,所有“顶多”“至多”相对立的情况均在同一句子中用括号标示,其中“*”表示替换后句子不成立。

(2)把能量流比作河流,情结是一个小水洼或者小片淤水,至多(顶多)是一个小湖;而本能是大湖,甚至大如海洋。(CCL语料库)

例(1)中,“一个季度、两个季度、三个季度、四个季度”构成一个数量量级集合。例(2)中,“小水洼、小片淤水、小湖、大湖、海洋”构成一个程度量级集合。在这两个量级集合中,“顶多”“至多”分别标记焦点成分,即最大限度“三个季度”“小湖”,也就是前文所言的上确界。例(1)、例(2)中的“顶多”“至多”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基本语义表达。

虽然都可以表达“最大限度”,但这并不能说明“顶多”“至多”在使用上就没有任何差异。经语料考察发现,几乎所有的“顶多”句都可以替换为“至多”句,而反过来则不行,某些语境下,“至多”就不能替换为“顶多”,否则句子不成立。例如:

(3)社(居)委会设委员若干名,由社区成员选举产生,社(居)委会成员可以义务兼职,至多(*顶多)一两人专职。(BCC语料库)

(4)除总统和副总统外,在当天大选中还将产生24名参议员中的一半、至多(*顶多)265名众议员及1.7万多名地方官员和议员。(CCL语料库)

以上“顶多”“至多”不能互换的例句表明,以往一些工具书将“顶多”“至多”的语义都笼统地解释为“最大限度”并不能充分说明二者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使用差异。通过对大量相关语料的考察分析,笔者认为,虽然“顶多”“至多”都可以表达“最大限度”,但二者在主观性上存在差异,即“顶多”的主观性要强于“至多”,而客观性则要弱于后者,因此,“至多”可以用来表达不涉及言者任何主观性的、明确客观的“最大限度”,而“顶多”则不能。受主观性差异的制约,“顶多”“至多”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均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性,下文将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二者的主观性差异展开具体的论证与说明。

一、“顶多”“至多”的句法差异

受主观性差异的制约,“顶多”“至多”在被饰成分的选择、与认识情态义动词的同现、与道义情态义动词的同现、与条件连词的同现、句类分布上均呈现出差异性。

(一)“顶多”“至多”对被饰成分的选择倾向性差异

在被饰成分的选择上,“顶多”“至多”存在共性,即都可以修饰VP、AP、NP、NumP、S等句法成分。例如:

(5)员工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大家说:过去当劳模顶多(至多)发上块毛毯、抱回去块镜框,还不够别人跌凉话的。(CCL语料库)

(6)知识也是,没有知识,顶多(至多)愚痴,你看中国的“痴”字,知字加个病字头,就是愚痴。(CCL语料库)

(7)不可能。那种小丫头,外地招来接电话的,月薪不超过600,顶多(至多)高中文化,李亚平绝对不会自掉身价。(CCL语料库)

(8)不行啊,我这边还有课,顶多(至多)一个礼拜就回来了。(CCL语料库)

(9)宋子文停下思忖片刻,遂又决然地表示:“功耶罪耶权且由人吧。至多(顶多),我宋子文准备好一颗脑袋罢了。(CCL语料库)

虽然“顶多”“至多”都可以修饰VP、AP、NP、NumP、S,但二者在被饰成分的选择倾向性上呈现出差异。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500个“顶多”“至多”的例子,其对被饰成分的选择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顶多”“至多”对被饰成分的选择情况统计表

从表2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与“顶多”相比,“至多”更倾向于修饰数量短语或含数量成分的动量结构,其整体占比要比“顶多”高15%左右。这是因为含数量成分的动词短语、数量短语所表达的语义量级较为具体、明显,属于量范畴中的“明量”。而不含数量成分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以及小句所表达的语义量级则较为抽象、隐蔽,属于“暗量”范畴。(11)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3页。“明量”与“暗量”相比具有明显的客观性。“至多”“顶多”对“明量”“暗量”的选择倾向性正是二者主观性差异的反映。

(二)“顶多”“至多”与认识情态义动词的同现差异

在认识情态句中,由于语义蕴含客观性,“至多”倾向于位于“预测、预计、证明、表明”等具有[+客观][+确信]等语义特征的认识情态义动词的辖域内,体现认识判断的客观性与言据性。而“顶多”则较少与该类动词同现,我们在所用语料中没有发现这样的同现用例。例如:

(10)大多数分析家曾预测5月美国旧房销售将继续下降,或至多与4月持平。(CCL语料库)

(11)印度政府认为,虽然目前病人数量还在上升,但疫情已得到控制,预计至多十天之后,一切将恢复正常。(CCL语料库)

(12)中国篮球史已经证明,中国男女篮的最佳战绩都是由中国教练创造的,外国教练至多打个平手。(人民网2016-4-13)

(13)去年,一份调查表明,种粮每亩还能收入105元,而棉花至多51元。(CCL语料库)

与“至多”的同现情况不同,“顶多”倾向于位于表估量义的视觉动词“看样子”“看起来”的辖域内,而“至多”则较少与之同现。我们在北大CCL语料库1 236例“至多”例句中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同现用例。例如:

(14)那是个娇小玲珑的瑶族姑娘,看样子顶多十九岁,爱说爱笑,一派天真。(CCL语料库)

(15)父亲才四十二岁,看起来顶多三十五,又高又帅又文质彬彬。(CCL语料库)

(三)“顶多”“至多”与道义情态义动词的同现差异

在道义情态句中,“顶多”“至多”与道义情态义动词的同现情况也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在:“顶多”较少与“规定”“不得”“承诺”等道义情态义动词同现,我们在所用语料中没有发现这样的同现用例,而“至多”则可以。例如:

(16)该法典第2383条规定:“任何煽动、实施、协助或进行叛乱或造反以反对美国当局或其法律,或对此给予援助或表示支持者,应判处最高至1万美元罚款或至多(*顶多)10年有期徒刑或两者并罚,不得再担任任何美国公职。”(CCL语料库)

(17)第二十九条:工人与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住院医治时间,至多(*顶多)不得超过六个月,但非经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或特约医师提出确能工作的证明时,不得复工。(BCC语料库)

(18)俄罗斯承诺至多(*顶多)出资200亿美元救助欧元区。(南方财富网2011-12-16)

例(16)、例(17)中,道义情态义动词“规定”“不得”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和强制性,一旦制定就不会因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变更,因此,排斥“顶多”与其同现。而例(18)中蕴含言者交互主观性的动词“承诺”之所以也倾向于排斥“顶多”进入其辖域,主要是受语体风格的制约,即“承诺”属于书面正式语体,而“顶多”属于日常口语体,语体风格的不和谐导致二者句法上不能同现。

(四)“顶多”“至多”与条件连词的同现差异

条件和结果之间具有明确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当用于条件复句,与条件连词同现时,倾向于使用“至多”,较少使用“顶多”。例如:

(19)只有重犯者,才有可能至多(*顶多)判3年徒刑,一般情况下,被关4个小时就放出来了。(CCL语料库)

(20)如果美元存款超过3万美元,可将至多(*顶多)3万美元转换成美元债券。(CCL语料库)

例(19)、例(20)中的“重犯”“美元存款超过3万美元”分别是产生“至多判3年徒刑”“可将至多3万美元转换成美元债券”这一“最高限度”结果的前提条件,具有明显的客观事理关系,所以不能用“顶多”替换。

(五)“顶多”“至多”的句类分布差异

由于主观性差异,“顶多”“至多”在感叹句、特指疑问句、反问句中的分布均呈现出差异性。

1.“顶多”“至多”在感叹句中的分布差异

“顶多”“至多”在感叹句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顶多”的用例相对较多,而“至多”则较少出现。我们统计了北大CCL语料库中959例“顶多”句和1 236例“至多”句在感叹句中的用例,其结果为:“顶多”29例,占3%;“至多”5例,占0.4%。例如:

(21)说要给咱盖3间一面砖的新房,咱那倒塌的3间土房顶多才值1 000元呀!还是共产党好啊!(CCL语料库)

(22)刘世龙个子不高,不具备高大的英雄气质,至多能演一个普通的战士角色!(CCL语料库)

感叹句主要是用来表达言者的主观情感与情绪,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主观性较强的“顶多”可以进入,而客观性较强的“至多”则受到限制。

2.“顶多”“至多”在特指疑问句中的分布差异

经语料考察发现,“至多”可用于特指疑问句,而“顶多”则不行,此时二者不能互换。“顶多”不能出现在特指疑问句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指疑问句是用来客观地询问某一未知信息,排斥主观性,因此,只能用“至多”。例如:

(23)白血病被查出后至多(*顶多)可以活多久?(百度搜索2014-4-22)

3.“顶多”“至多”在反问句中的分布差异

经语料考察发现,“顶多”可以用于反问句,而“至多”则较少分布于反问句中。我们在北大CCL语料库1 236例“至多”句中没有发现用于反问句的用例。“顶多”的用例如下所示:

(24)何世清又说话了:“乡亲们!报名就报吧,没有什么可怕,顶多不也就是个死吗?我先报,我叫何世清。”(CCL语料库)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同样伴有言者的强烈主观性,因此,主观性较弱的“至多”较少进入。

二、“顶多”“至多”的语义差异

在语义平面,“顶多”“至多”的主观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情态取向上的不对称。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表达,称之为“取向”(orientation),可分为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四种情态取向类型。(1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从明确主观到明确客观,四种情态取向在主观性强度上依次递减,体现出层级性。“主观—客观”是一个连续统状态,话语中所蕴含的主观性也存在程度差异。李杰(2005)就曾指出,“主观性因推测对象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对象来说,对事物数量推测的主观性要小于对质的推测;就推断的种类来说,或然性推断的主观性要大于必然性推断”。(13)李杰:《试论现代汉语状语的情感功能》,《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1期,第10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取向类型的基础上,齐春红(2008)曾列出了语气副词主观性强弱的连续统表。(14)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发现,“顶多”“至多”在情态取向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例如:

(25)宋子文停下思忖片刻,遂又决然地表示:“功耶罪耶权且由人吧。至多(顶多),我宋子文准备好一颗脑袋罢了。”(CCL语料库)

(26)一个面色苍白、尖瘦脸、长着土黄色络腮胡子的人,看到我们进来,从壁炉旁一把椅子上站起来。他的年纪至多(顶多)三十三四岁,但他面容憔悴,气色不好,说明生活耗尽了他的精力,夺去了他的青春。(CCL语料库)

(27)除总统和副总统外,在当天大选中还将产生24名参议员中的一半、至多(*顶多)265名众议员及1.7万多名地方官员和议员。(CCL语料库)

例(25)中,“至多”是对情况发展的“最大程度”进行推测,可替换为“顶多”,此时“至多”“顶多”具有语气副词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性质上应划归为语气副词,情态取向上属于明确主观,主观性最强。例(26)中,“至多”是对“最大数量”进行推测,也可以替换为“顶多”,此时“至多”“顶多”的句法位置都不可以移位至主语前,语义辖域为述题而不是整个命题,语义指向数量成分并强制将其标记为焦点。此时“至多”“顶多”虽蕴含言者主观性,但其主要的功能是范围限定而不是主观评注,性质上应划归为范围副词,情态取向上应属于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主观性次之。例(27)中,“至多”是对“最大数量”——“265名众议员”进行客观范围限定,性质上也是范围副词,但其不能替换为“顶多”,否则句子不成立,此时,“至多”的情态取向为明确客观,主观性为零。

笔者认为,例(27)中“顶多”“至多”不能互换的原因就在于与“顶多”相比,“至多”的主观性要弱,而客观性明显要强。这种主观性差异导致了二者在情态取向上存在不对称性。即“至多”可作用于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四个情态取向层级,而“顶多”则只能作用于前三个层级,因此,不能表达明确客观的“最大限度”。“顶多”“至多”在情态取向上的不对称性如图1所示:

然而,当“至多”作用于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这三个层级时,二者就会出现语义交叉的情况,部分语境下可以互相替换,如例(25)、例(26)所示,但由于蕴含的主观性相对较低,其与“顶多”在语用上仍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顶多”“至多”的语用差异

受主观性差异的制约,除句法和语义差异外,“顶多”“至多”在语用功能上也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语气表达和语体分布两个方面。

(一)语气表达差异

“顶多”“至多”都可以用于认识情态句和道义情态句,部分语境下二者可以互换而基本语义不变,但这并不代表二者在语气表达上没有差异。用于认识情态句时,“顶多”“至多”的表达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观确信度上的不同。由于蕴含更强的主观性,“顶多”所表达的主观确信度要比“至多”强一些。例如:

(28)就是他紧缩开支,过最俭朴的生活,到那时,他手头至多(顶多)只剩百把英镑。百把英镑的积蓄微乎其微,万一生病不能挣钱或者什么时候找不到工作,那日子就更难打发了。(CCL语料库)

将例(28)中的“至多”替换为“顶多”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当言者在说“顶多只剩百把英镑”时,其所表达的主观确信度要明显高于“至多只剩百把英镑”,确信语气相对较强。

然而,当用于道义情态句时,由于蕴含更强的主观性,“顶多”所表现出的交互主观性也就更强,无论是对“最大限度”的承诺,还是对“最大限度”的要求,“顶多”句的语气均要明显强于“至多”句。试比较:

(29)1932年,她丈夫王金长参加红军,段桂秀送他到车头圩的一棵大樟树下,丈夫叮嘱:“我顶多(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CCL语料库)

(30)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又急忙说道:“这么着:我先打头一枪,你们跟着打排子枪。要节省子弹,每个人顶多(至多)不许打过三发。”(CCL语料库)

例(29)是对最大限度“三五年”的承诺,例(30)是对最大限度“三发”的要求。将上述例句中的“顶多”替换为“至多”后,虽然基本语义不变,但其“承诺”和“要求”的语气明显弱化。

当用于感叹句和反问句时,“顶多”所表达的语气强度明显要高于“至多”,这也是“至多”较少分布于这两类句式中的语用动因。

“顶多”“至多”都具有主观量表达功能,其所表达的主观量类型为主观小量,且为直赋型主观量,即数量词语的主观量色彩为“顶多”“至多”所直接赋予。虽然二者都可以表达主观小量,但在语气强度上,“顶多”句要明显强于“至多”句。例如:

(31)这种东西,倘到庙会日期自己出去买,每个至多(顶多)不过两吊钱,而三太太却花了一元,因为是叫小使上店买来的。(CCL语料库)

(32)以往得一家一家出版社跑,一个半天顶多(至多)跑两三家,如今在这儿一个半天能跑百十家。(CCL语料库)

将例(31)中的“至多”替换为“顶多”后,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不过两吊钱”的主观小量色彩明显加重,而将例(32)中的“顶多”替换为“至多”后,则又明显感受到主观小量色彩的减弱。

最后,“顶多”“至多”都具有否定评价的语用功能,但在否定语气强度上,“至多”要明显弱于“顶多”。例如:

(33)“你们说的那位,顶多(至多)算个三流歌星,我可是个一流的电梯工”!不是我像她,是她长得像我!”(CCL语料库)

例(33)中的“顶多算个三流歌星”是对“你们说的那位是个一流歌星”的否定评价。将其替换为“至多”后,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否定语气的弱化。

(二)语体分布差异

张伯江(2007)抛开了“书面语”“口语”这样的传统语体概念,从主客观的维度将语体重新划分为“主观语体”和“客观语体”。主观语体主要涵盖议论性口语和书面上的评论性语体。客观语体主要涵盖说明性语体和学术性语体。(15)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2007年第2期,第5页。按照张伯江(2007)的语体分类标准,我们将BCC语料库中的微博语体、文学语体、报刊语体划归为主观语体,将科技语体划归为客观语体。笔者考察了“顶多”“至多”在BCC语料库中各类语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顶多”“至多”在语体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顶多”“至多”语体分布表

从表3的统计中可以看出,“顶多”“至多”在文学语体和报刊语体中的分布差异不是很大,而在科技语体和微博语体中的分布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科技语体属于客观说明或规定性语体,因此,排斥主观性较强的“顶多”,如下文的科学实验结果,“顶多”就不能替换。例如:

(34)后处理是形成高耐蚀性磷化膜的关键工序,普通磷化件使用六价铬后处理,至多(*顶多)1-2个月不会生锈。(BCC语料库)

此外,国家的法律条文、政府白皮书、菜谱、说明书等客观语体也均排斥“顶多”的替换。微博语体,网络上也称之为“段子体”或“语录体”,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主要是指发表在微博、朋友圈等新兴媒介中的语篇文体形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博越来越流行,一般作者倾向于使用简短而又诙谐幽默的词句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伴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性,因此,也就倾向于使用主观性更强的“顶多”。例如:

(35)别人认为好的我就觉得那屁都不是,别人认为屁都不是的我就是喜欢,可是我顶多三分热度,过了一段就觉得屁还是个屁,永远升华不成氧气。(BCC语料库)

四、结语

本文在对语料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具体论证了“顶多”“至多”的主观性差异,指出在共时层面,“顶多”的主观性要强于“至多”,而客观性则要弱于后者。这种主观性差异直接导致了二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均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性。在句法方面,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被饰成分的选择、同现词语、句类分布等方面。在语义方面,虽然二者都可以表达“最大限度”,但二者在情态取向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至多”可作用于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四个情态取向层级,而“顶多”则只能作用于前三个层级,因此不能表达明确客观的“最大限度”;而当“至多”作用于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三个情态取向层级时,“顶多”“至多”就会出现语义交叉的情况,部分语境下可实现互换,但受主观性差异的制约,二者在语用上仍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性。在语用方面,由于主观性较强,“顶多”在表达认识情态、道义情态、感叹语气、反问语气、主观小量、否定评价时,其语气强度要明显高于“至多”;“顶多”倾向于分布在“主观语体”中,而“至多”则倾向于分布在“客观语体”中。本文正是依据这种句法、语义、语用上的区别对二者的主观性差异做出了具体的论证与说明。

猜你喜欢

主观性语体情态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花非“花”
情态动词专练
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