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民办儿童保育的实践及经验

2020-01-14文/张

陕西档案 2019年6期
关键词:保育院托儿所幼童

文/张 蔚

除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这样的公办保育机构外,陕甘宁边区还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创办的民办公助的托儿所、保育院,还有一些农民群众自发创建的学前教育机构。他们的成功来自于负责任的保育员、管理人员和严格的管理。延安时期的民办保育机构及其实践对当前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研究,多关注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探讨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儿童保育事业的重视、保育院儿童保育措施及其取得的成就。诚然,边区第一保育院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创设的最重要的儿童保育机构,保育院的成立及发展受到党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1937年毛泽东为其成立捐款并题词“儿童万岁”,1938 年再次题词“好好的保育儿童”。边区第一保育院的成立及发展为保育革命烈士遗孤、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很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忽视了对机关、事业单位自发建立的保育机构和农民群众自行筹建的儿童保育组织的研究。所以,对民办儿童保育机构的研究很有必要。现利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的关于陕甘宁边区民办儿童保育机构的相关报道内容,探讨民办保育机构儿童保育的成绩与不足,为新时代条件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机关事业单位民办公助性质的儿童保育机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沦陷区众多儿童流离失所,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父母。为救济这些难童及烈士遗孤,解除抗日军人的后顾之忧,1938 年3 月宋美龄在武汉成立儿童保育会,并号召各省建立分会。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于1938年7月4日,并于当年10月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即边区第一保育院。

第一保育院创建初期,仅有19名工作人员,收婴孩57名。至保育院成立一周年时,累计接收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敌后难童300 多名。最初受地域所限,只能容纳90名儿童。后来院址扩大,设施改善,工作人员增加至120 名,但也仅仅能收纳 280 名儿童。〔1〕即使后来又成立了洛杉矶托儿所、边区第二保育院这些公办的保育机构,“延安的托儿所、保育院,限于人力财力,收容不了”〔2〕,一些孩子还在吃奶,无法离开母亲,无法进入保育院生活。

特别是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年轻母亲,无法解决外出工作和照顾幼童的矛盾。1946 年3 月8 日,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中招所的妈妈变工队》,回应各机关女同志都在热烈讨论着的一个话题——“如何建立机关托儿所?”文章介绍了一个几年前由中央招待所的年轻妈妈们创办的妈妈变工队,解决幼童保育问题。“变工队未组织前,中招所的妈妈们,除了极少数的参加正规的生产学习外,大多数都是自流的状态。”〔3〕这些年轻的母亲无法正常参加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照顾小孩。招待所只有两个小灶,要做几个病号饭,还要满足母亲们各自为二十几个小孩子做饭。她们到了吃饭时间,在小灶前轮流给各自的孩子做饭,为了先给自己孩子做饭,这些母亲们经常吵架。有时候孩子在饭未好之前就已经饿了,抱着妈妈哭闹,经常被心烦的母亲一顿乱揍。因此,这种各自带孩子的保育方式既不能保证幼儿按时吃饭,又影响了年轻母亲出外工作,还影响了同志之间的团结。

在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下,中招所的妈妈们开始酝酿小型的做饭变工队,将吃饭的17个孩子分两个班,每班选两个人负责。除由公家帮助了一个大锅和几个小盆外,其余的东西都由妈妈们自动凑起来的。经过几天的筹备,变工队便在1944 年的第一天在中招所出现了。妈妈变工队的组成,让值日的妈妈有时间给孩子做饭,为了让孩子们满意,自己也非常谨慎,提高了伙食水平,而且集中采购原材料节约了成本。妈妈变工队的成立,不只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也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其他不值日的妈妈可以专心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保证完成了和男同志一样的学习计划。变工队组织以前,有的妈妈被孩子麻烦得不能学习,有的妈妈为了学习又太放松了对孩子的照顾。组织以后,两小时到四小时的学习能得到保证,孩子也得到很好的照顾。而且在组织起来以后,还提高了孩子的营养,因为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就可能进行很好的调剂。

像这样由外出工作的年轻母亲自发成立的具有民办公助的保育机构,不只是中招所妈妈变工队一家,党校三部托儿所也是其中之一,解放了120 多个孩子的母亲,“她们已经从孩子们的纠缠中,从日常琐细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了。”〔2〕她们投身于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孩子们也能得到专业精心的照顾,更加健康。

二、群众自发组织的民办性质的保育机构

陕甘宁边区僻处西北内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前更是一片文化沙漠。即使在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1944 年文教大会后大力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时期,因受经济条件限制,仍有大量幼童无法进入正规的保育机构,接受系统的保育和教育。但在中共革命文化的熏陶下,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向往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通过农民自发创建的社会教育机构学习文化,是对正规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绥德分区15 岁的小学生安子顺和弟弟安又顺哥俩创办的绥德市三区幼童园便是农民群众自发创办的民办保育机构的典型代表。(虽然该“幼童园”不具有保育院、托儿所的养育功能,但笔者认为它为学龄前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保育机构。)

1945 年5 月间,学校号召学生做社教工作,他们即在绥德市三区自己家门口挂了一块小黑板,钉一个“三区幼童园”的牌子,挂了两面小国旗。开始组织时,好多娃娃不愿意参加,经过他弟兄两人分头找娃娃们在一起玩,每天下午将区上锣鼓借来,召娃娃们打锣鼓,拉胡琴,便召来好多娃娃。安又顺乘机组织识字、扭秧歌,给孩子们每天教一两个字,第二天考前一天所学生字。该幼童园从1944年成立以来,学习最好者已识150 个生字,普通学生识90 多个,每天除识字外,还学唱歌、扭秧歌,教会“大生产”“抗战整八年”等九个歌曲,排演拥军小调等秧歌,到市府出演。〔4〕到1946 年9 月20 日绥德市召开儿童团大会表彰安子顺时,他的“幼童园”已有80多人参加识字活动。

三、民办保育的特点与经验

纵观以上民办公助和纯粹民办两种性质的保育机构,可以发现与公办保育机构的保育实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且不说公办的边区第一保育院有牛奶、鸡蛋等合理的营养搭配,有单独设置的医务所和专门的保健医生,即使这两种民办保育机构也有巨大的差距。民办公助的中招所妈妈变工队和党校三部托儿所更加注重保育,民办保育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识字教育。

由于民办保育机构缺乏资金,也没有更多的工作人员,能提供基本的识字教育已经比让幼童自流强很多,没法要求他们也提供保育条件。尤其是解放日报多次报道的绥德安子顺兄弟创办的“幼童园”,其创办者仅仅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响应所在小学的号召,开展社会教育。用的是自己家的窑洞和院子,黑板是哥俩自己做的,“粉笔是安子顺和他弟弟安又顺自己拿出钱来买的。1944年他们拿出六百元买方格给娃娃们写字,又捐出纸张订成本子奖给模范学生。”〔5〕安子顺创办的“幼童园”能免费教孩子们识字、学习革命歌曲,受到绥德分区的表彰。虽然其功能仅仅类似于识字班,但考虑到其民办性质,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陕甘宁边区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来说,已经值得肯定了。

之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民办公助保育机构和农民自发创办的民办免费保育机构,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值得现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借鉴。

其一,负责任的保育员和管理人员是办好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关键。

类似党校三部和中招所这种性质的托儿所,过去有些机关也曾小规模地创办过,但结果总是坚持不下去,有些母亲仍认为将孩子放在托儿所还不如放在家里放心。她们认为托儿所无法满足不同孩子的要求。记者介绍党校三部托儿所时指出,该托儿所有了专门负责工作的干部,这些工作干部在思想上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由于这些保育员和管理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赢得了孩子母亲的信任,使她们说出:“把孩子放托儿所比自己带的还好些。”〔2〕安子顺创办的“幼童园”,免费上课,还自掏腰包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奖品。记者问安子顺:“你教书还要花钱,你愿意吗?”安子顺说:“只要娃娃们学的好,花几个钱算什么!少吃几个饼子就够了。”〔5〕在陕甘宁边区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条件下,小学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靠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给免费入园的学龄前儿童购买学习用品,是确保其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能够受到附近群众欢迎和当地政府重视的重要原因。

其二,严格的管理是缺乏资源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举办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儿童保育机构,还是纯粹农民举办的免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缺乏资金、缺乏专业人员是制约其成立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可是,不管是党校三部托儿所、中招所妈妈变工队,还是绥德安子顺的“幼童园”都能取得一定成绩,来自于合理的管理办法。有些机关民办保育机构难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于参加的母亲们不放心所集的有限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担心掏钱一样多而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吃的少。而党校三部托儿所和中招所妈妈变工队的成功经验之一正是采取了严格的管理,除所在单位提供个别的公务人员外,或者由各个妈妈轮流值日,或请个别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负责。由于集体购买比单家独自购买便宜,而且品种多,更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得到年轻母亲们的信任。安子顺不仅自己认真负责安排识字内容,还将学生按照识字程度分组,选正副班长,组织学习歌曲,闹秧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由于幼童园搞得很好,得到很多大人好评,每当他们上课时,总有群众围着看。一天裁缝工人王玉春从这里路过,看见他们学习得很好,玩得红火,和学校一样,就问安子顺他的儿子参加幼童园行不行,安子顺说很欢迎,他第二天就把儿子送来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民办儿童保育机构成功的经验,值得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保育院托儿所幼童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国共合作对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影响
MRN幼儿园&托儿所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节日里的托儿所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抗战时期儿童保育会儿童保育工作浅探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