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市发展鸡尾葡萄柚产业的优势与对策

2020-01-14刘春荣王登亮吴雪珍孙建城程慧林吴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葡萄柚衢州市衢州

刘春荣,王登亮,吴雪珍,孙建城,程慧林,吴群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市经济特产站,浙江 衢州 324000)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生态环境良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步。衢州市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柑橘主产区,主栽品种为椪柑和常山胡柚,2018年栽培面积2.4万hm2。近几年来,衢州市积极选育和引进柑橘新品种,以改良柑橘品种结构,提升衢州柑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引进试种筛选出的鸡尾葡萄柚品种在衢州红黄壤种植表现优质高产[1-4]。本文对衢州市发展鸡尾葡萄柚产业优势、存在问题及做大做强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总结介绍。

1 主要优势

1.1 生态优势得天独厚,气候条件较优越

衢州市地处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和全国12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浙江省首个全市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作为浙江省的生态屏障,境内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众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5%,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二级以上,有“浙江绿源”之称。水资源总量100亿m3,且水质极好,地表水绝大部分为Ⅰ类和Ⅱ类,是浙江省唯一饮用水源达到国家一级地表水的城市。

衢州市为中亚热带北缘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17.3 ℃,≥10 ℃的年积温5 152~5 508 ℃,年降雨量1 542~1 673 mm,年日照时数1 781.7~2 118.6 h,年辐射量为426.3~474.9 kJ,为浙江省太阳辐射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生产优质鸡尾葡萄柚。

1.2 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较高

衢州栽培柑橘有1 4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就是闻名全国的柑橘产地,改革开放后研究并示范推广了砧木嫁接育苗、红黄壤改良种植柑橘、密植早结丰产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衢州柑橘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一个穴、一株良种壮苗、一担有机肥”的“三个一”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示范,促进衢州柑橘生产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的辉煌成绩。同时也形成了柑橘育苗、农资销售、生产管理、贮藏运输、加工贩销的全产业链人才队伍。

常山胡柚与鸡尾葡萄柚都是橙和柚的自然杂交种,两者的特性及栽培要求有相似之处[5]。常山胡柚是原产衢州市常山县的柑橘品种,衢州橘农种植常山胡柚的历史有120余年,20世纪80年代常山胡柚得到大规模开发,1986和1989年两获“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 年常山胡柚制定了国家标准,并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衢州橘农掌握了这类品种的特性、栽培管理和贮藏保鲜技术,为鸡尾葡萄柚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规模化发展鸡尾葡萄柚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

1.3 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特点明显

2011 年衢州市衢江区碧岭丹地家庭农场和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引进试种鸡尾葡萄柚,经试种发现该品种在衢州栽培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势强,树冠形成快。以枳砧苗种植表现为1年生长,2年初步形成树冠,3年树高2.59 m、冠径2.15 m×2.37 m;以温州蜜柑、常山胡柚、甜橘柚等品种高接换种鸡尾葡萄柚,1年恢复树冠、2 年扩展树冠。2)产量高。枳砧小苗种植第3年开始挂果,667 m2产量225 kg,第4年781 kg,第5年1 438 kg;高接换种第2年少量挂果,第3年产量922 kg,第4年1 842 kg,第5年3 115 kg。3)果实风味品质佳。鸡尾葡萄柚属罕见的低酸型葡萄柚新品种,在衢州种植11月上旬及以后采收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都在1% 以下,成熟果实果面光滑,果皮较薄、橙黄色,商品性好,可食率73.3%,果肉甜而不酸,肉嫩化渣,有清香,微苦,后味佳,风味品质上等,市场试销反响不错,是一个优质特色柑橘新品种。4)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山地红黄壤、石灰土、沿江冲积土等都能种植,生长较好;酸性重、肥力低的红黄壤经增施腐熟羊粪、牛粪等有机肥和氢氧化镁改土后生长更健壮、果实品质更优。较抗溃疡病、疮痂病、树脂病,抗高温干旱的能力强,抗低温冻害的能力比常山胡柚弱。

1.4 种植效益好,农户扩种的积极性高涨

鸡尾葡萄柚销售价格高,平均达到20元·kg-1,果园实现产值约60万元·hm-2,而且大都露地种植,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强,抗旱耐瘠,果实大采摘省工效率高,深受衢州橘农的喜爱,是适合衢州发展的优质高效新品种,橘农扩种的意愿较强烈。

1.5 产业基础已初步建成

鸡尾葡萄柚是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柑橘新品种,各地虽有引种试种,但并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报道,衢州发展鸡尾葡萄柚技术先进,占领了发展先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衢州市发展鸡尾葡萄柚形成了产学研、农科教、产供销等联合机制和全产业链服务机制,初步掌握了鸡尾葡萄柚的生长结果习性和低山丘陵红黄壤鸡尾葡萄柚栽培管理技术,在技术上领先;2)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衢州市近几年来已种植鸡尾葡萄柚373.3 hm2,而且主要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为主,呈现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趋势,其中投产园105 hm2,平均产量3万kg·hm-2,果实品质优,深受消费者喜爱;3)衢州市已成为全国鸡尾葡萄柚育苗中心和产品集散地,涌现了一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如衢州市衢江区碧岭丹地家庭农场、浙江蜜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柯城区澳林奇柑橘专业合作社等。出现了最早进行鸡尾葡萄柚容器育苗的企业,不仅供应衢州市良种苗木,而且向省内的台州、金华、丽水、宁波和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供应苗木。台州、金华等地生产的鸡尾葡萄柚果品则回流到衢州,通过衢州销售。

2 存在问题

2.1 园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改良不到位

鸡尾葡萄柚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丘陵低山地的红壤、黄壤以及平原冲积土的砂壤都能生长结果,甚至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则高产稳产、品质更优。衢州种植鸡尾葡萄柚的园地一般为椪柑园改种或红黄壤土地新种,种植前40%以上的橘园没有进行土壤改良,pH 4.8~5.9,有机质含量在10~15 g·kg-1,未达到建设精品园、生产精品果的要求。鸡尾葡萄柚适宜的pH值在5.5~6.5,有机质含量在20~30 g·kg-1。而且衢州夏秋季常有较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冬季有低温冻害,良好的土壤可以使树体根系发达,提高抗旱抗寒能力,稳定鸡尾葡萄柚生产。

2.2 产地果实品质一致性不佳,分等分级销售比例不高

鸡尾葡萄柚树形成树冠快,结果习性好。当前出售的果实,有高接换种树产的,也有枳砧苗种植产的,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其果实大小、规格、内质、风味等都不尽相同,果实品质一致性不好。再加上缺乏精品果品质标准,分等分级销售比例不高,大多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品牌进行销售,没有形成区域共用品牌,不利于培养消费者对品种和产地的忠诚度,也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产地形象和提高产地美誉度。亟须建立鸡尾葡萄柚精品果质量标准规范。

2.3 优质鸡尾葡萄柚的配套生产技术尚需攻关和集成,还未建立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建立鸡尾葡萄柚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研究生产优质鸡尾葡萄柚的低山丘陵红黄壤土壤改良措施及施肥技术配套方案、露地栽培防寒抗冻技术集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适宜的上市消费时期。尤其是针对鸡尾葡萄柚不耐寒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寒潮及冰雪霜冻天气类型,试验根茎部覆土、树盘生物覆盖、树冠捆草包、树干涂白、上风口扎风障等不同措施的防寒抗冻效果,建立鸡尾葡萄柚园露地栽培防寒抗冻技术,为衢州露地栽培鸡尾葡萄柚连年优质高产稳产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2.4 总体规模偏小,影响力还需提高

近几年来衢州鸡尾葡萄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373 hm2,投产面积105 hm2,总体规模偏小,需要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水平,急需注册证明商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鸡尾葡萄柚特色品种,建立鸡尾葡萄柚研发生产销售中心,建设全国鸡尾葡萄柚之乡。

3 对策措施

鸡尾葡萄柚品质优,含糖高含酸低,化渣性好,肉嫩多汁,后味略苦,留有清香,风味品质有层次感,不同于普通葡萄柚口味偏酸[6-7],又有别于目前大众水果市场纯甜型的单一口味,符合现代消费追求健康特色风味的潮流,是一个可以打造成高端品牌的柑橘新品种。力争在 5 年内鸡尾葡萄柚种植面积667 hm2,产量超1万t,实现产值3亿元。

3.1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

对全市鸡尾葡萄柚种植情况进行调研,掌握鸡尾葡萄柚产业现状。按照土壤条件、气象条件、产业基础、管理技术等影响因子进行分类,制订衢州市鸡尾葡萄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在综合条件较好的乡(镇)、村重点发展,推进成片化发展、标准化管理、优质化生产。

3.2 高标准建园,高水平改土,完善橘园基础条件

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有水源、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块建园,避免在低洼地或风口等易受冻的地方建园。

建设完善的道路、灌溉、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满足水电供应、机械使用、物质运输等便利的条件,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新种园推广“种植前彻底改土技术”,这种改土技术比“先种植后改土方法”不仅省工而且不伤树,节省成本40%~60%。

建议种植前按3 m×5 m的株行距放样,按行距进行撩壕改土,用挖土机按宽200 cm、深80 cm撩壕,埋入秸秆、绿肥、杂草、食用菌渣、修剪下的果树枝叶、茶叶渣、堆肥、羊粪、牛粪、蚕粪和塘泥等有机物60~75 t·hm-2,在埋入有机物的过程中按2 t·hm-2标准撒施石灰,将撩壕挖起的土覆盖于有机物上,经3个月以上的充分发酵后,再将土与有机物拌匀。改良后的土壤要求pH值5.5~6.5,有机质含量在2%~3%。如果撩壕改土的土壤达不到以上标准,则再加30~45 t·hm-2发酵好的蚕粪、羊粪、牛粪、蚯蚓粪,用旋耕机全园耕翻一遍(深度40 cm左右),将有机肥翻压入土中。土壤经彻底改良后再种植树苗。

3.3 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容器育苗技术

建立和规范鸡尾葡萄柚种苗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执行“三证”(苗木生产许可证、植物检疫证和苗木质量合格证)管理制度,扶持现有育苗企业建立规范化的良种苗木繁育圃,应用推广容器育苗技术,教育引导橘农到有“三证”的苗圃采购苗木,禁止从疫区贩运苗木。推广容器大苗定植。

3.4 建立精品果品质标准和低山丘陵红黄壤种植生产技术规程,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多年度、多生产基地果实品质检测,掌握鸡尾葡萄柚果实大小规格、糖酸度含量、内在品质、风味口感和卫生安全性指标,建立鸡尾葡萄柚精品果质量标准。通过产学研合作试验和集成研究,总结在低山丘陵红黄壤上种植鸡尾葡萄柚的生产管理技术,建立低山丘陵红黄壤鸡尾葡萄柚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3.5 加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推进技术进村入户

依托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果品产业)团队、浙江大学陈昆松教授专家工作站、衢州市水果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结合,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衢州市鸡尾葡萄柚产业创新服务联盟,进一步加强鸡尾葡萄柚技术集成创新和技术示范推广,建立鸡尾葡萄柚优质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强化技术培训、主体培养和示范推广,增强“三服务”成效。利用乡村振兴讲堂、衢州农民学院、新型农民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提升工程等载体,进行鸡尾葡萄柚品种特性、质量分级标准、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的培训。

3.6 严格质量管理,推进品牌化销售

发布实施《衢州市鸡尾葡萄柚精品果质量标准》和《低山丘陵红黄壤上鸡尾葡萄柚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衢州市柑橘产业协会成立鸡尾葡萄柚产业分会,注册“钱江源鸡尾葡萄柚”证明商标,由协会统一管理,授权相关达标企业使用,打造衢州市鸡尾葡萄柚区域公用品牌。鸡尾葡萄柚精品果品牌销售实行“母子品牌”,母品牌为“钱江源鸡尾葡萄柚”证明商标,子品牌为各企业(家庭农场)商标。协会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市场上销售的品牌鸡尾葡萄柚果品进行跟踪回访,对假冒鸡尾葡萄柚证明商标品牌销售的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不达标的产品督促有关主体整改,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达标的收回主体证明商标使用权。严格质量管理,推进鸡尾葡萄柚果品优质生产、按质论价,实现品牌化销售。

猜你喜欢

葡萄柚衢州市衢州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葡萄柚富营养、低热量能否减肥 听听专家怎么说
五种葡萄柚在衢州高接后果实品质差异性研究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南非:引领全球葡萄柚出口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高血压患者不宜饮用葡萄柚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