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锡纯“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探析*

2020-01-13李晓倩赵樱惠孙美灵张义敏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张锡纯温病麻黄

李晓倩 赵樱惠 孙美灵 张义敏(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中医大家,也是中西医汇通派的杰出代表。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收录了其丰富而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张锡纯用药的独特见解,值得后辈研究探讨。笔者拟从张锡纯“论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的理论出发,略陈管见,请同道指正。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于“论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的记载,张锡纯认为,仲景时代薄荷用以调味,尚未入药,因此《伤寒论》里没有薄荷入药的记载。张锡纯列举医案1例“曾治邻村武生夏彭龄,年过三旬,冬令感冒风寒,周身恶寒无汗,胸中则甚觉烦躁,原是大青龙汤证,医者误投以麻黄汤,服后汗无分毫而烦躁益甚,几至疯狂,其脉洪滑而浮。投以大青龙汤,以薄荷叶代麻黄,且因曾误服麻黄汤,方中原有桂枝,并桂枝亦权为减去。煎服后,覆杯之顷,汗出如洗,病若失”[1]。患者本为大青龙汤证,误投以麻黄汤后烦躁如狂,又投以大青龙汤以薄荷叶代麻黄并去桂枝,患者汗出如洗而愈。张锡纯总结“此证当系先有蕴热,因为外寒所束,则蕴热益深,是以烦躁。方中重用石膏以化其蕴热,其热化而欲散,自有外越之机,再用辛凉解肌之薄荷以利导之,是以汗出至易也。若从前未误服麻黄汤者,用此方时不可去桂枝,盖大青龙之原方所用桂枝原无多也”[1]。

读此医案发现,此病例予大青龙汤以薄荷易麻黄效果更佳。然大青龙汤中本以麻黄外散风寒,开郁闭之表为君,故张锡纯在此以薄荷代麻黄的用法与思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大青龙汤证

1.1 《伤寒论》应用大青龙汤的思路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中有关大青龙汤论述有二,一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二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2]。大青龙汤方由7味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大青龙汤为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据此分析,大青龙汤适应证为兼有里热的水气病又外感伤寒之邪[3-6],即内有里热,外有寒邪。湿性重浊黏腻,易困气机伤阳气,故表现为身疼痛,身重[7]。寒主收引,卫表郁闭,毛窍闭塞,卫气不能外达,故汗不得出;郁而化热,邪热内扰心神,故烦躁。郁热灼耗津液,心神失于濡养,故烦躁益甚。

1.2 张锡纯应用大青龙汤的思路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在“太阳病大青龙汤证”篇对《伤寒论》大青龙汤证阐释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第39条,虽然开头冠以“伤寒”二字,实则是在讲温病,即后世所认为的广义伤寒。首先,从脉论,外感脉多浮,38条之伤寒脉浮紧,示病机为外感风寒,39条之脉浮缓,示病机为外感风温。从用药论,伤寒胸中烦躁方用石膏,而温病不需要胸中烦躁即可用石膏。况其证乍有轻时,如果在伤寒则不重用石膏,而温病虽有轻时,但仍然可以重用石膏。故张锡纯有“至愚用此方治温病时,恒以薄荷代方中桂枝,尤为稳妥”[8]。《温热论》里讲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入里化热,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这一段描述与张锡纯说法比较吻合,他在“论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的病案里提到,患者本为大青龙汤证,服用麻黄汤后,脉洪滑而浮,此脉更偏向于温病。患者因郁热躁扰心神导致烦躁,再加之麻黄来鼓动阳气,可能致烦躁益甚,故将麻黄换成辛凉之薄荷,并去桂枝。去方中两味性温之药,既是针对这个特殊病例的特殊治法,也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治法。

2 麻黄与薄荷之比较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张锡纯关于薄荷和麻黄的专门论述“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9]。麻黄服用之后热汗出,寒气解,适用于伤寒;薄荷服后凉汗出,温邪得清,适用于温病。若反之,用麻黄发温病之汗,薄荷发伤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便出汗也必然不能达到病愈的目的。

笔者认为,麻黄与薄荷最大的区别点在于药性,麻黄性温而薄荷性凉。大青龙汤中使用麻黄之本意是为解表透汗,而麻黄属于温性药,大青龙汤证主治“外寒内热证”,患者体内已有郁热,过用辛温之药,可能使在里之邪热亦甚。大青龙汤中,应用石膏功在清热,麻桂功在解表。石膏清化郁热,按照“给邪气以出路”的思路,要将被石膏化掉的热邪疏散出体外,但因此时表证未解,故通过解肌发汗,开腠理给邪以出路。凡发汗所用之药,其或凉或热,贵与病适宜。薄荷入肺经,解表发汗力强,又因其为凉性,能够更好地导热外出。用麻黄以热治热,何如用薄荷以凉治热乎?

但是若用薄荷,会破坏“麻桂”组合,在发汗解表方面,麻黄与桂枝配伍能够协同增效,因其性能功效相似,相伍能够明显增强发汗解表之功。二者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相须为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麻黄碱、挥发油、伪麻黄碱,这些物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作用。在与桂枝配伍时,能使大鼠足跖部发散水分增加,从而增强发汗作用[9-10]。如果换成薄荷,即无此协同作用。

薄荷辛凉剂中发汗之力强,薄荷与桂枝配伍既能解肌发汗,又能疏散热邪,同时薄荷还可制约桂枝的温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少能见到典型的大青龙汤证,表实证如张仲景所述之甚的患者很少,大多兼有虚证,可能无法耐受大青龙汤中重用之麻桂。所以我们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辨证地将麻黄替换为薄荷,减弱方剂发越阳气的力度,会比原方更加平和稳妥。

3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薄荷的有效成分之一为薄荷醇。薄荷醇作用于人体,血管在薄荷醇的刺激作用下舒张,同时,薄荷醇自身具有亲脂性,起到了辅助药物渗透的作用[11-12],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加强局部营养供应,及时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素。此外,薄荷醇在浓度较低(2%)时具有清凉作用,随浓度增大,清凉作用逐渐减弱,当增大至5%~10%时,有明显烧灼感[13-14],笔者据此推测,当取薄荷之疏散风热的凉性之用时,薄荷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矫枉过正,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此外,薄荷还具有发汗解热的作用[14-16]。

4 小 结

上述为笔者对于张锡纯“论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的思考和理解。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其活读经典活用经方做学问的方法,所谓匠人示人以规矩,不示人以巧,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张锡纯这样的一代名医。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猜你喜欢

张锡纯温病麻黄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中医之奇妙
鸡内金的故事
麻黄的本草考证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尝药尝出来的神医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