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栏目如何有效进行舆论监督?
2020-01-14杨兴
杨兴
摘要:作为一档老牌民生新闻栏目,新时期的《每日新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新闻资讯、主题报道、舆论监督成为拉动收视、权威发声、舆论引导的三驾马车。舆论监督是主流媒体行使舆论引导职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途径。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本文从新闻选题、采访调查、传播规律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与同行共鉴。
关键词:齐鲁频道;舆论监督;每日新闻;电视新闻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005-03
《每日新闻》是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一档高收视率、好口碑的老牌民生新闻栏目。1995年1月1日齐鲁电视台开播,《每日新闻》同步开播,如今已经走过25年。《每日新闻》经历了数次改版,从“城市特色、晚报风格”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从“青春形象、新锐思想”到“每逢大事、先看齐鲁”,长久以来,《每日新闻》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始终位居山东省网、济南市网第一。山东省网平均市场份额23.52%,是同时段第二名频道的2.77倍,同比去年提升11.26%。济南市场平均市场份额10.19%,是同时段第二名频道的1.63倍,同比提升25.18%,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从内容上看,新闻资讯类、主题报道类、舆论监督类成为《每日新闻》拉动收视、权威发声、舆论引导的三驾马车。
一、电视新闻栏目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传播对象为城市内居住的居民,报道范围广泛,其基本题材为和市民日常生活、社會稳步发展有极大关联的内容,为重要的电视新闻体裁,从本质上仍属于社会新闻范畴。舆论监督本质是公众对公共利益的委托对象的行为和行为过程的一种监督。舆论监督的法理依据来自于宪法对于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确认。舆论监督这种权力具有公共性,其以媒体曝光的方式为大众公布多种多样的问题,以防权力产生滥用、腐败等现象。舆论监督报道,通过记者的介入,致力于社会矛盾的解决,真正发挥出民生新闻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电视新闻栏目开展舆论监督是时代之需
电视新闻栏目大力开展舆论监督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现阶段,社会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型,思想领域多种多样,变化性极强,各种思潮都在社会中涌现,各个观念相互交叉,多个价值取向同时存在。电视媒介面临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从外部环境看,5G时代到来、自媒体盛行、短视频分流用户,互联网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新媒体目前已经成为舆论监督中的“主力军”,但同时也应看到,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出现了向媒体审判方向偏离的倾向,如潮水般的舆论声音甚至淹没了法律的执行。事实真相更需要主流媒体推出有深度的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仅靠纸媒、广播和网络的批评报道还远远不够。网友不明真相的转发难以使人信服,没有当事人直面镜头,从受众接受角度来看,既是一种缺憾,更重要的是难以使人信服。另外,受制于经济、教育等因素造成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能在网络上“一鸣惊人”并且“言之有效”的人还是少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都需要舆论监督。电视新闻栏目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公信力和引导力,依然是群众行使监督权的第一选择。
(二)电视新闻栏目开展舆论监督是依法执政、从严治政之需
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建设内容,确保“权为民所用”,将舆论监督作为党和政府依法执政、从严治政的重要保障。例如,就疫情防控而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发文要求对常态化防控措施之外附加其他不合理限制要求的,坚决依法查处,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2018年7月23日,山东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重点谈到,需要省级新闻单位继续执行舆论监督,针对党中央部署省委的要求没有严格落实,执行不到位的行为以及没有关切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的行为,乃至违法乱纪的行为予以监督曝光。
(三)加强舆论监督报道是电视新闻栏目自身建设需要
从电视媒体内部看,不少专题电视问政类节目涌现,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接受监督,回应关切,开创了政府执政的新形式。节目变成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有效驱动力,壮大了舆论监督的主阵地。但对于民生新闻栏目来说,却是处境尴尬:监督力度弱、影响力式微,报道后出现部门推诿扯皮现象,有损媒体公信力。同时,随着媒体的主题报道任务加重、新媒体的冲击,不少民生新闻栏目对于舆论监督的力量相较过去有所减弱。将主流媒体的电视舆论监督报道和互联网内的以视频为载体的视频舆论监督报道比较,和过去的制高点相比较,传统媒体的报道数量有所下滑,监督力量也在减弱,节目质量整体也缺乏显著的提升。许多人也因为这类节目的缺乏而减少对主流电视新闻的关注。在需要舆论监督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电视媒体失语和缺位的现象,使群众听不到媒体的声音,看不到媒体的作为,久而久之,电视媒体就会被受众所抛弃。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大众的需求层次变得更高,希望能够具备无阻碍的渠道,以此来再次建构社会的监督体系,产生舆论的力量,自持续性以及大环境的条件分析,督促社会调整到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形态。电视新闻栏目可以而且应该更好地发挥其专业价值,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使命担当。
(四)电视新闻栏目舆论监督强大的支撑力量
处于新时期下,电视新闻栏目舆论监督发展可能很大。舆论监督以及正面宣传二者具有统一性,新闻媒体必须要勇敢地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勇敢地面对社会丑陋现象,勇于评论时事,另外,发表批评性报道必须保持中立,分析必须要有客观性。为了确保舆论监督权的正常进行,多地也出台规章制度。如安徽省人大于2003年实施的《安徽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明确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浙江省已于2005年出台了《舆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界定了舆论监督的重点与对象,并规定:拒绝、干预、压制舆论监督,对舆论监督实施打击报复等将给予严肃惩处。同年《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以专条形式清晰地赋予媒体舆论监督权。四川出台了加强舆论监督的实施意见和安排。即将于2021年年初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新闻采访赋权。《民法典》第1025条规定,“行为人因公共利益作出舆论监督等其他相关行为,如果会对其他人的名誉造成影响,不需要担负民事责任”。这既是重新厘定了新闻报道和报道对象名誉权的边界,也是一次为新闻监督权的立法规范。从实践层面看,浙江、山西、山东等地的主流电视问政节目推出,社会反响很好。应该看到,专题电视问政节目的成功,使得主流媒体影响力变得更大,让主流媒体更具有公信力,驱动了媒体舆论监督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电视新闻栏目舆论监督应把握的原则
(一)舆论监督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坚决依法监督
电视新闻栏目做好舆论监督,首先应摆正态度,必须要以积极和建设的方式作为舆论监督的切入点,要把监督的核心放在对于党以及国家政策作出违反,社会内存在重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典型事件,力保精准揭发事实。反观某些民生新闻栏目内的舆论监督报道还有很大提高的可能,有些媒体舆论监督的报道过于主观,亦或是没有全局观念,还有的媒体在调查上并不细致也不全面,片面性较强;有的媒体只是关注曝光事件,并不重视解决问题;还有的媒体表达中有意激化矛盾,表达方式缺乏技巧。
舆论监督必须遵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必须在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下进行,要遵循法律,接受法律监督。采访和表达必须经过合乎法律的程序以及妥帖的方式,要寻求中立、平衡,让事实胜于雄辩,把握好时度效。
(二)舆论监督要富有建设性,不能和党委政府唱对台戏
应注意舆论监督后的效果评估。有专家将建设性视为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舆论监督为新闻媒体带有倾向的传播性质活动,在新闻产品中属于进攻的重要武器。与资产阶级将舆论监督视为“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不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不但能够体现出党通过新闻来自我批评的这一作风,也是大众按照法律管理好自我的事情,进而行使的民主监督权利。舆论监督必须要保持人道主义,要督促接受监督者改进错误,不断完善工作,并非将人逼上绝路,治病救人是为了令其他人不再犯错,为人留下“梯子”,使他们有改正的可能,令大众了解到舆论监督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认为解决问题存在希望。要以给出事实、讲授道理作为报道方法,不能使用过于激进的言辭,也不要乱扣帽子。当进行批评报道时,需要尤为谨慎,出发点不应存在恶意,落脚点需要正面。要从促进矛盾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开展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危机,发出预警,促成问题解决,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党委、政府形象不受损。建设性就是要从理性、善意角度出发,以积极面对、真诚对话的态度,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又为民生排忧解难。
(三)摆清位置,规避雷区,舆论监督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电视舆论监督不能替代职能部门的作用。舆论监督后,总能看到相关部门闻风而动、接诉即办、连夜整改的报道,这种效果显示电视媒体已经发挥了大于常规的作用,甚至已经跨越了法律以及行政职能部门所具备的管理职能。群众所表现出的问题看似通过媒体曝光解决了,似乎显示出舆论监督发挥出价值,但是却能够衬托出上下级职能部门存在玩忽职守的可能,还有可能产生官员互相袒护的情况。电视媒体进行曝光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这对媒体而言并非坏事,然而媒体监督成为热点,群众将原本要让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由媒体完成。电视存在着自己的规律,基本职能为传达信息,这里所谈到的信息种类多样。舆论监督只是社会监督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舆论监督旨在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监督检察院和法院增强司法和执法的公正性。当可能影响司法机关公正审判、可能泄露国家机密、可能侵犯当事人隐私、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情绪的舆论监督,应坚决摒弃。同时,做舆论监督或其他新闻报道都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记者本身不该违反纪律,获得消息的渠道也应该遵守党纪国法的规定。比如在进行行车体验时,如果记者坐车未系安全带,播出后容易造成误导,让舆论监督的效力打上了问号。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
总体而言,舆论监督应从批评改进、引导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承受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方向来进行监督报道。
(一)科学选题,用心“吃透两头”
在《每日新闻》栏目内部,从制片人到记者,有一段熟知的新闻三问:事实准确吗?导向正确吗?影响正面吗?这不仅是长久以来挂在墙上的标语,更成为每个新闻选题的标准和底线。事实准确是前提,导向正确是基本,影响正面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牢记发挥舆论的撬动与监督作用,要紧扣党委政府正在推进的中心工作,要围绕重点工作开展舆论监督,这样才能实现“两头高兴、两头满意”。2018年山东营商环境改善,力推一次办好。而山东高速公路频繁的限速一度将山东推向风口浪尖。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山东多山地环境,限速并无不妥。是否真是如此?《每日新闻》策划推出《山东高速公路上“林志玲”很忙?》,记者体验山东、江苏的高速公路,记录了沿途导航提示限速的次数。比较出来,在山东导航平均每分钟提示一次,而在江苏则是每3分钟提示一次。同时,邀请交通专家随车一同考察。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专家同乘体验,专家结合专业知识和行程体验进行分析。新闻报道后,对个别路段出现的问题,交警部门迅速查清问题,并予以回应。很快,省公安厅紧急召开道路交通限速管理新闻发布会,通报限速管理改革办法。整改落实如何?隔了两个月之后,记者再次对交通限速整改效果实测体验。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造成群众办事难,推出《难办的木材运输证》《滴滴网约车办证难》等报道,相关部门及时调整职能权限,解了行业难题。针对青岛因为严查超载导致蔬菜丰收却运不出去现象,记者调查发现:蓝牌货车之困,有的甚至空车都超载。记者与交警部门联系,新闻播发前,当地即予以回应,出台对鲜活农产品车辆超载的处罚新规:进行口头警告批评教育,不予处罚。舆论监督报道有理有据,结果令菜农们、货运司机受益,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急民之所急,整改迅速。这样的新闻选题,一方面紧扣省委省政府正在推进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又是与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山东在着手解决的堵点。正是抓住了服务中心工作和贴近群众的结合点,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才获得政府关注、百姓叫好。
(二)把握好时度效,理性地采访表达
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栏目进行监督报道的重要手段,事实有了,如何让监督效果更进一步?以往栏目组在做监督报道中曾有过“坚持中立、保持冷静、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勇于曝光、敢于揭露”的二十四字方针,监督报道过度追求“辛辣、尖锐”,但实践中却屡屡碰壁,甚至于陷入绝境。《每日新闻》专门成立了舆论监督部,选取政府关注、群众关心、近期可整改的案例,以记者现场调查为手段,通过暗访、调查、卧底等方式,客观真实全面地还原事实真相,使报道深入人心。以2018年曾报道的菏泽巨野冷冻车被扣留为例:因为超载五吨,厢式保温车被路政工作人员扣留,18吨冷冻鸡胸肉烈日下暴晒。记者迅速赶到现场,记录了高温下保温车遭遇遇执法人员的冰冷执法过程。新闻当天采制、播发,显示出新闻栏目的快速反应机制。新闻播出后,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菏泽市公路运输管理局连夜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对当事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免职、调离执法岗位处理。全市路政队伍举一反三,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彻底实现由执法向服务的转变。记者的监督报道,改进了职能部门工作作风,改善了群众办事体验。要注意把握好度,过犹不及。新闻采写的立意要谋划好,要注意适度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对一个问题过于集中的报道,或对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过分关注,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善于借助外脑,打出舆论监督组合拳
作为一档久经历练、较为成熟的电视栏目,《每日新闻》继承了《提案追踪》《委员关注》两大栏目。作为与省政协办公厅合办的周播栏目,《提案追踪》关注的是委员提案落实情况,《委员关注》报道的是民生热点、难点,委员对社会现象予以分析、推进社会难点问题的解决。《提案追踪》自1999年4月开播,曾作为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典范。两种监督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让民主监督有了极大的支持力度,让舆论监督有效地贯彻落实,形成了新式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形式。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委员的发声,引起部门的重视,推进了问题的解决。如章丘大学城黑出租乱象,委员从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在济南的角度大声疾呼,既让问题引起重视,又使我们对于社会现象的报道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新闻报道后,章丘区连夜部署、迅速整改。除被曝光黑出租被查处、多部门联合开展驻站执法检查外,当地通过增加公交运力、优化线路、开通大学城微循环公交线路、加装公共电动自行车等方式,真正让困扰大学生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另外,《每日新闻》还开设了《食安山东》版块,这是省政府食品安全宣传联动平台。记者暗访调查后,采制的泰安病死猪做成肉丸子、牟平16万斤病死鸡等报道,都被列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年度十大案例。
(四)多渠道传播节目效果,注重监督后的效果评估
融媒传播时代,齐鲁频道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上,齐鲁频道构成的传播矩阵内有15個原创资讯短视频账号,贯通全媒体分发平台,基本上覆盖了我国一线视频新媒体平台,全网已经有超过百亿的播放量。为了扩大栏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节目组营销的理念和体系十分重要。为使节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通过多媒体平台、短视频传播,使节目由过去的一锤子买卖转变为波浪式的推进的复合式传播,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增强了监督报道的影响力,同时在与网友的互动中,发现和解决栏目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以观众为本。
《每日新闻》既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知名记者。舆论监督报道,对记者的要求特别高,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一个比较好的调查性记者需要多年的培养与锻炼。如今,《每日新闻》栏目有制片人、记者、主持人共24人,其中80、90后各占11人,平均年龄为32岁,可以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后疫情时期,在电视问政重归后,对手强大,如何选好角度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有了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