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老城失落空间里的社区花园实践
——以三庙社区花园为例

2020-01-14刘祎绯梁静宜陈瑞丹

中国园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花园居民景观

刘祎绯 梁静宜 陈瑞丹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历了快速、浩大,却又相对粗放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内部不可避免地涌现了相当数量的“失落空间”。美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学教授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一书中,将“失落空间”界定为长期没有被利用且废弃的空间,指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令人不愉快、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需要被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空间[1]。在北京老城,有大量这种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逐渐消极闭塞的失落空间,这些失落空间通常是一些产权不清、暂时未被利用的空地,其存在往往割裂了老城的历史景观和传统风貌。同时随着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城市存量资源配置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要求[2],加强城市动态化、精细化的治理,激活城市中的失落空间,重塑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使转化为具有归属感、认同感的活力场所[3],已然成为北京老城应对存量更新时代的关键。

北京市政府自2017年起组织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疏解腾退空间,用于增加停车场、文体、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4]。具体到老城区域,则提倡开展自下而上的“微更新”,利用拆违腾退空间,高效推进“留白增绿”[5]。在这过程中,社区花园的改造模式亦悄然兴起,通过为社区营建绿色空间的方式,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共享空间。笔者所在的古城绿意研究小组自2016年初起,便在北京老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如茶儿胡同12号院项目,旨在胡同里打造以植物为主题的微型科研基地与公众参与平台,探索历史城区在地居民充分参与和互动的植物景观提升新模式;三庙社区花园项目,则旨在精细化的风景园林设计之外,依托持续的社区活动,营造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重塑与绿化环境优化的氛围,实现与街道、社区、居民多元共建,对老城失落空间展开微更新。

1 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

社区花园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通常是将闲置土地分割成小块,廉价租借或分配给个人和家庭用于园艺或农艺,这一举措既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食物来源,也为闲置土地再利用、社区复兴与自治等作出了贡献[6]。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花园项目萌芽于2014年的上海,由刘悦来主持的“四叶草堂”团队引领[7],随后北京[8-12]、成都[13]、杭州[14]等地也陆续兴起,在城市微更新中展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愈发受到社会关注,由于历史城市风貌表现在街区形式、建筑风格、景观绿化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历史城市的社区花园设计中,更需注重对传统风貌和文化的保护延续。目前我国关于历史城市社区花园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大致可根据空间类型分为两大类四子类:传统街巷型社区花园、现代街巷型社区花园,以及传统住区型社区花园、现代住区型社区花园。

街巷型社区花园在历史城市中主要表现为道路景观空间的提升,特点是利用线性的大街小巷,将单一的通行功能改造为多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根据其是否处在历史街区中,可细分为传统街巷型社区花园和现代街巷型社区花园。前者位于历史街区中,传统街巷相对较窄,两侧多以1~2层的传统合院建筑为主,如在北京老城历史街区中表现为胡同社区花园。有研究对传统街巷空间的绿化形式和植物配置进行策略探索,提倡将历史价值保护、景观特色延续与人们的游憩需求相结合[15-17];通过设计实践见缝插绿,利用砌筑花池、搭设花架、绿化墙体、增设小品等形式,将有限空间开辟为若干胡同庭院[8]。现代街巷型社区花园则位于非历史街区,由于在历史城区,通常也是几十年前建设完成,街道尺度相对较大,两侧建筑也较高。有研究对老旧道路景观体系进行探索,配合现状建筑功能对街道绿化分区提出建议,并兼顾城市道路容量的提升与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18-19];在上海、宁波等地均有对老旧街道进行景观改造和提升的设计实践[20-21]。

图1 三庙社区花园场地鸟瞰(冯子桐摄)

图2 三庙社区花园设计与营造的组织网络(梁静宜绘)

住区型社区花园对于居住密度较大的历史城市社区而言,是居民接触自然和休闲交流的理想场所,同样可根据是否处于历史街区中细分为传统住区型社区花园和现代住区型社区花园。前者多存在于历史街区的合院内,有研究基于对传统四合院的实地调研和文献考证,从景观空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探究[22-23];也有对传统院落景观进行改造设计,使成为公众观赏园艺和活动交流的场地[9-10]。后者主要存在于老旧小区内,有研究指出在老旧社区改造中可在楼栋之间、道路两侧嵌入小型交流空间,通过植株的合理配置创造花园景观[24];上海、北京、成都和杭州等地均有不少古城老旧小区内的社区花园实践[7,11-14]。

2 古城绿意系列实践之三庙社区花园

三庙社区花园即属于历史城市中现代住区型社区花园的一次探索,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三庙小区内,占地约550m2(图1)。三庙小区最早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北京老城里典型的老旧小区,以5、6层的砖混住宅楼为主,室外公共空间匮乏、类型单一、品质较低,居住人群老龄化特征明显。场地原为住宅楼间一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自行车棚,自2017年底拆除后,东侧建起围挡,西侧被侵占为临时停车场,成为社区内部的失落空间。但该场地位于小区中心地段,周边还有社区学校、居委会、菜场商铺等公服设施,人流相对密集,具有成为未来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的潜力。项目自2018年10月启动,由广内街道牵头,协同三庙社区,由古城绿意研究小组主责,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完成(图2)。

图3 植物栽培养护知识分享(冯子桐摄)

图4 居民动手制作微型景观杯(冯子桐摄)

图5 居民票选“最赞成”和“最反对”的花园功能活动(冯子桐摄)

2.1 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

区别于传统景观提升项目,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不仅限于美化环境,更注重衍生出公众参与、环境教育、邻里和谐等多重目标。秉承多方协同的营造理念,此次项目共有四方参与其中: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牵头主导,决策项目的大小事务,并为各方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平台和保障;三庙社区居委会协助开展社区营造活动,在设计团队与居民的意见交互中起到关键作用,日后也将作为社区花园运营和管理的主要据点;古城绿意研究小组主要负责提供总体设计、执行与技术支持,也包括策划与组织社区营造活动,为后续运营提供持续协助;三庙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体兼花园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为花园设计建言献策,并将在花园运营中扮演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等重要角色。项目力图拉动多方力量,尝试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模式,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花园机制。

在四方协同合作的过程中,核心目标是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促进形成社区自治的氛围。所以在项目初期,先是由街道、社区和设计团队来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主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其社区荣誉感和责任感,吸引他们参与到花园的初步策划和概念设计中,对社区花园的想法和诉求畅所欲言。在项目中期,让居民着手参与功能设计、模型推敲、种植园艺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获知识和成就感,并挖掘热心居民中的中坚力量,组成三庙绿意志愿团①。到了项目后期,志愿团还将继续吸纳更多热心居民,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园艺活动和管理工作,逐步承担起活动组织和日常维护的工作,从而掌握社区花园的主导权,真正成为主人。

2.2 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

区别于由设计师主导的传统花园设计,团队通过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新颖活动,让居民深度参与。对于大多数社区居民而言,虽有花草种植的生活经验,但风景园林设计却是从未涉猎的全新领域,所以在引导方式上注意循序渐进、从易至难,将专业设计分解成不同类别的多场趣味性活动,让居民在过程中既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思考,从而对社区花园充满主动性和归属感。

2.2.1 植物栽培类活动

社区花园的一大特点在于提供了园艺场所,让城市居民有机会亲近土地、享受自然。研究表明,老年人进行园艺活动,是帮助其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25];青少年则可在参与园艺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缓解同辈交往、学业负担等压力,释放情绪和疏导心结[26]。设计团队组织开展了多次植物栽培类活动(图3、4),邀请专业老师为居民讲解日常花草养护的知识;结合植物的观赏性、实用性以及种植特性,介绍适合老北京社区栽植的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带领大家种植微型植物景观,如在现场教居民用芹菜根培育小苗、播种小麦种子、叶插长寿花等,激发大家对园艺的热情,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收获种植的乐趣。

2.2.2 社区营造类活动

社区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载体,其某些特征往往能成为识别和共鸣的标志,又包含了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等人文内涵[27]。项目最初,设计团队通过几次主题活动来拉近居民之间、居民与团队间的距离,使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花园共建中来。如“溯历史”讲座深入挖掘三庙社区的历史文化,介绍其数百年的变迁和遗存,唤起居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社区”讲座则介绍优秀的社区营造案例,帮助居民理解社区花园的各种可能。当居民跃跃欲试地表现出主人翁意识时,推出简单易行的投票活动,让居民在展板上用不同颜色的贴纸票选出“最赞成”和“最反对”的花园功能活动,为设计方案打下了公众意见基础(图5)。

2.2.3 动手设计类活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居民的想法,团队在方案设计中期组织了2次“共建梦中花园”——模型搭建活动(图6、7)。活动现场对居民按年龄层进行分组,让各组通过搭建实体模型的方式,讨论、推敲和搭建自己理想的社区花园。大到功能区的组织,小到花园中的座椅摆放、廊架设计、树木配置等细节,参与者都提出了不少具体想法,如中老年组提出“在花园中设置可供闲聊休息的座椅,以及平时健身锻炼的广场”,而青少年组则提出“花园里要有游乐设施,包括秋千、跷跷板和大滑梯等”。有趣的活动形式不仅激发了居民参与设计的热情,使想法得以具象化表达,小组合作的形式也打破平日的陌生感,极大地促进了邻里之间、代与代之间的交流。

2.3 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

由于三庙社区花园位于社区中心地段,加之公共空间匮乏环境下居民的多样性需求,团队希望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营造尽量综合性的空间,承载游憩休闲、儿童娱乐、工作学习、自然科普和园艺栽种等功能。从平面设计上,选取灵活多变的六边形模块,将其组合形成自由多变的布局形式,实现多个小功能区的自然划分和交互流动。由于场地长边为东西向,人流又主要来自北侧和西侧的道路,因此在场地北侧设置1个主入口和3个次入口,西侧设置1个次入口和1个无障碍入口,在顺应原有高差的基础上考虑无障碍通行和各功能区内部的安全平整。整个场地由园路、廊架、花池、活动区、绿化等几个层次进行横向划分,如流水般贯穿东西,既满足了场地的流线需求,又呼应了古时护城河曾东西向流经该场地的历史意象(图8、9)。

根据项目前期的意见收集,结合居民票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花园活动类型,共设计了11个小型功能区,通过高低错落的花池和纷繁多样的植物,营造出曲径通幽、移步易景的景观效果(图10)。入口广场区选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装,以高低花池、花木廊架围合出开敞醒目的入口环境;工作书桌区以六边形种植书桌为核心,利用外围花池形成半封闭、舒适的工作学习氛围;植物教室区由4个90cm高的六边形花池组成,台面高度适合正常站立及轮椅老人的无障碍操作,方便开展认植、栽培养护活动;花草欣赏区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辅以座椅、书桌、廊架等设施,在场地中心营造出郁郁葱葱的景观效果;生态堆肥区位于西南角,鼓励居民将日常厨余垃圾及落叶枯草等放入堆肥箱内进行有机堆肥,促进生态循环;多人秋千区位于西南侧高大乔木的荫蔽下,采用塑胶软质铺装,设置小型儿童秋千,外围的花池座椅方便家长闲坐和儿童看护;跷跷板区同样采用塑胶软质铺装,提供家长看护坐凳;闲坐聊天区由高低花池围合长短座椅而成,打造鸟语花香中悠闲舒适的交流环境;活动广场区位于场地最东侧,选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装,以高低花池、花木廊架围合,营造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小广场;宣传栏区则利用场地南侧和东侧墙面,将宣传栏以彩色六边形的形式固定在墙上,方便人们在休闲散步时阅览,并构成活泼的边界立面;花木廊架区由沿场地北侧至东侧设置的连续花木廊架组成,廊架下设座椅,顶部选用彩色渐变的形式,既增加场地活力,又丰富第五立面观感,且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对场地的记忆与识别。

图6 中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分别搭建花园模型(胡佳艺摄)

图7 居民搭建的花园模型(胡佳艺摄)

图8 三庙社区花园鸟瞰透视平面效果图(冯子桐绘)

图9 三庙社区花园的流线与功能分区图(梁静宜绘)

2.4 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

北京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如何让花园抵抗寒冬酷暑并保持长久的活力,同时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与原有风貌相协调,亦是社区花园营造的重要环节。由于场地处于2栋5层高的居民楼之间,且紧邻北墙根,全年光照受限,冬季西北角受大风影响气温相对较低,东南角则因建筑物遮挡,小气候相对较好。综合各类因素,在设计中大量选用耐阴性强的植物,并充分利用场地内保留的9棵高大乔木(加杨和槐树),以花池形式种植草本与灌木,结合廊架种植藤本,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并保证其公共性,使上至耄耋、下至孩童都能享受优美的植物景观。

在具体的种植设计上(图11),场地沿北、西部道路一侧,由于全年接受光照最充足,选用喜阳、花色艳丽的萱草作为主调植物,配以其他耐阴性稍好、观赏期长的植物,保证沿街的四季景观性;西北部考虑到迎风口的位置特性,选用耐寒性好的灌木如锦带花、红瑞木等,在遮挡寒风的同时加强景观效果;南侧靠墙区域光照少,乔木的遮蔽导致阳光更为稀缺,选用耐阴性较强的植物,如草本类的紫萼、玉簪,灌木类的平枝栒子、欧洲荚蒾等;廊架周边选用攀缘性好、观赏期长的植物,如金银花和大花牵牛。考虑到社区花园中对植物可食用价值的需求,在攀缘网上选用薄荷、连钱草等草本植物和峨眉豆、丝瓜等藤本植物。同时为避免秋冬季节的荒芜景象,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在植物季相上也有充分考虑。春季主要有多色彩的鸢尾等花卉开放;春末夏初,藤架上的忍冬类藤本、花池中的荚蒾类灌木形成景致;到六七月,多色的玉簪、萱草,灌木木槿以及作为地被的八宝景天成为亮点;秋季瓜果成熟,南瓜、丝瓜以及欧洲荚蒾、平枝栒子的小红果别有趣味;到了冬季,常绿的北海道黄杨和红色的红瑞木相映成趣,增添生机。

2.5 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

社区公共空间本应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公地悲剧”现象往往导致居民与之疏远。通过社区花园的参与性设计,调动公众积极性,吸引他们共同参与设计营造和维护管理,既可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也有助于社区凝聚力的重塑,从而逐步促成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

在三庙社区花园设计与营造实践中,设计团队不断与街道和社区干部沟通,也深入社区征求居民的意见和想法,进行多轮次的方案调整,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解决矛盾。比如在花园功能的定位上,居民希望在花园中多设置一些游乐设施,但居委会担心后期管理不便,更倾向于将花园设计为仅供闲坐聊天的场所;再比如爱狗人士与反对方的冲突,花园是否应让宠物进入成为居民内部的一大矛盾;以及关于儿童游乐区,不少家长和孩童对其设置有着强烈意愿,但紧邻花园的住户则表示玩耍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他们休息;此外不少居民还提出了花园未来的养护及管理问题,要求建立“社区公约”来进行监督……经过各方意见的反复磨合,最终定稿的设计方案在社区现场采用“展板+模型”的形式,举办了“三庙社区花园方案公示与解答”活动,直观地为居民进行展示、讲解和答疑(图12),现场还邀请社区居民加入“三庙绿意志愿团”以便后续工作开展,并沿用贴纸投票方法,请居民选出自己最想参与的未来花园里多元的管理与运营活动。

目前由古城绿意研究小组、广内街道、三庙社区和社区居民4方共同建立的“三庙绿意志愿团”已初步开展了植物义诊、亲子植物手工等活动,随着社区花园的落成,还将继续开展社区公约制定、厚土栽培实践、酵素与堆肥培训、社区花园摄影大赛等更多活动。社区凝聚力的重塑是未来社区花园可持续经营的保障,在高校团体的初步引导和长期参与下,逐渐形成规范化的,以居民自治为主、社区监管为辅的制度体系,通过一带多、老带新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社区花园的运营,可使社区花园不仅成为居民日常交往的活动场所,更成为社区治理的优良媒介,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10 三庙社区花园各功能区效果图(冯子桐绘)

图11 三庙社区花园种植形式平面图(罗昱绘)

图12 三庙社区花园方案公示现场(蔡奇峰摄)

3 结语

社区花园作为历史城市的一种文化景观空间,其设计需充分考虑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综合考量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并使其发挥作用。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是一次以社区花园为契机的老城社区营造实践,由政府发起,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以居民为主体,自下而上地推动了老城失落空间的景观提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多方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花园机制,营造出公众参与公共空间重塑和绿化环境优化的良好氛围,在让自然回归都市生活的同时,尊重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并重建起亲密无间的社区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设计师都不再以传统的主导地位自居,而是充分挖掘和引导居民中的骨干力量,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花园乃至历史城区的自治和可持续发展中。总结来看,历史城市失落空间里的社区花园营造全过程带来的社会价值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致谢:特别感谢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三庙社区居委会,以及古城绿意研究小组的魏方、冯子桐、崔钰晗、刘力、胡佳艺、罗昱、张珵、吴佳馨、薛博文、于港、游子怡、彭博、刘影、蔡奇峰、张晓颖等。

注释:

①目前三庙绿意志愿团中已有30余位成员,以中老年为主,也有年轻家长和儿童,多为园艺爱好者,热心于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具有一定的号召能力。

猜你喜欢

花园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