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过敏性紫癜误诊6例临床分析

2020-01-13董明智鞠明妍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9期
关键词:腹型查体紫癜

董明智,鞠明妍

(1.山东省荣成市康宁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2.山东省荣成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3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疾病,好发于青少年。随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近年来报道的成年人发病也逐渐增多。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是皮肤型,也称紫癜型,其他类型如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类型也较多见。该病首发表现常为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和臀部,躯干部少见;其他伴随症状有腹痛、腹泻、游走性关节痛、蛋白尿、血尿等。过敏性紫癜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皮肤紫癜后发者,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几率却显著增加。近年来,我院治疗了6例成人过敏性紫癜误诊患者,现做回顾性分析,总结成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易发生误诊的关键环节,供各位临床医生借鉴,以减少误诊误治。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荣成市康宁医院治疗的成人过敏性紫癜误诊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5~35岁,均无基础疾病,无吸烟、饮酒嗜好,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其中1例误诊为细菌性痢疾,2例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3例误诊为阑尾炎。

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成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血尿常规、大便常规、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治疗详细经过,病情发展与转归。

(1)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例,男,25岁,以腹痛、腹泻就诊,脐周阵发性绞痛,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大便常规:黄色黏液稀便,红细胞++/HP,白细胞++/HP。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给予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以及其他对症治疗2 d,病情无好转。于治疗第3日,发现双下肢伸侧出现散发紫癜。考虑为过敏性紫癜(腹型)。尿常规:未见血尿、蛋白尿。遂给予氯苯那敏、曲克芦丁口服,静脉应用钙剂、维生素C。病情逐渐减轻,3周后治愈。

(2)误诊为阑尾炎3例,男2例,女1例,年龄28~32岁,皆因右下腹痛1~2 d就诊。查体:体温均不高,右下腹均有压痛,无反跳痛,1例尚有局限性右下腹腹肌紧张。2例血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升高,1例中性粒细胞升高。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阑尾炎。给予保守治疗,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2~5 d后,1例感双下肢瘙痒,并发现散在紫癜,2例于躯干部出现散在紫癜。考虑为过敏性紫癜(腹型)。给予抗过敏、大剂量维生素C、钙剂、解痉止痛等综合治疗。腹痛于治疗后7~12 d消失。

(3)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29、35岁,因黑便2 d就诊,伴上腹隐痛不适。拟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并给予胃镜检查,1例镜下见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散在分布片状溃疡,另1例镜下见胃黏膜充血、糜烂,可见多个稍高于黏膜面的点状出血,部分连接成片,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多发不规则溃疡。于病变部位取活检,病理报告均为非特异性炎症。肠镜因为条件所限,均未检查,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等综合治疗。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7、10日出现躯干部散在紫癜。纵观病情,考虑过敏性紫癜(腹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抗组胺药、钙剂、安络血、糖皮质激素治疗,3周后痊愈。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发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1],全身多个系统可受累。致病原因较多,与细菌、病毒感染,鱼、虾等食物过敏,以及某些药物有关。

本病发病机制不明确,属可自愈疾病,可复发。本研究中6例患者,消化道症状出现早、较重,皮肤紫癜出现晚,并且不典型。与相关报道介绍一致[2]。

3.1 误诊原因

(1)部分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紫癜缺乏全面认识,诊断思路狭窄,没有意识到患者就诊的消化道症状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腹部表现,缺乏整体思维,被局部症状和体征所困;查体不仔细,注重心、肺、腹部查体,忽视皮肤体征。6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痛1例,直至患者双下肢瘙痒,才观察下肢皮肤;采集病史不详尽,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服用相关药物、食物史,文中6例误诊病例,均无询问发病前3周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有无服药、进食鱼虾等相关史。

(2)内镜医生只注重内镜下表现,或对过敏性紫癜的镜下表现认识不足,从而忽略了与临床的整体联系,对临床医生起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3)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如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出现血尿、管型尿、蛋白尿,大便潜血阳性。

(4)先发症状具有一定迷惑性。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首发表现为皮肤紫癜。本文6例患者,以腹痛、腹泻、右下腹痛、黑便等消化道表现就诊,分别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上消化道出血。接诊医生对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特点不熟悉或认识不足,很容易误诊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3.2 避免误诊的措施和方法

(1)临床医生全面分析病情,尤其对腹痛前后或同时出现皮损或皮疹者,应仔细查体,注意皮肤出血点,考虑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可能[3]。

(2)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复杂,尤其是其他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现的病例,诊断尤其困难。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指标。胃肠镜下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多发糜烂及浅溃疡形成,以十二指肠病变最为多见且较重[4]。李妹玲等[5]报道,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CT表现虽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但可较全面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合临床资料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故对消化道症状重、体征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可以行胃肠镜、腹部CT检查,结合临床资料,指导正确诊治。

总之,笔者认为,临床遇消化道症状就诊者,应注意排除成人过敏性紫癜。接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查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内镜、CT检查,综合诊断,从而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猜你喜欢

腹型查体紫癜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说说过敏性紫癜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腹型肥胖危害大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