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嗣鲁王李道坚墓志铭释读

2020-01-15

考古与文物 2019年6期
关键词:刺史墓志

李 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李道坚墓位于陕西富平县城西南的朱家道村,距唐献陵约1.7公里,为献陵的陪葬墓。该墓在20世纪90年代被盗,墓葬壁画资料已发表[1]。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李道坚墓为一座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单室砖墓,其外有围沟。围沟为正方形,南北长109、东西宽78米,墓葬位于围沟围成墓园的东部。墓葬总长45米,有五座天井,其中第四、五天井为暗天井,有4座壁龛。该墓总长小于50米,规模小于同期太子和准皇帝级别,与一、二品的高官墓规模类同。墓室内被严重盗扰,葬具及遗骨均已不存。甬道内出土一合墓志,墓志青石质,志石正方形,边长87、厚11厘米。志盖方形盝顶,厚9厘米。志文阴刻36行,每行36字,共1201字,有方界格。志盖阴刻篆书“大唐故宗正卿赠礼部尚书嗣鲁王墓志”。顶面四周和四侧减地线刻牡丹纹带,四杀减地线刻十二生肖并衬以缠枝忍冬图案,十二生肖顺时针排列,每侧三种(图一)。志石四侧线刻缠枝牡丹纹。志盖及志石线刻图案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錾刻精细,是唐代墓志线刻装饰中的上乘之作(图二)。

现将墓志铭文迻录并标点于下:

大唐故宗正卿赠礼部尚书嗣鲁王墓志铭并序朝

请大夫吏部郎中天水赵安贞撰

夫致美莫先乎厚德,崇高莫若乎鼎贵。惟德也,故能成干时之具;惟贵也,故能昭永代之业。斯兼之者,其唯我嗣鲁王乎。王讳道坚,字道坚,神尧皇帝之曾孙,故鲁王灵夔之孙,范阳王霭之嫡子。文昭武穆,继代本枝,庆叶灵长,诞兹明德。属国祚中否,闰余间出,爪剖宗祏,燕啄王孙,藐以稚年,罹乎家难,养蒙荒裔,成德冠婚。中兴之初,品物伊始,天地革而正,日月蚀而明。剪珪有封,佩玉斯兆,神龙元年夏六月,封嗣鲁王,赐实封四百户,授贝州別驾,加上柱国勋。二年,改授国子司业,员外置同正员,兼德州別驾。寻丁范阳王妃忧,去职。至景龙二年冬,又授国子司业,员外置同正员,兼卫州別驾。贰职承恩,佐郡敷化,亦既莅止,休有烈光。四年,授银青光禄大夫。睿宗之升极也,授卫尉少卿。皇帝之监抚也,授左卫率府率。简其贞良,则王之卿士;资其环列,则国之爪牙。景云中,改授梁州都督、梁州刺史、岭南道招慰讨击使。至郡岁余,加宗正卿员外置同正员,大专征之功也。寻改授陇州刺史,崇右地之任也。延和中,廷奏谠言,为权臣所忌,贬授吉州刺史,寻而追复旧职,又迁卫尉少卿。主上始登九五,忧济元元,精择循良,俾成共理。开元四年,授冀州刺史。至九年,改授洺州刺史。凡典专城,皆最诸郡,必著成绩,人歌咏之。其年,又改授左卫将军。至十年,又授左千牛卫将军。辍其理绳,俾夫冠鹖,文武备举,非大贤而谁?至十三年,改授汾州刺史,理如其素,帝简其能。属海壖荐饥,岁赋不入,齐甿流徙,人食于他。帝用戚之,允兹慎择,遂授沧州刺史、横海军使。而王政始于宽,德敷于下,东渐于海,南近于河,汔用小康,人怀居矣。至十八年春,授秘书监,员外置同正员,寻拜为真。至廿一年春,授国子祭酒。秘文之阁,教胄之司,既得贤王,典形成矣。至廿二年春,以本官兼捡校魏州刺史。纶绂始行,旌麾未出,属有后命,式敷永图,鸠彼守土,正于连率。又以本官兼检校汴州刺史,兼河南道采访处置使。于是彰善瘅恶,敷化详刑,惠以恤人,明以察吏。将杜蛑贼,不惮米盐。运粮洛师,瞻国储也。徙郡淮上,从人愿也。故政用大和,举无遗策。帝曰:“轺轩所及,厥庸懋哉,特赐一子官,褒使功也。”曩者,先朝园寝,以太常奉之,列仙道观,以鸿胪主之。帝曰:何居是焉?取礼耕籍之。明年,遂以二事隶于宗正,而使王尹之。于是,敷德輶,训王族,厥惟成绩,允有令闻。开元廿六年,以宗正卿寝疾,薨于宣阳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四。主上震悼久之,辍朝三日,赠礼部尚书,赙帛一百五十匹、粟一百五十石。策谥曰,其年十一月二日陪葬于献陵,礼也。惟王雅操贞劲,高范清深,素行有恒,发言无择。始以孝友,训于家人,终以贤良,成于国体。志耽坟籍,性尚清虚,学不为人,善匪求誉。凡著文笔,成数十卷,其纂《史》《汉》,为一家言,不朽之迹也如彼。深入义谛,探不二之门;玄通仙术,精真一之妙,高尚之致也如此。方冀永保天禄,恃为国祯,如何不淑,奄辞昭代。妃博陵崔氏,馆陶公主之孙也,庆叶宜家,辅以成德。胤子三人,曰颖、曰重、曰宇,奉承遗训,资以立身。以为华者莫如文,贞者莫如石,爰封爰树,不褰不崩,言之盛德,于何尽意。遂作颂曰:

皇祖降灵,诞圣立极,帝子繁祉,继宗开国。珪璋交映,兰茝更植,迪彼后人,生兹令德。幼贞艰难,克著岐嶷,行立规矩,言为楷式。幸逢启圣,再造区域,始开龙剑,遂举鹏翼。禄享千钟,土分五色,国庠书府,宫僚武职。九绾外台,四由左棘,杖钺北镇,师武臣力。持斧东巡,善劝淫恩,中朝雅望,大宗司直。忽移隙光,曾未日昃,千载已矣,九原谁识。盛业芳猷,空传翰墨。

一、李道坚生平与其重要履历

墓主李道坚为唐高祖李渊的曾孙,其祖父为唐高祖的第十九子鲁王李灵夔,其父为范阳郡王李蔼。李道坚及其父祖三代,均有传见载于《旧唐书》卷64与《新唐书》卷79。据墓志记载,李道坚出生于武周垂拱元年(685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其祖父李灵夔,史传记载:“鲁王灵夔,高祖第十九子也。少有美誉,善音律,好学,工草隶,……(贞观)十四年,改封鲁王,……(垂拱)四年,与兄元嘉子黄公撰结谋,欲起兵应接越王贞父子,事泄,配流振州,自缢而死。”[2]其父李蔼,史传记载:李灵夔次子“蔼为范阳王,知越王必败,白发其谋,得不诛。历右散骑常侍,为酷吏所害。”[3]

李道坚曾先后任多州别驾、刺史、采访处置使等地方职务,在朝中任卫尉少卿、左千牛卫将军、宗正卿等职务,另外还曾担任都督、招讨使、军使等统军职务。开元二十六年在宗正卿职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四岁。玄宗赠礼部尚书,赙帛一百五十匹,粟一百五十石,陪葬于献陵。

李道坚一生中担任职务早期主要为別驾、刺史等地方军政长官,同时担任过招慰讨击使、军使等统军职务,晚年同时在朝内国子监、宗正寺等处任职。其生前曾担任二州别驾、九州刺史,任职的州基本都处于中原地区,尤其以河北道较多,短期在关内道及山南西道任职。唐初将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共七等,李道坚任职均为上州,早年任上州别驾,为从四品下,后任上州刺史,晚年担任雄州刺史,均为从三品。任职过程平稳,未有大的升迁或被贬。从李道坚的任职历程及经历过的数次重要政治事件,可反映出唐代一些官职制度的变化情形。

1.越王李贞叛乱

墓志云“属国祚中否,闰余间出,爪剖宗祏,燕啄王孙”。指的是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对武则天政权的叛乱。在这场叛乱中,李道坚的祖父和父亲也参与其中,并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这一年九月丙寅,“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譔、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譔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4]

李道坚祖父李灵夔参与越王李贞反对武则天的叛乱,旋即被平,李灵夔被流放海南,不久自尽。同谋的韩王李元嘉、元嘉之子黄国公李撰等均被杀。道坚父李蔼“为范阳王,知越王必败,白发其谋,得不诛。历右散骑常侍,为酷吏所害。神龙初,悉追复王爵,以蔼子道坚嗣。”[5]越王叛乱时,李道坚年仅4岁,据史料记载其应该被流放,但是由于其父亲李蔼告发有功,遂能继续在朝中任职。墓志记载“藐以稚年,罹乎家难,养蒙荒裔,成德冠婚”,指其幼年家庭遭此巨大变故,后被亲属抚养并成家,但具体在中原还是海南长大无法确定。但是无论如何,越王叛乱一事必然使其年幼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2.中宗复辟

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称帝。唐中宗复辟后,李道坚作为李氏宗亲,被重新启用。墓志记载“中兴之初,品物伊始,天地革而正,日月蚀而明,剪珪有封,佩玉斯兆”,就是对李唐复辟的赞誉。中宗复辟后,赦免以往罪人。“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上不豫,制自文明元年已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逆魁首,咸赦除之。”[6]其中豫、博即指曾任豫州刺史的越王李贞及其子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李贞王爵直至开元四年才由其子孙继承。李灵夔虽为从党,但未真正参与叛乱,因此其王爵被恢复,由子孙继承,并且改回李姓,墓志记载“神龙元年夏六月,封嗣鲁王,赐实封四百户,授贝州别驾,加上柱国勋。”也与史料记载的“神龙初,追复灵夔官爵,仍令以礼改葬。封蔼子道坚为嗣鲁王”符合[7]。

3.睿宗朝任职

墓志记载“睿宗之升极也,授卫尉少卿。皇帝之监抚也,授左卫率府率”。升极指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去世后,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即位。韦皇后妄图把持朝政,李隆基发动兵变,将睿宗迎上帝位。其后睿宗将李隆基立为太子,景云二年(711年),命李隆基监国。墓志记载“皇帝之监抚也,授左卫率府率”,“景云中,改授梁州都督、梁州刺史、岭南道招慰讨击使。至郡岁余,加宗正卿员外置同正员,大专征之功也。”此时李道坚约二十七岁。李道坚在景云年间曾任梁州都督、梁州刺史、岭南道招慰讨击使。都督为睿宗时期设立职位,“景云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制。敕天下分置都督府二十四。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8]因此李道坚任梁州都督当在景云二年六月。招慰讨击使又称招讨使,为唐代设立,常由地方长官兼任,掌管招降平叛,为统军职位。而李道坚在任上由于表现出色,得授宗正卿员外置同正员。按照墓志记载时间,此时玄宗仍未登基,因此大约是公元712年间,即延和时期。睿宗时期唐代梁州所辖范围基本为现今陕南地区,而岭南道所辖范围为两广云南等区域,二者距离甚远。李道坚立下军功应在岭南道招讨使一职上,景云二年六月李道坚任梁州都督,景云三年五月即改元,八月玄宗登基。因此梁州都督及刺史职位应为挂名或就任不久即转任岭南道,后改授陇州刺史,其并未在梁州长时间任职。

4.延和廷奏

李道坚任职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墓志记载李道坚“延和中,廷奏谠言,为权臣所忌,贬授吉州刺史,寻而追复旧职,又迁卫尉少卿”。延和年间李道坚本身职务应为陇州刺史,被贬为吉州刺史,即由京畿地区被贬至江南,但是很快就追复旧职,史料中并未提及相关事由。由于延和年号本身仅使用约4个月,其被贬及复用当发生在此短时间内。

5.玄宗登基

墓志记载“主上始登九五,忧济元元,精择循良,俾成共理”。玄宗登基后,开始整顿吏治,任用贤明,先后任用多位有才华的宰相,李道坚年长唐玄宗一岁,正值壮年,又是李氏宗亲,与中宗、睿宗同辈,因此也得到了玄宗的信任。其先后任冀州、洺州刺史,二州均属河北道。李道坚在洺州刺史任上,表现较为出色。“凡典专城,皆最诸郡,必著成绩,人歌咏之。”于是被调回朝内任职。

6.朝内仪卫

李道坚之前曾在朝内担任过国子司业、卫尉少卿等职务,其不仅是文臣,还有一定的领军能力,曾在岭南道招讨使一职上立下功劳。中宗时期,李道坚担任过左卫率府率,玄宗时担任左卫将军、左千牛卫将军。左卫率府负责太子身边礼仪、护卫等,府率为领导者。“太子左右卫率府,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左、右卫率掌东官兵仗羽卫之政令,以总诸曹之事”[9]。左卫将军为左卫副职,左卫负责宫廷警卫及仪仗。“将军各二人,从三品。左、右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统领宫廷警卫之法令,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凡大朝会,率其属……为左、右厢之仪仗”[10]。左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之一,属于禁军,是皇帝贴身侍卫,左千牛卫将军为从三品,“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总其曹务。……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列于御座之左右。若亲射于射宫,则大将军、将军率其属以从”[11]。左右千牛卫属于皇帝贴身侍卫,由千牛卫大将军及将军统领,下属称千牛备身。“凡千牛备身左右及太子千牛备身,皆取三品已上职事官子孙,四品清官子,仪容端正,武艺可称者充”[12]。李道坚先后在左卫率府、左卫、左千牛卫任职,可谓一路升迁平稳。能够在这几处负责守卫及仪仗的机构任职的多为官宦子弟,且容貌、礼仪及武艺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与墓志记载“辍其理绳,俾夫冠鹖,文武备举”相符。

7.河北军使

开元十三年,李道坚授汾州刺史。墓志记载“属海壖荐饥,岁赋不入,齐甿流徙,人食于他”。河北沿海地区遭受饥荒,人口流失,此事件史籍并未记载。李道坚受玄宗信任,随即任沧州刺史、横海军使。这个任命的目的一方面是赈灾,另一方面或也有防备北方突厥趁虚南下的考虑。史料记载开元十四年(726年),唐政府于沧州置横海军,以沧州刺史为军使,安史之乱后废置。横海军属于范阳节度所属九军之一,当时“于定、恒、漠、易、沧等五州置军以备突厥。”[13]玄宗时在沧州设置的就是横海军。《资治通鉴》记载:“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赛、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14]“横海军在沧州城内,兵六千人”[15]。《新唐书》记载:“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16]置横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突厥入侵。李道坚可能为最早担任此职之人。其后李道坚在沧州刺史上任职后,“政始于宽,德敷于下,东渐于海,南近于河,汔用小康,人怀居矣”,很好的应对了饥荒,稳定了局势。开元十八年又改任朝职,先后任秘书监、国子祭酒等。

8.任职河南

开元二十二年李道坚先被任命为魏州刺史,随即“又以本官兼检校汴州刺史,兼河南道采访处置使”。采访处置使为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二年设立,“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以御史中丞卢绚等为之。至三月二十三日。诸道采访处置使华州刺史李尚隐等奏。请各使置印。许之”[17]。汴州作为河南道治所,李道坚应为首批任采访处置使的官员。隋唐大运河由汴州经过,漕运作为粮食运输的重要途径,李道坚上任后,“将杜蛑贼,不惮米盐。运粮洛师,瞻国储也”。大力清缴盗匪,保证了给洛阳的粮食运输,得到了玄宗的褒赏。“特赐一子官,褒使功也”。通过横海军使、采访处置使等职位的设立,我们可以看到唐玄宗在整顿吏治、巩固边防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李道坚借助其宗室身份,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留下了自己的业绩,并为其之后在朝内担任宗正卿等职务打下了基础。

9.宗正之职

李道坚晚年担任宗正卿。宗正卿为从三品,负责掌管宗室属籍事务。李道坚在任期间,玄宗先后将太常寺下所属陵庙和鸿胪寺下所属道观事务也归于宗正寺掌管。唐代太常寺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太常卿为正三品,高于其它寺卿的从三品。太庙署属于太常寺下辖,“太庙署旧隶太常。官有庙令丞各一员。至开元二十一年二月二日,敕宗庙所奉,尊敬之极。……至五月十六日,太常少卿韦绦奏曰:谨按经典,窃寻令式,宗庙享荐。皆主奉常,别置署司,事非稽古。其太庙署望废省,本寺专奉其事。许之。至开元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宗正设官,实司属籍。而陵寝崇敬,宗庙惟严,别隶太常。……自今已后,诸陵庙署,并隶宗正寺。”[18]《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二年“四月乙未,……废太庙署,以太常寺奉宗庙。”[19]开元二十五年七月“己卯,敕诸陵庙并隶宗正寺,其宗正寺官员,自今并以宗枝为之。”[20]按照史料记载,太庙署本身负责宗庙、各陵寝庙署。开元二十二年,废太庙署,宗庙事务归太常寺直辖,开元二十五年将各陵寝庙署归宗正寺负责。鸿胪寺负责对外交流,接待外臣以及凶仪之事。“鸿胪卿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以率其官属,而供其职务。少卿为之贰。……凡天下寺观三纲及京都大德,皆取其道德高妙为众所推者补充,上尚书祠部。”[21]鸿胪寺起初除典客、司仪二署外,另有一崇玄署,“掌京都诸观之名数、道士之帐籍,与其斋醮之事。”[22]史料记载:“开元二十五年二月二日,宗正卿、鲁王道坚奏:‘今年正月七日敕,道士、女冠,并隶宗正寺。其崇玄署,今既鸿胪不管,其署请属宗正寺。’敕旨。依奏。”[23]墓志记载“先朝园寝,以太常奉之,列仙道观,以鸿胪主之。帝曰:何居是焉?取礼耕籍之。明年,遂以二事隶于宗正,而使王尹之。”史料中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将陵寝庙署、道教事务由宗正寺负责与墓志记载基本相符。而李道坚墓志记载“玄通仙术,精真一之妙”,其对道教应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因此这次上奏可能是与他个人的宗教信仰有关。

二、李道坚家族世系与其宅第墓葬

李道坚身为唐高祖李渊曾孙,其祖父李灵夔为高祖的第十九子,与十一子韩王李元嘉同为宇文昭仪之子。史料记载其“与同母兄韩王元嘉特相友爱”[24]。后李灵夔及李元嘉皆牵扯到越王李贞叛乱中被惩处。李灵夔有二子,长子李铣,封清河郡王,早夭。次子李蔼即李道坚父亲,封范阳郡王,在越王李贞叛乱中主动告发李贞因此免死,后被酷吏所害。李蔼有三子,李道坚为长子,另有二子蔡国公李道钦、戴国公李道邃。李道钦史料记载较少,仅在孙若思传中记载“中宗初,敬晖、桓彦范当国,以若思多识古今,凡大政事,必咨质后行。三迁礼部侍郎,出为卫州刺史。故事,以宗室为州别驾,见刺史,骜放不肯致恭。若思劾奏别驾李道钦,请讯状。”[25]说明中宗时期李道钦应任卫州别驾。史料记载李道邃在“中兴初,封戴国公,以恭默自守,修山东婚姻故事,频任清列。天宝中为右丞,大理、宗正二卿,卒。”[26]李道邃在开元年间也担任过鸿胪少卿,史料记载“由是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以不能督察官属,致有漏泄,左迁道邃为曹州刺史,复为泽州刺史。”[27]由此可见李道坚的两个弟弟无论在官职、成绩等方面都弱于李道坚。李道坚墓志记载其有三子,长子李颖,次子李重,幼子李宇,前两子史料均未见记载,史料记载李宇在开元“二十九年,封嗣鲁王。至德元年,从幸巴蜀,为右金吾将军。宝应元年,皇太子封为鲁王,改宇嗣邹王。”[28](图三)此外墓志记载李道坚夫人为博陵崔氏,馆陶公主之孙。馆陶公主为李渊第十七女,下嫁崔恭礼(崔宣庆),此处不同史料记载不同,“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礼。……馆陶公主,下嫁崔宣庆。”[29]“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礼,状貌丰硕,饮酒过斗。贞观中,拜驸马都尉,尚神尧馆陶公主。父肃然,平阴丞。”[30]《新唐书》记载馆陶公主驸马为崔宣庆,而《旧唐书》则记载馆陶公主驸马为崔恭礼。馆陶公主驸马不论是崔恭礼或是崔宣庆,均为深州人,博陵崔氏出身,博陵崔氏在唐代为“五姓七望”之一,为将相者众多,李道坚娶崔氏及馆陶公主孙女为妻,可称门当户对,有一定的政治联姻因素在内。

李道坚祖父、父亲史料记载均擅长书画,其应该受到家庭影响,本人也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正如墓志记载“凡著文笔,成数十卷,其纂《史》《汉》,为一家言,不朽之迹也如彼”。李道坚曾著书众多,并曾对《史记》《汉书》进行过注释。唐代注释古史非常流行,仅史料有记载的就有多种,如刘伯庄《史记音义》二十卷、《汉书音义》二十卷、王元感注《史记》一百三十卷、徐坚注《史记》一百三十卷、李镇注《史记》一百三十卷、颜师古注《汉书》一百二十卷等[31]。李道坚也曾读史注史,反映了唐代文化的这一流行风尚。

撰写李道坚墓志的朝请大夫、吏部郎中天水赵安贞,其本人史料记载不多,但其家族较为特别,史料记载“赵氏”中山房“称本自天水徙中山曲阳,今定州鼓城县。后周信州长史赵达,孙协,生宝符。宝符生不器。不器生夏日、和璧、冬曦、安贞、居贞、汇贞、顗贞,兄弟七人举进士。”[32]“赵冬曦,定州鼓城人。进士擢第,历左拾遗。……兄夏日,弟和璧、安贞、居贞、颐贞、汇贞,皆擢进士第。安贞给事中,居贞吴郡采访使,颐贞安西都护。”[33]其家族祖父、父亲均为进士,兄弟七人也均为进士,历任官职有县尉、采访处置使、安西都护等,时人谓之“科第赵家”。其家族祖父、父、叔父虽均为进士,但官职不高,影响不大。自从兄弟七人均为进士,且有数人担任高官后,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在唐代,科举实施的背景制度下,家族成员的科举及第是维持并提升家族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保障,优越的家族政治经济背景又为家族子弟入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形成了政治上的良性循环[34]。

根据墓志记载,李道坚去世于长安城宣阳坊私宅中。宣阳坊是唐长安城内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六坊,西北靠近皇城,东连东市,北邻平康坊,西接崇义坊,南界亲仁坊。关于宣阳坊内建筑有较多的文献记录,清华大学贺从容、王朗《唐长安宣阳坊内格局分析》一文依靠史料对宣阳坊内建筑类别和分布进行了研究[35],在开元年间李道坚去世前后,宣阳坊内有万年县廨、净域寺、榷盐院与窦毅、李晦、韦巨源、虢国夫人、杨国忠、单思远等显宦宅邸。据该文研究成果,依照唐代官员住址规模统计,李道坚以嗣王身份的从三品官职,至少应占有十六分之一坊,而该文通过研究推断出唐开元天宝时期宣阳坊16区块中的11个区块所属,李道坚宅第很有可能在其所推断的剩余位置。再根据史料记载,宣阳坊是高官显宦的聚居区域,且有较多行政建筑。李道坚宅位于宣阳坊内,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其身家厚实,李道坚墓志的出土为唐长安城内布局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李道坚墓位于献陵陪葬区内,唐代帝陵陪葬制度“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李道坚陪葬在其曾祖李渊的献陵符合唐代孙从子葬的风俗。李道坚墓东北约一公里处有同属献陵陪葬墓的李凤墓及李邕墓,其中李邕为李凤之孙,墓志记载“祔于富平县直成原”,因此其应为李凤墓的祔葬墓。而李道坚墓志记载“陪葬于献陵”,未明确指出其是否与长辈合葬。李道坚墓周围有围沟围成陵园,其墓位于陵园东侧,西侧通过钻探未发现墓葬,可能为预留家族墓地,后由于某种原因未即时安葬。由于其祖父被流放振州后自尽,史料记载神龙年间恢复王爵,“令其改葬”,应迁葬回献陵陪葬,《唐会要》记载献陵陪葬名氏中,有李灵夔之名,其父李霭墓目前也未发现,李道坚陵园北侧约100米处有另外两座陪葬墓,是否为其长辈墓葬,还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证实。

[1]井增利,王小蒙.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J].考古与文物,1997(4).

[2]刘昫等.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第6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34.

[3]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高祖诸子列传(第7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3558.

[4]刘昫等.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9.

[5]同[3].

[6]同[4].

[7]同[2]:2435.

[8]王溥.唐会要(第6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1192.

[9]李林甫等.唐六典:太子左右卫率府(第2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715-716.

[10] 李林甫等.唐六典:诸卫(第2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616.

[11] 李林甫等.唐六典:左右千牛卫(第2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641.

[12] 刘昫等.旧唐书:职官志二(第4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33.

[13] 刘昫等.旧唐书:玄宗本纪上(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9.

[14]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第21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6:6772.

[15]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第21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6:6849.

[16]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兵志(第5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28.

[17]王溥.唐会要(第7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1420.

[18]王溥.唐会要(第1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377.

[19]同[13].

[20]同[13]:208.

[21] 李林甫等.唐六典:鸿胪寺大理寺(第1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505.

[22] 刘昫等.旧唐书:职官志三(第4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81.

[23]王溥.唐会要(第6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1140.

[24]同[7].

[25] 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上(第190卷)[M].北京:中华书

局,1975:4984.

[26]同[7].

[27] 刘昫等.旧唐书:北狄传(第199卷)[M].北京:中华书

局,1975:5361.

[28]同[7].

[29]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第8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3644.

[30] 刘昫等.旧唐书:崔器传(第11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3373.

[31]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艺文志二(第5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56-1457.

[32]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1006.

[33]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儒学传下(第20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5702-5703.

[34] 许友根.唐代“科第赵家”的初步考察[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5).

[35] 贺从容,王朗.唐长安宣阳坊内格局分析[C]//中国建筑史论汇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刺史墓志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新发现的《李训墓志》与吉备真备——继《井真正墓志》后的遣唐留学生史料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辽《杨从显墓志》补考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西汉刺史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