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与发展研究

2020-01-14吴一峻

上海地方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志上海市上海

杨 杨 吴一峻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地方志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二轮修志任务、全力打响方志文化品牌,上海市地方志工作蓬勃发展,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生力量和重要阵地的方志馆,其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一、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与发展情况

(一)上海通志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上海通志馆是历史最悠久的方志馆之一,迄今已有87年历史。1932年7月14日,上海市通志馆正式宣告成立。馆址位于上海法租界的萨坡赛路291号。1934年以后,又陆续成立“上海年鉴委员会”和“上海通社”两个附设机构。

上海通志馆也是全国最富盛名的方志馆之一,由著名学者柳亚子担任首任馆长,并聘任徐蔚南、胡怀琛、蒯世勋、席涤尘、胡道静等一批学者为馆员。在柳亚子主持下,经过五年工作,初步完成《上海市通志》1000万字左右志稿和资料。因“七七”抗战爆发,通志馆无经费而停办,人员解散。上海市通志馆出版《上海通志馆期刊》8期,出版《上海市年鉴》3部,《上海研究资料》2集,《上海掌故丛书》10册。

1987年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1996年上海通志馆在浦东新区建成,总建筑面积5859.66平方米,下设管理部、资料部、编研部、培训和展示部以及《上海滩》杂志编辑部6个部门。

上海通志馆当前馆藏包括全国三级志书,省级、市级地区与专业年鉴,上海地情资料,各类方志理论著作,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各部志书原始稿件以及原始资料等文献。2009年,上海通志馆开始推行藏书现代化管理,电子数据库录入,基本完成图书资料的电子数据化管理。同时,上海通志馆共举办全国及上海地区性志书年鉴培训20余次,为全国方志队伍培训将近600多人次,为上海市方志队伍培训2000多人次。

上海通志馆重视对志书开发利用(截止2018年底)。(1)保护性开发利用。旧志整理系列:已出版《上海府县旧志丛书》11卷36册,《上海乡镇旧志丛书》15册,《民国上海市通志稿》1册。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近代):已出版《上海故事》《上海租界及老城厢》《环沪漫记》《中国假日行》。(2)普及性开发利用。上海地方志普及系列:已出版《上海历史上的今天》《上海六千年》《上海通志干部读本》。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已出版《地情导览》《海上红韵》。《上海滩》丛书系列:已出版《海上潮涌》《申江赤魂》《楼藏风云》《年味乡愁》。(3)期刊出版。主办《上海滩》杂志,1987年开办,每期发行量8000册。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于1987年1月创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为《上海滩》杂志撰写了《创刊词》。《上海滩》是中国唯一一本专门讲述老上海故事、普及方志文化的史志期刊。2017年9月开办《上海地情研究与动态》内刊,已发2期。

当前,上海通志馆正在开展老馆动迁与新馆建设工作。在上海通志馆新馆建设中,不仅仅是志书收藏馆,更是集市情展示与教育、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市情信息搜集与发布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上海通志馆新馆将成为上海唯一一处综合性当代地情资料中心、收集保存中心、整理开发中心、查询阅览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研究咨询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更加全面、系统、完整地服务上海、反映上海、研究上海,为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上海。

(二)上海市各区方志馆建设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市各区共建成、在建、立项方志馆6家,其中徐汇区徐汇记忆展厅、上海通志馆崇明分馆、上海通志馆松江分馆、普陀区档案馆(方志馆)为已建成,长宁区档案新馆(方志馆)已立项,静安区档案新馆(方志馆)在建设中。此外,金山区、崇明区也在计划建设方志新馆,正在申请立项。

表1 上海市各区方志馆(室)建设情况统计表

(三)上海市村、镇、街道史馆(室)

近年来,上海文化保留保护从市区逐渐扩大到街镇层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3月,全市已建成村、镇、街道史馆(室)15个。已建成的曹杨新村村史馆、朱泾镇待泾村村史馆、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庄行镇新叶村村史馆、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村史馆、真如镇历史文化陈列馆等等,不断拓展和延伸功能,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对于留住城市记忆、用乡土文化增强凝聚力、认同感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广泛好评。

表2 上海市村、镇、街道史馆(室)建设情况统计表

二、影响上海市方志馆发展的因素

上海市方志馆建设取得一定成就,打开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但在思想认识、硬件设施、馆藏资源、人才机制等多方面,仍充满挑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方志馆的社会认知度、影响力都较低,对建设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方志馆意义认识不足,甚至存在把方志馆和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等其他一般意义上的场馆等同的心理。这种认识误区,导致在全市推进方志馆建设上存在不重视、不积极、不支持的现象,方志馆工作难以推进,与全国方志馆建设相比有较大差距。

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底,全国共建成、在建和立项方志馆598家,其中国家方志馆1家、国家方志馆分馆2家、省级方志馆25家、市级方志馆131家、县级方志馆439家。如山东省17个地级市均建有市级方志馆,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县级方志馆达100余家,并率先提出到2020年省、市、县三级方志馆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四川省提出“全域建馆”理念,并出台全省建馆指导意见。广东省着力推进方志馆建设,省、市、县三级方志馆从无到有。而上海市16个区中,只有4个区级馆,村镇街道相比市区两级关注度更加不够,不少区都是空白,不仅没有达到上海全覆盖的目标,更是落后于其他兄弟省市。

表3 省级方志馆建设情况统计表(截至2017年10月31日)

表4 全国方志馆建设数量统计表(2017年度)

(二)硬件设施不完善

上海市方志馆在基础设施、展厅面积、展品数量、展示方式等多方面都处于较低发展水平。虽然上海市各级方志馆在展示地情特色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如徐汇区的“徐汇记忆”展、普陀区的“普陀记忆”展以及崇明区的实物展等都引发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仍存在地情展厅规模小、展示平面化、形式单一的问题。

在展厅面积方面,根据2017年中指组印发的《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规定:大型馆为省级馆,建筑面积一般应不少于20000平方米;中型馆为市级馆,建筑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000平方米;小型馆为县级馆,建筑面积一般应不少于5000平方米。作为省级馆的上海通志馆建筑面积5859平方米,加上2020年的新馆建筑面积2538平方米,也不足10000平方米。

在展陈方式上,上海市方志馆多采用传统形式,与全国其他省市方志馆相比有较大差距。如2017年5月开馆的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设有6603平方米地情展示,分序厅、综合展区、专题展区、互动展区,以图文资料、体感互动、多功能查询、沉浸式环幕影院、场景复原、模型复件等多种现代手法,全面展示广州的历史文化和地情特色,吸引大量群众前来参观。哈尔滨市方志馆推出720度全景地情展馆。常州市方志馆创新运用五种“黑科技”手段,增强展陈效果。上海市方志馆需要在增加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去进行创新设计,用震撼性的效果,强化参观体验,提升办展水平。

(三)馆藏资源不丰富

上海通志馆馆藏包括全国三级志书,省级、市级地区与专业年鉴,上海地情资料,各类方志理论著作,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各部志书原始稿件以及原始资料等文献资料1万多种3万余册。但与其同类型的省级馆,如山东、江苏、江西、吉林、广西等方志馆的馆藏资源都在10万册以上。同时,根据《图书馆建设标准(2008)》规定:建筑面积在4500到7500平方米、服务人口在20万到50万的中型馆、藏书量在24到45万左右,上海通志馆离中型图书馆的藏书量目标也还有很大差距。

除上海通志馆外,各区方志馆建设起步较晚,馆藏量大部分偏低,藏书量远远不够小型图书馆的规模,馆藏实物更是少之又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夯实。

(四)人才机制不健全

上海市、区两级都有地方志工作机构,由于没有对方志馆建设的硬性规定,加之经费不足,造成不少部门视方志馆为软任务,即使有心、有经费建馆,也忙于修志任务,没有相应人才专门从事方志馆建设。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相应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如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经费保障机制,使得人才少、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难引、难留、难升。

(五)公共服务不充分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要求发挥地方志资源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徐汇区方志办与区域内文博馆成立“光启博物馆”联盟,在提升徐汇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上做出了成绩,如通过宣传折页及“徐汇文化遗存”公众号推送展馆活动资讯,建立“徐汇文博云”平台,实现观众在线参观、赏析藏品;以徐家汇地铁站文化艺术长廊为展示平台,成员单位先后举办文博知识展览;与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等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办展。

作为综合性展示地情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方志馆和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城市规划馆等机构一样,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全市大多数方志馆(室)虽然与所在区域文化场馆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是没有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也没有更好地吸收其他文化场馆的长处,借鉴其他成熟场馆的经验,无法很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场馆体系中,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三、上海市方志馆的发展环境与机遇

虽然上海方志馆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就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专门作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批示;2015年12月28日,李克强总理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也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发扬方志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2016年3月,“加强修史修志”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地方志工作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序列;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加强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修,加强地方史编写和边疆历史地理研究。完成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出版工作。开展旧志整理和部分有条件的镇志、村志编纂”,地方志工作被纳入社会文化强国建设任务之中;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要求地方志工作向基层延伸,地方志工作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地方志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地位愈加突出。

(二)国家政策法规有力支撑

在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作为事业发展重要依托和新增长点的全国各级方志馆建设如火如荼。为指导、规范全国各级方志馆建设,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将“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确定为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2017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对方志馆功能、方志馆建设规划与规模、方志馆建筑选址与设计、方志馆建筑标准与机构人员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为全国各级方志馆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法》也正在制定中。

(三)市委、市政府全面支持

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上海通志馆新馆建设,打造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新型通志馆”的要求。2016年制定实施《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推进市、区县通志(方志)馆建设,上海通志馆新馆建成运行”。2019年1月27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全面完成第二轮新编志书编纂任务”。

上海市方志办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对方志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给予及时、正确、有力的指导,并将“加强通志馆(方志馆)建设;积极推进区方志馆的建设和开放利用,打造区情资料和展示中心”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成为方志馆建设的坚强后盾。

(四)人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新时代人民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其中方志文化是重要的社会文化需求之一。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17年地方志社会需求调查报告①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课题组:《地方志社会需求“微信调查”报告》,《上海地方志》2018年第一期,第9页。显示:社会对地方志需求度很高,达到92%(见图1),其中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需求较多的比例最高,达到74%(见图2);中青年对地方志需求度高(见图3);学历越高,对地方志需求度越高(见图4)。

图1 地方志总体需求度分布图

图2 不同职业对地方志需求度

图3 不同年龄对地方志需求度

图4 不同学历对地方志需求度

四、全面推动上海市方志馆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更高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国方志馆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让地方志“立”起来,是对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提升方志馆发展新认识

增强方志馆建设与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既要认识到方志馆是推动地方志事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更要将方志馆建设服务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任务、提出五方面要求,服务于上海“四个品牌”战略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把方志馆建设工作放在国家战略、全市大局中谋划,全力参与到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中。

(二)树立方志馆建设新理念

未来,上海市以“五馆合一”的新理念,建设新型方志馆,即集查询、阅览、收藏一体的现代图书馆,利用多媒体、高科技展陈上海地情的现代展示馆,将地方志资源变为普及读物、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馆,培养爱党、爱国、爱乡情怀的学习教育馆,培训方志人才、普及地情知识的人才培养馆。

(三)建设上海文化新地标

2020年,上海通志馆新馆将建成,用地面积约3.96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10000平方米,建设主体包括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通志馆。新馆建筑坐落于世纪大道东端,北临浦东新区区政府,南靠世纪公园,距陆家嘴地区约4公里,区位条件良好,与周边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博物馆东馆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设施群,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景点。

2018年徐汇区档案新馆被列为徐汇区重大工程项目、区八大公共文化地标之一。徐汇方志馆地情(档案)展示厅及配套用房面积近1200平方米,地情资料查询阅览等公共服务面积近35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立项审批阶段,预计2020年末建成。长宁区将新档案馆(方志馆)建在社区中,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新馆将于2022年落成,面积8704平方米,北、西、南侧为住宅,东侧为长宁实验幼儿园,与社区建设相融合,成为长宁区新的文化地标。

(四)构建公共服务新格局

根据《2019年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点任务表》,上海首要工作是编实织密公共文化设施全域网络。加快方志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做到市区两级方志馆全覆盖,并帮助有条件的村、镇、街道先建立村史馆或陈列室。对建设实体方志馆存在困难的地方,可以先行建设数字方志馆。构建全市各级区县乡镇街道的方志馆服务网络,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上海市方志馆体系。

同时,发挥方志馆地情展示中心、地情文献收藏中心、数字地情服务中心、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地情的独特优势,与全市文化场馆在合作办展、培训交流、现代技术应用、数字化建设、新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广泛合作,为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强有力基础。

总之,方志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是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家园和重要教育基地。上海应举全市之力,加快方志馆建设步伐,使其成为上海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标志性的“文化名片”,成为对外展示上海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猜你喜欢

方志上海市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