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缩聚粘度异常波动现象分析与处理

2020-01-14刘晓华宿迁市彩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化工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轴封漏气熔体

刘晓华(宿迁市彩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223800)

1 概述

某企业是一家大型化纤企业,采用五釜流程熔体直纺连续生产装置。它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为原料,加入催化剂、钛粉、二甘醇、其它单体等作为辅料配制浆料,生产聚酯纤维和改性切片。从开车运行到现在,已稳定运行十多年时间,据描述这一年以来,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真空,粘度,电流有明显无规律波动,通过不断沟通交流、跟踪排查,并对数据整理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

2 原因分析

当然,正常生产过程中导致粘度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如:买进原料质量问题;生产过程原辅料配比异常、回用EG中水含量变化、生产设备问题、在线检测仪器出现问题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粘度及其它指标异常情况出现,但不同因素导致的问题会表现出不同现象、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恢复正常时间上也不一样。需要根据生产线异常情况,仔细排查,然后制定操作方案合理的解决问题。首先建议对原辅料化验分析、对各计量仪表和机器设备排查,经确认这些都正常。然后根据同事反馈的情况做出如了下分析总结,提出建议解决了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2.1 主要参数变化情况及分析

2.1.1 压力

每次波动时,缩聚釜压力先波动,每次压力上下波动在5Pa左右,同时电流波动0.7A左右,约2分钟后,粘度0.005dl/mg 左右,整个过程在5分钟左右。确认现场没压力表问题,DCS测试无误,响应灵敏,推断压力波动是因为系统存在漏气点,釜内负压状态、内外压差近0.2MPa,釜内体积恒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气漏入釜内受热膨胀,会使釜内压力波动。而随机波动则是因为漏点因特殊情况不定时漏气。

2.1.2 电流

缩聚釜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采用特殊的双搅拌设计,分前后搅拌、前后电流。前端电流无变化,后端先减小后恢复。首先,基于这种现象可大致判断出,漏点在反应釜后段工序中。其次,因漏气后端真空波动,使搅拌盘挂料量下降,后搅拌负荷降低。其次,后端距离混合蒸汽出口近,漏气后短时间真空波动,使反应釜内混合气体停留时间增加,真空恢复有滞后,会影响熔体的粘度。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后端电流减小,然后随真空恢复,电流恢复正常。

2.1.3 粘度

粘度波动是因为真空波动,真空度变小,使阀位回收,但釜内整体压力基本无变化,变化的地方是气相管线入口测量点。所以阀回收后,釜内真空度变大,所以釜内粘度升高。据上面分析情况,出釜熔体粘度应该变大,而实际出釜熔体泵出口压力无明显变化,因为漏气导致熔体泵。

2.1.4 熔体泵出口压力

在技术人员提供的记录中,出釜熔体粘度应该变大,而实际熔体泵出口压力无明显变化,多次记录中,出口压力出现过一次跳跃波动。加上其他参数变化情况分析认为,漏气点可能在泵轴封这一块,这可以很好地解释泵压力变化:1.压力无明显变化是因为轴封漏气导致泵吸料量不足,而粘度增大形成的压力增大和因吸料不足导致的压力减小相互抵消,所以泵出口压力变化不明显。2.压力波动是因为短时间轴封漏气量增大,气进入泵入口,气体受热膨胀体积成倍增长,使泵入口管线供料不足,部分齿轮吸空没有充满物料,转到出口时,当进入高压侧又会瞬时压缩,出口物料迅速补充这部分空缺,产生脉冲震荡,会使泵运行不稳定,引起出口压力骤变。

3 跟踪记录的数据

一月份随机七天记录参数波动均差如下:

真空压力均差:6.25 Pa 电流均差:0.66 A 粘度均差:4.8 dl/mg

4 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泵运行情况

4.1 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装置使用的是岛津熔体泵,主要由泵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滑动轴承、前后端板、填料密封等组成。属于正位移,流量与泵的转速呈严格的正比关系。工作时依靠主、从动轮的相互啮合,使工作容积变化来输送熔体。当齿轮旋转时熔体进入两个齿轮的齿槽中,随着齿轮的转动,熔体从两侧被带入排出腔,然后齿轮再度啮合,使齿槽中的熔体被挤出排出腔,压送到出口管道。

熔体泵密封采用反螺旋密封+填料密封的组合结构,轴承利用熔体作为润滑剂,工作时靠出入口的熔体压差,将熔体经轴承内特殊设计的沟槽导入轴承间隙,形成液体膜进行自润滑,并通过泵壳和侧盖上润滑通道返回低压侧,并维持润滑膜连续再生。另一部分经反螺旋密封被循环冷却水冷却,沿轴封排出。在对轴和轴承进行润滑的同时,保证轴封处有一定的压力,防止熔体向外大量泄漏和空气进入真空系统。

4.2 泵的运行情况及原因分析

(1)根据反映,在运行前几年熔体泵轴封循环冷却水一直未开,泵轴封漏料严重,一直有粘流体从轴封处漏出,呈块状脱落,单台每月漏料100~200kg,后期打开循环冷却水后,轴封出料量明显减少,且磨出料呈微黄颗粒状,一年100kg左右。

分析原因:熔体经沟槽到轴封量不变的情况下,经轴封漏出熔体无冷却水冷却,呈流体状态,在高压下易漏出;在无冷却情况下,轴封处熔体润滑膜厚,会使泵各部分间隙变小,加剧泵体其他部位的磨损,轴封与轴磨损,导致两者之间的公差变大易漏料;其次还会导致轴封密封腔里有熔体的存在,结焦炭化,使轴的同心度变差,也易产生磨损。

(2)在近期技术人员还反映1 号熔体泵轴封处出现明显异响。对此,建议技术人员调节进泵循环冷却水量,开大循环冷却水后异响现象也很快消失,建议在线试几次并记录时间,防止此现象和问题是偶然事件。经过6次现场试验验证,每次情况相同,关小循环冷却水,异响出现,开大循环冷却水异响消失,整体过程5分钟之内结束。根据情况判断熔体泵轴承可能有损伤。

分析原因:循环水可把轴封内的熔体热量带出,使轴封处熔体呈现玻璃态流体,密度变大,流动性差,冷却后的料对轴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干磨现象,异响消失。

(3)1号泵出磨料量少、粉末状呈黄或黑色。

分析原因:泵内起润滑作用设计的特殊沟槽流通不畅,起润滑作用的熔体量减少,导致熔体回料量和磨出料量较少;呈黄或黑色是泵密封端面量少,在密封处和轴封处停留时间长,长时间受热、接触空气导致。

5 结语

在设备停车检修之前,上述波动变大,波动频率增加,加上提供的现象和数据分析,是熔体泵轴封漏气,建议开大轴封循环冷却水,情况明显改善,波动消失。水量关小后,波动又持续无规律出现,再次开大冷却水后,波动现象再次消失。对此笔者认为:循环冷却水使轴封处温度降低,热胀冷缩使填料进一步压紧,强化了密封效果。综上所述可判断熔体泵轴封处已漏气,轴承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停车检修之前建议开大循环冷却水维持正常生产稳定。采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1)水不是越大越好,热胀冷缩,容易导致泵轴抱死,个人观点认为:极低的生产负荷,较低的循环水温度,全开冷却水可能会因为轴封磨出料固化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正常负荷总产能50%以上运行,这种可能性较小。

(2)轴封处压力过高,在10MPa 左右,应该低于这个值,个人认为轴封处压力要根据产能、粘度、泵运行情况和运行环境确定,并不能一概而论。

解决方案:

(1)提高泵出口压力,增加泵体内空间高温熔体流速和压力阻止空气的进入。

(2)建议做好停车方案,准备好备品备件,一旦停车抓紧抢修处理。停车之前先开大循环冷却水,维持停车前的稳定运行。

(3)把紧轴封螺栓,增加轴封压力。因现在执行方案一,能稳定运行且产品质量无任何异常,暂时没有实施,只作为备用方案为不时之需。

(4)如果执行了前两个方案,仍解决不了问题,则只有停车检修。

猜你喜欢

轴封漏气熔体
熔体处理对DZ483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美国南方线材公司推出商用超声波在线净化系统
一种接触导线用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柴油机漏气量试验研究
熔体过热对Al-18%Si合金中初生硅形态的影响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烟机轴封漏气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你可真淘气
汽轮机轴封风机疏水管线改造
1000MW二次再热汽轮机轴封冒汽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