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
——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
2020-01-14侯晓蕾
侯晓蕾
当前,在城市更新和存量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和民众的关注焦点由经济建设领域逐步转向社会生活领域,社区层面的规划设计以及多元共治更新获得了各界的广泛重视。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1]。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放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位置,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包含社区公共空间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从策划、设计到维护管理,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其核心是公众参与[2]。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和提升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水平。此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也明确提出,对老城区要进行“恢复性修建”和“整体保护”“开展留白增绿、补齐短板、改善环境、提升品质的城市修补工作”[3]。社区公共空间遍布于老城区,连接了人与空间的关系。为了做到对老城区的人、物、空间、构筑、绿植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多维度的综合保护,需要对老城区尤其是社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进行循序渐进的公众参与式微更新。
1 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
社区(community)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4],是人群聚集的所在,指地区性的居住环境,以及附于其上的生活、历史、产业、文化与环境等多向度的意义,并且隐含着“故乡”的情感意识[5]。“公共空间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可居的公共城市空间”[6],社区公共空间则是社区内居民共有共享的空间,是社区的核心和活力要素。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对环境空间要求的提升,传统社区的公共空间很难满足居民的多元物质和精神生活发展需求。而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致力于在风景园林的视野下,通过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逐步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渐进式更新。
中国城市尤其是老城区的社区公共空间目前存在边界不清、空间侵占、功能单一、秩序混乱等问题,由于社区公共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因此其需要满足居民的真实生活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而不应一味将“绿色景观”和“环境提升”为最终目标。因此,如何探索出一套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模式,是当前业界的重要问题。在以上海、成都、北京为代表的我国一些城市的社区公共空间中,以公众参与为理念自下而上推动的小微“都市农园”“社区花园”和“微花园”等途径已逐步被政府和管理者所接受,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成为社会创新和社会治理的一种共治新模式。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实际上是一种空间选择与利益诉求之间的多方平衡,有必要探索一种适应当前时代要求的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2 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对于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意义
在城市微更新尤其是社区微更新的背景下,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而多元共治则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是社区微更新的实施和维护手段。
2.1 以社区营造为途径的社区微更新
日本著名社区营造专家山崎亮在其《社区设计》一书提出:“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营造的关键在于人,社区营造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市民参与度的一种发展表征[7]。社区营造的重要作用在于充当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黏结剂。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随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较早出现了社区营造的组织和活动。社区营造的关键在于搭建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表面上看似是在社区的范围,但是实际上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因此是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韩国推进的“推翻围墙运动”“城市漫步运动”和“营造想生活的城市计划”,都是由社区范围内开始推行,逐渐拓展到城市范围,并影响了城市整体规划和相关的管理条例等[4]。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相关方式也较为多元化,例如市民论坛、行动研究、参与式空间设计等社区微更新需要从项目前期开始便融入社区营造的理念,从项目可研、立项、设计到实施以及后期的运行和管理,将社区营造的方法和理念全程运用于其中。
2.2 以多元共治为手段的社区微更新
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方式,包含多个利益相关方共治的社区更新机制、设计、营建和维护管理。当前,社会治理模式总体朝向多元主体发展,需要研究社区和社群的结构、关联度和相互之间的组织协作模式,“共治”理念被推行并逐步应用到社区更新和建设中。在北京市尤其是老城区“整体保护”的共识下,多年来形成了3种治理和推动模式:基层政府主导、开发机构主导和社会组织主导。基层政府主导的主体主要指街道、社区和责任规划师,例如以东四南片区为例,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基地,在街道社区的主导下通过风貌保护协会联合各个专业机构共同推进社区文化教育、胡同和院落公共空间提升等多方面工作;开发机构主导的模式即以国企或民企搭建平台。在大栅栏和白塔寺片区更新中,由开发机构作为责任主体,与街道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合机制,同时联合多方机构,共同促进片区的更新发展;在社会组织和公益基金会主导的微更新模式中,典型者如北京大栅栏群学、四名汇智和中社社区培育基金作为支持社会力量自发开展城市更新保护活动的公益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模式往往会形成合作联盟,结合挖掘社区能人组建社群组织等,共同借助城市事件进一步推进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这个平台上,各个角色“共商共治”,共同制定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并推动其维护机制[8-9]。基于多元共治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需要将政府部门、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团队放在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上,多个利益方需要真实表达各自意愿和诉求,并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社区自治金”“社区营造征集令”等多种方式让居民参与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使其全程主动参与方案的前期分析、具体制定、后期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10]。
3 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
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途径非常多样化,不同专业会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对于风景园林学科而言,基于社区营造的设计介入对象经常是社区中废弃或者边缘化的小而微的公用地,例如可挖潜的闲置公共空间、无人问津的绿地、可提升的老旧建筑等,设计介入的方式较为多元,可以是常规意义上的“设计”,也可以是临时性的装置、景观事件、公示与展览,甚至是访谈与调查。其成果经常表现为非通常意义上的建成项目,还可以是相关的活动组织等[11]。
3.1 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原真性的保护和挖掘
城市空间布局和肌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记忆信息,凯文·林奇的“城市记忆地图”恰当地诠释了系统化的公共空间所具有的可识别性,场所精神和记忆文脉被嵌入到公共空间系统中。社区空间是城市空间中最具人文价值和生活印记的区域,需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其原真性。基于社区营造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强调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使用者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空间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挖掘在地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保护社区原真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记录居民口述史等途径,并以展览和书籍编撰、宣传等途径,对相关历史内容进行保护和挖掘。同时保护社区邻里关系的原真性,促进社区公共精神的再生,塑造生活着的真实的社区感。例如上海武康路的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微更新便是基于社区原真性的持续探索和创新设计[12]。
3.2 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
图1 记录观察和mapping的北京老城区微花园(李师成、孙昆仑绘)
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是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重要策略和实施路径。目前,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的类型主要包括社区生活介入型、艺术激活型、灾后重建型和历史古迹保护型。各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途径,多采用参与式工作坊的模式进行持续推进,包括对社区软件营造和硬件营造。参与过程包括项目前期立项、设计到实施,以及后期维护。正如喻肇青(2014)在《落地生根:台湾社区营造的理论与实践》中将其细分为6个阶段:启动阶段、酝酿阶段、发掘阶段、憧憬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13]。参与式营建的核心是社区居民,引导方是街道、社区等基层政府,技术提供方为社会组织和设计机构。以艺术激活的社区微更新为例,其途径在于美学教育和都市美学和生活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更新契机,通过制定核心议题和空间营造来实现艺术介入。在对调研区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社区居民进行参与式设计和参与式营建[14]。不同类型的参与式营造具有不同的模式和途径。
3.3 社群协调与社区自组织培育
一般来讲,每个项目都需要征集一定数量的社区志愿者,而在社区志愿者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社区能人,这是成立社区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在设计师介入的参与式设计和参与式营建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协调社群之间的关系,以及培育和孵化社区自组织。在早期孵化阶段,建议引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来推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社区自组织形成合力,促进社群协调,推动社区营造。以社区花园为例,除了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更需要通过引导孵化,培育出花友会类型的社区自组织或者部分社区能人来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社群的稳固形成和社区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参与式可持续的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
社区景观微更新的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将直接关联到社区营造活动的可持续性。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营和维护机制。其中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设计过程应该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并在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等方面体现低造价、低维护和可持续性,需要持续进行公众参与式运营维护机制探讨,坚持“谁主张、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认领分包、街巷长制度、运营维护等机制促进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效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实践探索——以北京老城微花园为例
微花园是北京老城一种典型的绿色空间类型,见缝插针分布在胡同街巷的各个角落,形成了胡同中特有的绿色景观。微花园面积虽然小,但数量庞大,在老城几乎司空见惯,反映出居民对环境的自发改造和改善。微花园研究和实践的核心思想是关注社区公共空间,提升老城居民生活景观。几年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的联合团队与在地居民一起进行参与式设计,希望通过设计和艺术的微介入,使这些“平民的景观”得到提升,同时保留其原有的质朴,改善老城胡同居民的生活环境。
4.1 北京老城微花园的观察和记录
我们运用“图述学mapping”方法来研究北京老城区的微花园,即用感知设计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景观现象,发现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自发景观,探寻这些自发景观的背后原因,并分析其空间结构构成和容器材料以及植物材料等。我们发现,这些微花园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采用旧物进行种植、低造价和低维护、易建设,植物材料多具备“实用“和”食用“的特点。有着老城区独有的特点和居民记忆,遍布于老城区的街巷胡同和院落中时,虽然每一个都不一样,但从整体上又能够感受到统一性,与老城区的整体建筑、空间和氛围完美融合。从2014年起至今,我们已经记录了近300个遍布于北京老城区胡同街巷中的自发微花园。我们持续用速写、分析、摄影、摄像等方式对这些微花园景观做了更详细深刻的观察和解读,并分析其空间原理和构成要素。我们始终认为,与居民进行参与式设计和共建,需要对这些自发花园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并能够理解其中内在的特点、规律和价值观(图1)。
4.2 北京老城微花园的参与式设计
在对北京老城区微花园进行连续几年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参与式设计。以参与式社区营造活动、设计展览和设计工作坊为方法,带领居民一起进行微花园互动设计。在北京老城区里,利用旧物种植是居民普遍采用的方式,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环保又近乎艺术装置的做法,是来源于生活最真实的艺术形式,我们希望在居民原有自发花园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改造和提升。2015年至今,我们在每年的设计周都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共同举办关于微花园主题相关的多次展览,在展览中融入参与性调研和设计互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2届“微花园景观社造论坛”,论坛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平民的景观,百姓的生活。探讨在当下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思考公共空间的设计,如何通过设计营造的途径实现绿色景观空间营造。“旧物改造盆栽”活动(图2)是我们的一种重要的社区营造活动,设计师与居民一对一地进行旧物改造盆栽,实现艺术的再造提升。通过参与式设计和持续的社区培育孵化和营造活动,居民和设计师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居民对于微花园的认识和兴趣、对美学和绿色景观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热爱,普及了微花园的知识,将生活美学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图2 旧物改造盆栽社区营造活动场景
图3 史家15号微花园改造前(3-1)后(3-2)对比
从2017年开始,联合团队开始对史家胡同及周边的多处微花园进行了公众参与式设计。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居民提出了对微花园进行改造提升的意愿。与居民共同讨论改造提升的可能性,并进行不断修正和改进,与居民一起探讨微花园的改造设计方案。在设计工作坊过程中,设计团队为居民提供了艺术审美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美学和空间营造指导,从空间造型、植物配置、雨水利用和节约能源等方面与居民一起探讨出了专业方案,帮助居民低造价的、简单而实用的对微花园进行有效提升。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和居民参与式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得出设计方案。同时,还一同深度参与到花园的改造工作中。每一个花园都凝结着居民、设计师的汗水和智慧,花园改造完成后,居民也格外珍惜。通过充分的公众参与,催生居民长期维护微花园环境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一次性改造。例如,在史家胡同15号微花园“老时光花园”改造提升中,居民全程参与方案设计,将家中原来堆积的旧马桶、老砖老瓦、腌制咸菜的罐子、旧鸟笼、废弃的玻璃等元素拿出来与设计师一起运用到花园设计中,这些蕴含着丰富故事的旧物不但使老城百姓的生活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而且艺术性和审美得到极大提升,彰显了花园的老时光味道(图3)。
4.3 北京老城微花园的参与式共建和维护
多元共治的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北京老城微花园得到多方参与的建设和后期维护。微花园的多元共治涉及参与各方,包括制度建设方、设计方、建设方、投资方、街道社区和居民。本着共同出资、共同建设、认领式维护、低造价微更新等原则,居民尽可能提供旧容器和旧材料进行种植的方式形成共建和维护模式(图4)。通过居民、社区和规划设计师多方一起的参与式设计方案和相关机制的协商,进入到多方参与的共建和维护过程。对于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而言,一部分空间为胡同街巷空间,一部分为大杂院共享空间,其空间属性都有一定的公共半公共特点。其中很多空间约定俗成的为特定居民维护,这些关于空间权属规则需要应用于微花园的参与建设和维护中。以史家胡同54号微花园为例,这处微花园是位于胡同中的一处公共空间,但是由在旁边居住的一户居民在此进行日常种植,因此具有一定的维护基础。但是由于居民没有营造景观的意识和经验,之前只是简单的放置了一些盆栽进行种植,有很多杂物堆积。不但没有对胡同景观起到促进作用,还影响了景观风貌。在多方的协商和支持下,确立了微花园的改造途径并与居民一起共同完成了微花园的建设,后续经过协商,居民自愿继续维护这个家门口的公共花园(图5)。这个案例为老城区的微花园的多元共治和维护模式摸索了一个可推广的模式,可以实现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图6)。
5 总结与展望
北京于2017年首先在东城区开始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目前几乎覆盖到各个区,逐步推进到街区和社区更新工作中。结合责任规划师工作的微花园设计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7)。与北京的情况相似,上海分别于2015和2016年启动了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和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通过大规模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在社区规划师的引领下推动社区的公众参与和共管共治[15-16]。伴随着责任规划师制度的逐步完善,街区更新工作将进一步落实到社区的小微空间环境整治等方面。一方面,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需要落实到微小的点上;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工作需要在更大层面上进行统筹,并且落实到“街区”和“社区”联动的层面上,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在当前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如何通过社会治理和空间营造,鼓励和激发社会与社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基于社区营造的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16]。北京老城区微花园研究实践正是探索一种源于生活、顺应民意、回归美学的微花园绿色景观微更新途径。
图4 与居民一起共建微花园
图5 史家胡同54号微花园改造前(5-1)后(5-2)的对比
图6 与居民一起探讨后期维护
图7 责任规划师工作框架建议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