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
2020-01-14赵娜
赵娜
摘要:图书馆是知识的汇聚地与智慧的传播地,在教育文化活动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只有在管理活动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实现读者与馆员的共同进步。当前,图书馆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体制不科学、服务质量水平不高、馆员素质欠佳等问题,这削弱了图书馆的功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完善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同时提高馆员的个人素质,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197-02
对于图书馆来说,管理创新指的是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跟社会潮流,为公众提供数字化和网络化等创新服务形式。为了实现這个目标,图书馆需要结合公众的实际需求,扩大职能范围,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理念、读者服务、资源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图书馆能够从社会需求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体现在能够从读者角度出发,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为读者获取知识和资源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还体现在时刻牢记建立初衷,将为读者服务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以人为本理念与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理念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根本
在图书馆文化活动当中,读者是主体,因此在管理活动当中也要将读者作为中心,能够将读者的需求作为基础来设立管理模式。首先,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正在转变管理思维,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入管理活动当中来,树立起正确的管理意识,将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其次,为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图书馆在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用了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完成书籍的高效整理,为读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这不仅可以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节约,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方便读者阅读,最大化地提升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实写照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会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会产生多元化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与图书馆健康发展的理念相悖。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会通过对管理活动创新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在要求他们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结合员工的自我价值来开展多样化的管理活动,以此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此同时,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的中心,在为读者提供信息资讯、满足他们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管理活动的形式,还是流程都以提供便利的服务作为目标,这也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
二、当前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科学
首先,部分地区图书馆的领导任命机制比较僵化,各个地区和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干部采取的主要是任命制,由地区或者高校领导任命馆长,然后由馆长任命其他各个部门的主任。这属于高度集中型的体制,相应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很容易受到馆长主观意识的影响。其次,当前很多图书馆从业人员在结构与数量的配置方面都缺乏科学性。通常来说,图书馆大量的人力都用在了图书流通和阅览室管理这两个部分,按照工作流程的技术指标来说,可以将图书馆的工作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这两种类型。在人员任职的时候,由于非技术性工作所需人员数量比较多,很多具有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会被分配到非技术性的辅助部门当中,导致他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积极性也被不高。
(二)服务水平比较低
首先,图书馆的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比较薄弱,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贯彻落实“服务至上”的理念,对读者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的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比较少,除非读者提出需求,馆员很少会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馆员无法将文献信息资源反馈给用户,同时也无法根据不同图书的使用频率来决定不同种类图书采购的数量。
其次,很多图书馆的硬件服务设施的设置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查询系统的链接服务功能有待加强,对各项服务的使用功能介绍并不详细,读者在其中也无法直接链接到其他的服务。
(三)馆员素质不够高
首先,图书馆采购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在很多图书馆当中,采购工作都是由管理人员负责的,他们虽然对图书管理形式比较了解,但是对书籍的内容无法做到准确把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文献书籍数量众多,采购人员很难购买到真正符合读者需要的书籍。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他们对各个学科的最新动态并不了解,对图书馆所需的图书资料也没有做到全面把握。
其次,图书馆馆员无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还需要应用信息技术。而当前图书馆的馆员和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学历水平也比较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比较匮乏,难以适应图书馆实际工作,只能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制度
图书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员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一是要完善考核机制,要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对馆员在工作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品质、业务水平等要素进行综合考核,并对考核优秀的馆员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整个图书馆当中形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氛围。第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结合馆员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挖掘他们的个人潜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当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各个部门还需要将工作任务进行量化,使各个岗位的馆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形成工作成就感、增强价值感。第三是要完善培训制度,图书馆要结合岗位需求和馆员特点,有侧重、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班、研修班等多种形式来提升馆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知识时代的挑战。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首先,图书馆要营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在内部环境建设当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读者的需要和感受,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借阅体验。第一,在设施摆放上,图书馆需要将方便读者使用作为重要原则,可以在醒目位置张贴书库方位指示图,在空闲处摆放阅览桌和阅览椅,营造借阅一体化的环境。第二,在空间环境布局方面,也要堅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在走廊灯位置可以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和盆景盆栽,在阅读室的合适位置张贴书画作品,营造高雅宁静的读书环境,使读者体会到图书馆浓郁的人文气息。其次,图书馆还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便利阅读活动的同时构建信息参考与咨询的平台。第一,图书馆的馆员要主动与读者沟通和交流,可以定期举行读者交流会、座谈会等活动来了解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在图书馆内部设置“读者意见箱”,主动倾听读者的心声,并自觉接受读者的监督。第二,可以利用网络来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建设专用的网站和公众号为读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建立相应的借还平台使读者方便查询自己所借阅的书目情况,同时可以在线完成续借的手续。
(三)提高图书馆管理者的素质
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素质是重要的因素,它对人本化管理的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管理者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开展管理活动之前先管理好自身,在管理活动当中树立起高尚的品格,能够对馆员形成正面积极的影响,在图书馆当中形成上下一心、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其次,管理者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图书馆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虽然都是围绕文献资料而展开的,但是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工也不同,彼此之间在业务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趋于一致,能够在工作当中紧密协作。同时,还要主动与馆员沟通,使每一个馆员都了解自身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还可以召开座谈会等活动来为馆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平台,定期开展文娱活动来增强馆员之间的感情,这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以人为本理念是图书馆实现管理创新的基础,而各项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实写照。在调查当中发现,部分图书馆在管理活动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管理理念上存在重物轻人的问题,在服务模式上缺失人性化,在馆员管理上也忽视了主体地位的发挥。为了实现图书馆持续健康的发展,管理者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无论是在管理者个人素质、员工管理制度还是读者服务模式方面,都要将“人”这一要素放在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