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小西山绿道综合评价与规划研究

2020-01-14高大伟杜万光刘明星杜姗姗

中国园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绿道西山道路

高大伟 杜万光 刘明星 杜姗姗 余 煌

北京小西山,地理名称为香峪大梁,位于北京西山东部,紧邻市区,东起百望山、香山南路,南到模式口,西到军庄—大觉寺一线,北到温泉路[1]。小西山地区因具有距市区近、交通便利、山水风景秀美、线路选择余地很大、运动量适中等优势,逐渐成为北京地区户外运动群体的首要选择。小西山由2条大致东西、南北走向的山脉成一“X”形,中间交叉于香山公园附近的旧望京楼,除西北方向山脊只有小路外,其他3个方向山脊上都有水泥防火路,加上山谷中的众多小路,形成了密集的道路网络。大量户外群体自发开辟了长短不一、难度各异的多条登山线路,被称为“香八拉”(香山—八大处徒步拉练,其实已经成为小西山区域的代名称)。

小西山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空间单元和展示窗口,构建集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休闲游憩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多功能绿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点工作,急需对原有香巴拉户外拉练登山线路进行整合、提升,为市民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增加市民的获得感。

绿道作为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的线型绿色开敞空间,兼具生态、社会、文化和景观等多方面复合功能。构建科学的绿道网络有利于保护和展示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沟通城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城市的品位[1-2]。许多国家和城市都开展了绿道建设,2013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2017年)》《北京市级绿道系统规划》,提出了“三环、三翼、多廊”的绿道总体布局,截至2017年北京市累计建成健康绿道710km,其中市级绿道约500km。

选线、成网是绿道规划过程的关键步骤,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制定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人文背景的绿道线路对道路建成后的使用率与满意率有着决定性作用。从绿道选线类型来说,已有研究有基于适宜性分析与GIS的城市型绿道选线[3]、综合历史遗产保护的绿道建设[4]、以山水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绿道选线方法[5]、城市游憩型绿道选线[6]、多目标导向下的绿道建设[7]。绿道选线的方法有绿道适宜性分析[5]、UGPM绿道网络编制程序[8-9]、AHP层次分析法[10-11]、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多因子叠加法[12]、网络分析法[13]、景观连接度[14]进行绿道网络选线。而小西山绿道集历史遗产保护、山水资源保护、休闲游憩、乡村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因此采用Conine提出的德尔斐法对现状和潜在的绿道进行评价的方法确定绿道线路。本研究通过对小西山原有的路网进行实地踏勘,利用德尔斐法对现有道路其坡度、植被、与周边居民区的距离、旅游资源等级进行综合评判,制定满足多功能需求的小西山绿道线路网络并提出规划建议。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参考Conine提出的绿道规划流程[15]进行规划,先确定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发掘潜在的绿道线路;再根据规划目的,制定综合评价表,采用德尔斐法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绿道选线。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1 确定研究区域

首先确定小西山的研究区域,获取高清卫星图作为工作基础图纸。

1.2 影响因子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文献分析法建立了小西山绿道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是小西山绿道综合评价,参考指标为坡度、植被覆盖率、道路现状、旅游资源等级、距居民点距离5个方面影响因子。

1.3 德尔斐法赋予因子权重

本文以德尔斐法确定因子权重[14]。德尔斐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段,通过汇聚每个受邀专家的个人经验和知识,形成集体智慧,从而对事物做出适当的分析评价[15]。本研究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函件征询专家组成员意见,专家组成员之间通过调查者的反馈材料匿名地交流意见,经过若干轮反馈,专家们的意见逐渐集中,最后获得有统计意义的专家集体判断结果,将坡度、植物覆盖率、道路现状、旅游资源等级、距居民点距离分别赋予权重15%、10%、40%、15%、20%。

图1 小西山道路现状图

图2 小西山村落分布图

1.4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段道路得分并标准化

结合小西山现有道路各评价因子等级赋值和由德尔斐法确定的不同评价因子权重,进行GIS加权空间分析综合评价后,再将得到的数值折算为0~1的标准分值。

1.5 规划绿道网

综合考虑现有道路的综合评定分值、向绿道转化的难易程度、路网的完整性和不同路段的闭合性,规划小西山绿道网线。

2 小西山绿道评价

通过实地测量,对小西山现有道路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通过GIS等技术,绘制小西山道路现状图,为利用德尔斐法对小西山现有道路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1 小西山评价因子分析

目前,小西山道路体系包含三部分:森林防火道、村域道路、户外群体自发开辟的山间小路,其中森林防火道路为主体,延伸出错综复杂的道路网络。

1)坡度分析。

坡度是影响步行道体验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坡度对应不同的运动类型,也会造成不同程度施工成本,本文通过GIS技术获取小西山绿道高程图,从而计算得出小西山各地的坡度比例,对应道路建设标准中对坡度的分类等级,形成小西山绿道分级表(表1)。

2)植被覆盖率。

植物是构筑绿道的基本元素,也是绿道景观的主要构筑物,故而在小西山绿道规划中,线路各段植物覆盖率是重要考量标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小西山植被类型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有侧柏、油松、刺槐、元宝枫、黄护、山杏等。故而,研究通过GIS技术,对小西山区域绿地覆盖率进行勘测,并对不同覆盖率的区域进行分级,列入综合评价考量标准中。

3)道路现状。

通过对绿道进行实地踏勘,利用随身GPS技术,对绿道线路进行了全面了解,结合卫星地图,绘制出小西山道路现状图(图1)。小西山道路分为森林防火道、步行道和驴友自发开辟的山间小路3种类型。考虑道绿道建设的成本问题,高度完善的道路基础将极大地降低施工难度。本文将3种类型的绿道划分为3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影响因子。

4)旅游资源等级。

小西山地处海淀,自明清以来就是我国皇家园林文化聚集地,周边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百望山更是皇家园林文化的重要聚集地。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小西山绿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北京市文化保护相关名录,以及实地考察,对小西山地区内旅游资源点进行踏勘,根据旅游资源的规模、等级、影响分为四级(表2)。

5)距居民点距离。

绿道规划并不是单纯规划绿道线路,还希望通过绿道网串联乡村、休闲农园,乡村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的配套设施,村民可以参与绿道建设、后期维护运营,绿道极大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将小西山范围内的村庄在GIS图上进行空间标注(图2),并计算现状道路与村庄的距离。

2.2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通过对小西山现有道路评价因子划定的等级进行赋值(表3),并结合德尔斐法对不同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GIS加权空间分析,对小西山现有道路进行综合评价后折算为0~1的标准分值。

3 小西山绿道规划

3.1 对小西山绿道网进行整体规划

图3 小西山绿道线路规划图

图4 绿道精品线路规划图

经过综合测算,八大处公园—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百望山线路、东山线、克勤峪—北京植物园3条线路综合评分介于0.7~1分,其原有的森林防火道建设基础完善,沿途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景观优美、且道路坡度适中,确定为小西山绿道网的主干道,形成香八拉、克勤峪、东山3段绿道主干道。八大处公园—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百望山线路沿线的小路综合评分介于0.3~0.7分,在结合道路现状、绿化情况的基础上,筛选设置为步行道。综合评分低于0.3分的路段规划为小西山绿道的山间小道,增加该路段的趣味性和户外挑战性。

考虑现有道路的综合评定分值、向绿道转化的难易程度,以及完整性和不同路段的闭合性,规划小西山绿道网的线路图(图3)。通过绿道串联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不但拉动了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考虑到山地的特殊性,无法严格根据道路长度设置沿线服务点,所以结合沿途地形,在地形平缓、道路交叉点处尽可能丰富地设置服务点,提高游玩体验舒适度。

3.2 小西山绿道近期重点建设3条绿道精品线路

从使用者体验出发,从攀爬难度层次化、沿途景观丰富化出发,规划香八拉段、克勤峪段、东山段3段精品线路作为小西山绿道近期建设重点(图4),为绿道使用者提供多样化游观体验。

1)香八拉段是目前大部分驴友运动的线路,长度适中,沿途自然景色优美。而通过规划后,该段绿道将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全部串联,形成以休息游憩与教育文化功能为主导功能绿道线路。

2)克勤峪段相较于香八拉线路来说,整体海拔较高,道路完善程度较低,攀爬难度也随之提高,最好在受过一定训练或在团队带领下进行攀爬。而规划后,通过工程技术,在克勤峪段对路面进行加固与拓宽的同时,铺设木栈道或索道,降低攀爬难度与安全性,适合中远途绿道使用者进行锻炼。

3)东山段绿道相较于以上两端绿道其位置偏远,长度较短海拔较低,山域被村落包围,适合市民开车出游。

3.3 多元化功能开发,形成不同主题的特色区段

小西山绿道线路长,可以形成多个闭合线路,应对小西山绿道进行功能定位及开发策划,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分段打造功能多样化、差异化、主体化的绿道主题,凸显各自特色。不同主题的特色区段绿道功能各有侧重,但也不应将原本完整系统的绿道网生硬地割裂为单独、不相关联的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实现小西山绿道的多元复合功能。不但能盘活绿道产业链、使绿道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还能增加小西山绿道的知名度和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度。

3.4 以使用者为本,逐步配套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满足市民游览过程中餐饮、购买食品、游憩休闲的需求,应根据绿道功能定位,结合周边用地开发,在绿道节点处增加游憩、运动、健身设施;停车场、电瓶车停靠站、自行车租车店、纪念品店、小吃店、厕所、医疗点等实施,方便游客的同时又带动绿道沿线经济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将小西山已有道路各评价因子的数据根据等级量化赋值,加以德尔斐法确定的不同评价因子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GIS加权空间分析综合评价后,数据标准化后叠加小西山区域高清卫星图,再结合该路段向绿道转化的难易程度、路网的完整性和不同路段的空间闭合性,规划了小西山绿道网和3条绿道精品线路。本研究在现状道路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原有道路综合利用、生态功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游憩运动、带动沿线村庄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构建了系统化的绿道网络,为构建为多目标导向下的绿道规划提供的新思路和方法。

表1 小西山绿道分级表

表2 小西山旅游资源分级表

表3 小西山绿道评价指标体系及因子权重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绿道西山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观西山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西山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