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析附子剂量的应用及案例浅析

2020-01-13煦1阳1赵春生1李巽华1金艳蓉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附子规律理论

张 煦1 向 阳1 赵春生1 李巽华1 金艳蓉2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2.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五运六气”理论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天人合一”的最佳理论体现,其基本内容是以五运、六气和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总结气化运行的规律,并用天干、地支作为工具,来推算出当值年的运气特点[1]。因五运六气的相关内容与传统中医理论相比较为深涩、玄奥,故而在高等院校中医教材上的编排偏少。但五运六气中“天人合一观”、“伏邪”等理论在现代医学及社会中被广泛运用及提及,近年来逐渐被诸多临床医家所重视。

1 “五运六气”概述

“五运六气”理论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气候异常的变化及其特点,分析其异常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疗的影响,并指导临床用药。

天干以干表五运,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十天干中,以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2],即为五运。换言之,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前干属阳,后干属阴,若年干逢甲,便为阳土运年;若年干逢己,便为阴土运年,可凭此来推算当值年运[3]。运又分为岁运、主运、客运三种。岁运代表的是一整年的气候特征;主运代表的是一整年当中正常的气候规律,每年基本不变;客运代表的是一整年当中异常的气候规律,每年基本不同。其运行规律是客运以岁运为初运,依循五行相生次序来运行[4]。

地支以支化六气,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这十二地支中,巳亥为厥阴风木属一阴,子午为少阴君火属二阴,丑未为太阴湿土属三阴,寅申为少阳相火属一阳,卯酉为阳明燥金属二阳,辰戌为太阳寒水属三阳[3],即为六气。六气亦分为主气、客气两种。主气代表的是一整年当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每年基本不变,分为:初之气风木、二之气君火、三之气相火、四之气湿土、五之气燥金、终之气寒水,分主全年二十四节气。客气代表的是一整年当中气候变化的异常规律,每年基本不同,动而不息,由司天(三之气)与在泉(六之气)决定,司天与在泉相对立,若一阴司天,则一阳必为在泉,以此类推[4]。

五运六气理论主张,人要适应天地之气的一般运行规律和异常变化,必先掌握当值年的运气变化规律。作为新一代中医理论的研究者,在临床上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病时,可以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中的“天干统运”“地支纪气”的规律,来推断出当值年的气候规律,并分析其异常变化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疗的影响,以此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2 附子小议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引火归原、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被众多临床医家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5]。中医经典《伤寒论》一书中配有附子立法治病之方多达23首,占所记载的方剂总数近20%[6],特别是以回阳救逆为主的四逆辈方剂,至今仍为中医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现代药理研究[7]已证实附子除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力等功能外,对于改善阳虚体质,治疗抑郁症、肾病、月经病等各种疑难杂病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故附子又有“通行十二经”之说[8]。

3 验案举隅

患者李某, 女, 42岁。2018年7月1日昆明市中医医院初诊:患者自诉经间期出血3天,既往月经周期规律(5-6/28-30),经色淡、量少,无血块、痛经,本次月经6月16日来潮,持续5天结束。此次于6月29日阴道有少量出血,伴恶寒怕冷、四末冰冷、神疲乏力、焦躁易怒、腰膝酸软。期间曾于外院诊疗,予服用激素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病程中患者纳少眠差,二便自调。舌脉象:舌质淡,胖大,苔稍白腻,舌底脉络迂曲,脉沉细,双尺脉细弱无力。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门诊就诊,方用吴萸四逆汤加味,组方如下:附子颗粒72 g,吴茱萸10 g,炮姜6 g,干姜30 g,桂枝20 g,肉桂30 g,淫羊藿20 g,茯苓30 g,法半夏15 g,陈皮10 g,香附10 g,紫石英20 g,血余炭6 g,醋艾叶15 g,醋艾炭10 g,炙甘草15 g。1剂,可反复开水煎服6次,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200 mL。1剂后,阴道出血即止,继服前药(去血余炭、醋艾炭)一月后患者阴道未再出血,上述怕冷、乏力等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自行停药,未予复诊。2019年6月15日该患者因经间期出血2天再次来门诊就诊,症状同前,调整附子颗粒用量为9 g,余用药大致同前。此次患者坚持服药3月余,期间阴道未再出血,自觉乏力、怕冷、烦躁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按语: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月经中间的排卵期前后的阴道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西医属功能失调性出血的范畴,中医学中应归属于“月经先期、崩漏”等范畴[9]。经间排卵期为氤氲状活动,所谓氤氲乐育之气扰动血海子宫, 属经间期阴精转化为气,为阳气所动,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10]。《傅青主女科》曰:“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于肾[11]。该患者先天禀赋较弱,先天之肾阳亏损,又正值氤氲活动之际,阴转阳而阳气不复,阴盛阳虚,阳气不足以统摄气血,致子宫之藏、冲任之固失调,经血不受固摄,故而出现经间期出血,恶寒怕冷、四末冰冷。肾为先天之阳,脾为后天之阳,先天之阳不足,后天之脾阳亦损,故可见神疲乏力、纳少。脾阳不足,运化无权,痰湿内生,土为湿困,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寒土湿则木郁不达,木郁贼土,气滞寒凝,不通则痛,故有痛经、焦躁易怒。综上所述,本病证属脾肾阳虚、肝寒气郁、冲任不固证,治以温阳固冲、温补脾肾暖肝,方用吴萸四逆汤加味,对于经间期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患者体质的调整效果显著。

4 小结

根据“五运六气”理论,2018年为戊戌年,全年总体气候变化相对和顺,上半年三气(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以司天之气太阳寒水主事,客气太阳寒水克主气少阳相火,为客主相得,此时仍是天气寒湿,地气热,寒热交争,应预防寒湿为患,宜用温热之品,故该患者2018年初诊时附子量较大,但患者无明显上火之症,疗效显著。2019年为己亥之年,岁运是岁土不及,运气以“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为特点,被称为“天刑之年”。总体气候以偏温偏热、干燥少雨为特征,故用药以辛、甘、凉之品为佳。而附子性大热,剂量较大时易致温燥之气太过,以致患者可出现热盛证。减少附子的用量既可达到温阳固冲之效,也不至引起火热炽盛的症状。

猜你喜欢

附子规律理论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