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药在ICU脓毒症发热中的运用思考
2020-01-14罗伟杰
邬 萌 罗伟杰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脓毒症是危害严重、病死率高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也是ICU病房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热是构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脓毒症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1]。脓毒症发热的中医病因,多考虑为外感与内伤两大方面。外感常为脓毒症的诱因与初始阶段,而脓毒症内伤基础的存在却往往会加重和恶化病情,内伤发热是影响脓毒症病情演变与预后的关键[2]。而目前对脓毒症发热的中医治疗,多针对外感因素予以清热解毒、通腑泻下等药物,关于脓毒症内伤发热的论治并不多见。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从热性疾病脾胃内伤的病机出发,运用健脾益气药配伍清热解毒、理气化痰、补肾滋阴药治疗ICU脓毒症发热多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运用健脾益气药治疗ICU脓毒症发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汇报如下。
1 脾气虚弱是ICU脓毒症发热的关键因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居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若“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各安其分”,则人体自安。脾胃的强弱决定着人体之气的盛衰,各脏腑组织器官均需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运化失常、营卫失调,随之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布、痰湿内生,或发生脾不统血、失血等症,所谓“脾胃内伤,诸病由生”。由脾虚所致的升降失常是内伤病变的病理之本[3]。脓毒症发热通常被许多中医学者认为属于“外感高热”的范畴,但临床上不少ICU脓毒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内伤发热”的特点,且到了疾病中后期尤为明显,而脾胃损伤为内伤热病的重要病理因素[4]。虽然外感的确为脓毒症发热的一大诱因,但脾气虚弱是发热长期不退的主要机理[5]。
李东垣《脾胃论》中云“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其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七情过极、元气耗损等因素均致脾胃受损,进而引起水谷运化无力,元气虚衰,血气虚损,阳气不能外布而下陷阴中,阴血生病而热生于内,即为“阴火”。阴火上冲而致发热,导致了脾胃内伤热病的发生。此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脾虚致气血运行停滞,久滞成瘀,瘀久不化而发热;脾虚肝旺,肝失疏泄、肝木妄行,气郁化火而发热;脾虚日久伤阴伤血,血虚失养,阴虚阳盛,虚火内炽而发热;阴损及阳,肾阳亏虚,火不归原而发热。
ICU脓毒症患者大部分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病种复杂,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合并多个脏器虚损表现,加之长期卧床,饮食失常,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创伤、手术等因素,均易导致脾胃功能虚衰。脾虚诸邪内生,脾虚阴火引起发热的同时,痰浊邪热内蕴,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所谓“百病多因痰作祟”“脾为生痰之源”,痰浊的生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凝聚密切相关。“湿邪多伤脾胃,脾虚亦可生痰”,脾虚致水液痰湿不化,痰湿内蕴,壅遏化热,湿热相合,因虚致实,出现大热、大汗、喘息痰涌等实热症状;湿热困脾,脾气进一步耗损,致正虚无力抗邪,外感诸邪乘虚而入,虚实夹杂而再度发热,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临床上脓毒症患者常病情反复难以控制,每次发热多意味着基础状况较前一次恶化。
2 恰当使用健脾益气药对控制ICU脓毒症发热作用积极
ICU脓毒症发热病机以脾虚为本,但由于患者常有高热、汗出、痰壅、腑气不通、浮肿、脉数等实热表现,临床常应用清热解毒、泻肺消肿、凉血攻积等大量苦寒之品以快速抗邪。治疗早期或可有效控制高热,但往往不出几日患者热势复起,甚至病情加重[6]。ICU脓毒症患者通常脾气已虚,重用苦寒之品在祛邪的同时,人体正气也进一步损伤,易导致机体无力抗邪。正如《脾胃论》中所述“内伤不足之证,苟误认作为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且寒凉药物易使已成之痰湿难以宣化,更加阻遏气机,正虚邪盛,邪气内传,病势沉重恶化。
将健脾益气等甘温之品用于脓毒症发热患者是否又有助热之嫌?这里需提到“甘温除热”的理论。“温能除大热”始见于《黄帝内经》,“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针对“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而创立,主方为补中益气汤。所谓“热中证”,即“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可见甘温除热所治之热,并非单纯的气血阴阳亏虚之虚热,而是脾胃亏虚,复感外邪,邪正交争,虚实夹杂之热[7],而ICU脓毒症患者的发热符合以上特点,应用健脾益气药物治疗ICU脓毒症发热有其理论支撑。
同时,现代研究也表明许多健脾益气药物对治疗发热有着积极作用,如黄芪对脾虚发热型大鼠具有退热效应,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中白细胞介素-2有关[8];人参皂苷对多种炎症性疾病有治疗作用,抗炎的机制包括对炎症信号通路、炎症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9];黄芪、党参等可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素A2合成,消除微血栓[10];补中益气汤中的健脾益气药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11];茯苓可抗炎、保肝、增强免疫等[12];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型大鼠有较好退热作用,其可能与降低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的生成有关[13]。
当然,单用健脾益气药或主要以健脾益气药来治疗ICU脓毒症发热的情况也很少。ICU脓毒症发热患者存在虚实两因,久虚致实或外感之邪乘虚而入,虚实共存[14]。若用甘温之品太过,恐增热助邪,闭门留寇[15],所谓“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治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因此“甘温除热”并非单纯应用甘温补剂即能除大热,而是需要甘温、升阳、泻火药物协同作用[7]。由于ICU脓毒症发热患者本虚在前,邪正斗争程度不一,用药原则当健脾益气、甘温顾本,兼以化痰、理气减少痰湿、气滞等病理产物,同时根据患者疾病发展阶段,配以清热解毒、补肾滋阴、化瘀凉血等药物以标本兼顾,通调脏腑,平和阴阳。
3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69岁,既往脑梗死病史5年,长期卧床,神志昏睡,气管切开状态。2017年1月24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爪甲发绀,发热(38.8℃),血压下降,入住我院ICU。诊断:脓毒症,Ⅱ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梗死。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抗感染、抗休克、化痰、脏器支持等治疗,住院期间行多次痰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多种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头孢哌酮、氟康唑、磷霉素、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利巴韦林等大剂量联合用药,治疗初期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可以逐渐脱离呼吸机,但患者总体病情时轻时重,生命体征不平稳,尤其发热反复,体温常恢复正常3~5 d后又再度升高。2月14日患者再次发热,自汗,血压下降至85/50 mmHg,喉间有痰无力咯出,气管切开处可吸出大量黄黏痰,小便偏少,大便溏薄。体温38.6℃,心率12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7/70 mmHg(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泵入),指尖血氧饱和度100%(气管切开处给氧6 L/min),神志昏睡,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舌质偏暗,舌边少苔,中部苔微黄,脉濡数。继续西医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治疗,辨证属脾肺气虚、痰热郁肺。治宜清热化痰、健脾补肺。组方:炙桑白皮10 g,地骨皮 10 g,麦冬 12 g,桔梗10 g,瓜蒌皮6 g,淡竹叶 10 g,连翘15 g,丹参12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山药15 g,党参15 g,黄芪20 g,柴胡6 g,炙甘草10 g。浓煎,每日1剂,少量多次鼻饲。次日患者体温下降,5 d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7.2~37.5℃,自汗减轻,已停用去甲肾上腺素,血压恢复正常,气管切开处仍间断吸出白黏痰,量较多,舌质偏暗,苔白滑,脉细。辨证属痰湿蕴肺。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组方:法半夏10 g,陈皮10 g,胆南星6 g,竹茹6 g,桔梗10 g,前胡10 g,枳壳10 g,石菖蒲10 g,茯苓15 g,白术15 g,黄芪20 g,薏苡仁15 g,党参12 g,炙甘草10 g。2月21日至3月7日,患者体温正常,3月8日患者最高体温37.5℃,次日体温自行降至正常,仍可吸出较多白痰,痰液较前清稀,患者偶可自行咳痰,继以六君子汤(茯苓15 g,党参15 g,白术15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炙甘草10 g)维持治疗,后患者体温虽起伏,但体温曲线显著低于发病初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诸症减轻。
4 讨论
与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相比,运用中药干预ICU脓毒症发热的优势在于充分调动人体正气,动态调整邪正平衡[16]。除退热外,更多反映在固护正气后,防止外邪乘虚而入及机体进一步虚损,且能增强体质,平调脏腑,改善症状,从而延长生存期,这其中健脾益气药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其具体用药原则,除品种优选、运用时机、分类配伍外,临床还会涉及剂量、炮制、煎服法等。如何更高效、安全、合理使用健脾益气药,充分发挥其在ICU脓毒症发热患者上的优势,更精准的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中药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吾辈任重而道远,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