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急”“反停”:朝鲜半岛无核化需推力再聚“合力”

2020-01-15

关键词:金特半岛朝鲜

王 晓 波

2019年,对中朝两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来说注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在中朝建交70周年之际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刻,中朝最高领导人的成功互访,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为巩固传承中朝友谊而来,为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而来”(1)《共同开启中朝友谊崭新篇章》,《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6月22日,第1版。的对朝访问,进一步提升了两国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凸显了中朝的相互依赖关系及朝鲜在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地位。三次“金特会”从达成获得国际社会肯定的“四项承诺”到无核化合理解决的“无果而终”,再到板门店的多个“首创”(2)创下半岛停战66年来朝美领导人第一次在板门店会面、特朗普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从韩国入境朝鲜的美国领导人和朝美韩三国领导人第一次举行三方会晤等多个历史记录。的历史记录都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至此,“金特会”也罕见地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

然而,伴随着“金特会”的曲折发展过程,由于半岛无核化久拖不决的根源及朝美双方的基本立场没有任何丝毫改变等因素,导致在瑞士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无核化工作级别会谈”(3)《朝鲜宣布与美无核化工作会谈破裂 朝方:责任在美国》,http://www.sohu.com/a/345210587_428290。破裂,再次举行“金特会”的期待被蒙上阴影,半岛无核化处于重大历史关口。因此,正确认识中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在中国经略周边外交中的重要性,理性对待朝美关系和半岛无核化今后走向和解决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半岛无核化解决过程中既要“防急”同时更要“反停”,也就是要防止“快刀斩乱麻”和“温水煮青蛙”。(4)Wang Xiaobo,“Frog in the pot:Stalemate between North Korea and US.Global Times”,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33258.shtml.尤其是要反对“温水煮青蛙”,解除国际社会对“朝核永远在路上”和“‘钟摆’无序风险”(5)王晓波、包思瀚:《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风险与应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14页。的担忧就成为被广为关注的课题。中国应为稳定周边和地区局势及半岛无核化提供助力、贡献智慧和方案,为更好地形成国际社会的推力再聚“合力”而努力。

一、稳定周边:朝鲜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支点

中国的周边外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依托和重塑稳定的国际秩序的优先方向。朝鲜恰好处于这个“十字路口”的关键节点上,“复杂的地缘政治下稳定的朝鲜对中国至关重要”。(6)Wang Xiaobo,“Complex geopolitics makes stable North Korea vital to China.Global Times”,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35790.shtml.为了经略、引领和塑造好中朝传统友谊,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困扰,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和健康稳定发展,形成良好的中国周边环境,有必要从地缘政治、稳定周边、影响因素和中朝关系等视角全方位地理性思考朝鲜在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地位。

(一)海陆兼具:朝鲜是中国外交布局的关键点

海陆兼具的地缘政治特性使朝鲜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的“棋手”——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地区大国,相关邻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周边环境尤为复杂。处理与这些周边国家的关系既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又是一条无法回避和逾越的鸿沟。“一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有时能成为一个重要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的防卫屏障。有时其存在本身就可能对一个更活跃和相邻的地缘战略棋手产生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第35页。韩国位于地缘支轴国家行列,因此,“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8)习近平:《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第1版。那么,同属朝鲜半岛的朝鲜也应被视为是一个地缘支轴国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首次提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9)习近平:《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第1版。以期在未来5-10年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朝鲜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周边首选之一,也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点和地缘战略依托带,这些因素决定了朝鲜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关键性作用。

(二)稳定周边:中国稳步走向世界的着眼点

如上所述,朝鲜地处太平洋与亚洲大陆的交界处,是重中之重,在地缘政治中占据着影响世界的位置,朝鲜及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对中国稳定周边及和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太平洋宽广且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但是由于中国地处东北亚地区不仅对朝鲜半岛及周边国家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而且还对国际格局的调整和变化产生重要作用,因此为域外力量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容。他们借助朝鲜“核导”染指、防范和遏制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使得围绕朝鲜半岛长期以来冲突和争端不断,不仅有本地区国家间的矛盾,还不时掺杂着域外势力的广泛影响,极大地危害着中国周边稳定。因此,“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共同推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面临的良好势头向前发展”,(10)《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https://www.sohu.com/a/236695983_100144867。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党和政府都致力于三个“不会变”。(11)三个“不会变”:即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巩固发展中朝关系的坚定立场不会变,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友好情谊不会变,中国对社会主义朝鲜的支持不会变。参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https://www.sohu.com/a/236695983_100144867。稳定的朝鲜及半岛周边国家关系也是中国从地区大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非常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诚然,和平解决朝鲜“核导”问题更需要中朝美等国的多边合作,在“四海联动”中的中美合作首先也应从半岛问题开始,机会之窗已经开启,稳定周边不容忽视。

(三)影响因素:中国经略周边工作的着力点

制约中国周边外交的因素纷繁复杂,并且相互影响。一是长期存在的主要地缘结构问题,引发了中日关系、半岛“矛”与“盾”的博弈、美国的域外干扰、南海以及部分历史遗留与领土争端等问题。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年贺词中第一次完整地对半岛无核化的“四不政策”(12)《2019新年贺词 外国领导人说了啥》,http://news.china.com.cn/2019-01/02/content_74331987.htm。做了清晰的表述,并采取了各种实际措施。目前,暂时拔掉了朝鲜核导“钟摆现象”(13)王晓波、包思瀚:《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风险与应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5页。的引线,中朝关系有了新的突破,半岛南北关系双向良性互动频繁,朝美第三次首脑会晤也已如期举行,但是结果却远离国际社会的期待。如果相关国家对此应对不力,是否会出现国际社会不愿看到的“倒春寒”以及朝鲜“探索新的道路”(14)《朝媒“威胁”特朗普:在朝鲜探索新道路之前,迈出第一步》,http://www.sohu.com/a/299756999_115479。的可能则令人无法把握和难以预测。二是中国周边外交软硬失衡,缺乏“组合拳”(15)王晓波:《反制萨德问题要打好“组合拳”》,《环球时报》2017年3月7日,第14版。。中国周边外交过于倾向政治和经济交往,对军事及文化交往略显逊色,缺少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四轮驱动”及相互配合。面对“中国威胁论”与“国强必霸论”的广为传播,缺乏应对的有效手段,舆论宣传解释工作乏力,缺少克服“成长中的烦恼”的利器。中国“必须以更为主动的姿态,敢下先手棋,以掌控国际形势的变化,完成由‘随势’到‘造势’的华丽转身”。(16)王晓波:《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外交中的主要课题及应对》,《当代韩国》2014年第4期,第38页。三是理论研究的缺乏与人才制度体系的不健全。相关研究处于“谋利”阶段,缺乏大战略、大视野,应大力提供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相关人才培养与制度性建设不足,不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合理地配备相应的制度措施。原则坚定更需要策略灵活应对,解决之道在于人才的引领和软实力的塑造。

然而,在众多着力点中,朝核问题应作为周边地缘首要突破点。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现实威胁看,朝核问题的持续发酵形成了“北核导”和“南萨德”的局面,这对半岛南北双方来说只存在单向威胁,而对中国来说却要面对“攻防兼有”的威胁,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二是从未来布局着眼,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不确定性,中华民族如何实现复兴、中国如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引领者等问题我们没有相关经验,为此,中国应把“朝核”问题作为试金石,着力解决相关影响因素问题。

(四)中朝关系:中国经略周边外交的切入点

2019年,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两国关系,共同推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面临的良好势头向前发展,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秩序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中国应该:一是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中国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地区主导价值观,以亲、诚、惠、容的理念为地区规范,以“六方会谈”为地区制度安排,以正确义利观引领朝鲜走向未来,应该亲疏分明,淡化“等距离外交”,塑造新的地区秩序,维护朝鲜半岛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二是要双边合作与多边协调并举。要充分抓住中朝关系发展的机遇期,积极协调立场,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加速发展,守望相助,切实维护、塑造好半岛和平与稳定。三是要发挥中国软实力,携手朝鲜培养驱动人才。中国要在持续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文化软实力在朝鲜及周边外交中的价值,让朝鲜能够“走出来,带回去”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助推朝鲜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传递中国“好声音”,努力成为朝鲜的良师益友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外部机遇是目前朝鲜最为欠缺的,需要中朝一同构建。而构建半岛的新秩序则是朝鲜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条件之一,这也符合朝鲜当前发展经济的战略调整。因此,在培养朝鲜潜力的条件下,中朝关系会进入一段新蜜月期,中国以此为经略周边外交的切入点,同时也会为绝大多数周边不发达国家提供借鉴,在重大国家发展机遇面前周边国家会自发地维护与中国的关系。

总之,思路决定出路,依据朝鲜地缘政治特性,把朝鲜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半岛无核化的政治解决为抓手,以中朝关系为基础,共同携手应对,使其成为深化中国周边外交和中朝关系发展的“压舱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引领和塑造良好的中朝关系和中国周边环境,切实和平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才能达到“周边稳,则中国安”的目标。

二、蒿目时艰:半岛无核化问题面临的四大壁垒

在2019年4月第七次“文特会”上,特朗普总统一方面表示希望重启对话,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再三强调“我们会慢慢推进,不着急”,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签订一个“正确的协议”,“若着急推进,就无法顺利达成协议”。(17)李知映:《华盛顿韩美首脑会谈商讨朝核解决方案》,https://chinese.joins.com/gb/article.aspx?art_id=188855&category=002002。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也提出了“没有必要为了解除制裁而执着于与美国进行首脑会谈”,也就是没必要“执着于”举行峰会,不急于解除制裁。但给出的期限是“到今年底”,并“期待美国在如今的关键时刻作出明智的判断,希望好不容易停止的朝美较量的时钟永不再走”。(18)《朝鲜就朝美第三次峰会提条件定期限》,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4-14/8808516.shtml。笔者认为,“面对美国的‘温水煮青蛙’政策时,更应该谨言慎行”。(19)Wang Xiaobo,“Frog in the pot:Stalemate between North Korea and US.Global Times”,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33258.shtml.不仅要消除“机会丧失论”、防止“快刀斩乱麻”,更要反对“朝核永远在路上”的“温水煮青蛙”的错误,也就是既要“防急”更要“反停”,正确认识和解决半岛无核化解决过程中所面临的四大壁垒问题,在“双暂停”的基础上,通过“双轨并行”“双加强”,推动半岛无核化“小步快走”,尽快脚踏实地地走上和平解决之路。

(一)“以拖待变”:美国不急于让朝鲜完成弃核的真实原因

特朗普总统曾多次表示对朝鲜“弃核”没有时间表,并非急需。特别是特朗普中期选举后首次发表讲话谈朝核问题时称“解决要25年”,并7次强调“美国没有什么需要着急的”,认为“(协商)正在很好地进行,我们没什么需要着急的,制裁仍在继续,朝鲜已经停止发射导弹了,人质也回来了,伟大的英雄们也被送还”。(20)《节奏要变?特朗普谈朝核:解决要25年,美国没什么需要着急的》,《环球时报》2018年11月9日。2019年4月12日的“文特会”时称,“我希望维持制裁。可以举行第三轮首脑会谈,但要分阶段进行,不能着急”,(21)《朝美陷入拉锯战韩国余地逐渐缩小》,http://jciadmin.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88899。似乎时间掌握在美国手中。这种当时的“可能”与现在的“不急”,让国际社会深感担忧,担心善变的特朗普处理半岛无核化的节奏会变,担心前期阶段性成果使该议题在美国外交排序位置后移,更担心其“以拖待变”的意图何为。而朝鲜在指责美国河内峰会上提出了完全不切实际的计划时,称若美国不改变想法,即使坐下来谈100次甚至1 000次也不会有成果,还刻意把谈判期限定在2019年底。金正恩称“到今年底,我会一直耐心等待美国的决定,但可能很难再有上次那样的好机会”。(22)金正恩:《在条件具备情况下愿尝试第三次朝美首脑会晤》,http://cul.chinanews.com/gj/2019/04-13/8808123.shtml。在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的施政演说中,金正恩明确表示“没必要为了急于解除什么制裁而执着于美朝首脑会晤”,(23)《金正恩提朝美再次对话条件 特朗普发推热情回应》,http://news.china.com.cn/2019-04/15/content_74682565.htm。不仅重申了朝鲜要靠自力更生,而且也表露了已有与美国打“持久战”的潜在意图。这看似矛盾的表态,国际社会一方面看到了朝鲜对问题解决的急迫心理;另一方面,担心错过机会之窗而发生逆转,更担心朝鲜重回国际社会不愿看到的“核导并进”的老路。美国半岛无核化的解决方式由“快刀斩乱麻”转为“温水煮青蛙”,这种“以拖待变”的方式对朝鲜及东北亚各国都是危害无穷的。

(二)“概念存疑”:“半岛无核化”与“朝鲜无核化”的抉择

在无核化问题解决上之所以道路崎岖“久拖不决”,还在于各方对“无核化”概念的解读有较大的差异,似乎各方都不在一个频道和平台上。在第一次“金特会”上,特朗普总统承诺了为朝鲜提供安全保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则重申了对“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24)即第三条“朝方重新确认2018年4月27日发表的《板门店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做出努力”。坚定不移的承诺,而且表示要参与世界无核化进程。将“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与“世界无核化”联系在一起,那么其解决之路崎岖漫长,目标遥远,不预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是较为明智之举。然而,美日韩等国的解读和国际社会的相关误解就是“朝鲜无核化”即“无条件弃核”。如果是“朝鲜无核化”即朝鲜“弃核”,则就需要有相应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说服朝鲜参与此进程,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发展等国际社会的有信服力的承诺。笔者认为,“概念存疑”和界定不清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首个分叉点,“朝鲜无核化”应是半岛无核化及未来世界无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要问题和任务是明确“半岛无核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应统一认识是“半岛无核化”,并率先始于朝鲜“弃核”,国际社会取消相应制裁和给予一定补偿。

(三)“无解之争”:“终战宣言”与“先行弃核”的率先顺序

目前,任何一个与半岛牵连的问题都与朝鲜“核导”问题相关联,“终战宣言”与“先行弃核”谁先走出第一步的先后顺序尤为关键。

国际社会对朝制裁的解除、各方对朝援助和经济合作、签署和平协定和建构永久和平机制、朝鲜与美日韩关系的改善等,都不可能先于朝鲜完成“弃核”之前实现。否则,实际就被认定是对朝鲜事实拥核的承认,这与各方坚持的半岛无核化基本主张相悖,更是违背各国共同利益和联合国制裁的决议。特别是由于国际秩序的塑造通常是由大国来承担的,小国只能是追随大国制定的秩序及规则。由于特朗普执政以后强调和坚持“美国第一”,在领导和塑造新的半岛无核化秩序时,拒绝先走一步,并为此设置了朝鲜“先行弃核”的先决条件,美国的诉求是讨论朝鲜具体弃核步骤,即去核时间表、提交核武清单、明确接受核查等,由此看美国意图朝鲜应先行一步。

朝鲜关心的是正式结束朝鲜战争,签署“终战宣言”,确保自身安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寻求的是特朗普在峰会上承诺的安全保障,推动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期待美国采取相应措施——发布“终战宣言”。朝鲜认为,这是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建立稳固的和平保障机制的第一步,是在朝美之间构筑信任的首要环节,也是结束持续近70年之久的半岛战争状态的历史性任务,同时也是《板门店宣言》里有明确记载的问题。国际社会因此也感受到朝鲜担心的合理性。因此,朝美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闭环拉锯和博弈之中。

笔者认为,“‘相互妥协’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必要前提”,(25)王晓波:《关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几点思考》,《东疆学刊》2019年第1期,第8页。这需要“一超”的美国能够实现“华丽的转身”,否则朝鲜是绝无退路的,同时需要美朝双方重新定义关系,双方通过谈判获得“长和平”。(26)[美]格雷厄姆·艾莉森:《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陈定定、傅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01页。美国应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不妨“先行先试”。朝美先签署“终战宣言”,并适当地对朝解除制裁以观朝鲜的后续行动。如果“仁至义尽”地满足朝鲜的相关关切和要求,其仍不按“时间表”或“路线图”来行动,试图“以拖待变”事实拥核,错失机会,国际社会就再加大新的、更强力的制裁措施,甚至不惜动用“最后手段”强行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这就更具有道义上的制高点。美国具备相应能力,而朝鲜则无力回天。因此,朝鲜尽管对美国现存的解决方式存有不满,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不公正、不合理,但作为小国在还没有条件和更大实力与美国在半岛无核化上进行角逐,独自塑造半岛秩序时,做必要的妥协与让步也在情理之中。只有双方互动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争执的结果只能是错失机会之窗、久拖生变。

(四)“时移势迁”:后续“金特会”相关事宜仍存在较大变数

由于朝美两国利益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不一致和不对称性,朝鲜寻求的利益直接关系到政权安危,朝鲜认为“核”为“宝剑”,可提供“可靠的战争威慑力”。(27)《朝鲜称核遏制力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万能宝剑》,http://news.sina.com.cn/w/2013-03-10/021926482860.shtml。因此,历次“金特会”不仅在会谈地点和时间选择及朝韩能否促成近期终战和关系能走多远上,而且在朝美无核化谈判的议题设置和美国要将“CVID”换成“PVID”(28)所谓“PVID”是“永久性”(Permanent)、“可查证”(Verifiable)、“不可逆”(Irreversible)和“废除”(Dismantling)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集合,即“永久无核化”的英文缩写,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月2日(当地时间)在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到的。“CVID”是“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即“完全无核化”的英文缩写。美国将“完全的(complete)”换成“永久性的(permanent)”,使“PVID”成为比“CVID”更为强力的概念,或也将成为朝美首脑会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等系列问题上都是充满变数并备受关注的,这些因素都随时影响着脆弱的朝美关系、时刻制约着下一次“金特会”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新加坡“金特会”后,朝美及国际社会都做出了一些积极努力。例如:朝鲜炸毁宁边核试验场、朝韩非军事区军事哨所及一些军事设施部分裁撤、美韩军演规模和内容的暂停和调整、朝美谈判团队的各种谈判协商、中韩等国的居中斡旋等都起到了调和的作用。但是,河内“金特会”因双方的分歧导致无果而终,使原本被给予极大期待的国际社会大失所望。朝美既不愿轻易放弃和谈机会,也不愿在核心利益上轻易做出让步。板门店“金特会”不只因“非常有趣”(29)《美朝元首再会见 板门店“寒暄式金特会”能谈点啥》,http://news.sina.com.cn/w/2019-06-30/doc-ihytcerm0342782.shtml。被国际社会期待,国际社会更希望无核化谈判进程有一个实质性的发展。然而,会晤后的半岛无核化对话进一步放缓,组建的工作组斯德哥尔摩磋商破裂,接下来其能否为无核化谈判打开突破口尚待观察。美国考量的问题包括:朝鲜无核化是否是美国最紧迫的利益关切?美国是否在阻止一场灾难性的战争?美国是否有必要消除潜在的朝核威胁?能为总统大选博得怎样的好处?因此,特朗普政府对“PVID”目标的执着坚守、对朝制裁的拒不让步和“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顽固做法,已成为横亘在半岛无核化解决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半岛无核化也因此陷入“久拖不决”和“永远在路上”的困局中。

综上所述,由于“朝核问题呈现局势反复、问题实质不断恶化的原因在于其力量对比中阻力一直处于优势”。(30)王晓波、包思瀚:《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风险与应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9页。半岛无核化解决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金特会”的脆弱性,美国目前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在暂无威胁其安全的前提下,美国并不急于让朝弃核,甚至利用朝鲜使其利益最大化,达到“美国优先”和“双重规制”的目的。美国企图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不撤销制裁的前提下,一是迫使朝鲜主动“弃核”,丧失抵抗能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造成久拖不决,运用经济制裁等手段拖垮朝鲜,导致朝鲜“迟早完”的结局。因此,出现美不急、韩积极、朝着急、中俄乏力的局面,也促使国际社会对再次举行“金特会”的成效及前景存在令人担心的窘境,各方博弈已到关键时刻。为此,我们必须理性应对,一是要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排除干扰,做长期和艰苦的努力;二是要防止急躁冒进,丢掉通过几次领导人峰会就会使问题被彻底解决的幻想,欲速则不达。未来,我们想到和未预想到的问题都会随时影响脆弱的美朝关系和半岛无核化进程,东北亚各国应攻坚克难,谨防“倒春寒”的袭扰。特别是要坚持“适度”原则,不仅要防止“快刀斩乱麻”,而且更要阻止“温水煮青蛙”的极端行为,做到“防急”“反停”,绝不能使朝核问题“永远在路上”。

三、“防急”和“反停”均需中国的助力与国际社会的“合力”

令国际社会翘首期盼的历次“金特会”,因“朝鲜要求全面放宽制裁,美国无法接受”和“美方提出了一项新要求,但朝鲜无法予以满足”(31)《朝鲜:“金特会”无协议因美方提出无法满足的新要求》,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3-01/8768184.shtml。等诸多“推力难聚合力”(32)王晓波、包思瀚:《朝鲜核导“钟摆现象”的风险与应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5页。的原因而化为泡影。人们犹如“过山车”般经历了大喜大悲,多少让国际社会的热切期待和相关学者的乐观预测落空,失望与遗憾不免油然而生。人们不难看到朝美间共识与分歧并存、期待与失望同在,深深地感受着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和构建半岛和平机制不断迈进的道路既曲折又艰辛。国际社会期盼能在这一世界瞩目的焦点上,查缺补漏,集聚智慧,探索科学的解决途径,使危机成为未来半岛的重大转机。因此,必须要理性和清醒,在“防急”和“反停”过程中提供中国助力智慧和方案及国际社会的“合力”。

(一)半岛无核化不能一蹴而就,相关各方均要增强定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将经历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事实上,特朗普曾多次强调,速度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交易。从“我不急。没有测试活动。只要没有测试,我就不急。如果有测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只是希望看到朝鲜最终实现无核化”(33)《特朗普:只要没有核试验就不急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http://www.sohu.com/a/295842833_114988。中,可印证美国不会在无核化问题上退让半步这一原则的坚定性。“朝鲜越快实现无核化,制裁将越快被解除”,(34)《美国务院:朝鲜越快实现无核化 制裁越快被解除》,http://news.sina.com.cn/w/2018-12-19/doc-ihmutuee0662129.shtml。也足已明确表明美国的目标始终不变,即美国是在朝鲜实现“PVID”的前提下,一步一步、不着急地探讨半岛无核化问题解决之路。

然而,金正恩在回答关于“你对达成协议有信心吗?”的提问时,他说“现在回答还为时过早,我不会做过早的判断”,(35)《河内“金特会”无果而终?特朗普这么说》,http://it.chinanews.com/gj/2019/02-28/8767784.shtml。这不仅反映出对“金特会”结果的难以预估,而且使我们更加体会到朝鲜为自身主权和最高利益、为实现半岛和平安全,必须要美国率先解除全面对其制裁,否则不惜“寻求新路”的意志和决心。朝美针尖对麦芒,在互设难以逾越的前提下,“半岛无核化”与“解除制裁”孰先孰后再次成为分歧的焦点。人们担心两种最坏的可能:一是对话长期停滞不前;二是半岛现状的固化,甚至出现逆转。更担心上述的“温水煮青蛙”的极端行为的出现,会使“朝核永远在路上”,这将给半岛无核化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

诚然,朝美通过“金特会”使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晰了对方的诉求,因此未达成“宣言”或“协议”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国际社会各方如何倾其所有睿智将“坏事变成好事”,在降低外界过度期待的前提下,针对各方关注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路径。当今世界正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决定了未来半岛无核化的解决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对此各方都要增强定力,做好长期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

(二)坚定中国的政治解决方向,努力寻找各方共同利益

由于朝美之间极度缺乏互信,未来的政治解决仍可能再次陷入僵局,但大方向必须坚持,以通过对话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前提。

在政治解决过程中首脑会谈不可或缺,要充分发挥领导人会晤机制的作用。“我们赞赏朝美领导人身体力行,为推动政治解决半岛核问题做出的不懈努力。”(36)《王毅谈半岛局势: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641439.shtml。各方最高领导人直接参与的会谈,具有高层性、权威性和政策连续性,不仅有利于自上而下地推动半岛局势发生积极变化,而且更能成为各方互相表明自身立场和了解对方的最佳舞台和机会。目前为止,“习金会”举行了5次,“文特会”举行了9次,“文金会”举行了3次,“金特会”举行了3次,“金普会”举行1次,而安倍晋三正在等待他与金正恩的第一次会晤。各国领导人历次会晤情况详见表1所示:

表1 各国领导人历次会晤统计表

随着各国领导人会晤次数比例的不断提升,注定会增强彼此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半岛无核化增添新的动力。只要各方都增添感情和信任的干柴,半岛无核化解决的熊熊烈火之势必将形成。中国应在不损害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努力发掘朝美的共同利益,并使之逐渐扩大化,当朝美利益不断趋向统一时,双方会主动寻求对话。

目前,已经和即将举行的一系列领导人会晤、围绕半岛问题的新一轮首脑外交互动的展开,都将成为迈上新阶梯的决定性机会和促成实现半岛无核化及建立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的“新的里程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半岛无核化的政治解决与东北亚局势缓和任重道远。只要各方领导人最大程度地消除分歧、隔阂和不断建立彼此互信,将首脑会谈持续的实质成果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尽早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目标。

(三)半岛无核化需要中国助力智慧和方案,需要国际社会内外联动的“合力”

2019年,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而半岛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广泛参与和智慧贡献,中国始终是半岛持久和平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中国长期坚持“三个坚持”的原则立场,倡导“双暂停”“双轨并进”“双加强”的思路,不仅符合半岛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期待,而且如今也得到了相关各方的认可与尊重。王毅外长的“三者”说,(37)《王毅谈半岛局势: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641439.shtml。即“中方将继续做半岛和平稳定的守护者、对话和谈的推动者、长治久安的贡献者”,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落实为国际行动”,为此,中国做出了三个“贡献”(38)即“贡献了智慧、贡献了力量和贡献了信心”。参见:《乐玉成专访全文:70年辉煌历程,中国外交始终坚守初心使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55002。则掷地有声,表明了未来中国在半岛和平与发展中的智慧和方案的切实可行性。

因此,中国应通过努力打消相关方对“通过协商实现无核化”的质疑和“放宽对朝部分制裁”的困惑,促使和帮助美国改变特朗普认为的唯一手段只有“对朝制裁”和在先行“华丽的转身”上下足功夫;将美国的“一揽子交易”方案与朝鲜的“分阶段、同步行动”方案进行对接、融合,寻求一条能被各方广为接受的“一揽子协议,分阶段实施,同步行动”的中国方案,在相互妥协的解决路径和相关措施上极力推进,弥合分歧;对朝美之间先行、主动、友好的并能引起另一方积极回应的行为应予以坚决支持;引领和塑造朝鲜增强自身实力和发展动力,克服废除“核武”的恐惧心理,在改善朝鲜安全环境、朝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寻求未来有所突破上下足功夫。同时,国际社会的有关各方要通过协商,在中国建议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方案,这将有助于消除半岛无核化的障碍和瓶颈,推动朝美对话实现重启并取得相应预期的良好成果。

四、结语

特殊的地缘条件和新时代的中朝关系决定了朝鲜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国至关重要,已成为中国经略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面对“以拖待变”“概念存疑”“无解之争”“时移势迁”等诸多问题,半岛无核化解决过程又陷入“久拖不决”和“永远在路上”的困局中。对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和敏感性,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为一时一事所侵扰而影响无核化的正确方向。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引领和塑造良好的中朝关系和中国周边环境,切实和平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特别是要坚持“适度”原则,“要谨防朝鲜半岛无核化‘倒春寒’的袭扰,以及‘温水煮青蛙’和‘快刀斩乱麻’极端方式的干扰,以至动摇国际社会的信心”。(39)王晓波:《关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几点思考》,《东疆学刊》2019年第1期,第14页。为此,国际社会必须要有理性和清醒的认知,既要“防急”更要“反停”,绝不能让半岛无核化“永远在路上”成为新常态。这一过程需要中国助力智慧和方案,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合力”。半岛无核化不能一蹴而就,各方均要增强定力,坚定中国的政治解决方向和努力寻找共同利益,有关各方应在中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新方案,加强解决半岛无核化这一跨世纪难题的解决决心。我们应树立信心,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中国积极的引领和塑造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半岛无核化一定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时刻。只要相关各方相向而行,半岛无核化的未来定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金特半岛朝鲜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蛇口半岛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绝妙的管弦色彩 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培尔·金特》看易卜生戏剧思想理论及其美学概念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