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陶玺文字考释十六则*
2020-01-15汤志彪
汤志彪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战国陶文和玺印文字关系密切,已经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的官私玺印主要用于抑印封泥,另外也用于陶器戳印、漆木器烙印等,其中漆木器上的烙印遗迹只有很少的几件,陶器戳印则数量众多”[1],战国陶、玺文字可看作一个整体的类别进行专门研究。
众所周知,陶文和玺印文字辞例简单,许多陶文和玺印文字没有文献可作参考。故文字考释有一定的难度。学者们不断深入研究,考释出大量陶文和玺印文字,不少已为定论。然而有些文字尚可再研究。我们在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研读陶文和玺印文字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出来,以求教于诸家。
一
《陶文图录》[2]7·13·4-5著录两方齐系陶文,分别作
形。《陶文图录》释作“公易右”,但是在“易”字后加了一个问号,显然表示不确定。
按,两方陶文虽然稍残,但可互相参照,左边的字释作“右”,右边上面的字释作“公”,均可信。然而右边第二个字不是“易”字。
从结构上来看,此方陶文第一个字“公”字与第二个字“昜”字共用部首“口”字(因为中间有饰笔,也可以看作是“日”字)。另外,细审图片可知,所谓的“易”字在“日”和“勿”字之间尚有一横画,“7·13·5”方陶文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这与《说文》“易,一曰从勿”明显不同。
《说文》:“昜,从日、一、勿”。陶文与此相同。
陶文的“昜”在此读作“羊”。文献中从“昜”声的字与“羊”字以及从“羊”声的字相通的例子习见[6]。“公羊”是古姓,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公羊高”,即其例。这两方陶文为齐陶文,其姓氏“公昜(羊)”恰可与典籍相印证。
二
《陶文图录》3·521·3著录一方齐系陶文,作
众所周知,古文字“夷”“尸”“人”字每可通用。而古文字中有些“人”旁写法与“尸”“夷”字相似。如“仁”字有作“”(《玺汇》3292)、“”(《集成》2840“中山王鼎”)等形的。古文字“■”字有作“”(《玺汇》3 3 2 6)形的,所从的“人”旁与“尸”“夷”字相类。可见,“”可看作从“人”从“口”,即“信”字异体。
三
《陶文图录》2·417·4著录一方齐系陶文,其人名作:
形。此字亦见于《陶文图录》2·417·1-3以及2·669·1,其中在2·417·1-3诸方陶文里该字稍残,但据其笔画可知,与上引2·417·4之字当是同一个字。《陶文图录》释作“怙”。孙刚[11]、张振谦[12]从之。
《陶文图录》2·197·1-4还著录一方陶文作:
形。此字亦著录于《陶文图录》2·69·1、2·309·1,《陶文图录》一并释作从“故”从“心”。孙刚[13]、张振谦[14]亦从之。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陶文图录》2·417·4这一方陶文。
在早期古文字中,“古”字与“由”字有时候相混,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古”字与“由”字慢慢地区别了开来。“鄂君启舟节”(《集成》12113)有“()”字,以往学者释作“沽”。后来陈伟改释作“油”[15]。刘钊对“古”与“由”字的字形进行过深入的探讨[16],可参看。综合上述两位学者的意见我们知道,战国时期“古”与“由”字形体大体类似,却又存在着明显区别。“古字上部十字交叉,横划长出;由字上部则只有一竖划,或在竖划中著一圆笔。虽然古文字的点、横有时互作,但这两字却界限森然,一般未见交叉。”[17]由此,“”当是从“心”从“由”的“怞”字。《说文》:“怞,朗也。”
《玺汇》3677著录一方私名玺印,其中人名作:
形。此字亦见于0585、4032,稍残。我们怀疑,此字右部所从亦是“由”字,此字应隶作“”。
四
《陶文图录》2·264·3-4著录一方齐系陶文,其中处在人名位置的字作:
按,此字上从“止”是没问题的。字的下部当是“贝”而不是“肉(月)”。因此,张振谦的隶定可信。然而,将此字仅作隶定是不够的,我们认为此字即见于《说文》的“䢙”或者“䟺”字。古文字“止”旁与“辵”旁通用无别。齐文字中,“逖”字就从“止”作“”(《陶文图录》3·460·3)形。“归”字有从“止”作“”(《集成》9733“庚壶”)形的,也有从“辵”作“?”(《集成》10151“齐大宰归父壶”)形的。“造”字有从“止”作“”(《集成》10989“齐□造戈”)形的,也有从“辵”作“”(《集成》11158“平阿左戟”)形的。可见,此字可释作“䢙”。《说文》:“䢙,败也。”
当然,此字也可能释作“䟺”。古文字从“足”从“止”也有相通的例子。如楚文字的“跪”字,《包山楚简》简263就作“()”[19]形。《说文》:“䟺,步行猎跋也。”但考虑到地域用字习惯,我们更加倾向于将此字释作“䢙”。古人有时候用“不吉利”的字眼取名。比如陶文就有人名“长(张)丑”(《陶文图录》5·96·6),玺印也有“申痴”(《玺汇》1297)、“宗疾”(《玺汇》1439)、“畋弃”(《玺汇》1485)等人名,均证。
五
《陶文图录》2·523·1著录一方齐系陶文,其中有文字作:
六
《陶文图录》3·621·5著录一方单字齐系陶文,作:
对比两张图片可知,这两个字当是一字无疑,同时,字的下部结构中间是有点状笔画的,可见张振谦的摹本更尊重原图。我们认为此字即见于《说文》的“芒”字。
此字下部所从即“亡”字。古文字“亡”字形体较多,其中有作“”(《玺汇》2596)、“”(《玺汇》4766)、“”(《集成》10478“兆域图版”)、“”(《集成》2840“中山王鼎”)等形的。下文所引的“芒”字所从也可证明。
至于此字上部,我们认为当是从“屮”。齐系文字有“屮”形,一般作“”、“”形[26]。古文字从“屮”与“艸”每可通用。如从“艸”的“药”字有从“屮”作“”(《玺汇》1384)形的;“茅”字有作“”[27]形的,也有作“()”(《集成》9734“壶”)形的;“苲”字有作“”形的,也有作“”形的[28]。当然,将此字上部看作“艸”的省形也未为不可。
七
《陶文图录》4·208·5著录一方燕系陶文,其中人名作:
形。《陶文图录》、王爱民[30]均作不识字处理。
按,此字上从“之”,战国文字习见[31]。此字下部所从当是“心”旁。燕文字“心”旁很多,其中有作“”(《陶文图录》4·157·6)、“”(《玺汇》0014“恭”字所从)形的。“”字中的“心”旁,因本方陶文稍微残损,以至于“心”旁中间镂空部分填实,另外,“心”旁的一横画尚有一小段横笔在“心”旁两边突出来,突出来的两横画与陶文上的刻痕的粗细明显有别。至于“心”旁下面一小撇向右的问题,亦有说。古文字“心”旁最下部的一小撇左右变动不居。如燕文字中的“恭”字有作“”(《玺汇》0014)形的,也有作“”[32]形的。又如“忠”字作“”(《玺汇》3463)形。燕文字还有“”字[33],所从的“心”旁下部一小撇也是向左弯曲的。可见,“”字即是从“之”从“心”,与古文字常见的作“”(《玺汇》0972)、“”(《玺汇》4514)形的“志”字同形,当是一字无疑。
八
《陶文图录》4·206·1著录一方燕系陶文,其文作:
形。《陶文图录》释作“右宫母帀(师)”。王爱民从之[34]。
按,将“右”如字读,将“帀”读作“师”均可信。本方陶文第二字残损,但《陶文图录》根据残存笔画和同出陶文以及燕国陶文用字习惯,将此字释作“宫”,可从。然而将第三个字释作“母”则可商。古文字“女”“母”一字分化。因此,第三字当释作“女”。“女师”乃古职官名,是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毛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文选·宋玉〈神女赋〉》:“顾女师命太傅。”李善注:“古者皆有女师,教以妇德,今神女亦有教也。”《后汉书·曹世叔妻列传》:“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李贤注:“母,傅母也。师,女师也。《左传》曰:‘宋伯姬卒,待姆也。’”均其例。
九
《陶文图录》4·160·3著录一方单字燕系陶文,作:
形。《陶文图录》、王爱民[35]均作不识字处理。
按,此字当是从“今”从“口”的“含”字。“含(今)”字古文字习见,其中三晋文字有作“”(“温县盟书”[36]WT1K14:1367)、“”(《集成》2840“中山王鼎”)等形的。与此相比,“”字与这三个“含(今)”结构相同,只是“”字的“口”部右边的竖笔与“今”字右边的竖画形成了借笔关系,以至难以辨认而已。古文字中“含”字一般用作“今天”的“今”,上引三晋文字的“含”字都用作“今”,因此一般认为古文字中尚未见“含”字的本字。此方燕系陶文是单字,无法判断用法。我们认为此可能即“含”字。若然,战国文字中“含”字就有着落了。
十
《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著录一方单字三晋陶文,作:
形。发表者作不识字处理[37]。我们入附录[38]。
按,类似字形习见于三晋,一般释作“冢”。三晋文字的“冢”字形体较多,其中有作“”(《集成》9686“十三年壶”)、“”(《陶文图录》5·26·1)、“?”(《陶文图录》5·97·1)形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要讨论的字与“冢”字形体接近,尤其与“十三年壶”一致,只是方向有别。我们相信这个字即“冢”字。
十一
《陶文图录》5·80·3著录一方三晋陶文,作:
形。《陶文图录》作不识字处理。我们怀疑此即“寽”字。“寽”字中间为一横画,上下所从均是“手”形,“会双手持一之意”[39]。三晋文字“寽”字多见,其中有作“”、“”、“”[40]等形的,与我们要讨论的字相仿。
十二
三晋玺印有如下一字,作:
形。拙著《三晋文字编》放在“渊”字条下[41]。《珍秦斋藏印(战国篇)》第68号有如下一方玺印,作:
形。整理者释作“事(史)渊”[42],甚是。此方玺印末一字与中山王器的“渊”字类似。然而这些写法的“渊”字与上引要讨论的玺印文字的写法均有别。传抄古文中“宀”旁顶部闭合、分开无别。如“塞”字有作“”形的,也有作“”形的,“富”字有作“”形的,也有作“”形的[43]。但这只能说明“宀”旁的写法差异,而与“渊”字表示“岸”的笔画不同,可见将“”释作“渊”显然是不对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有《卜书》一篇,其中的简4有
字,凡两见,学者一般释作“深”[44]。程少轩指出,此字与“幵(浅)”字相对为文[45]。可见,将它释作“深”字是可信的。
十三
《玺汇》0941著录一方三晋玺印,其中有字作:形。此字又见于《玺汇》3243、《陶文图录》5·2·4和“二年邦司寇肖右铍”[47],分别作“”、“”、“”形,均用作人名。字或者省略左下角的两短横,作“”(《珍秦斋藏印(战国篇)》[48]123)形,用作姓氏。古文字“和”字就有作“”(《玺汇》5111)与“”形(《玺汇》5110)的。“侯马盟书”的“弁”有作“”(《侯马盟书》92:26)形的,也有作“”(《侯马盟书》154:1)形的。可见偏旁下部两短横可省略。“祭”字一般作“”(《集成》9735“中
十四
《玺汇》0156著录一方齐系玺印,其中有:
字。孙刚释作“柿”,认为《说文》所无[50]。张振谦释作“市”[51]。
按,将此字释作“柿”,正确可从。今为孙释作一个简单的补充说明。此字下部所从是“木”形,齐鲁文字中的“木”和从“木”旁的字可参看《齐鲁文字编》卷六相关字形[52]。此字上部所从当即“市”字。秦文字“市”字一般作“”(《玺汇》3093)或“”(《玺汇》5708)形,齐文字则作“”(《古陶文汇编》[53]3·717)形,燕文字则作“”(《玺汇》0354)形,三晋文字则作“”(《陶文图录》5·48·4)、“”(“宜阳戈”[54])等形。可见,战国时期的“市”字上从“之”,中间是一横笔或两横笔,下面是一竖笔。古文字中还有繁化的从“土”的“市”字。齐文字作“”(《玺汇》1142)、“”(《陶文图录》2·27·1)、“”(《陶文图录》2·27·2)、“”(《陶文图录》2·27·4)等形;楚文字作“”(《玺汇》5602)、“”(《包山楚简》95)等形;三晋文字则作“”(《玺汇》0332)、(《玺汇》2868)等形。通过比较,《玺汇》0156的字就是“柿”字。《说文》:“柿,赤果实。”
《陶文图录》3·406·1著录一方齐系单字陶文,作:
这里顺便指出的是,《陶文图录》3·300·1——3·304·6等著录一方结构相同的齐系陶文,其中有作:
形的。何琳仪[57]、张振谦[58]均认为是“”字。
按,此字左边从“贝”,是没有问题的,但右边所从与上文所引的“市”字有明显的区别。上引“市”字上部从“之”,而此字所从与我们常见的“者”字非常相似。齐系陶文“者”字字形多样,其中就有“”(《陶文图录》3·482·1)、“()”(《陶文图录》3·482·2)、“”(《集成》10374“子禾子釜”)等形的,三晋“者”字有作“”(《侯马盟书》91:5)、“”(《集成》9734“壶”)、“”(《集成》2840“中山王鼎”)等形的,可作旁证。因此,我们怀疑“”字当是从“贝”从“者”省“土”声,我们怀疑即“赌”字异体。上古音“者”是章母鱼部字,“赌”是端母鱼部字,“土”是透母鱼部字,三者韵部相同,声母均是舌音,“者”、“土”均是声符,此为双声字。据此,我们怀疑“”可能是“赌”字。
十五
《古玺汇考》第68页著录一方齐系玺印,其中第一个字作
形。《古玺汇考》释作“雋(隽)”[59]。张振谦从之[60]。
按,此字上部所从可释作“隹”,当然,古文字“隹”字和“鸟”字往往无别,所以,此字上部也可以释作“鸟”。
至于此字下部应该不是从“弓”。秦文字有“隽”字,下从“弓”作“”、“”形[61]。与我们要讨论的字所从完全不同。细审图片可知,“”字下部所从当是“几”字。齐文字中,从“几”的“处”字作“”(“叔卣”[62])形,三晋文字中则作“”(《玺汇》0414)、“”(《玺汇》1726)、“”(《玺汇》3145)等形。这四个“处”字所从的“几”旁均是左边笔画比右边笔画稍短、稍高,显得并不平衡,却与“”字所从完全同形。据此,“”字当隶作“”。典籍中“几”字与“幾”字和从“幾”声的字通假的例子不胜枚举[63]。因此,我们认为“”即“”字,《玉篇》:“,鸟也。”
十六
《玺汇》0019著录一方齐系玺印,其中有字作
[1]施谢捷.古玺汇考[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24.
[2]王恩田.陶文图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7-1994.
[4]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侯马盟书(增订本)[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5]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下文省作《玺汇》,凡出自此书者,不再一一注明.
[6]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266-270.
[7]孙刚.齐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59.
[8]张振谦.齐鲁文字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203、1174.
[9]同[7]:57.
[10]同[8]:317-322.
[11]同[7].
[12]同[8]:1324-1325.
[13]同[7]:277.
[14]同[8]:1346-1347.
[15] 陈伟.《鄂君启节》之“鄂”地探讨[J].江汉考古,1986(2).
[1 6]a.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61-263.b.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M].长沙:岳麓书社,2005:122-125.
[17]同[15].
[18]同[8]:894.
[19]a.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下文出自出书者不再一一注明.b.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25.
[20]同[8]:1998.
[21]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551.
[22]《侯马盟书》156:19“政”字所从.参看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96.类似的写法还见于《战国文字编》第195-212页“攴”及从“攴”的字.
[23]同[19]b:208、213、214.
[24]汤志彪.三晋文字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463.
[25]同[8]:2056.
[26] 吴良宝.先秦货币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3.
[27]同[23]:27.
[28]同[23]:40.
[29]韩自强,冯耀堂.安徽阜阳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铭文兵器[J].东南文化,1991(2).
[30] 王爱民.燕文字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65.
[31]同[23]:385-386.
[32] 同[30]:168.
[33]同[30]:170.
[34]同[30]:352.
[35]同[30]:279.
[36] 艾兰,邢文.新出简帛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87.
[37]魏继印.辉县孙村遗址发现的陶器文字[J].中原文物,2008(1).
[38]同[24]:2774.
[39]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M].北京:中华书局,1998:50.
[40]同[24]:557-558.
[41]同[24]:1581-1582.
[42] 萧春源.珍秦斋藏印(战国篇)[M].澳门:澳门基金会,2001.
[43]a.夏竦编.古文四声韵(四):58、68.b.李零,刘新光整理.汗简古文四声韵[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4]a.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96.b.陈茜.《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文字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22.c.李敏.《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文字编[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92.
[45]程少轩.小议上博九<卜书>的“三族”和“三末”[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3-1-16(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95).
[46]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羡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69-70.
[47]保利藏金编辑委员会.保利藏金[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
社,1999:273“乙铍”.
[48]同[42].
[49]同[23]:175-176“为”字条及651-652“马”字条.
[50]同[7]:152.
[51]同[8]:744.
[52]同[8]:781-800.
[53]高明.古陶文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4]蔡运章.论新发现的一件宜阳铜戈[J].文物,2000(10).
[55]同[7]:448.
[56]同[8]:1917.
[57]同[39]:50.
[58]同[8]:890.
[59]同[1]:2006:68.
[60]同[8]:507.
[61]同[23]:235.
[62]董珊.新见鲁叔四器铭文考释[C]//古文字研究(29).北京:中华书局,2012:310.
[63]同[26]:561-517.
[64]同[23]:918.
[65]同[7]:364.
[66]同[8]:1721.
[67]同[8]:1721.
[68]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C]//古文字研究(10).北京:中华书局,1983:30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