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康养产业供给与需求“双侧”发展研究
2020-01-14李轩谢海涛谢煜
李轩,谢海涛,2,谢煜,2
(1.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3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1],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及慢性疾病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健康问题。森林康养是公共健康、生态资源、医学与健康科学的有机结合,主要开展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的服务活动,这符合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目的[2]。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还处于试点实践探索中[3],在供给和需求“双侧”均存在不足问题,亟需解决。本文拟在森林康养发展现状和机遇分析的基础上,从供给侧与需求侧视角分析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双侧”发展对策建议。
1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
1.1 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现状
1.1.1 国际森林康养发展现状
上世纪40年代,德国率先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最早形成了森林浴概念。此后,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引入了森林治疗及森林保健等概念。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建立康养基础设施和综合系统集成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并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助,产业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其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森林康养可以增强人们的自身免疫力,具有极大的医疗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庞大的需求市场。
1.1.2 国内森林康养发展现状
纵观森林康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首先建立森林公园和森林浴场所;之后的二十年里,森林康养产业在大陆开始发展,到目前一直处于初步阶段。2010年以后,国家政策发行支持产业发展,地方持续投资建设森林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发展进度缓慢。在供给侧方面,市场上相关林业康养产品的生产不成熟,不能为大众提供有效的康养体验。在需求侧方面,随着我国老龄人群与亚健康人群数量越来越庞大,森林康养产业潜在消费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激发不足。
1.2 我国森林康养的发展机遇
1.2.1 国家政策利好
在“十三五”规划的推动下,国家发布了多项文件来促成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在2016年选取了特定的地区,建立了相关康养基地[5]。2017年12月,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表示[6],要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林业建设,促成林业服务体系综合发展。2019年,国家林草局、卫健委等四部委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才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7]。
1.2.2 亚健康和老龄化催生庞大市场需求
我国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和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目前中国有2亿6千多万人患有慢性疾病,其增长趋势还在继续。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来看,到203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我国将成为亚健康与老龄化人口大国,而亚健康与老龄化也催生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经历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追求健康、重视医学与养生的意识也将进一步增强。
1.2.3 疫情下的新机遇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意识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而森林康养和医学合理的结合使用,是未来各种疾病预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森林康复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病成本,医院也节约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在疫情控制以后,森林康养服务逐渐会成为旅游的热点项目,带来产业的机遇。
2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问题分析
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现状和机遇分析,我国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仍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将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视角来分别分析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问题分析
2.1.1 政策扶持力度及联动机制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相关林业健康产业提供了政策指导,但总体政策力度不够。虽然行业涉及到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部门,但短期内意见统一的范围仅局限于国家林草局,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与其他有关部门的互助工作[7]。由于政策联动性强,统筹需求度高,实现多部门的有效联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1.2 产业基础薄弱且技术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林业建设正处于数量和质量趋缓的特殊时期,但原有的生态资源并没有有效的转化为优质林业产品,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8]。林业的巨大生产潜力尚未完全展现出来。我国各地森林资源和经济水平不均衡,产业基础薄弱[9],森林健康管理产业缺乏统一的标准、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我国在森林康养的技术创新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互联网+森林康养”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2.1.3 森林康养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
近年来,专业型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中国森林健康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5],与康养相关的林学、医学、护理学等学科不能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我国对丛林康养专业型人才的培育还没有较为合理清晰的模式,各大高校开设的相关专业型课程较少,即便有些高校设置了生态旅游等相似专业,但没有针对性对人才进行专业的康养培训。
2.1.4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且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而开发森林资源,一方面可以盘活多个产业的经济,获得多方面的效益,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压力增大。游客量的增加对森林康养基地的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10]。另外,森林生态产品单一来源和服务提供单位不能获得森林生态产品完整产权,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低成为中国限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11]。
2.2 基于需求侧视角的问题分析
2.2.1 社会对森林康养的认知严重不足
由于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森林康养概念未能大范围普及,大众对森林功能的认知度较低,新型生态服务理念还未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3]。由于职业、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不同人群对于森林康养的认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由于大众对森林康养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大众是否愿意在此服务上消费,所以充分了解消费者对森林康养的认识水平是很重要的。
2.2.2 对消费群体的森林康养需求挖掘不足
产业对消费群体的森林康养需求挖掘不足,导致不能洞悉消费者森林康养生态服务的需求及消费意愿。投资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盲目投资森林康养产业,缺乏实地考察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调查,导致开发出的森林康养产品缺乏中国地域特色,康养服务倾向于商业化、同质化,经济效益得不到实现。同时,也导致消费者不能拥有良好的康养体验,森林康养价值难以得以体现。目前的森林康养商业模式没有把消费体验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造成森林康养的体验质量不高。
2.2.3 森林康养产品定位模糊
我国森林康养在生态产品供给上尚未构成清楚的定位,不同人群对森林康养产品的接受度与意愿度不相同。因而需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属性和类型的确定,充分领会消费者康养需求,精准定位目标顾客,开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富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森林生态产品。
2.2.4 森林康养产品开发相对单一
目前森林康养普遍存在产品的类型较为单一、项目内容与森林康养主题的相关性不符等现象,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导致森林康养产品的价值与费用不能恰当吻合,产品服务相对来说费用较高,超过了康养体验者的支付意愿水平。消费者在没有获得性价比高的康养服务之前,大多持观望态度。
3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供给与需求“双侧”发展对策措施
3.1 针对森林康养产业供给不足的对策建议
3.1.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联动力度
政府应采取与社会资本之间的PPP互助模式[12],加强森林康养产业在多行业范围内的融合发展。政府还应提供政策性贴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和培养森林康养龙头企业。在政府政策联动力度上,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与民政、卫生、中医药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3.1.2 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和技术创新
森林康养是一个综合型的系统产业,我国要根据本国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借鉴国外的经验,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森林文化进行差异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康养产业。要循证森林康养在人类生理、心理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效应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发展林业产业,推进“互联网+森林康养”的技术创新[13]。
3.1.3 大力培养引进专业型康养人才
对于专业型康养人才培养,要合理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标准体系。除了各大高校要加快新型康养专业的建设,构筑高层次康养教学平台;还要建立森林健康治疗师认证体系,改善森林健康行业人员资格证书获得机制,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并要加快森林康养不同类型的学科建设[4],积极鼓励一些医学、护理保健、林学等相关类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森林康养,为康养产业的人才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3.1.4 因地制宜开发康养资源并提升资源利用率
首先,要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森林面积等,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制定最适宜的森林资源开发方案。其次,要将森林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不破坏森林环境为重要前提。最后,要充分利用地区文化等优势,拓展符合当地特色的资源类型,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森林康养产业需求侧提升建议
3.2.1 提高森林康养的公众认知度
提高森林康养的公众认知度,首先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借助媒体因势利导,大力宣传森林康养的品牌、基地和模式。其次要积极推动不同地区以森林康复为主题,积极宣传康养类型活动,让群众实际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森林康养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对森林康养的深入宣传,公众可以逐步改变对森林康养的认知水平。
3.2.2 挖掘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特色森林康养产品的深度需求
在生态产品的开发方面,应以地理环境、文化历史、民俗习惯为基础,发掘具有中国特性和文化意义的健康旅游产品,尽可能多方面满足康养体验着的深层要求,如将产品与传统文化、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相融合的禅修冥想、品茗养生、中医食疗等需求。
3.2.3 利用数字经济手段做好目标市场的精准定位
在森林康养的群体定位上,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确定适合森林康养的最佳群体。充分发挥互联网、智能工具的优势,定位潜在消费群体,并在服务类型上进一步细分,以高、精、尖的服务为标准,为不同的群体生成最合适的服务项目。森林康养要在在数字经济下要借用好互联网力量,确保信息的定位化、数据化、动态化,使得森林康养产业朝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
3.2.4 以消费者需求侧为主导开发多元化康养产品
森林健康产品的开发应该满足市场上各种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集康复和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多元化康养产品。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森林康养市场可分为康复,休闲和老年三个类别,开发方向为身体康复,休闲健身和健康护理,重点是亚健康的人群、老年人和患病人群。森林康养产业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围绕“养身、养心、养性、养智、养德”等康养主题,开发满足各类群体需求的森林健康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最舒适的健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