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健康人文思想研究❋
2020-01-13王瑞卿张洪雷张宗明
王瑞卿,张洪雷,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基本的自我生存得到保证,人们开始向往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活,健康无疑在人们众多的追求中处于最基本的地位。由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状态不再等同于单纯的无疾病状态,而是个人身体、心理的完满状态以及对社会良好适应性的统一。如果将健康比作一条河流的话,现代医学所起的作用是将落水的人们打捞上岸。诚然先进的医疗手段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部分健康问题,但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在面对诸如“肿瘤癌症”“慢性病”等越来越复杂的疾病时仍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将关注的视角从医疗的下游转移到健康全流,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开始重视疾病之外的因素诸如环境、心理等,但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医生所重视的依然是疾病本身,而环境和病人的心理等因素也仅仅被当作简单的病因来看待,并未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这种对疾病和医疗技术的过度关注与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缺乏,是医学人文学科新起的原因。唐文佩等[1]认为,医学人文的产生是医学精英的自身反思和批判,但其视角依然是自上而下,视域依然停留在医疗场域。在这种情况下,“健康人文”的观念应运而生。
1 健康人文概念
在上述背景之下,克劳福德等提出了“健康人文”这一概念,他认为医学人文在一定时期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法,但仍存在局限性,需要提出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加开放和更面向应用的学科即健康人文来确定”[2]。唐文佩等[1]认为,健康人文与医学人文比较,在视角上由以往自上而下的医生视角向普通公众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进行转变,在视域上则由传统的医疗视域拓展到整个社会。在内涵上健康人文不仅探讨临床医疗中疾病与病痛的人文价值与社会意义,还涵盖诸如文化认同、精神病患、宗教信仰等医学人文所不涉及的范畴。
2 《黄帝内经》的健康人文思想
2.1 “一点两面”
《黄帝内经》中的健康人文思想,一方面是指当今社会普遍认识的医学人文观念,大致概括为一点两面。一点是“莫贵于人”“不失人情”的以人为本的中心点,“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奠定了《黄帝内经》的价值取向,其后的养生观念和诊治理论都围绕着“莫贵于人”进行论述。两面则是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具体体现其“不失人情”。如在诊断上需要详细问询患者的情况,像《素问·疏五过论篇》所提到的“脱营”和“失精”病,更是将患者置于社会交际、日常生活中进行多方位综合考量后得出的诊断,而不仅仅只是考虑疾病本身的规律。还有如“凡治病必察其下……观其志意”“闭户塞牗……已从其意”,这些都体现了《黄帝内经》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治疗方面的“不失人情”则有“临病人问所便……莫不恶死而乐生……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钱会南[3]认为这样的“不失人情”是医患配合的关键所在。
2.2 “一线一点两面”
另一方面是《黄帝内经》中大量论述的“养生”思想。从形式上看,是健康领域中的活动实践,但“养生”的内涵体现了中医学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价值的关注。《黄帝内经》中的广义健康人文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一线一点两面”。“一线”是“生病起于过用”这一主线,其内涵是《黄帝内经》对“度”这一问题的阐释;一点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心点。朱向东等[4]认为“治未病”的内涵分为三方面,一为未生病前的摄生,二为已病时防止疾病的传变,三为病愈后需要防止复发。这一中心点体现的是《黄帝内经》立足于个体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维护。与现代医学所不同的是其将关注的视域从“已病”转移到“已病”前的生活之中。
“两面”是具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可分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调畅情志和恬淡虚无。
2.2.1 食饮有节 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基础物质全赖食物提供,当前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不科学的饮食方式是其原因之一。“食饮有节”是《黄帝内经》中论述的一种科学饮食方式。在《说文解字》中“节”字释义“竹约也。约,缠束也”[5],为节制、约束之意。大致可以从饮食的类、味、量、时4个方面进行阐述。
食物种类方面,《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不同的食物对人体有各自侧重的补养作用,结合现代营养学可知,只有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才能最好的满足人体营养需要。饮食口味方面,《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五味内合于五脏,个体有各自的口味喜好,但如果某一味过多摄入就会出现诸如“脉凝泣而变色”“皮槁而毛拔”“筋急而爪枯”“骨痛而发落”等不适。现代医学认为,摄入过多的盐分可能加重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等,都说明保持健康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来“谨和五味”。饮食量方面,《素问·痹论篇》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论断。饮食过量损害脾胃功能,因此在量的方面也需做到有度。饮食时间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人体的阳气在一天之中随着外界阳气的变化而在生长收藏状态间进行转化。而脾胃对食物的腐熟运化功能都有赖于人体之阳气,因此在饮食时间上要与人体阳气的盛衰状态相适应,才能使脾胃达到最好的功能状态。
2.2.2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人的起居生活要合乎规律,主要分为作息有常和活动有度2个方面:“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养藏之道也”是具体的四时作息方式,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黄帝内经》将一日根据外界的环境状态与四季相匹配,如早配春、日中配夏、日西配秋、夜半配冬,因此认为个体一天的作息也应顺应此种变化,有起有伏,有出有藏。这一方式对改善个体的亚健康体质具有现实意义。在活动有度方面,《黄帝内经》提出的标准是“不妄作劳”,其大意为活动需要适度,活动过度就会引起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等情况。“生病起于过用”中的“过用”和“不妄作劳”都是对度的强调。
2.2.3 调畅情志 比较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认识到,人的心理状态对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中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了“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的相关论述。《黄帝内经》认为情绪表达以人的五脏精气为内在基础。过度的情绪表达反过来也会对五脏产生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强烈的情绪刺激有时会加重病情,如高血压病人情绪激动时易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高,继而可能加大脑卒中的风险。此方面与“大怒则形气厥”相照应。董博等[6]则结合《黄帝内经》与现代心理学提出了顺意、开导、移情等调畅情志的方法。
2.2.4 恬淡虚无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的生活理念,是让人保持恬静淡泊的心灵状态,要求个体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恬淡虚无”的生活理念并不代表消极的处世态度,也没有要求人们放弃积极的生活态度,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人生的豁达态度,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智慧。保持这种人生智慧,是使得个体获得心灵层面宁静以及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方式。
3 启示
3.1 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启示
现代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割裂。健康方面,是日常生活与维护健康的割裂,个体不再发挥维护自我健康的主体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中的健康人文思想能够让个体重新认识到自己是健康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以往医疗活动中的被动参与者,更好地解放个体的能动性,同时也能让人们认识到自身在健康活动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张持晨等[7]认为,个体生命的健康是健康价值的客体,是健康价值产生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当个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这种主体性时,人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健康活动中去,而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地在生病之后才采取行动。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黄帝内经》所蕴含的“治未病”理念与规划不谋而合,一方面给社会提供了一个立足于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因其简单易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此外“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心理层面的健康。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健康人文理念的研究,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的心理层面促进整个社会积极和谐的前进,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从而为中国梦的践行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3.2 对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全人类的共同期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问题争端,不同的政治、文化体系的冲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解决方案,顺应了全人类的共同期望,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而在全人类面对的各项问题中,健康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诸如疟疾、SARS、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以及诸如抑郁症、自杀等个人心理问题的困扰。仅仅依靠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力量,难以解决和满足此类健康问题,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以往解决健康问题所采用的是后疾病的消极处理思想。而 “治未病”的理念则转换了看待问题的方式,采取前疾病的预防式积极处理,可为解决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供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