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窖穴遗迹2016 年度植物浮选结果分析*
2020-01-15孙永刚韩炳华
孙永刚 张 帅 韩炳华
(1.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烟台市博物馆;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晋源镇附近,古城面积大约20 平方公里。二号建筑基址群位于古城遗址西北区域,距离明太原县城北城墙约350 米、晋阳古城西城墙830米处。
2016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二号遗址建筑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东西两组建筑基址,其中西组建筑基址,始建于唐,毁于宋初。在西组建筑东100 米,发掘了东组建筑。整个东组建筑基址分三期。最早期建筑遗址时代为汉代,主要有一些房址和水井。出土四神砖、方格菱形方砖、云纹瓦当、绳纹陶罐以及大型石质建筑构件等。第二期建筑遗迹叠压在早期建筑遗迹之上,时代为魏晋十六国,发现有大型窖穴及房址等遗迹。出土器物有绳纹板瓦、绳纹筒瓦、云纹瓦当、“富贵”文字瓦当、“六年”文字板瓦和一些陶器等。第三期建筑始建于东魏,经北齐、隋,最后废弃于唐。建筑基址夯土范围遍布整个发掘区,该建筑基址是一个由四周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院中排水渠曲折回绕,水井修筑考究,础石整齐划一。出土有青掍板瓦、青掍筒瓦、“兴和”和“天保”铭记的空心砖、脊头瓦、莲花纹瓦当、汉白玉“神王”造像、青瓷碗、红陶碗、灰陶罐以及“五铢”钱等[1]。
一、采样与浮选
在对二号建筑基址进行发掘的过程中揭露了两座窖穴遗迹。为了对其使用功能做进一步认识,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采样,采集样品38 份,土样总量522 升,平均每份样品土量约为13.74 升。土样浮选在晋阳古城驻地完成,浮选设备为水波浮选仪,收取浮出物的网筛采用的是80 目(网筛孔径为0.2 毫米)。浮选结果阴干后在赤峰学院进行挑选,并对大于1 毫米的炭化木屑进行称重和登记,对炭化植物种子进行鉴定、统计和拍照。
二、浮选结果
根据鉴定结果,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两个窖穴里的炭化遗存主要分为炭化木屑和炭化植物种子两大类。
(一)炭化木屑
炭化木屑是指未燃烧殆尽的木头残存,主要来源于未燃尽的燃料或遭遇焚烧的木料[2]。在实验室对直径大于1 毫米的炭化木屑分类称重,并进行等量换算,结果显示,38 份样品所含炭化木屑总量为57.9283 克。
(二)植物种子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共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2696 粒,计49 种。经过鉴定,这些炭化植物种子包括:粟、黍、水稻、小麦、青稞、大豆、豌豆、大麻等八种农作物;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旋花科、锦葵科、鸢尾科、菊科、十字花科、罂粟科、马鞭草科、茄科、牻牛儿苗科、车前科、忍冬科等杂草类植物种子共计18 科38 种;苦木科的落叶乔木臭椿1 种;瓜果类植物遗存葫芦科的甜瓜属1 种和蔷薇科的蛇莓1 种;此外还有少量特征不明显或因烧烤致其失去特征部位而无法鉴别的未知种属的植物种子。
1.农作物种子
遗址38 份样品中出土农作物种子合计1808粒,主要分为禾本科、豆科、桑科三类,多为一年生草本,其中以禾本科植物种子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豆科植物,桑科最少。
(1)粟(Setaria italica),1460 粒,占农作物总数的80.75%。禾本科狗尾草属。这些炭化粟粒呈圆形,较圆润。尾部圆,无尖。腹部扁平,籽粒表面光滑。胚部较长,呈U 形,大于整体的1/2,因烧烤而爆裂形成沟状。
(2)黍(Panicum miliaceum),151粒,占农作物总数的8.53%。禾本科黍属。种子呈长圆形,背部较鼓,胚部V状,较短,小于整体的1/2,尾部有尖。另外有一些带壳的谷粒,尚未炭化,谷壳表面较为光亮。
(3)水稻(Olyza Sativa),15 粒,占农作物总数的0.83%。禾本科稻属。均为去壳后的稻米,所出稻米保存较为完好,其背腹扁平,呈长椭圆形,表面光亮,两侧纵向各有三条左右的纵纹。未发现基盘。
(4)小麦(Triticum aestivum),63 粒(1 粒碎),占农作物总数的3.48%。禾本科小麦属。小麦呈头宽尾窄状,背部凸起腹部平缓。
(5)青稞(Hordeum vulgare),12粒(1粒碎),占农作物总数的0.66%。禾本科大麦属。种子整体呈梭形,两头尖,背腹凸起,腹沟不明显。
(6)大豆(Glycine max),100 粒,占农作物总数的5.53%。豆科大豆属。遗址所出大豆大多保存状况较差,形体呈长椭圆形,胚区呈长圆形,脐部窄而长,位于腹部偏上,大豆含油脂较高,因火烧爆裂油脂析出表面产生孔隙。
(7)豌豆(Pisum sativum Linn),4 粒,占农作物总数的0.22%。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攀援草本。保存状况较差,整体近圆形或椭圆形。
(8)大麻(Cannabis sativa),3 粒,占农作物总数的0.17%。桑科大麻属。瘦果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略扁,表面具有网格脉纹[3]。
2.非农作物种子
遗址出土非农作物种子数量总计881 粒,以藜科植物绝对数量最多,禾本科植物次之,再有车前科、鸢尾科、葫芦科等。
(1)禾本科(Gramineae)118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13.39%。包括一年生草本稗、野稷、野燕麦、狗尾草、早熟禾、马唐和多年生草本虉草。
稗,18粒。颖果卵形,脐较大,圆形,胚卵形,长约占颖果的2/3。可做牧草,籽实可以食用。
野稷,2粒。颖果椭圆形,平凸状,脐椭圆形,胚为颖果的2/5。
野燕麦,2 粒。夏熟作物田杂草,颖果矩圆形,腹面具沟,胚椭圆形,长约占颖果的1/5。
狗尾草,89 粒。颖果椭圆形,脐椭圆形,腹面扁平,胚椭圆形,长约占颖果的2/3。可做牧草,秆叶入药可治痈疔,面癣。
早熟禾,2 粒。夏熟作物田杂草,颖果纺锤形,具三棱,腹面凹陷,胚椭圆形,凸起,长约占颖果的1/4。
马唐,3 粒。秋熟作物田杂草,颖果椭圆形,胚卵型,呈指纹状,长约占颖果的1/3。为优良秋季牧草,谷粒可制淀粉。
虉草,2 粒。颖果呈椭圆形,腹部凸起,背部扁平。可做牧草,并供编制及造纸。易混于多种作物种子中。
(2)豆科(Leguminosae)4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45%。包括草木樨和胡枝子。
草木樨,3 粒,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种子肾状椭圆形,两侧扁,一侧稍微隆起。
胡枝子,1 粒,直立灌木。种子倒卵形,两侧扁。可做绿肥、饲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嫩叶可以蒸晒煮茶,籽实可舂米食用。
(3)藜科(Chenopodiaceae)467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53.01%。包括藜、地肤、碱蓬和虫实,均为一年生草本。
藜,456 粒。夏熟作物田杂草,种子卵圆形,扁平。嫩茎叶沸水焯后可食用。
地肤,7 粒。种子横卵形,上下扁,胚马蹄铁形。果实入药,有清湿热,利尿,治荨麻疹和皮肤癣等功效,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作扫帚,通称“扫帚菜”。
碱蓬,3 粒。种子近圆形,凸透镜状,表面具微细的网状纹。
虫实1 粒。果卵形或圆卵形。优良牧草,籽实可食用,亦可入药。
(4)蓼科(Polygonaceae)13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1.48%。包括一年生草本酸模、两栖蓼、分叉蓼、拳蓼和多年生草本酸模叶蓼。
酸模,2 粒。瘦果三棱状椭圆形,表面光滑。全草入药,可治皮肤病、疥癣等。
酸模叶蓼,1 粒。夏熟作物田杂草,瘦果卵圆形,扁平,两面微凹。
两栖蓼,3 粒。瘦果近圆形,双凸镜状。生于湖泊边缘的浅水中、沟边及田边湿地。
分叉蓼,3 粒。瘦果菱形三棱状,表面光滑,果棱较锐,顶端突尖。生于草原、山坡、农田。
拳蓼,4 粒。小坚果椭圆状卵形。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5)莎草科(Cyperaceae)5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57%。包括多年生草本苔草和萤蔺。
苔草,4 粒。种子呈阔卵形,臌胀多棱。
萤蔺,1 粒。水田杂草,小坚果倒卵形,两侧扁而一面微凸,表面有细网纹,或稍有横波纹。
(6)蔷薇科(Rosaceae)2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23%。包括多年生草本龙牙草和蛇莓。
龙牙草,1 粒。瘦果倒圆锥形,果基部具弯柄,柄端具明显凸出的圆形果脐。全草入药,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籽实可以磨面食用。
蛇莓,1粒。瘦果耳状,腹面平直,背面拱形。表面具微细的念珠状网纹。
(7)唇形科(Lamiaceae)6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68%。包括一年生草本香薷、紫苏和多年生草本地笋。
香薷,3 粒。瘦果矩圆状倒卵形,不明显三面体,背面隆起,腹面中线高,形成两个平面,顶部较平。全草药用,发汗、利尿、解毒。
紫苏,2 粒。瘦果圆形,背面圆形弓曲,腹面较平,中部稍隆起,果顶圆。种子和叶入药,发汗、镇咳、利尿,嫩叶与籽实皆可采食。
地笋,1 粒。小坚果扁平,倒卵状三棱形。晚秋以后采挖其根茎可以鲜食或炒食,亦可做酱菜等。
(8)旋花科(Convolvulaceae)3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34%。包括多年生草本打碗花、一年生草本菟丝子和旋花科。
打碗花,1 粒。夏熟作物田杂草,种子卵圆形,表面有小疣,其根可以蒸晒食用。
菟丝子,1 粒。种子椭圆形,表面粗糙,种子上端渐窄,微向腹面弯曲,呈不明显的突嘴状,嫩苗叶煠熟用油盐调食。
旋花科,1 粒。尚未鉴定到种属,仅鉴定到科。
(9)锦葵科(Malvaceae)31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3.52%。包括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苘麻和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锦葵。
苘麻,9 粒。种子三角状肾形,两侧压扁,表面细颗粒状,背面较厚,三角形弓曲,腹面较薄。种子入药,利尿,通乳。
锦葵,22 粒。种子圆肾形,两侧斜扁,表面细颗粒状,背部厚,腹部薄,具缺口。
(10)鸢尾科(Iridaceae)马蔺63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7.15%。多年生密丛草本。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纵长或近等直径,表面略粗糙,砂砾质或具小皱。
(11)菊科(Asteraceae)大籽蒿2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23%。蒿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种子倒卵形,稍弯曲。全草药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12)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独行菜2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23%。独行菜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种子半圆状倒卵形,扁。生于田间、路旁和草地。其嫩苗叶可以食用。
(13)罂粟科(Papaveraceae)罂粟2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23%。罂粟属,一年生草本。种子肾形,略扁,表面具粗网纹,网壁清晰,网眼深。背面圆形弓曲,较厚。果实可入药,止泻、镇痛。
(14)马鞭草科(Verbenaceae)荆条1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11%。牡荆属,落叶灌木。核果近球形。适宜植于山坡、湖塘边。也可入药。
(15)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1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11%。假酸浆属,一年生草本。种子肾状圆形,扁,表面具网纹。顶端圆而厚,向下渐薄,背侧拱圆,腹侧平直。全草入药,镇静、祛痰、清热解毒。
(16)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牻牛儿苗1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11%。牻牛儿苗属,多年生草本。种子倒圆锥形蛹状。生于路旁、田边、山坡,嫩叶可供食用。
(17)车前科(Plantaginaceae)洋车前草96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10.9%。车前属。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腹压扁。生于农田、路旁、水沟等潮湿地。
(18)忍冬科(Caprifoliaceae)4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45%。尚未鉴定到种属,仅鉴定到科。
(19)苦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1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11%。臭椿属,落叶乔木。系椿树的一种名樗树,其樗芽味臭不可食用。其材质坚韧、纹理直、易加工,是优良的木材原料。
(20)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59 粒,占非农作物种子总数的6.7%。种子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钝,表面光滑,无边缘。瓜蒂和种子药用。
3.未知植物种子
除了上述能够鉴定出种属的炭化植物种子外,在鉴定过程中还发现了7 粒未能判断其种属的种子。或因焚烧过甚致使其失去了特征部位,或是因自然原因导致其在埋藏过程中挤压破碎,无法对其进行鉴定,暂将其归置在未知的植物种子中。仅对其进行拍照、测量。
三、分析讨论
(一)炭化木屑问题
窖穴中所出炭化木屑仅仅是木材燃烧后的少部分残留,总重57.9283 克,平均每十升土样约1.11 克。在发掘过程中,从窖穴剖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很厚一层尚未炭化的木屑,在地下特殊的埋藏环境下木材的纹理清晰可见。窖穴Ⅰ和窖穴Ⅱ均由青砖垒砌而成,前者呈倒穹隆顶的近圆形,后者呈方形,都属于半地穴式。窖穴的底部发现有完整的魏晋十六国风格的筒瓦等建筑构件,结合文献的记载和窖穴的构造以及窖穴内出土的木屑堆积情况,我们不难推测窖穴在使用期间,作为地上部分应该是有木头搭建的顶棚,经人工修葺后覆以砖瓦而成,后因焚烧或其他原因导致窖穴废弃,其中炭化木屑应该是顶棚木材燃烧后的残存。
表一 窖穴内出土炭化植物种子统计表
续表一
(二)农作物遗存分析
两个窖穴中出土的农作物种子的数量占所有炭化植物种子的67.07%,其中以粟的绝对数量最多,其次为黍、大豆、小麦、水稻、青稞、豌豆、大麻。在这八种农作物遗存中,粟和黍占据绝对优势,约占出土农作物总数的94.71%。农作物种类较为丰富,而且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相对于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更能有效防止自然灾害,降低风险。比对各类作物的绝对数量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经济仍是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伴随少量稻作农业,这与当时的微地理环境或有关系。
粟,俗称“榖子”或“小米”。起源于中国或东亚,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新时期时代黄河流域主要栽培物,黄河流域史前时期,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就数粟最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秦汉时期,粟是种植最多的谷物,唐宋时期南方地区也开始提倡种粟。宋末,由于水稻和小麦的发展,粟才慢慢退居二线[4]。窖穴中的粟在所有农作物中占比最大,表明在当时粟是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标志着其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主体地位。
黍,古又名“秬”或“秠”。生长周期较短,耐干旱耐贫瘠,适合在干旱的中国西北地区栽植,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诗经》中有18 个篇章提到黍,如《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5]黍在《诗经》时代至唐宋时期,均作为主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6]孔子先吃黍,认为黍为五谷之先。《齐民要术》中“黍穄”列为谷类作物的章首,可见其重要程度,说明魏晋十六国时期黍在先民生活中仍是主要栽培作物。
大豆,古称“菽”,《诗经》、《管子》等文献多次提到。根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有11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栽培大豆遗存,分布范围从黄河中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山东中部地区。时间大致从龙山时代至周代[7],说明至迟在龙山时期大豆已经开始被人们驯化栽培。大豆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齐民要术》:“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8]意思是说种植黍子、穄子的田地,最好为新开垦的田地,其次为前茬种大豆的地,正说明大豆成熟收割之后,其根系具有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成为优势菌种大量滋生,可作为良好的氮肥。遗址浮选出土的大豆数量仅次于粟和黍,说明在当时大豆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进行栽培,多品种农作物的综合种植不仅相互间有利,更是降低了农作物种植的危险系数。
小麦,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新月地带,约在7000 年左右传入了中亚,在停滞一段时间之后,大概在至迟4000 年左右传入中国,开始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山东龙山时代的赵家庄遗址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很可能在距今4500 年就已经传入中国[9]。中原地区禹州瓦店遗址[10]的小麦遗存进行直接测年的数据显示其年代晚于遗址的年代(即龙山时代),这一时期各遗址出土的小麦遗存普遍偏少。《诗经》时代称小麦为“来”。如《诗经·周颂·思文》曰:“贻我来牟,帝命率育。”[11]《吕氏春秋》中的麦,没有大麦、小麦之分,均指大麦。小麦一词最早见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小麦,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12]至此麦才有小麦、大麦之分。小麦大面积种植源于汉代,窖穴中小麦出土数量偏少,表明小麦在当时并非主要农作物。
水稻是东亚地区最早驯化栽培的农作物之一,驯化与栽培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文献记载,水稻在山西地区已有1900 多年的种植历史。东汉安帝三年(116 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官私田。郦道元水经注曰:‘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溉灌,东南出城注于汾水。’今所修沟渠即谓此。”[13]《太平寰宇记》载:“隋图经云……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晋泽即指太原旧沟渠。从这些史料可知,晋祠水稻种植至迟在汉代开始。由于,晋祠水稻生长的地表层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蓄水性强,且Ph 值为碱性。晋祠水稻性微寒,呈弱碱性,符合人体体液呈碱性的需要;同时,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充足的日照、适宜的季风,都为晋祠水稻的开花、授粉、抽穗,提供了生长条件[14],一直以来,晋祠水稻备受后人赞誉,宋代范仲淹“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15]的诗句、清代许荣“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联,都在描绘晋祠稻田生产的盛大景象。
青稞,因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名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中国西北、华北、内蒙古、西藏等地均有栽培,目前最早的青稞遗存发现在西藏的昌果沟遗址,距今约3500 年[16]。青稞是藏区的主要粮食产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亦是酿造青稞酒的原材料。窖穴中出土的少量青稞说明当地居民利用这种高寒作物,作为粮食作物的补充。
豌豆,原产于亚洲西部及地中海沿岸,在近东和欧洲新时期时代遗址中就已发现栽培的豌豆,距今7000 年左右。在我国豌豆也是重要的豆类栽培作物之一,至今已有2000 年左右。豌豆一词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的《广雅》:“蹓豆、卑豆,豌豆也”,东汉崔寔《四民月令》里称其为豍豆[17]。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粒圆如珠。《尔雅》名戎菽,《管子》作荏菽,《本草》名胡豆,《唐史》作毕豆,《辽志》作回回豆,俗称淮豆,亦曰寒豆。甘平。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研末涂痈肿,……,亦可作酱用。”[18]豌豆具有耐干旱耐冻的特性,可作粮食和饲料,亦可备饥荒。豆叶、豆荚及籽实经加工可做副食。窖穴中出土的少量豌豆,说明豌豆虽然已经传入我国,但并未开始广泛的种植。
大 麻, 主 要 种 植于北方,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雄株称“枲”,只开雄花,不结果实,其茎较为细长,其花的周围几乎无叶;雌株称“苴”,开花后可结果实,雌株的茎较粗短,花序末端叶多[19];不分雌雄株则统称为麻。《诗经·豳风·七月》之“九月叔苴”[20],其苴就指大麻开雌花者,大麻子可作粮食采集食用,作为备荒作物,麻子亦可榨油,但麻子食多会致幻,古人食麻子不仅为充饥,也有医疗的效果。同时,《诗经》中所见麻,皆为不分雌雄株者,统为纤维原料,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池》提到“可以沤麻”、《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的“不绩其麻”等,其麻皆是提取纤维用作纺织材料。大麻在汉代还是一些地方的五谷之一,所处地位很高[21]。窖穴中出土的大麻遗存,说明在这一时期大麻仍然是晋阳先民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表二 窖穴内出土炭化植物功能分组
(三)非农作物遗存综合分析
窖穴中除了以上8 种农作物外,还发现了40 多种其他杂草类植物种子,这些植物种子分属不同的科属,我们根据利用价值的不同将其进行统计分类,结果表明,作为观赏类的植物有12 类,具有食用价值的22 类,材用价值的植物1 类,另外这些植物大多都具有药用价值和饲草价值,少量具有编制和水土保持、固氮等价值。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简言之,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殖其种族的植物。它往往依附于和自身在形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人工栽培的作物上[22]。
禾本科的杂草共计118 粒,其中狗尾草占比最大,其次为稗。狗尾草是较为常见的田间杂草,常与黍亚科的粟和黍同出。稗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在浅水中,又耐旱、耐酸碱,繁殖力强,常出现在稻田间,与农作物争夺肥水。另外还出土野稷、野燕麦、早熟禾、虉草各2 粒,马唐3 粒。以上几种禾本科杂草,除野稷外,基本上都是优良的饲草且具备药用价值等。
其中豆科、藜科、廖科、旋花科、锦葵科、蔷薇科、鸢尾科、十字花科、牻牛儿苗科等植物种子除去杂草的身份不说,大多都是可作为野菜食用的,并具备药用价值和饲草作用,亦作为编制的原材料,有些还是观赏性的植物。
藜,俗称“灰菜”,是野菜的一种。明人鲍山《野菜博录》云:“灰菜,生田野中。苗高二三尺。茎有红线楞。叶有灰麱,结青子成穗,性甘,微苦。性暖,生墙下树下者亦不用。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去灰气,油盐调食,或晒干煠食。穗熟时采子磨面作饼,蒸食。”[23]《诗经》中提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其中莱就是指藜。现代人食藜的方法与古人并无差别,或焯或蒸。藜在窖穴中大量的出现并非偶然,应该是古人生活中常备的蔬菜之一。豆科的胡枝子,籽实可舂米,做粥或炊饭。蔷薇科的龙牙草可取其籽实,或捣或磨作面,食之。唇形科的紫苏采叶煠食,籽实做粥。牻牛儿苗其嫩叶煠熟,凉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打碗花采根洗净可蒸食,或者晒干捣碎,炊饭食用。
可做编制材料的有虉草、地肤、马蔺、苘麻等。其中虉草的秆可编织成生活用具。地肤的老株可以用来做扫帚使用。苘麻可编织麻袋、搓绳索、编麻鞋等。马蔺可作纤维植物,替代麻生产纸、绳等,叶是编制工艺品的原料,根可以制作刷子,明人吴宽《马蔺草》:“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可见马蔺用途之广泛,窖穴中出土的较多的马蔺,说明马蔺在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此外,在窖穴中出土了较多的甜瓜种子,《随息居饮食谱》载:“甜瓜,甘、寒,涤热。利便除烦,解渴疗饥,亦治暑痢。”[24]甜瓜的主要利用价值就是食用,其可食用的部分是肉质化的果皮,不可食用的籽粒散布在多汁的胎座中[25],其瓜蒂和种子药用。这些甜瓜的出现表明古人在满足日常温饱所需的情况下,对瓜果类的植物进行栽培利用,既能降低农业种植的危险,也丰富了人们的物产生活。
四、结论
从窖穴遗迹所出的农作物遗存来看,晋阳古城先民在当时环境下其农作物种植仍以粟和黍为主,通过对其绝对数量上的比对分析,其利用程度远高于其他农作物,说明在魏晋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农业种植仍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传统。同时,窖穴中还发现了小麦、水稻、大豆、青稞等农作物,虽然数量偏少,但仍然反映这一地区农业呈现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结构,多种农作物交叉种植,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自然灾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窖穴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杂草及其他植物种子,但从窖穴的功能分析来看,窖穴应是作为存储粮食使用,不应该出土大量的杂草植物种子。并且在对土样进行采集和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碎陶片、骨头、以及较多细碎的鱼骨等。推测窖穴在早期是用作存储粮食的,到了后期可能是在废弃后作为垃圾坑使用,这些炭化植物遗存应是伴随废弃物一起埋藏在窖穴中的,这可能是导致窖穴中杂草植物种子偏多的原因。晋阳古城窖穴遗址植物遗存,是晋阳古城遗址第一次开展的植物浮选工作,对认识魏晋十六国时期晋阳地区生业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科学意义。
[1]韩炳华,裴静蓉.晋阳古城发掘二号建筑遗址群[N].中国文物报,2016-12-02.
[2]赵志军,何弩.陶寺城址2002 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J].考古,2006(5).
[3]关于杂草种子鉴定参考以下书目: a.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b.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c.强胜.杂草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潘富俊.诗经植物图鉴[M].台北市:猫头鹰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14.
[5]潘富俊.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战国)韩非,著.韩非子全译[M].张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孙永刚.栽培大豆起源与植物考古学研究[J].农业考古,2013(6).
[8](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译注[M].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9] 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J].南方文物,2015(3).
[10] 靳桂云,王海玉,等.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龙山文化炭化植物遗存研究[C]//科技考古(第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2](南朝·梁)陶弘景,集.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 束海刚,等.论拯救晋祠水稻 重塑晋祠大米品牌形象[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0).
[15] 李仰斌.灌溉水文化从智伯渠说起[N].中国水利报,2013-05-30(003).
[16] 傅大雄.西藏昌果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农作物遗存的发现、鉴定与研究[J].考古,2001(3).
[17] 张思文,李忠娴.我国古代对豌豆特征特性的观察及栽培利用[J].农业考古,1984(1).
[18](清)王士雄,著.随息居饮食谱[M].刘筑琴,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9]杨瑞林.大麻及栽培利用[J].中国纤检,2003(3).
[20](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 刘兴林.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报,2016(4).
[22]同[3]c.
[23](明)鲍山,编.野菜博录[M].王承略,点校解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4]同[18].
[25] 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