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大作用
2020-01-13刘鸿基
刘鸿基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实践,以思维导图在初三复习教学中的运用所发挥出的意义与价值这一主题切入,进行了一番详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初三数学 复习教学 激发兴趣 梳理知识
初三是初中阶段学生们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学生们将要对过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以在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身为一名初三数学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便高度重视复习教学工作的展开,并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数学教育方式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可以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也让我们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下去。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三复习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能唤醒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提到“复习”,不少学生们心有抵触,在他们看来,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没有新意,再加上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将复习局限为做题、讲题,更是增添了学生们对复习的排斥感。当学生们难以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复习活动之中时,他们最终的复习效果自然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改为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复习的有趣与快乐,并在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氛围中更好地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思维导图兼具图文并茂的特点,其能带给学生们较强的视觉感官冲击,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观看的过程,都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受到有趣,由此延伸而来,学生们的数学复习兴趣很容易被充分激发与调动起来。
对此,我便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例如,在复习“圆”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我便引导着学生们率先画下一个圆,并在其中写上“圆”的关键词以此为前提,进行再次延伸,并写下了“圆的认识”“圆的位置”“与圆有关的计算”这些关键词,毫无例外的是,其也以圆形框架体系,并且每一关键词都有自身鲜明的颜色加以区分;接下来,进行再一步的延伸,像“圆的认识”分为“定义”“性质”“几何表示”等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也都有自己各自的颜色和线条,“圆的位置”则分为“与点的位置关系”“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圆的位置关系”……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将每一层级关键词都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这样一来,当学生们绘制完毕之后,会发现呈现在自身眼前的是一副可充分延伸且图文并茂的知识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学生们不再感觉复习是死板、乏味的,相反也是像学习新知识一样有着无穷的探索空间与体验所在,这对于他们内心数学复习热情的激发与调动显然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二、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学生梳理数学知识脉络
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其教师看来,复习就是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再学习一遍,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复习课跟上新课一样也成为了教师们面向学生们渗透知识与讲解知识的一种渠道。但我们的学生以及教师却忽视了复习是建立在已经学习的前提之上的,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他们初步具备了基础,因此,在复习中不能再单纯是讲知识,而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们梳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们查漏补缺。这样我们的学生们才能建立起知识的框架结构,也才能深化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本质认识与理解。
思维导图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具有无限延伸层次的功能,因此,非常契合学生们进行复习知识时建立知识框架使用。我在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与再学习,学生们反馈良好。例如,在复习“相似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我便引导学生们利用思维导图将以往所学习过的有关相似图形的知识点都有效串联了起来。其中“相似图形”作为关键词处于整个思维导图的中间,由此延伸开来的分别是“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图形的放大與缩小”“相似多边形”“线段的比”这些大的一级分支,由一级分支延伸看来,又各自进行了诸多小分支的延伸,像“相似三角形”分为“定义”“对应元素的确定”“性质、长度、面积”“判定”等小分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延伸出了“对应角”“周长比”等小分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则分成了“位似变换”“位似形”“位似法”……就这样,在一层层延伸开的思维导图之中,我们的学生们在复习了以往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切实建立起了有关“相似图形”的知识体系,内心对于这一大的知识范围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其内容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思维导图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学生梳理数学知识脉络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三数学复习中的运用发挥出了诸多突出优势,为此,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引进思维导图的复习模式,让我们的学生们借助小小的思维导图收获高质量的数学复习效果,进而获得数学素养及其能力的更好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玲.巧用思维导图数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成功:教育,2018(10):15.
[2] 张杰.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