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赋能:助力医院诊疗体系换代升级

2020-01-14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智慧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优势尽显的同时,出台5G 在医疗行业的相关标准尤为迫切。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相比4G,5G远超10倍的用户体验速率、仅1毫秒的传输时延、10倍连接数密度等性能,正在为医院诊疗流程的便捷与高效提供有力支持。5G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不仅可实现医院内外大量医疗设备互联、医疗大数据快速处理、医疗信息实时共享,还将极大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助力医疗资源脱离地域限制,促进上下层医疗资源的交流和学科诊疗规范化发展。同时,也将成为医联体连接的重要纽带。

“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11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主题为“5G赋能服务升级”分论坛上,来自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信息统计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和医院的管理者齐聚一堂,畅聊5G技术在医疗行业当下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众医院管理者在主题演讲中观点一致,5G“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正在为医疗行业开辟更具想象力的空间。在这一轮火热的“5G+”行业变革中,以远程医疗、远程手术为代表,和AI、大数据等技术一起,有望开启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以及医院后勤智慧化等新篇章。

亟待行业标准出台

10月19日,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北京成立医疗5G网络建设工作委员会。业界评论,这代表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得到国家层面的推进,有望更快推动产业终端与系统的同步出现。

“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能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和出错率。”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医疗5G技术应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伟介绍,据统计,2019年,全国开展5G+医疗的医院过百,主要聚焦于远程超声、移动查房、输液无线监测等8个典型场景。“相关场景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尽管如此,赵伟表示,5G网络只是一项技术,而每家医院的应用需求不同,应用需求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要实现网络的同质化,就需要一个标准去规范、去引导。

自2013年起,赵伟团队便致力于孵化新的无线+医疗产业生态,先后孵化了多项聚焦于医疗、设备商和5G的需求解决方案,成为全球第一台5G远程超声主导孵化者,全球第一例5G远程手术试验的操盘者,今年9月,成为《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主要制定者之一。

“医疗业务移动性高,便携式医疗设备快速增长,移动化、去线缆化是医疗信息化大趋势。”赵伟表示,《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可从医院需求角度重新定义网络能力与架构,其制定出台后,将更好促进5G智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们更关心的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温馨、便捷、方便的服务。”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表示,医疗技术和科技进步,都应与医疗需求相结合,最后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方案和标准。

赵俊介绍,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5G医疗试点,联合相关科研院所组建了5G医疗创新中心,研究5G网络应用场景,推动5G与医疗深度结合。他举例说明,通过deepinside系统,混合现实云端智能分析与重建影像数据,医院获得了患者三维模型,实现了三维模型指导下的肺结节早期精准诊断,最终达到肺段精准切除。

目前,在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远程监护、应急救援等方面强化了5G的应用,在援疆、援外,以及分院、医联体单位间的诊疗和信息互通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也曾听很多院长说过,做医疗有清晰的目标,但做信息化似乎越做越糊涂。”

首先是信息安全的保障。在赵俊看来,“开放”意味着有很多东西会“失去”。为此,急需国家层面和基层领域设定安全屏障和具体规划,避免一哄而上。“有国际共识的按照国际共识,没有国际共识的要按照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就按照行业标准,或者自己设定的标准。如果能引入更为中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效果会更好。”

加速行业深度融合

“信息化对于现代医院管理非常重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李天庆以《5G时代呼吸机共享调配与远程ICU实时会诊探索》为主题,重点谈及医院与5G技术之间的“配合”。

在外界看来,阜外医院有世界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应和国家政策,此类诊疗中心须从单纯的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须承担国家队职能,努力将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转向社区,向世界一流指标看齐。“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医院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提升服务效率和患者获得感。其中,发展医疗信息化意义重大。”

李天庆认为,5G时代医工与信息融合大有可为,可辅助医院提质增效、降本控费。他同时表示,当下,不应错过5G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医学工程的进步,需要更高级别的信息技术,新技术也是未来做好精细管理和降本控费的需要,是加强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需要,是互联互通,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需要。

“健康中国行动的推广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撑,以5G为代表的未来无线网络技术正加速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智慧医院与人工智能应用专业委员会等组织,以促进国内相关管理、科研和产业交流的平台建设。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徐兵表示,5G“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正在为医疗行业开辟更具想象力的空间。

2017年8月20日,安徽省立医院正式挂牌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从就医服务、医疗、护理、医院管理、后勤保障、医疗资源共享、标准和大数据的建设,以及科研和教学等八个领域,进一步拓展智慧医疗空间。2019年7月,医院实现了5G全覆盖。

“除了传统的信息化建设,特色在于以人工智能落地医疗。”徐兵介绍,医院早在2016年9月,便与科大讯飞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今年1月3日,“智慧医院5G联合实验室”在安徽省立医院成立。以上科研实践,为医院远程快速医疗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诊疗过程的高效协同与远程诊断的无缝对接正在实现。

今年4月26日,医院的移动ICU(危重症转运车)通过5G网络,与远在深圳的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会议现场实现了信息互通和音视频互连,移动ICU内的高清视频、医疗设备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等数据,清晰流畅地实时传输至会场。实现了现场紧急救护与指挥中心联动(现场图像、数据)、远程移动会诊和现场车上手术及远程指导。

2018年9月10日,该院牵头起草的《智慧医院建设规范》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AHYY 0001-2018)正式在中国标准网发布。评论认为,该标准是与智慧医院建设相关的全国首个省级标准规范,初始功能是为安徽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智慧医院的建设与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5G环境下的万物互联,满足智慧系统必要的互联互通条件。

“海量数据的汇集,可实现深入的智能化,从而获得更智能的洞察,让医院真正智慧 起来。”

医疗物联迈入新时代

“5G+IoT驱动智慧医疗新应用和新业态,正在创造‘5G医疗物联网’新时代。”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全宇表示,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来,5G战略地位凸显。利用物联网等最新信息化手段,盛京医院近年来完善医院内部各类数据采集,汇聚生命医学数据、设备管控数据、院感质控轨迹留痕数据等,正在构建全院医疗物联网平台,以实现院内万物互联,实时可视化管控,并为未来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早在2014年,盛京医院便顺利通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认证的唯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7级”和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协会(HIMSS)认证的7级验证。这一结果,与该医院多年来在信息化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

“有了5G之后,智慧医院可以做加法,信息化程度越高,服务才能做得越好。”今年4月,盛京医院联动东软和相关通信运营商,签约共建“盛京医院5G智慧医院暨5G智能物联网创新研究院”。半年多以来,全宇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与合作伙伴沟通——沟通医院真正需要什么,合作伙伴应该做什么。

借助人工智能、机械手臂、5G等新技术,通过远程超声,实现远程扫查、辅助诊断等,助力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以上均是盛京医院近年来在智慧医联体建设中的重要探索。

“不进则退,利用云、大、物、移,持续创新机制,以大数据驱动决策,这是重要的智慧医院的管理理念。”

移动通信经历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从窄带到宽带,从语音和短信到丰富的APP和视频的发展,5G将面向更多应用场景,带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链接体验。

“5G技术特点及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典型应用介绍”,以此为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信息统计中心副主任黄德建表示,基于5G大带宽、高速率的特性,各医院将有望实现院区间、本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4K高清音视频远程会诊和影像数据的实时共享。

今年8月,湘雅医院、娄底第一人民医院联合湖南联通开展基于5G网络的远程手术指导、手术直播。

“当下,4G只能满足1080P的音视频远程会诊,无法满足移动环境下4K的高清音视频远程会诊;可以满足小数据量的实时传输和影像等大数据的非实时传输,无法满足医学影像很大数据量的实时传输;可满足院内移动医护等信息化需求,但无法实现远程操控内的医疗业务的开展。”黄德建介绍,5G赋能后,医疗健康相关领域各系统将更为安全高效,医学影像等大数据可高速传输,突破医疗设备的有线连接,真正实现移动医疗。“我们都希望更早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未来愿景。”

5G 助推后勤智慧化

5G热潮,正在深度影响医院后勤的智慧化。本次论坛上,国内医院后勤支持类头部企业,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勤荣创CTO曾文武介绍了华勤融创的智慧医院后勤生态平台。他介绍,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勤好物业多年线下近百家医院后勤服务经验,打通线上和线下两条服务主线,公司已为诸多医院提供了一站式医院智能后勤生态物联网解决方案。“当下,很多医院的后勤工作仍存在管理困难、多业务融合、多部门信息不畅、标准不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和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紧密互动,助推众多医院后勤服务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不断强化医院后勤智慧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本次论坛的最后,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凯敏女士做了主旨发言。“解放院长,省心放心,线上线下,管家保障,医院后勤保障一体化,需要技术进阶,也需要真诚示人。”她表示,融于医院文化,站在医院的立场提供服务,打造“以医院为家”的理念,共同创造“家”的温馨,这是勤好永恒的宗旨。

“智慧5G,让医疗更安全、更高效、更温暖,这是各方致力5G应用于医疗的核心和初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小红最后表示。

本次论坛上下半场,分别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信息统计中心副主任黄德建和杨小红 主持。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智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远程求助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远程诈骗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